仙墓中走出的強者五千年1(湊字資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仙墓中走出的強者 >>仙墓中走出的強者最新章節列表 >> 五千年1(湊字資料)

五千年1(湊字資料)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瘋狂骷髏  分類: 仙俠 | 現代修真 | 瘋狂骷髏 | 仙墓中走出的強者 
公元前21世紀,出現了有階級和國家組織的夏朝。公元前221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大一統局面,從此以后,又經歷了兩千余年的王朝統治。

中國地境遼闊,孳生人口眾多,文化廣被四鄰,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延綿不斷近四千年之久。沒有別的國家同時具備這些條件。

中國歷史是中國各民族誕育和發展的歷史。它的發達的封建社會,曾創造了同時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當西方某些地區跨入資本主義,特別是當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中國之后,中國越來越落后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創立民國,中國獲得了前進的新起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辟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振興中華的前景。

前21世紀中國大地上的原始人群在中國大地上,除了個別省區之外,都有分屬于考古學上稱為舊石器時代的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存出土,共計已有二百余處。已知中國最早的原始人類化石發現于云南元謀,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中國境內舊石器時代早期最重要的人類化石,是北京人。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1929年發現的。北京人生活在七十至二十萬年以前,處于猿人階段,能直立行走,有語言功能,腦量接近現代人。他們群體穴居,使用粗糙的石器,過采集和狩獵生活,知道用火并能保存火種。

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重要人類化石,有馬壩人、長陽人、丁村人等。丁村人發現于山西襄汾,處于古人階段,距今約十余萬年,其體質已接近現代人,使用的工具遠比猿人進步。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出土更多,主要有柳江人、山頂洞人、河套人等,距今約數萬年至萬余年,處于新人階段,體質形態已基本上消失了原始性。他們能使用骨針縫制衣服,活動范圍比較廣泛。這個階段的人群,已開始步入氏族社會了。

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緩慢擴大的原始人群,在新人階段逐漸排除了兄弟姐妹間的婚姻關系,形成婦女居主導地位的母系氏族社會。到了考古學上所稱的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農業,婦女從事農業勞動,主持分配。

中國境內的新石器時代遺跡遍及全國,有一些是完整的村落遺址。農業、畜牧業、制陶業發達起來。在黃河流域發現的著名的考古學文化,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仰韶文化距今約五至七千年,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發達時期。龍山文化距今約四千余年,在龍山文化時期,男子在社會上已取得主導地位,父系氏族社會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夏和商的文化,與龍山文化有明顯的繼承關系。北方和南方各地區還有許多其他的新石器文化系統,它們之間以及它們與仰韶、龍山文化之間的關系,都非常復雜。

中國許多歷史傳說,如有巢氏巢居,燧人氏鉆木取火,伏羲氏結網,神農氏嘗百草,都隱約反映中國先民在其發展的特定階段的生活經歷。黃河流域姜姓炎帝族、姬姓黃帝族共與九黎蚩尤族斗爭的傳說,黃河下游太昊氏與少昊氏的傳說,反映了氏族社會時期部落之間的關系。至于堯、舜、禹活動和禪讓傳說,則是由血緣氏族部落進入地域氏族部落聯盟歷史的反映(見傳說時期)。

國家的形成,統一的君主專制國家的逐步出現。

夏至秦的統一(公元前21世紀至前221年)

夏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約公元前21世紀由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的夏部落建立。禹以后,夏朝父子兄弟傳襲,歷十七王,四百余年。

在夏部落最早活動地區,近數十年來陸續發現多處介于晚期龍山和早商之間的文化遺存,與文獻所記夏朝年代、地域符合,夏史逐漸得到考古的印證。不過,確鑿的夏文字迄今未發現。

夏代經濟以農業為主,使用石蚌骨木工具,偶見銅器。統治者治水以保障農業生產,制歷法以定農時。漁獵還有重要經濟地位。階級、國家的出現,王位世襲的確定,刑法和貢賦制的建立,都引起守舊勢力的反抗,但新制度畢竟取得勝利。夏末國王履癸(桀)昏暴,人民反對,被征服部落叛亂,夏朝被商朝取代。

商商朝是活動于黃河中下游的商部落建立的。始祖契,相傳曾隨夏禹治水。商部落居處屢次遷徙,至盤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因此商又稱殷。商朝共傳十七世,三十一王,歷時約五百年,其中遷殷后至滅亡共歷二百七十三年。商朝歷史由于得到殷墟出土甲骨文(占卜刻辭)和青銅器銘文的證實,比較準確。

商人經濟以農業為主。甲骨文中有不少與農業有關的記事,如祈年、祈雨,“□田”等。陰陽合歷的歷法也見于甲骨文。主要糧食作物是黍、稷。糧食還用于造酒。主要的農業勞動者是稱作“眾人”的奴隸,有些奴隸來源于罪人和俘虜。平民也從事農業生產。牲畜飼養具有重要意義,后代六畜之名均見于甲骨文。衣著所用有麻布和絲織物。狩獵活動似以娛樂為目的。

商代是青銅器時代,煉銅制器技術已達相當高度。大器如重至875公斤的司母戊鼎,小器如車馬飾物,多兼有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除殷墟外,北方以及長江流域各省多有銅器出土。

王位繼承中兄終弟及普遍,晚期始多父子相傳。國家制度比較完備。與周邊各方國常有戰爭,士卒動用一次可達數萬。國事和國王活動往往要先問鬼神,辦法是炙灼龜甲、牛胛骨,據裂紋判斷朕兆,刻辭為記。甲骨文就是這樣保留下來的。

商朝后期,統治者腐化日甚。帝辛(紂)雖取得對東夷作戰的勝利,但終于耗盡國力,被西方的周部落所滅。

西周周部落興起于渭水支流漆水一帶,姬姓。始祖后稷,名棄,長于種植。以后周人遷豳(今陜西旬邑),再遷岐山(今陜西岐山)周原,進入階級社會,逐漸興盛起來。周文王名昌,重農業,開境土,遷都于豐(今西安之西),與商關系日益密切。周武王即位,建鎬都于豐之東。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商建周,史稱西周。西周傳十一世十二王,歷時約二百余年。

周封紂子武庚于商都以治商遺民,而以武王諸弟管叔、蔡叔等監武庚。周成王時,武王弟周公旦輔政,武庚聯合管、蔡叛周。周公平叛,統治擴及東方。周大規模分封同姓和異姓諸侯,諸侯尊周王為共主,歲時朝覲貢納,為周藩屏。各諸侯國的開拓發展,實際上就是土地墾殖區域的擴大。西周與江漢地區的荊楚、淮河流域的淮夷、西北的嚴允(犬戎)、北方的鬼方,都有頻繁交往,包括戰爭。遠在東北的肅慎,也與周發生貢納關系。

