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紅色警戒第1124章 孟享的歐洲地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抗戰之紅色警戒 >>抗戰之紅色警戒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4章 孟享的歐洲地圖

第1124章 孟享的歐洲地圖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15日  作者:大刀老猿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刀老猿 | 抗戰之紅色警戒 
  貼吧        

吧內搜索

搜標簽

共有1頁

回復貼:1

來到百度吧

吧規吧吧規(試行版)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你我共同的點擊,推薦票

VIP書友群:(起點VIP用戶可入)

最近二十章連載

“早早復蘇的民族主義也不全是好處,至少歐洲在民族和資的聯合推動下變得更加混亂。若是再有合適的條件,騷亂很快會變成內戰,把歐洲肢解的更加碎裂。沒有足夠的地盤,沒有足夠的人口,一個國家即使快速崛起,也很難成為一個有威脅的對手!”孟享看著一份歐洲地圖感嘆道。

只要看了這份被五種不同的顏色分割的支離破碎的歐洲地圖,就會明白部分歐洲的歷史和眼下的局勢。

而這個局勢,一部分就是華夏人根據孟享面前的這張地圖推動的。

讓一個國家實力最快消亡下去的辦法,莫過于肢解。一個大國肢解為幾個小國,人口、地盤都小了,實力自然也就縮減。

二戰后的德國人如此,后世蘇俄的解體也如此。英美拿著牛刀甚至還肢解了印度,連華夏也被削去了外蒙、遠東等地,甚至還割裂了一個臺灣。

但是這個時空,崛起的華夏搖身一變,主動執掌割鹿刀,磨刀霍霍向歐美。

不斷被華夏侵吞的英國是孟享的第一個肢解目標。

到目前為止,除了老毛子和日小鬼子外,禍害華夏最多的就是英國人。

從用鴉片和炮艦敲開華夏國門,到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再到扶持日等各種針對華夏的陰謀,昔日的這個日不落帝國手中積攢了太多的華夏血債。

在這個龐大帝國不斷落敗后,已經難以壓制內部的各種矛盾了。

丘吉爾在點燃歐洲其他國家內部矛盾的同時,英倫三島的各種矛盾也被華夏引燃了。

孟享很早之前就一直在援助愛爾蘭,連這一次攻擊英倫三島后,都跟愛爾蘭有私下的協議,一直不曾讓炮彈落在愛爾蘭頭頂。當英國最為依仗的海軍艦隊也在北海被華夏人打敗后。愛爾蘭人有了更多想法。尤其是搬遷向加拿大的計劃一推行,北愛爾蘭人更是喊出了自己的口號:

“什么也不能讓我們離開我們的家鄉!”

他們再次舉起了從英國獨立出來的旗幟,有了山寨和保護傘公司的武器供應,他們更有底氣面對一個無力顧及他們的大英帝國。

此時的英國人真的顧不上北愛爾蘭6郡。

英國土鬧獨立的不止是北愛爾蘭,被華夏軍隊占領的威爾士也開始被鼓動著鬧起了獨立。

華夏人已經做出了某些承諾,比如他們退出戰爭,永遠保持中立后,華夏人會撤兵。

即使華夏人的拆遷和搬運讓威爾士人心疼不已,但能夠脫離英格蘭人。脫離戰爭,也是威爾士人一直的一個夢想。

只要多幾個克隆間諜跳出來吶喊搖旗,大量的威爾士民眾就立即跟進了。

新的威爾士政府組織已經開始運轉,積極的和華夏商談關于撤離和外交的事宜。

被華夏大軍占據的威爾士讓英國人無力顧及,但英國人的后院中也點起了獨立的火把。

蘇格蘭人也跳出來大喊獨立了。

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并不對付。若不是大英帝國的威勢鎮壓,英國內部的矛盾早就迸發了。

但現在誰都能看出大英帝國的沒落,也都看出了其中蘊含的機會。

有華夏在背后推動,有克隆間諜充當獨立英雄跳出來豎旗,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呼應。

尤其是一個不離開家鄉的理由,引來了許多英國人的共鳴。

即使英國政府很快反撲,但這股火焰已經點燃。燒得英國人焦頭爛額。

而加拿大人又在他們的尾巴上又點了一把火。

隨著華夏軍隊的不斷推進和盟軍的不斷潰敗,也有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抱怨對華夏作戰,呼吁和平,有些人也趁機提出了加拿大以更為獨立的身份。獨自先退出戰爭。甚至有人傳言以割讓一些被華夏占領著的土地換取和平。

那些西部的荒原在這個年代并不算值錢,加拿大現在最需要的是從戰爭的漩渦中拖出身來。

隨著更多的華夏軍隊從被華夏占領的西部沿海港口中沖出,在北海盟軍海軍失利后信心喪失的加拿大人更陷入了危機的焦慮,華夏和法國和談消息的傳出。改變了很多人對華夏的印象,看到了和談的希望。

