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修真者第211章 漢白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全能修真者 >>全能修真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漢白玉

第211章 漢白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碧心軒客  分類: 仙俠 | 奇幻修真 | 碧心軒客 | 全能修真者 


古玄將所有的武功傳給弟弟。并不是說古通從此就懂的了音波功和“陰陽九劍”。要靈活運用它還需自己參悟和練習。古玄能給的。只是一個記憶罷了。

來到天庭后。葛洪還在仔細的研究他的陣法。一個月以來連姿勢都沒有變過。古玄搖頭苦笑。只要涉及到丹藥方面的東西。他都非常執著。“我還欠他一個丹鼎。”突然間。一個念頭冒了出來。敖不順進駐通靈寶玉后。古玄見無人幫他以禁制做成丹鼎。便許他一個丹鼎。只是這段時間太忙碌。就把這事給忘了。

古玄又突然記起。太極殿中好像就有一個現成鼎。是“八公”煉丹用的。雖然這八人無論在修為還是煉丹水平上。遠比葛洪遜色。但以他們的權勢。做一個好丹鼎應該不難。反正那丹鼎放在那里也沒用。索性把他取來送給葛洪。念及此。古玄直接折轉。往張三豐處飛去。

張三豐見古玄來找。從太極宮出來。笑道:“賢弟來找我。必然沒有好事。”

古玄訕笑兩聲。事實的確如此。每次來找張三豐。都是讓他御劍。作為交通工具飛來飛去。“賢弟這次是要去哪里?”張三豐問道。

“去兩個的方。”古玄道。“一是你的太極殿。我想把里面那個鼎拿走;二來要去城外。找一些石頭。”

“丹鼎好說。我知道你要送給誰。但石頭天庭多的是。為何還要外出尋找?”張三豐疑道。

“我要找漢白玉。天庭是沒有的。”古玄道。“這石頭雖然不算硬。但真元的傳導性卻比大多數石頭好。我要拿它來做陣法推演。”漢白玉是一種色調淡雅、紋理清晰、圖案美觀的大理石。通常用來做雕刻和建筑材料。用途很廣。

張三豐知道張修陵把復原陣法的任務交給了古玄。點頭道:“那我們去吧。”

兩人出了天庭。先到了太極殿。

里面還是老樣子。泉水依舊流淌。花草一樣芬芳。張三豐道:“賢弟。你自己去拿丹鼎。我去取些東西。”

張三豐住在這里。也有一些生活物品。特別是珍藏三百年的清露茶。一定要帶走。

古玄將大鼎都進天庭后。便圍著宮殿四處打轉。看著由漢白玉做成的石欄。忍不住想要把它拆了帶走。

張三豐出來就看見古玄直勾勾的盯著漢白玉宮殿。立馬叫道:“賢弟。使不的。使不的。這宮殿是八公留下。不能拆了。就算三年后我要走。也只會把這禁制住。以待有緣人。絕不破壞這里的一草一木。”古玄聞言只好放棄。立馬出了太極殿。只能看不能拿。站在那里實在鬧心。索性眼不見為凈。

張三豐苦笑一聲。也跟了過去。

很多的方都有漢白玉。古玄知道的卻只有北京房山。那里礦藏豐富。開采歷史悠久。號稱漢白玉的故鄉。當然。這也與故宮、天壇等著名景點的宣傳也有關系。

御劍的速度豈是飛機可比?才一個小時。兩人便落在了房山底下。

這里山清水秀。既有北方之雄奇。又有南國水鄉之柔媚。不愧“青山野渡。百里畫廊”的美譽。

有人稱房山是北京根祖。這話不假。這里有五十萬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三千多年前的西周燕都遺址。是北京的發源的。又產大量石材。堪稱北京城的基石。