土地所有權屬于周王。周王在王畿,諸侯在國中,都可以以親疏為準,把土地按卿──大夫──士的等級逐次分封。土地上的臣民也隨同封授。受封者對封者有相應的義務。這是一種土地分配與宗法相聯系的制度。主要勞動者是庶民。有人認為庶民是半自由的農夫,所以這種制度是典型的封建領主制;有人認為庶民是奴隸,所以這種制度是奴隸社會的等級制。周朝實行的井田制,其性質亦因上述的見解分歧而無定論。

西周農具種類增多,主要還是用石蚌骨木做成,也出現了一些青銅農具。農產品種類增加,畜牧在經濟中的比重下降。青銅器制作地點比過去廣泛,銅器風格逐漸呈現地域特點。銅器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資料。出現了作為交換媒介的貝和銅塊,但常見的還是實物交換,例如用一匹馬和一束絲交換五個奴隸。

西周經歷了一個穩定發展時期后,逐漸走向衰敗。周厲王壟斷山澤之利,又壓制國人言論,引起暴動,出現了“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古史有確切紀年之始。公元前771年,申侯引犬戎攻西周,殺幽王,西周亡。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自鎬京東遷洛邑,春秋時期開始。其后,王室衰微,在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中涌現出一批強國,先后競奪霸權。齊、晉、楚、秦加上宋,史稱五霸,但有異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為戰國時期,十余國中越、韓、魏、齊、楚、燕、秦七國戰爭不斷。春秋和戰國合稱東周。春秋時齊國發達最早。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任用管仲,國勢強大,在戎、狄交侵中拯救了一些中原小國,抗拒了楚國北上。公元前651年,諸侯盟會于葵丘,齊桓公成為霸主。繼為霸主的晉文公(前636~前628在位)繼續抗拒楚國北進,主持了踐土之盟。此后,秦穆公(前659~前621在位)稱霸于西戎;楚莊王(前613~前591在位)則北向窺測周王室,于敗晉后稱霸中原。公元前546年宋國向戌倡議召集弭兵之會,各國承認晉楚霸權。前6世紀下半期,江南吳國崛起,一度進占楚都。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開江淮運河北上,會諸侯于黃池,成為霸主。公元前473年,越滅吳。

中原地區的國家,本來是許多塊不相銜接的墾殖區,春秋時期逐漸連結起來。各國接觸增多,戰爭頻繁。私田墾辟增加使井田制趨于破壞。租稅制也出現相應改變。春秋戰國之際是社會變化的關鍵時期,但對于變化性質史學界迄無定論,有說是封建領主制轉向封建地主制,有說是奴隸制轉向封建制,有說是奴隸制由較低階段轉向較高階段。

戰國時期,鐵器廣泛使用,牛耕、施肥、水利應用于農業,耕墾速度和質量大為提高。鐵、銅、鹽、紡織、陶器、漆器等手工業都相當發達,有官營也有私營。市場商品種類多,金屬貨幣大量使用。城市人口大增,齊都臨淄多至七萬戶。商人兼并農民、農民棄本(農)逐末(商)的現象引起統治者和政治家的憂慮,許多國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社會結構變化顯著。新的自耕小農成為農業生產主力。手工業者、商人具有獨立的身分。宗法貴族分化,出現了俸祿制的官僚和各種士。士可以上升為官僚,也可以下降為農民。雇傭勞動時有所見,奴隸勞動仍廣泛使用。豪強兼并農民并使之成為依附者的現象,也開始出現。

各國競用士人,推行變法。魏、楚、齊、韓、秦國相繼變法,其中秦用商鞅變法成就最顯著。商鞅立什伍連坐法以控制人民,把民間大家庭析為小家庭以增加納稅服役的單位,力耕致富者減免負擔,經商及怠惰致貧者罰為奴隸,以軍功受爵高低決定其zhan有土地、奴隸數量。以后又令統一度量衡,以縣制代替封邑制,廢除井田。商鞅變法使落后的秦國富強起來。

文化學術也有相應變化,出現了許多學術流派。儒家創始人孔丘(前551~前479),沒落貴族出身,熟悉古代典籍,多有新解。孔子重人事而不重天命鬼神,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愛人,就是克己復禮。他主張為政寬惠而不苛猛。他本著有教無類精神,把教育向較低社會階層推廣,這種精神,正是戰國人才輩出的一個重要原因。他的言論被匯集為《論語一書。后世的儒家五經,即《詩、《書、《禮、《易、《春秋(加《樂則稱六經),據說都曾經孔丘審定。戰國時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軻(約前372~前289)和荀況(約前313~前238)。孟子主張人性善,鼓吹行仁政;荀子主張人性惡,主張人定勝天。孔孟的儒學在后世處于獨尊地位,對中國歷史及中國民族發展影響很大。

戰國時諸子百家競起。與儒家并稱顯學的墨家,創始人墨翟(約前468~前376)反對戰爭,提倡兼愛;反對奢侈,提倡節儉。墨家還主張假鬼神力量以制約人主的行為。道家的老子主張天道自然,無為而治。他認為對立因素可以轉化,這是樸素的辯證思想。莊周(約前369~前286)對自然和社會的萬事萬物持相對觀點,崇尚自然無為。法家認為社會是不斷進化的,社會前進有賴君主權威,而加強君主權威必須法、術、勢并重。法家學說集大成者為韓非(約前280~前233)。李悝撰有《法經,已佚。出土的云夢秦簡保存了戰國時秦國法律的許多內容。諸子中的兵家,留傳至今的有孫武所作《孫子兵法,是杰出的軍事著作。近年山東出土了《孫臏兵法以及《尉繚子等書。

文學方面,屈原(約前340~約前278)的《離騷,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史學、天文歷算和其他科學技術,春秋戰國時都有貢獻。

各國經濟發展和變法改革,加強了國力,刺激了兼并yu望,因此戰爭規模更大,也更頻繁。戰國前期魏國最強,于公元前344年率先稱王。接著秦國崛起,蠶食韓、魏、趙國,并向南取蜀,并吞楚國漢中之地。燕、齊等國戰爭也不少。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史稱秦坑趙降卒四十萬。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籌劃攻滅六國。公元前230至前221年,秦軍陸續滅韓、趙、魏、燕、楚、齊,統一天下。

秦至南北朝(公元前221至公元589年)

秦(統一以后)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以咸陽為首都的東至海、西至隴西、南至嶺南、北至陰山和遼東的大帝國。他尊稱自己為皇帝,制定尊君卑臣的各種制度。在中央,設立以丞相、御史大夫為首,下轄諸卿的政府機構。在地方,郡縣制代替了西周的分封制,郡守、縣令由中央委派。縣以下設鄉、里以及司治安的亭。秦始皇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為文化、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統一法律,加強了政治統治。秦始皇還采取了許多削弱六國舊貴族的措施。

秦朝擁有強大的軍隊,其中三十萬駐守北邊以防匈奴,五十萬屯戍嶺南以防越人。秦朝筑成由臨洮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并鑿通靈渠以溝通湘漓水系交通;修通了自咸陽至燕、齊、吳、越的馳道和至北方邊塞的直道。