沒人知道和華夏和談的法國人正在掉入一個大坑。

就連英格蘭。孟享都打算再肢解成兩三份,更不用說法國這么一個龐大的帝國了。

華夏用不忍心毀壞巴黎這座人類明的瑰寶城市為由,以退為進的止步于巴黎城下。刷新了華夏在歐洲人前的形象,大勢上占了先機。

那理所應當的賠款和戰爭劫掠以及隨著英美勢力退縮而造成的法國內部勢力的重新洗牌的內亂,都不是外人注意的重點。而和談和退軍,以及不摻雜法國人的內務,拋出的華夏帶著光環的形象,才是外人熱切盼望的。

“華夏人并不是要征服所有的土地!”這個和談信號也讓全世界更多的人松了一口氣。

只要肯和談,而不是死仇般一直戰斗下,至少代表著華夏人還遵守西方明世界的規則,就有了爭取未來的希望。

越來越多的盟軍小弟從法國和華夏和談的事情上看到了希望,不再把華夏當做要徹底滅絕他們的黃禍。

南斯拉夫的鐵托就在跟華夏頻頻接觸。

在德國兵力收縮,忙于內亂的情況下,南斯拉夫面前最大的敵人變成了華夏。

急于打通歐亞鐵路通道的華夏一路突擊,一邊接收著德國人遺留下的地盤,一邊向更多的盟軍地盤征伐。在南斯拉夫這樣的復雜地形下,華夏大軍的進攻速度減緩。但南斯拉夫人的壓力更大。在法國和談的先例下,南斯拉夫人突然開竅,陸續有幾支勢力找上了華夏。

孟享看中了鐵托。

不是單純和華夏沒有太多的恩怨,而是這個前世一直強硬的南斯拉夫領袖,在西方和紅色蘇俄之間保持著孤傲,這種獨行者的角色,適合鍥入歐洲一個釘子。

南斯拉夫又跟獨立獨行的法國不同,在宗教和民族錯綜復雜的巴爾干火藥桶地區,南斯拉夫很難強大起來。

前世的實例已經證明,失去了強力人物的鐵腕統治,多一些攪和,就能讓南斯拉夫徹底崩裂,而在鐵托這個強勢人物的帶領下,舉起了紅色旗幟的南斯拉夫在蘇俄已經軟腳的情況下,足以攪得歐洲不得安寧,難以穩定的發展。

其他的派別也做著一些承諾,至少現在還沒有得到蘇俄支持的鐵托管不到那么多地方,華夏打通歐亞鐵路通道也需要仰仗其他勢力。再說,他們的內亂甚至內斗管華夏屁事,只要不影響孟享的最終計劃,不斷削弱實力也沒關系。反正這個時代,美國和蘇俄的實力都被削弱。最終需要面對統一的南斯拉夫的還是華夏。

私下里的磋商卓有成效,在南斯拉夫人減少了騷擾和偷襲的情況下,華夏軍隊進軍速度更快,更多的華夏軍隊沖入了意大利北方。

墨索里尼死去,意大利已經不是華夏的盟友了。華夏軍隊也毫不客氣的大把的掠奪。

比起已經洽談好了的南斯拉夫,意大利人的工業水準至少是居于世界前列的,甚至比日還要強一籌,油水格外足。

以前在華夏的那些維和部隊來幫忙的時候,已經摸清了意大利油水的底細,這一次一攻來,首先就朝著那些圈定了的主要目標而去。

至于意大利人,先一邊玩去。

曾經是軸心國三巨頭之一的意大利人在戰敗后,已經在盟軍前低人一頭。在盟軍攜裹下剛和華夏宣戰后,又遇到了華夏軍隊,面條軍像被水泡了一樣,顯得更加疲軟。

他們已經覺悟了自己國家的命運,那些國家財富不是被盟軍搜刮走,就是被華夏搜刮走,相對的留有一份香火的華夏或許還能手下留些情面。

孟享確實留了點情面,考慮到意大利人對華夏前世和后世的一些惡跡,孟享最終不過借助墨索里尼的遺留勢力,定下了把意大利人分割為鞋幫子和鞋面子兩段的打算,撒丁島和西西里島都沒有臨外分割。

這已經不是一個威尼斯公國就能稱雄海洋的時代了,半只靴子的意大利在被華夏劫掠后,即使再度復興,也難以真正威脅到華夏。

留著對盟軍遺恨的意大利人,即使再面條,也對歐美老牌實力多一些牽扯。

歐洲的安道爾和盧森堡一些小國可以繼續保留,他們即使再發展,先天的不足也難以成長為怪獸。但后世的一些感情債,卻讓他們需要繳納出足夠的賠償。

他們已經深感幸運了,因為在孟享的那份獨特的歐洲地圖上,只要稍大一點的國家,孟享都要考慮肢解割裂一番。不為別的,只為出一口怨氣,也需要折騰歐洲一番。

收起回復

共有1頁

回復貼:1

還沒有百度帳號?

后查看最近玩過的游戲


上一章  |  抗戰之紅色警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