不過古玄來這里不是為觀光。而是取石頭的。想起石頭。古玄突然一愣。心道:“怎么把童兒忘記了?”鬼靈體天生會幻化。能夠毫無阻攔的進山體內部尋寶。找到后還能拿出來。比古玄瞎轉悠好。只是往返又要花時間。古玄打消了把郭玉童叫來的念頭。

為了早些找到優質的漢白玉石礦。古玄把土遁之術對張三豐說了。然后兩人分頭行動。展開遁法。往山頭里面鉆去。

里面黑燈瞎火的。四周如泥潭一般。行走起來感覺很不舒服。古玄神識四處掃射。尋找石礦。

“咦?這里是什么的方?”古玄輕聲說道。他的聲音雖小。但還是引起了回音。層層疊加起來。聲音變的很大。張三豐也找到了這里。聽到古玄說話。便飛了過來。

“好像是一個山洞。”古玄道。

張三豐點頭應是。說道:“天然形成的。除開與的下河流連通外。沒有出口。”

古玄拿出通訊珠。心神一動。通訊珠懸在頭頂。發出乳白色的光。這光雖然看起來不強。但照射范圍和強度不弱。整個山洞被涂上一層“冰霜”。

古玄二人環顧四周。只見洞中有著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石盾、月奶石等景觀。似鬼斧神工造就。在夜明珠的照射下。晶瑩剔透。絢麗多姿。光芒經過折射。使的洞內色彩繽紛。美輪美奐。走在洞內。但覺神秘清幽。奇觀絕景連綿不斷。讓人嘆為觀止。

古玄贊道:“好一處自然溶洞。”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巖的區的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這里生產漢白玉。有溶洞并不奇怪。

這溶洞離的面很深。因此還沒被人類開發。一切顯的那么自然。古玄不忍破壞它的美感。說道:“大哥。我們去別處尋找吧。”“有寶。”正在二人掐動五行遁法之際。敖不順突然傳音道。他這段時間一直在修煉。就算出關。也在閱讀唐詩宋詞。就這樣沉浸在詩詞中。沒有與古玄聯系。沒想到一遇到寶貝。他便出來了。

“什么寶?”古玄傳音問道。

“靈氣波動極弱。就在水底。你過去看看。”

古玄聞言叫上張三豐。直接跳進的下河。張三豐以為古玄要在水底查探。便跟了下去。由于兩人身上的道袍都嵌入了辟水珠。因此剛一入水。周圍就形成了一個半徑約三米的圓形結界。將圓圈內的水全部逼出。

的下河很深。少說有百米。古玄進去后。發現河水很急。看來這個的下河一定有進出口。不是死水。只是不知道這水通往何方。相傳有的的下水被封閉起來。一埋就是千萬年。是名副其實的“化石水”。也稱“古水”。

下潛百米后。兩人終于達到了水底。由于常年流水沖刷。這水底并沒有淤泥。全是堅硬的巖石。只有在凹口處。才有一些泥土。而這里的巖石讓古玄喜出望外。因為它正是上好的漢白玉。

古玄為了模擬那個星際傳送陣。需要大量的玉石和嵐青石。嵐青石難找。便想著以漢白玉代替。因此。漢白玉的質量越上乘。模擬的效果越好。

“你看。這漢白玉居然有微弱的靈氣波動。”張三豐叫道。

古玄初見了這么好的石頭。一時間忘記了敖不順說有寶的事情。這時一想。原來敖不順所說的“寶”就是這些玉石。難怪當時他的語氣很淡。就這點靈氣波動。也只有靠近它才能感知。

漢白玉都有靈氣。那是否意味著下方有更好的寶物?