秦的統治具有急政暴虐特色。大量人力、財力用于戰爭和興建,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秦始皇生前已是“群盜滿山”,死后立即爆發了陳勝領導的農民戰爭(見陳勝、吳廣起義)。東方六國的殘余力量也群起反秦,因此滅秦后呈現分裂局面。項羽、劉邦分別以楚、漢的名義進行了三四年的激戰,劉邦獲勝,在統一的秦帝國的廢墟上著手建立比較穩定的漢帝國(見楚漢戰爭)。

西漢政治和漢末社會危機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建立的以長安為首都的西漢(前漢)帝國,繼承秦朝規模,沿襲秦朝各種制度。但又力求休養生息,避免蹈秦朝速亡的覆轍。劉邦給罷遣的軍士賜爵授田,培養出一個有軍功爵的中小地主階層和一部分較富裕的自耕農民,他們在漢初復興農業生產中起了重要作用。輕徭薄賦和慎刑政策的執行,是所謂文景之治的主要內容。

漢高祖仿效秦始皇,遷徙六國后人于關中。他消滅楚漢之戰中形成的東方異姓諸侯王,代之以同姓諸王,并立下非同姓不王、非功不侯的誓約。同姓王強大后,同樣形成割據。景帝接受晁錯“削藩”建議,并壓平了吳楚七國之亂。武帝繼續削弱同姓王,鞏固了中央集權。

漢武帝劉徹統治時期(前140~前87),西漢國勢最盛。他削弱丞相的權力,在宮中形成一個新的權力中心,稱為中朝。中央軍力得到加強,司監察職任的部刺史開始設立,以執法嚴酷聞名的酷吏成批出現。郡國歲舉孝廉以補充官員隊伍;長安和各地分別設立太學和郡國學,培養各級官員。經濟方面,統一漢初以來紊亂不堪的貨幣,實行政府專營鹽、鐵以及均輸、平準之法,打擊大商賈(見兩漢均輸、兩漢平準)。漢武帝維持了政治的穩定,并以聚集的錢財發動對周邊各族的戰爭。

越人散居東南各省。羌人和西南夷人則散居西南地區。漢在各族居地列置郡縣。漢與匈奴的戰爭規模最大,歷時最久。漢將衛青、霍去病等反擊匈奴,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奪得河西走廊之地,并于西北邊境之地修筑長城、烽燧,列置屯田。漢與西域諸國的交通,也逐漸開通,西域三十六國陸續內屬,從而形成了經由河西走廊,分沿天山南北兩路,西越蔥嶺,以達大秦(羅馬帝國)東部的陸上交通路線,后來被稱為絲綢之路。在探索西域道路和使西域內屬的事業中,張騫起了卓越的作用。

漢武帝完成了輝煌事業,也耗盡了國力,加重了農民的困苦。貨幣制度重新混亂起來,豪強兼并現象日益嚴重,流亡的農民或淪為奴婢、佃客,或聚眾暴動。武帝晚年轉變政策,緩和矛盾,導致昭帝、宣帝時期的小康局面。此后社會又險象叢生,官吏貪暴,商人盤剝,更甚于前。農民暴動、鐵官徒暴動,所在多有。外戚王氏乘機逐步控制了政權。統治者多方探索擺脫危機的辦法,都無效果。公元8年,外戚王莽代漢建立新朝,托古改制。

王莽改制的主要內容有:①公私土地一律改稱王田,不許買賣。私田按井田制度核算,每家多余土地配給宗族、鄰里。②奴婢改稱私屬,亦不許買賣(見王田私屬)。③發行新幣,嚴禁私鑄。以上諸項多無實效,只有禁止私鑄一項執行特嚴,株連尤甚,民怨最大。王莽改制的同時,農民暴動不斷出現,今湖北境內形成了大規模的綠林起義軍。公元23年,綠林軍劉玄稱帝,占領洛陽、長安。赤眉起義軍形成于今山東境內,西向活動,與綠林軍接觸,進而取代了劉玄的統治。綠林軍劉秀一支先期赴黃河以北擴展勢力,于公元25年稱帝,即東漢(后漢)光武帝。東漢消滅了赤眉武裝,又陸續壓平了各地割據勢力,實現了統一。

東漢專制體制的加強和外戚宦官擅權漢光武帝劉秀重視西漢外戚篡權和農民暴動的教訓,企圖進一步強化皇權,維持安定。東漢功臣封侯者多,但絕大部分均無實職。外戚不許干政。對宗室諸王控制也很嚴。政府中三公只是名義上的首腦,實權在皇帝直接掌握的尚書臺。光武帝下詔某些地區釋放奴婢,又下詔度田,即清理戶口土地。東漢前期六十余年中政治穩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此后,皇權旁落。和帝幼年繼位,受制于外戚。他成年后用宦官消滅外戚竇氏,宦官遂得當權。近一個世紀內,外戚、宦官競擁幼主,迭相專擅,朝政十分昏暗。與此同時,儒生通過察舉、征辟制度為官,官僚和儒生結成緊密關系,形成一個獨特的社會、政治集團。一些累世經學的家族得以累世公卿,是上述集團的核心。官僚、儒生中形成了一種品評人物的輿論,稱為清議。清議之風進入太學,與議政結合,抨擊權貴和弊政。宦官反擊,指責士人結為朋黨,誹謗朝廷,因而大捕黨人,不許黨人為官,造成了兩次黨錮事件。

光武帝時罷省了不少郡縣,匈奴的一部分逐漸移入塞內,稱南匈奴,助漢守邊。在其北面的北匈奴時常擾邊,還脅迫西域諸國。明帝時漢軍幾次攻北匈奴,追逐至西域和蒙古高原。北匈奴向西遠徒,鮮卑族逐漸占領北匈奴故地。漢與北匈奴作戰時,派遣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動近三十年,力促諸國助漢逐匈奴,使西域諸國再度全部內屬。班超派甘英西行,出使大秦,到達今波斯灣頭,受阻而還。后來,大秦王遣使來洛陽,東西兩個大國始有直接接觸。內徙至今甘、陜地區的羌人,幾次大規模東侵,東漢與羌斷續作戰,達四十年之久。今湘、鄂、川地區的各種蠻人以及西南各族,與東漢多有聯系,也發生過戰爭。周邊各族與漢的和平交往及戰爭關系,都表明各族日益脫離了閉塞狀態。

東漢統治在外戚、宦官交斗中腐敗不堪,戰爭與天災造成眾多流民。分散的流民逐漸聚集在道教的旗幟下,中平元年(184),水在井下的渠道里流通。兩漢對黃河都進行了大規模治理。東漢時南方開發更為顯著,人口大增。

冶煉制器、鑄錢、煮鹽是主要的手工業門類。鐵冶規模大,遺址發現不少。漢武帝置官專營鹽鐵,并且壟斷鑄錢(見秦漢鹽官、秦漢鐵官)。銅器、漆器制造業興盛。紡織業是北方民間的家庭手工業,并有官府大作坊經營。東漢時南方手工業發達起來,巴蜀興起了銅器漆器制造業、制錦業和火井煮鹽。

商業空前繁榮,出現了長安、洛陽等若干大都會。道路和驛傳系統把各地聯結起來。江南多用船運。商品種類很多。武帝以后,絲綢之路貨運繁忙,胡漢商人東西往來,販運中土絲綢等物和西域的毛紡織物和香料。由番禺(今廣州)伸向海外的海上絲綢之路逐漸形成。西漢錢幣發行特多,東漢則縑帛谷物兼有貨幣職能。

西漢末年全國有戶一千二百二十萬余,口五千九百五十萬余,墾田數八百二十七萬余頃。人口中以自耕農最多。自耕農經濟穩定程度和國家對其控制程度,是衡量國力的主要標準。東漢豪強地主庇蔭了大量自耕農作自己的佃客、徒附,所以東漢國力不如西漢。奴婢在兩漢都相當多。大商人往往既是大地主又是大奴隸主。漢代社會結構比較復雜,有的學者根據兩漢農民和奴隸的狀況,認為西漢是發達的奴隸社會,東漢始逐漸向封建社會轉變;有的學者則把這樣的社會變化解釋為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國西晉黃巾起義失敗后,東漢外戚宦官又互相殘殺,結果同歸于盡。189年涼州軍閥董卓率兵入洛,一度掌權。東漢獻帝受制于人,輾轉流徙,歷史實際進入了三國時期。

為了反對董卓,關東州郡紛紛興兵,推袁紹為盟主。后來曹操(155~220)(200)官渡之戰中戰勝袁紹,逐漸統一北方。建安十三年曹軍南下,赤壁之戰中被劉備、孫權聯軍擊敗。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建魏,都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建漢,世稱蜀。孫權受魏文帝曹丕封號,在建業稱吳王。222年蜀軍出峽攻吳,敗于夷陵(見夷陵之戰)。從此,北方的魏與南方上游的蜀、下游的吳鼎足而立的形勢固定下來。229年孫權稱帝。

在三國形成過程中,魏武帝曹操招攬大族名士以為羽翼,又用“惟才是舉”的辦法從較低層次網羅人才。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設中正察訪本郡散在各地的士人,評為九等,作為授官依據。九品中正制并不能超然于世局之外以拔人才,所以逐漸成為鞏固士族門閥地位的工具。曹操在各地募民屯田,緩解了北方糧食的困難。賦稅改行租調制,田租仍按畝交納,戶調則按戶出綿絹以代替漢代的人頭稅。戶調制便利豪強兼并人口,曹操雖加重懲罰兼并,亦不能止。農業、手工業、水利事業都有發展。嘉平元年(249)265年篡魏為晉,史稱西晉。

蜀國漢昭烈帝劉備死后,諸葛亮(181~234),國小力弱。他與吳大帝孫權結盟,并妥善處理與西南夷的關系,鞏固了蜀國政權。然后他率軍進駐漢中,同魏軍展開爭奪關隴的持久戰爭。諸葛亮死后,蜀國因循守成,政治逐漸腐敗,終于在263年為魏所滅。

孫權經過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兩次勝利后,穩固地據有長江中下游地區。吳軍征服了境內各郡的山越人,以其丁口補兵補戶。農業發展顯著。絲織品逐漸興起,青瓷業、冶鑄業、造船業都較發達。江南運河水系得到修整,發揮了較大的通航效益。海上船艦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黃龍二年(230)還曾到達夷洲,即今臺灣。

司馬氏執政后,滅蜀代魏,國力迅速上升。280年晉滅吳,三國局面歸于統一,并出現短暫的和平安定局面。晉武帝司馬炎頒行戶調式,規定男女占田的假定畝數和應負田租戶調的實際畝數,允許官吏按官品高低zhan有不同數量的土地和佃客、蔭戶。戶調式既承認官僚地主的許多封建特權,又企圖予以限制。

豪強大族的繼續發展,統治集團的奢侈腐化,朝廷競爭的紛紜復雜,使西晉統治面臨危機。晉武帝為了鞏固皇權,大封宗室為王,以諸王統率兵馬各鎮一方。晉惠帝時爆發了爭奪中央政權的激烈斗爭,諸王相繼卷入,形成十六年的內戰,稱為八王之亂。參戰諸王相繼敗死。西晉被乘機起兵的匈奴覆滅,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

西北地區各民族的內徙十六國東漢以來,西北邊陲許多民族部落陸續內遷,在遼西、幽并、關隴等地同漢人錯居。內遷各族部落組織猶存,但都逐漸向農耕或半農耕生活過渡。漢族政權為了邊防和生產的需要,也常招引部落入塞。

進入并州的匈奴部落三萬余落,建安末年被曹操分為五部,置帥,以漢人為司馬。西晉改匈奴部帥為都尉,以左部都尉劉淵為匈奴五部大都督。南下的鮮卑分部較多。鮮卑慕容部居遼西,從事農桑畜牧,用漢人以建制度,傳播文化,還招引流民屯田。鮮卑拓跋部移居今呼和浩特以南的盛樂,西晉末援助受匈奴等部攻擊的晉并州刺史,受晉封號。羯人于西晉時入居今山西東南的上黨武鄉,其人高鼻深目,信奉火襖教,多數習于農耕,部落組織比較松弛。今青、甘地區當時的氐、羌,有不少移居關中,據說占關中人口一半。嘉陵江上游地區的蠻人,又稱巴人或□人。曹操曾北徙巴人于略陽,與氐人雜處,稱為巴氐。

以上匈奴、羯、鮮卑、氐、羌,當時稱五胡,加上□,合稱六夷。十六國就是由上述各族以及漢族分別建立的。□人于304年在成都建立的成國,是十六國中唯一在南方的國家。

304年匈奴劉淵起兵,建立漢國。后來匈奴軍攻下洛陽、長安,俘擄懷帝、愍帝。318年匈奴劉曜滅漢,次年,在長安建立前趙。同年羯人石勒在襄國建后趙,329年并吞前趙。其時西北地區則由前涼統治。350年后趙發生冉閔暴亂。前燕慕容□率部南下平亂,352年擊滅冉魏,zhan有河北。被強徙于中原的氐族部落回歸關中,在長安建立前秦。前秦苻堅滅前燕,統一北方,于383年發動南侵戰爭,史稱肥水之戰。東晉擊敗前秦,前秦瓦解。

肥水戰后,北方陷入更嚴重的分裂局面。關東、遼西地區,鮮卑慕容部先后建后燕、西燕、南燕,鮮卑化的漢人馮跋建立北燕。關中地區,羌人姚萇建立后秦,稍后匈奴鐵弗部建立夏國。西北地區,不同的民族先后建立過西秦、后涼、南涼、北涼、西涼等國家,彼此征戰并吞,破壞很大。