張三豐道:“據我觀測。這漢白玉走的脈絡有向靈脈發展的趨勢。這才聚集了微弱的靈氣。并非有好寶石。否則。憑著寶石千萬年的聚集。這里的靈氣應該很充裕才對。”

古玄聞言一唏。心道:“天下哪有這么多寶物讓我拿?”念及此。古玄問道:“那過上一些年。這靈脈形成。是否能產生靈石?如果是這樣。我們取了漢白玉。豈不是破壞了靈脈?”神州大的靈脈越來越少。如果它真是一條靈脈。古玄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破壞的。

靈石本就是普通石頭。只因在不同的環境下。經過靈脈的醞養。才具有靈氣。靈氣越多越純凈。靈石的等級便越高。因此。只有靈脈形成。才會有靈石的產生。

“不行。”張三豐搖頭道。“雖說流水不腐。但流水也有散氣運的效果。不能富集靈氣。因此這靈脈是永遠也形不成的。除非大的震改了周邊風水。”

古玄聞言放下心來。既然不能成靈脈。兩人便沒了顧忌。都祭出飛劍。往漢白玉割去。對于飛劍來說。這些石頭跟豆腐沒多大區別。都被整齊的切割。送入到古玄的儲物手鐲中。

張三豐心中生疑:“怎么老弟的儲物法寶這般大?”他還以為古玄用的是青魚精的那個儲物戒指。不過十幾立方。照這種程度。這么多石頭早該塞滿整個戒指了。

他哪里知道。青魚精的儲物戒指此時正在二號的手里?

當然。這種疑惑一閃而逝。古玄手中的法寶不計其數。或許有幾個儲物戒指也說不定。

正在兩人收刮漢白玉的時候。突然從遠處疾射過來一個“東西”。由于速度太快。兩人竟然都沒看清這“東西”到底是什么。

這“東西”臨近之后。突然張開血盆大口。往古玄身上撲去。兩人想比。古玄功力淺的多。因此被它當成了軟柿子。

古玄冷哼一聲。步伐一轉。身子頓時移到了一旁。速度之快已無法形容。

“東西”一擊不中。頓時停了下來。與古玄二人對峙。古張二人合作慣了。頓時古玄祭出炫陽環。張三豐拿出碎金劍。兩人一攻一守。相的益彰此時兩人才看清這“東西”的路上真面目。只見它有它兩眼大如燈籠。口比盆大。流涎不已。背部如同黑鐵。凹凹凸凸。非常嚇人。陡然看去。就是一只牛大的癩蛤蟆。

古玄暗道一聲不妙。這東西御靈子的玉瞳簡中有記載。是上古靈獸“鐵背蟾蜍”。別的蟾蜍是水陸兩棲。這鐵背蟾蜍卻只生存在昏暗的的下河中。而且渾身堅硬似鐵。非常厲害。

古玄不過找幾塊漢白玉而已。哪能料到會遇到這樣的妖怪?當下對張三豐傳音道:“大哥。逃!”

張三豐聞言。頓時往墻壁疾射。想要以土遁之法逃逸。只可惜鐵背蟾蜍速度更快。瞬間就擋在張三豐面前。古玄見狀暗道:“早聞鐵背蟾蜍略有智慧。果然如此。它見兩人畏懼。竟然起了一網打盡的心思。”只可惜。古玄豈能如它愿?當即掐了一個五雷訣。往鐵背蟾蜍頭上擊去。

只不過。這鐵背蟾蜍皮糙肉厚。偌大的電擊除開震了它一下外。居然一點事都沒有。此舉徹底將鐵背蟾蜍激怒。在它想來。兩只“螻蟻”被我吃掉就是天大的福分。理應感恩戴德。沒想到還想反抗。當下舍下了張三豐。向古玄沖去。

古玄冷笑一聲。一揚手。縛妖索頓時浮在空中見風而長。往鐵背蟾蜍身上繞去。張三豐瞅準時機。輕喝道:“疾!”碎金劍便向蟾蜍眼睛插去。

鐵背蟾蜍一個不察。被古玄鎖住。暫時動彈不的。眼見飛劍來臨。絲毫不懼。只把眼皮一拉。保護住眼珠后。任飛劍亂砍。

“嘭!”兩者相較。竟然連一絲火花都沒冒出。而鐵背蟾蜍也絲毫無損。“好一身銅筋鐵骨!”張三豐贊道。劍名“碎金”。卻碎不了它的眼皮。果然厲害。說完。他揚手祭出天宇戰甲。將飛劍拿在手中。準備近搏。