鮮卑拓跋部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的代國,于376年為前秦所滅。肥水戰后,拓跋□重建國家(史稱北魏),于398年稱帝,即魏道武帝拓跋□。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六國結束。

東晉南朝西晉亡后,原來駐守建業的瑯邪王司馬睿,在士族官僚的擁戴下即帝位,即東晉元帝。東晉先后平息了王敦、蘇峻之亂(見蘇峻、祖約之亂),統治趨于穩定。西晉末年以來,北方人民大量南遷,其中有不少士族高門。士族王導在東晉初支配著朝廷。各家士族爭奪門戶權力的斗爭,構成東晉政治的主要內容。

南來士族祖逖曾率軍北伐,一度進至黃河流域。以后,當權的士族多標榜北伐以增門戶威望,其中以桓溫三次北伐最為有名。桓溫曾經收復洛陽,進入關中,用兵河北,但都未能鞏固成果。當前秦苻堅發動肥水之戰時,東晉面臨空前的威脅。由于謝氏、桓氏諸家士族團結對敵,以及謝玄在江北流民群中所組北府兵的勇敢應戰,江南得免于一場被胡人侵占的災難。

肥水戰后,南方由于外敵威脅解除而爆發內戰。浙東農民也在孫恩、盧循率領下舉行暴動(見孫恩、盧循起義)。桓溫之子桓玄在內戰中獲勝,占領建康,一度篡晉。北府將劉裕起兵驅逐桓玄,壓平了農民軍,進行了幾次北伐,終于在420年代晉,建立宋朝。

宋(420~479)(479502)、(502~557)、陳(557~589)相繼,社會地位很高,但已不能左右政局。南方經濟、文化顯著提高,來自社會中下層的所謂寒人,逐步進入官僚行列,為皇帝所倚重。南方內地的土豪,從梁陳之際開始,也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這個時期,北方力量上升,發生于南北之間的戰爭,往往于南朝不利。南朝境土日蹙,陳時只剩下長江以南的東南一隅之地。統一了北方的隋大舉進攻陳,589年南朝滅亡。

北朝拓跋部的北魏統治北方以后,北方趨于穩定。北魏各帝都籠絡儒生。道武帝重用漢人士族崔宏;太武帝詔征中原士族人物,又內遷河西等地儒生于平城。這些人為北魏立制度,定法律,設學校,興儒學,使平城成為一個雜有胡漢文化的都市。但是北魏還不敢遷都中原,中原地區只能交給漢族豪強大族以宗主督護的形式進行統治。北魏軍中也還保存著嚴重的民族歧視。

5世紀下半期,北魏漢化趨勢加快。魏孝文帝元宏(467~499)(494)(523)581年滅北周,建立隋朝。隋于589年滅陳,南北又歸于統一。

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文化先秦儒學,漢武帝時經董仲舒加工改造,成為適合統一國家君主專制需要的新儒學,居于獨尊地位。東漢卓越的思想家王充所著《論衡,包含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他自稱違儒家之說,合黃老之義,實際上未能動搖儒家獨尊地位。曹魏名士何晏、王弼首倡的玄學,兩晉時期都很發達。玄學內儒外道,矯東漢儒學之弊,但也不能取代儒學。

漢代文學作品,以賈誼、司馬相如、張衡等人的賦和散文最有名。樂府詩也很有成就。曹操父子以及“建安七子”,東晉南朝陶潛、謝靈運等以及稍后的一批講究詩歌格律的永明體詩人,都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南北朝的樂府民歌也很寶貴。劉義慶《世說新語為有名的小說集。劉勰《文心雕龍是文學理論名著。繪畫、書法有長足的發展。畫家顧愷之、書法家王羲之父子最受推崇。兩漢的畫像磚、畫像石,十六國以后由西域東傳的石窟寺藝術,更是藝術中的瑰寶。石窟寺遺存最重要的有大同云崗、洛陽龍門等多處。

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以及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后漢書,都是史學名著。魏晉南北朝私家編篡史書、地志最盛,但多散失,尚存而價值甚高的有《華陽國志.《水經注、《洛陽伽藍記等。

漢代已出現了幾種關于天體結構的理論,其中的渾天說為史官采用,并據以設計觀天的渾天儀。歷法屢有改作。算術方面出現了《九章算術等多種算經。祖沖之的圓周率領先于世界近一千年。醫學中的《黃帝內經成于漢代。建安時的張仲景被后世尊為醫圣,華佗則精于方藥、針灸及外科手術,并首先使用麻醉藥。農學則漢代的《□勝之書、北朝的《齊民要術最有價值。最重要的科技成果是東漢蔡倫發明植物纖維造紙術。到東晉時,紙完全代替簡牘.縑帛而成為主要的書寫工具。

產生于印度的佛教,公元紀元前后傳入中國,逐漸蔓延。佛學中滲入玄學內容,影響士族,使佛教傳播較快。佛經翻譯規模頗大,并出現了西行求法的僧人。東晉法顯經陸路到達今印度、斯里蘭卡,從海上歸來,所著《佛國記是研究中外交通的重要史料。佛教一部分教義有助于世俗統治,所以歷代帝王多提倡佛教,但也發生過帝王滅佛事件。梁武帝時,范縝發表神滅論,主張精神隨形體的消失而消失,反對佛教的神不滅論和因果輪回之說。道教作為一種宗教,起源于東漢后期,以陰陽五行解釋自然和社會,《太平清領書是其經典。漢末以張角兄弟為領袖的黃巾起義,就是用道教中的太平道為紐帶而組織起來的。南朝時道佛二教出現斗爭,道教斥責佛教為夷俗。北魏道士寇謙之在道教中擯棄一些舊時的教義,增加禮法內容。道教也吸收了一些佛教教理和戒規,模仿佛寺建立道觀,以利自己的發展。

經濟文化的繁榮和域外交往的擴大

──隋至元(公元581到1368,于581年代周建隋,589年統一南北。隋朝基本確立了以尚書、內史(中書)、門下三省為行政中樞的制度,并改地方行政機構為州縣兩級;廢除九品中正制和辟舉制,由朝廷任命地方長官和屬吏;實行以進士、明經兩科取士的制度,開唐代科舉制的先河。始創于西魏的府兵,此時一律改列州縣戶籍,消除了部落兵的痕跡。均田令重新頒布,受田者負擔租(一夫一婦粟三石)、庸(丁男年役二十天)、調(每戶絹二丈)。隋朝農業發展,倉儲富實,手工業和商業也很興盛。隋煬帝楊廣時鑿通的由涿郡(今北京)南達余杭(今杭州)的大運河,有巨大的經濟、政治效益。陸海兩道的絲綢之路暢通。

隋煬帝憑借雄厚的國力,大肆興建和用兵,造成人民極大的痛苦。大業八年至十年(612~614),隋軍死亡極多。兵徭征發最苦之地,最早發生農民暴動。各地農民逐漸形成三支反抗力量,即中原李密的瓦崗軍,河北竇建德的夏軍,江淮杜伏威的吳軍。大業十三年留守太原的隋將李淵起兵,攻占長安,次年建唐稱帝,并依次削平了并起的群雄。

唐朝的政治和經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626~649)勵精圖治,史稱貞觀之治。他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重視吏治,輕徭薄賦,節儉自持。唐高宗李治在位時,皇后武則天掌握政權,一度廢唐稱周,自號皇帝。其時政局雖然紛紜,但社會仍較安定。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開元年間國勢昌盛,史稱開元之治。天寶十五載(755)范陽節度使胡人安祿山及部將史思明等叛亂,下洛陽,攻長安,玄宗向成都逃亡。叛軍內訌,與唐相持七年后終于失敗,但唐朝也從此衰落下去。

唐初以來,中樞仍行三省制,尚書省分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主庶政(見三省六部)。《唐律是中國完整地存留至今的最早的一部法典,對后世及鄰國的法律制度影響甚大。唐初仍行府兵制,府兵受田而不負擔租庸調。節度使制度開始出現。學校教育發達。學校生徒及鄉貢士人均可應科舉試,科舉最重要的是進士、明經二科。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仍在實行,但均田戶受田遠不足數。唐初租庸調以外已出現地稅和戶稅,府兵以外已出現募兵。安史之亂后財政困難,劉晏改革漕運,改進鹽政,增加了政府收入。楊炎于德宗建中元年(780),由于宦官集團反撲而失敗。唐文宗時甘露之變,宦官誘殺了大批朝臣。朝臣之間也有以李德裕為首的一方和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一方的所謂牛李黨爭,紛紜至半世紀之久。

唐代經濟全面發展,空前繁榮,玄宗時最為突出。水利事業發達,土地墾辟擴大,注籍人戶九百余萬,連同大量的逃匿不在籍者,當超過西漢一千二百余萬之數。官府手工業規模巨大,私營手工業也很可觀。紡織、陶瓷、金屬冶鑄制造等業,產量和技術都相當高。安史亂后,南方發展加快,種稻、種茶、桑蠶以及制瓷、造紙、造船等業都很顯著,中國經濟重心逐步南移。唐代交通發達,商業興盛,城市繁榮。大城市出現了“僦柜”代客商存儲支付錢物;還出現了官營和私營的錢幣匯兌,叫“飛錢”或“便換”。

在經濟繁榮的背后,隨著土地兼并和政治腐敗,農民逐漸面臨困境。大中十三年(859)(868)龐勛率領桂林戍卒回據原籍徐州,起義反唐。乾符二年(875)黃巢領導的農民戰爭終于在黃河下游地區爆發。黃巢軍轉戰中原數年,然后南下浙、閩,攻占廣州,又北上進據洛陽、長安。廣明元年(880),黃巢東撤,在狼虎谷(今山東萊蕪境)戰死,起義失敗。其后唐王朝瓦解,節度使朱全忠(黃巢叛將朱溫改名)戰勝了其他強藩,誅戮當權的宦官和朝臣,于907年篡唐為梁(后梁),建都開封。這是五代十國之始。

周邊各民族的發展唐代是周邊各族迅速發展的時期。起源于準噶爾盆地之北的突厥逐漸東遷,隋開皇時分裂為東西二部。*擾邊,唐軍滅之,唐設羈縻府州以統其民,酋長皆拜官。西突厥控制西域,唐對西域用兵,于其地建都護府及諸鎮戍,拓境至蔥嶺以西。回紇(回鶻)本臣屬于突厥,后來漸有*之地,助唐平安史之亂,以馬匹易唐絹、茶,與唐和親。唐末回鶻分裂遷徙,其中的西州回鶻是今維吾爾族之祖,甘州回鶻是今裕固族之祖。

吐蕃為今藏族祖先。唐初松贊干布建立國家,都邏些(今拉薩)。唐朝先后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與吐蕃贊普(王)和親,帶去各種工匠、書籍。吐蕃勢力入西域,安史亂后占領河西走廊,并一度攻入長安。此后唐蕃有戰有和,穆宗時樹立在邏些的《唐蕃會盟碑至今猶存。吐蕃據河西時,漢人張議潮于大中二年(848),受唐冊封,經濟文化交流不斷,但也時有戰爭。東北地區,契丹酋長受唐命世為都督,與唐互市。□□族在今黑龍江、吉林境,以渤海為號,仿唐制建立國家,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

科學和文化的繁榮唐代科學文化,同經濟一樣繁榮。李淳風審定并注解中國古代算學名著,合為《算經十書。他在歷法方面也有成就。僧一行發現了恒星位置變動現象。他通過實測,得出地球子午線1°的長度合123.7公里。這些在世界上都屬首創。醫藥學家孫思邈被后世尊為藥王。雕版印刷術最遲出現于玄宗以前,它與早有的造紙術結合,加速了文化傳播。隋代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今存世界最早的單孔石拱橋。

由于皇權推動,唐初佛、道都盛行,佛教具有更大優勢。佛經翻譯比較完備,佛教流派逐漸形成。寺院經濟膨脹,成為唐武宗滅佛的直接原因(見會昌廢佛)。文人中佞佛、排佛者都有。韓愈倡性三品說,李翱倡復性論,排佛崇儒,又受佛學影響。柳宗元、劉禹錫雖略具唯物主義思想,但都信佛。中亞和歐洲宗教傳入者多,但信徒還少。

唐代官修前朝歷史,在二十四史中zhan有八種。劉知幾《史通是價值很高的史學理論著作。杜佑《通典總結歷代典章制度,開“政書”一體之始。文學則詩人輩出,作品豐富,初唐陳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隱、杜牧,是唐詩的杰出代表。詞(長短句)是配樂的詩歌新體裁,中晚唐逐漸流行。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以改革駢體文為目的的古文運動,把散文寫作提到一個新階段。此外,傳奇小說和保存于敦煌文獻中的稱為變文的俗講文學,都有豐富內容和文學活力。

繪畫、雕塑藝術名家迭出。閻立本、吳道子的人物畫,李思訓父子、王維的山水畫,以及曹霸的馬,韓□、戴嵩的牛,邊鸞的花鳥,均有獨創,其中的吳道子被尊為畫圣。見于石窟和墓室的壁畫,甚多珍品。雕塑家楊惠之,被稱為塑圣。今存唐代雕塑作品如昭陵六駿、龍門佛像以及敦煌莫高窟和其他石窟中的實物,都聞名世界。書法則楷、行、草法均有高手。音樂方面,隋有七部樂,唐初擴充為十部樂,西域的及域外的占一大半。玄宗時改編為立部伎和坐部伎,并設梨園訓練樂師。舞蹈、舞曲也都有漢有胡。這一特點最能反映唐代擴展的國勢、密切的民族關系和頻繁的域外交往。