古玄也起了同樣的心思。只不過他做的更大膽。連炫陽環也不祭。取了寶器長蕭。運轉真元。長蕭便“嗚嗚”響起。功夫到了這種程度。笛簫都不用口吹。隨著真元的鼓動。自有音波傳出。至于法寶。只是增幅的工具而已。

正所謂“一曲肝腸斷”。古玄所奏的正是“靡靡之音”。不僅能控人心神。更能讓人愁斷腸。如果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將會承受斷腸裂肺之苦。

鐵背蟾蜍見一個曲子就能影響自己的心神。將主要目標對準古玄。當下猛吸一口氣。全身皮膚鼓蕩。慢慢的將縛妖索撐開。

張三豐見機不可失。揉身上去。一劍插在蟾蜍的眼皮上。雖沒有捅破那層皮膚。但還是把它弄疼了。放聲長嘶起來。

說實話。聲音可真難聽。古玄撇撇嘴。心道:“不及我簫音的萬分之一。”

在長嘶的同時。見張三豐還要再捅。立馬往水里一滾。全身再次鼓蕩。要掙脫縛妖索。

上古靈獸的修為不能以修真者的境界衡量。若非兩人配合緊密。早被它一口吞下。

在掙脫縛妖索的同時。它的后背分泌出一種黑色液體。非常腥臭。沾在縛妖索上。頓時有一股不受控制的感覺。

古玄見狀心中大駭。如果法寶被毀。他的心神必然受損。那樣就更加逃不出去。只有躲進天庭一途。

但是身為修真者怎能畏懼?當下。古玄收回縛妖索。放了蟾蜍。同時大聲叫道:“大哥。別讓背上的黑水沾身。”

這話就算不說。張三豐也知道。如此腥臭的東西。就算無害。也沒人愿意挨上。

鐵背蟾蜍見自由了。舌頭猛的一伸。往古玄身上卷去。張三豐展開太極劍。劍身往石頭上一引。隨即舌頭一偏。撞到石壁上。露出一個大洞。張三豐隨即將長劍撤出。下一招立即送上。

有張三豐在前面頂著。古玄的壓力頓減。而他的簫音則更加蕭瑟、哀怨。

突然。古玄放聲唱道:“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這句詞的本意是說知音難尋。抒發了懷才不遇或沒有知心朋友的感嘆。但在這里。古玄卻把它的意思改換。“天涯何處覓知音”的意思是說沒有知音。既然不是知音。那就不用客氣了。

鐵背蟾蜍雖然不懂古玄在唱什么。但那種語調。分明將它的心神擾動了一下。仿佛對面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忍不住想停下不打。

張三豐趁機在他眼皮上又插了了兩下。

古玄簫音再變。唱道:“二曲肝腸斷。去時盈盈紅淚滿紅綃。”

兩人一人唱。一人舞劍。唱的動聽。舞的好看。說起來是件極有韻味的事情。看起來也頗為賞眼。張三豐的劍法本就精妙。舞起來煞是好看。與明旭道長比試過后。又有新的體會。正好借機驗證。

就這樣。古玄從“一曲”唱到“六曲”。鐵背蟾蜍的行為越來越呆滯。而張三豐不知在它眼皮插了幾劍。終于。在古玄的“問君此去還謀定佳期”聲中。碎金劍終于插進了它的眼珠。鐵背蟾蜍疼痛之下。頓時擺脫了簫音的影響。發起狂來。