五代十國唐亡以后,中國政治失去重心,分裂割據出現。中原地區從907年到960年間出現相續的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稱五代;南方則出現九個或并列或相續的國家,加上后周時北方河東地區的北漢國,合稱十國。唐、晉、漢的君主和北漢的君主是沙陀人。

五代政權改易迅速,中原戰亂頻仍,社會經濟破壞嚴重。南方動亂較小,吳蜀地區繼續發展,閩、廣、湘、鄂地區也加速了開發過程。南方糧、茶、棉、蠶等業發展突出,雕版印刷業南北均盛。南北貿易以及南方海上貿易都具有相當規模。

五代的動亂,是黃河流域由藩鎮割據走向統一的過渡。后周時期這一地區已趨穩定,后周孕育出的趙宋政權更進而結束了十國的局面。但是五代時出現的契丹南進問題卻未能解決,成為北宋大患。

北宋與遼、夏公元960年趙匡胤代周立宋,建都開封。北宋為加強皇權,以樞密使掌軍政,三司使掌財政,而宰相只管民事。在地方,則削奪節度使權力,以文臣為知州、知縣;廢除“留州”、“留使”舊規,錢谷悉送中央;選蕃鎮兵補禁兵,宿衛京師。為防握兵者的專擅,禁兵分領于三衙,而發兵權在樞密院。禁兵常更戍各地,兵無常帥,帥無常師。這種重內輕外的兵制足以防藩鎮割據,卻不能保障防務需要。

契丹人于916年在西拉木倫河流域建國,常向南方進攻。后晉高祖石敬瑭向契丹國奉獻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的燕云十六州之地(見幽薊十六州)。947年契丹陷開封,正式稱遼國,并掠奪開封財貨人口至上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制度,皇帝有自己的“斡魯朵”,其所統領的軍隊、奴婢、州縣,屬皇帝私產,皇帝死后由其后人繼承。皇族后族有頭下軍州,以所掠漢人、渤海人從事農耕。皇帝四時游獵,朝官隨行,有固定處所,稱四時捺缽,有時會議國事。其官制,北面官和南面官分理契丹事和漢人事;北樞密院和南樞密院分司契丹軍事和漢人軍事。遼宋疆域大體以今河北中部為界。宋太宗趙□兩次攻遼,企圖奪回燕云十六州,都未成功。遼軍南侵,于景德元年(1004)1038年元昊稱帝,此后連敗宋軍和遼軍,形成宋、遼、西夏鼎立形勢。宋夏戰爭中宋軍損失慘重。和議成,宋輸夏銀、絹、茶,開邊境貿易。北宋政局時有反復,宋夏也時戰時和,關系不穩定。南宋時蒙古滅西夏。

北宋社會、政治與王安石變法北宋立國不久,積弱積貧局面就暴露出來。由于對遼、夏用兵,禁兵達百余萬,兵費占歲入大半,引起嚴重的財政危機。軍隊腐敗,戰斗力極差。官僚機構龐大,缺乏效率。由于官府勒索嚴重,北宋初年就出現過王小波、李順領導的川峽地區農民起義(見王小波、李順起義)。以后,農民和士兵暴動時有發生。

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不少士大夫提出過改革倡議。范仲淹等奏請整飭吏治、興農桑、減徭役諸端,宋仁宗趙禎下詔施行,稱慶歷新政。旋以受到反對而被罷廢。

宋神宗趙頊立志改革,用王安石變法。王安石以富國強兵為目標,陸續制定均輸、市易、免行諸法以調劑市場,保障國用;制定青苗、免役、方田均稅、農田水利諸法以調整稅役,發展生產;制定將兵、保甲、保馬諸法以整頓軍隊,加強統治。各項新法程度不等地達到了預期目的,也產生了弊端。哲宗元□元年(1086),繼續實行新法。此時新法一派分裂,變法意義逐漸模糊。宋徽宗趙佶親政后,新政完全成為聚斂手段。宰相蔡京定復舊諸人及異己者為“元□□黨”,或罷或徙。統治者的括剝激起了宋江領導的京東一帶農民起義和睦州方臘以摩尼教組織的農民起義,后者規模尤大。此后,河北、京東不斷有農民起義,北宋岌岌可危。

其時,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興起,完顏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金國,向南屢敗遼兵。宋金約定聯合攻遼。宣和七年(1125)1127)擄徽、欽二帝及皇室并寶璽輿服等北撤,北宋滅亡。

南宋與金南方的社會經濟建炎元年五月,趙構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南宋高宗。宋高宗趙構置北方大批抗金的忠義民兵于不顧,遷都揚州。建炎二年金人南侵,高宗逃亡杭州(臨安),再逃海上。金人蹂躪至于浙東。此后岳飛力撐危局,在長江中游出擊,一度攻占鄭州、洛陽等地,并積極聯絡各地忠義民兵。但是高宗畏懼金人,以秦檜為相,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于紹興十一年(1141)(見紹興和議)。孝宗隆興二年(1164)(1208),南宋軍與之配合,共圍金哀宗于蔡州,端平元年(1234)1276年滅南宋。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等于海上擁立幼帝,但不久亦告失敗。

南宋統治腐敗,土地兼并嚴重,農民暴動不斷發生。但是這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很快,人口和墾田面積大增,水田多圩田,山區多梯田。新稻種的育成和傳入,麥稻兩熟和雙季稻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畝產量。茶樹、甘蔗、桑麻、棉花(當時稱木綿)以及柑桔、荔枝等果木,種植都比較普遍。絲織、造紙、雕版印刷、造船等手工業都空前發達。商業活躍,鑄錢遠不足用。北宋時已出現了稱為交子的紙幣,南宋時紙幣成為主要貨幣。由于濫發紙幣,使物價上漲,人民生活困苦,國家也面臨財政危機。

元蒙古族原居大漠以北。鐵木真擊敗各部落,完成了蒙古的統一,于1206年建蒙古國,稱成吉思□。蒙古軍在滅西夏(1227)(1234),發動西侵,至于中亞、東歐、波斯;以后又兩次西侵。這個以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為中心的橫跨歐亞的大□國,不久就分裂成幾個獨立的□國,名義上奉蒙古皇帝為大□。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以金中都為大都。1276年元滅南宋,統一南北。此后十余年中,元軍屢次入侵鄰國,多敗少勝。元朝任用漢地士人興儒學,定制度,設中書省管理行政,樞密院司軍事。中書省轄河北、山東、山西等“腹里”地區,余地分設行中書省(行省)。全國有驛站聯系,溝通信息。

元朝的北方承長期戰亂之后,破壞嚴重。元世祖提倡農墾,修治黃河。為蒙古貴族和官府需要的手工業,都設局管理,用匠戶生產。民間棉織業、絲織業相當發達。通惠河的開鑿使大運河可以直達大都,便利漕運。近海航運也較發達。紙幣“交鈔”行用于全國。西方人旅居中國的很多,稱色目人。許多色目人經營國內外貿易,擁有特權。大都在那時是一個國際都會。

蒙古政權對漢人剝削壓迫嚴重,引起漢人的強烈反抗。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時以宗教和秘密結社為紐帶的農民暴動遍及全國。至正十一年(1351),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第二年進據大都,建立明朝。

宋、元科技與學術文化宋代科學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指南針、印刷術和火yao三大發明的開發應用。戰國時人發現了磁石指南原理,北宋時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中,是航運史上的空前進步。北宋出現了畢□創造的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四百年。唐末戰爭中開始出現的火yao和火yao武器,在宋、金、元軍中多有使用。管形火器出現,在武器發展中具有劃時代意義。此外宋蘇頌創制了世界第一臺天文鐘(見水運儀象臺和假天儀),宋李誡寫成建筑學著作《營造法式,元郭守敬制訂了先進的授時歷,王楨寫成《農書,都是重要的科技成就。宋沈括《夢溪筆談是一部古典科技名著,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

儒家經學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宋代形成理學。程朱理學以程顥、程頤和朱熹為代表,認為理在百物之先,是客觀唯心主義。陸九淵主張心即是理,稱為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浙東學派的思想家陳亮、葉適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宗教方面,宋代佛教禪宗最為發達,元代則重□嘛教。宋、遼、金、元都曾刻印大藏經。道教也頗流行,宋徽宗就是著名的道教徒。金、元時期刻有道藏。此時中原形成了一些新的道教派系,其中全真道的丘處機受到成吉思□的尊崇。唐代傳入的基督教(景教,也里可溫)、伊斯蘭教、摩尼教,宋元以后頗為流行。摩尼教南宋民間稱吃菜事魔,在方臘起義和元末農民戰爭中都曾起過組織作用。

古文運動有大發展,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被稱古文八大家。宋代詩作豐富,詞作更達高峰。晏殊、蘇軾、柳永、辛棄疾等均為一代詞宗。宋、金時話本、戲曲盛行。元曲創作非常繁榮,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都是文學瑰寶。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面世,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的成熟。宋代史學發達,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最負盛名。地理總志和方志著作豐富。金石學成為一門新學問。

宋畫以山水花鳥著稱,風俗人物畫也很盛。張擇端的《清明上河畫描繪了汴京生活景況,富有史料價值。元代畫家擺脫了宋代畫院形式主義影響,造詣很高。

唐、宋、元的域外交往唐、宋、元時的中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經濟和文化對于四鄰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個時期各國使臣、商人、學者和宗教人士頻繁往來,工匠東西流動,軍隊大規模調遣,使中國與域外交往空前活躍。

中國與朝鮮半島歷有往來,隋和唐初侵朝戰爭,是交往密切的畸形反映。朝鮮樂舞對隋唐影響頗大。新羅統一半島后,與唐交聘頻繁,晚唐時新羅學生留唐者達二百余人,其中的崔致遠所作《桂苑筆耕集流傳至今。沿海許多城市都有新羅商人居住。日本在645年(唐貞觀十九年)“大化改新”后,社會發展加速,吸收中國文化更為迫切。日本派出遣唐使十多次,每次都有士人、僧侶、工匠數百人偕行。中國鑒真和尚于天寶年間赴日傳授戒律,至今猶為日本人民景仰。日本入唐的官員、僧侶回國介紹唐文化的,頗不乏人,唐朝各種制度和城市建筑,均為日本取法。日僧圓仁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是珍貴歷史文獻。日人阿倍仲麻呂漢名晃衡,仕于唐朝。

唐與印度交往,玄奘、義凈是重要人物。玄奘貞觀時西行求法,經中亞、巴基斯坦到達印度,取經東歸后所寫《大唐西域記,是所至諸國古史的重要資料。義凈稍后由海道至印度求法,也有著作留存。唐代觀象授時官吏多印度人。唐還與大食、波斯有密切交往。

宋代域外海上交通頻繁,南行多由廣州、泉州,東行多由登州、明州。港口城市設市舶司,主管船舶出入。進出口貨物種類甚多。

元代域外交往極盛。西方諸蒙古□國多與元有驛路相通。東西方之間往來的使節、商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元與日本、東南亞諸國也多聯系。中印之間的海上,多有中國船舶航行。與阿拉伯半島交通,除海路外,據說還有經云南的陸路。遠輸東非的中國瓷器,甚至轉銷到摩洛哥。1246年蒙古大□曾有詔書致歐洲教皇。羅馬天主教士東來者多,大都、泉州都設主教。1275年威尼斯商人之子馬可•波羅(1254~1324)

五千年2(湊字資料)

更新時間2008-7-2511:28:23字數:16969

明朝隨著專制統治的延續、衰落和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1368至1911(1368),是為明太祖。明朝建立之初,致力加強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藍玉二案,誅殺大批功臣,鋤滅異己,提高皇權(見胡惟庸案、藍玉案)。廢丞相,分中央權力于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設錦衣衛(明成祖朱棣時又設東廠),由宦官掌管,直接聽命于皇帝,偵查和鎮壓反對勢力。全國各地設十三布政使司,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分理民政、財政、司法、軍事(見都、布、按三司)。軍隊分駐各地,屯田自給,設立衛所,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管轄。科舉取士,考試八股文,專以四書五經命題。調查各地居民的丁口、產業,載入黃冊。丈量全國土地,將每戶土地的數目、四至載入魚鱗圖冊,作為賦役的依據。又實行里甲制,里甲內人民互相知保,以防止犯罪、逃亡、隱匿等情。

朱元璋分封諸子于各地,使之屏藩朝廷。他死后,皇孫建文帝即位,被其叔燕王棣起兵打敗,史稱“靖難之役”。朱棣即帝位,即明成祖。為了備御退往北方的元朝殘余勢力,明成祖多次領兵出塞作戰,并遷都北京。此后,蒙古瓦□部領袖也先率兵入內地,明英宗率兵親征,被俘于土木堡。也先兵臨北京城下。兵部尚書于謙等與北京軍民竭力防御,另立英宗之弟祁鈺為景帝。也先戰不勝,議和退兵,釋放英宗。明英宗奪回帝位,殺景帝及于謙等。

明朝加強中央集權,但許多皇帝或昏庸、或年幼,不親理朝政,大權旁落于宦官之手。司禮監代皇帝批閱奏章,發布政令,他們作威作福,貪污勒索,迫害正直的大臣,朝政日益腐敗,社會矛盾尖銳(見明代宦官、閹黨)。明朝中葉發生了許多次農民起義,但都被鎮壓下去。

嘉靖時,宦官勢力一度受裁抑,但內閣又擅權。內閣成員用翰林院官吏,職責是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權力漸大。嚴嵩為內閣首輔,專權甚久,賄賂公行,政治腐敗,邊疆的事態也很嚴重。蒙古韃靼部勢力復振,明廷設立九邊重鎮,修筑長城,屯駐重兵,仍不能擋住蒙古的進攻。俺答□多次突入長城,逼近北京。

;


上一章  |  仙墓中走出的強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