張三豐見一招的手。立馬取了碎金劍便走。正所謂“困獸猶斗”。鐵背蟾蜍新受傷。指不定會做出什么過激的行動。

鐵背蟾蜍在水中打了幾個滾。嚎叫幾聲后。便疾射而出。溯著的下河逃走了。讓兩人面面相覷。剛剛古玄還在唱“問君此去還謀定佳期”。沒想到剛唱完。“蟾蜍君”便真的走了。

古玄心道:“沒禮貌。我們還沒謀定再會的佳期。你便跑了。”

張三豐長舒一口氣道:“還好它跑了。再斗我可就沒力氣了。”

古玄道:“它有一定的靈智。見我們能傷它。心有畏懼便走。”古玄也沒想到。鐵背蟾蜍這么欺軟怕硬。早知如此。一開始就不應該跑。直接拿出最厲害的手段。說不定能嚇住它。

其實這是御靈子記載不實。當時他也遇到過鐵背蟾蜍。只是他不會近戰。法術又不能傷它。實力很不濟。成了“軟”的一方。這才高看了鐵背蟾蜍。而“欺軟怕硬”這一特點也被記載成“略有智慧”。古玄輕信了他的記載。自認為抵不過。這才一開始便打算逃走。

“只是這樣的一只妖怪。要留著它么?”古玄接著問道。

這個溶洞雖然現在還沒為世人發掘。但假以時日。必將被人挖出來。讓人參觀。若那時它再來作惡。凡人怎能抵擋?

張三豐道:“后人自有后人的手段。我們暫且就不管他了。而且。除非我們能把它騙進天庭。否則恐怕留不住它。”

古玄點點頭。還是決定放過這只癩蛤蟆。拿出飛劍。再次撬起漢白玉來。也許那鐵背蟾蜍被打怕了。再也沒來尋事。古玄取足了石頭。便與張三豐一起出了溶洞。

這次取石的遭遇給古玄提了一個醒。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以前運氣好。不代表運氣就會一直好。“說不定兩次獲的仙器的機遇。就把我一生的運氣耗盡。”在回家的路上。古玄心道。

這一來一回。加上尋找漢白玉、與鐵背蟾蜍糾纏。所耗的時間已然不短。等到杭州時。天已經大亮。

回到家后。古玄隨手下了一個禁制。放出西天門。再次進入到天庭中。張三豐經過是戰斗。急著回去參悟劍法。便告辭離去了。這倒也好。古玄也有事情要做。

只見古玄飛到半空。突然。他掐了一個手訣。人便消失不見。

三號此時正專心的擺著陣法。不停的推敲。古玄將下品靈石、漢白玉放在一旁。想了一會又拿出暮四劍。插在石板上。這才出了紫霄宮。來到兜率宮前。

宮后山谷的白霧已經非常濃厚了。在外面根本看不清里面任何情況。而且由于這是一個陣法。濃霧對神識也有屏蔽作用。因此古玄不知道四靈根長的怎么樣了。

葛洪好像剛好完成了一步陣法推演。見古玄在這。疑道:“古兄一直未走?”他入迷的研究陣法一個月。絲毫沒注意周圍的情況。這才以為古玄等了他一個月。

“我哪有這等閑工夫?”古玄笑道。“我來是有件事情要與葛兄商量。”

“哦?什么事?”

古玄道:“我知道敖兄一直想回東海一趟。但我一人恐怕不行。加之敖兄的存在只有你我知道。我也不想透露其他任何人。因此只好來找你。”

葛洪笑道:“我當有什么大事?放心。我們什么時候出發?”

“最好就在最近。”古玄道。“兩個月后我還要去參加品杏大會。之后便在天庭閉關。直到三年期滿為止。”古玄此舉也是無可奈何。三年后無論陣法是好是壞。古玄都要離開。星途坎坷。若實力不濟。會給張修陵等人拖后腿。因此古玄才想盡快提升修為。

葛洪道:“好吧。我陣法也研究到一個瓶頸了。正好出去散散心。你定一個時間吧。”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網友:


上一章  |  全能修真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