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醫生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朝好醫生 >>唐朝好醫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

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望平安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醫生 | 生存 | 丹藥 | 望平安 | 唐朝好醫生 
王平安回了慶州之后,李恪果真從這以后,就再也沒有折騰過,什么麻煩也沒找過,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消聲滅跡了,就好象慶州的地界上,從來就沒有過他這么一個吳王千歲一樣!

李恪越這么“韜光養晦”,什么事兒都不管,王平安越感覺問題,難不成李恪是在暗中策劃什么陰謀詭計?暴風雨來臨之前,越是風平浪靜,那代表著即將來臨的暴風雨會更加猛烈。李恪到底怎么了呢?

王平安派人密切監視李恪,而且還和安山大聯系,讓他也多留情李恪的一舉一動,但不管從哪個方面反饋回來的消息,都表明李恪啥事沒有,成天就是在縣衙的后宅里養傷,整整小半個月,連大門都沒出過!

時間久了,就算再怎么懷疑,也終有放松的一天,王平安事務繁多,整個慶州的事情都等著他去辦,也沒實在抽不出太多的時間去琢磨,漸漸地,他也就不把李恪放在心上了!

大概在一個月左右時,武媚娘終于從蘭州被送了回來,她的肚子更大了,但精神卻非常的好,似乎李治臨走時,向她保證了什么,反正她回了慶州之后,天天面帶笑容,有時還會哼上幾句歌謠,帶著黃小丫開始做起了小孩子的衣服鞋襪,日子過得很平靜,也很舒心!

王平安每天都去看她,和她聊一會兒,并且每隔半個月,就給李治寫一封信,報告武媚娘的情況。當然,每封信都要先給武媚娘先過過目,得她同意這么寫可以,才能送出去,給李治去看,信中內容無不是圍繞著即將出生的孩子轉,要不就是武媚娘對李治的相思之苦,幾乎再沒別的內容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轉眼就到了秋天,慶州的天氣變得晴朗而涼爽,正是一年里最好的金色季節。

大水車已然造的差不多了,水利工程也已然接近尾聲,預計用不了秋天過完,就能全部修好,明年直接就可以使用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就算明年慶州仍舊少雨,那么田地里的收成也會好于往年,百姓的日子可以得到保障,再也不用象以前那樣,靠天吃飯,老天爺要是忘了下雨,老百姓就得背井離鄉地外出逃荒。

慶州投資衙門也開始運作起來,資金問題對別人來講是大問題,但對于王平安來講,根本就不是問題,已然開始逐漸的步入正軌,一時半會的發明不出什么新農具,但對于第一批能工巧匠,也就是杜老大他們來說,改進一下農具,還是沒問題的,比如說怎么把犁造得更好些,諸如此類的!

一切都在正軌上,雖然效果暫時還看不出,但可以預計得到,慶州必成富裕之地,這點已然確定無疑。

王平安這些日子,事事順心,可這日天色將晚,卻偏有人來給他找點不自在,邱亭軒派人送了封信給他。

打開信,王平安一看,心中不免嘆氣,他就說嘛,李恪不能老實多久,還得起妖娥子。信上說李恪最近生活開始奢靡起來,他的病啊傷啊的,全都好了,又憋了那么長的時間,估計是憋不住了,又開始恢復起在長安的那種享樂生活。

對于皇家子孫來講,享樂是很正常的,拼爹嘛,誰能拼過皇帝的兒子啊,要說誰的爹最好,那毫無疑問是皇帝這個爹最好,好到全天下第一。李恪這樣的皇子,就算啥也不會,啥也不干,只要他不造反,那這一輩子就是榮華富貴,想怎么享樂,就怎么享樂,誰也說不出來啥!

可李恪最近的享樂,卻有點讓人咧嘴了!

李恪開始喜歡上了高句麗的音樂,而且對高句麗的女子更加的感興趣,竟然派出手下,去高句麗采購美女,并且還真采購了不少的美女,就在昨天,第一批從高句麗買來的美女到了慶州,不但有美女,并且還有整隊的樂師,所有的高句麗人算下來,足足超過一百人!

由于李恪已經很久沒有折騰了,邱亭軒對他的監視也早就放松,而安山大雖然偷偷和王平安說過,李恪先前就開始對高句麗的東西感興趣,但卻沒有說過感興趣到了這種地步!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恪并沒有派身邊的人去過高句麗,而突然間就有高句麗的美女和樂隊到來,這就是蹊蹺之處了。

李恪“派出手下,去高句麗采購”,派出的是哪個手下?為什么安山大并不知道?

王平安拿著書信,反復地看,心想:“難不成安山大失寵了,失去了李恪的信任,為什么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沒有探出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必須要搞清楚!”

對于隱藏在暗處的危險,不知道也就算了,如果一旦知道,必須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把這事情給解決掉,越拖麻煩越大!

王平安立即叫來歐陽利,道:“現在天色已晚,我如果去馬嶺,那么就算趕到,也來不及進城,只能明天早上趕過去,但邱亭軒給我送來了一封很緊急的信,我必須馬上處理,你有什么辦法沒有?”

歐陽利眨巴眨巴眼睛,道:“主人是要以刺史的身份去馬嶺,還是暗地里去,不引起吳王的注意?”王平安一說,他就明白,肯定是針對李恪的,現在的慶州,除了李恪的事外,再沒什么緊急的,非要立即處理的事了。

王平安道:“如果是要以刺史的身份去辦事,那就是沒有急事了!”

歐陽利嗯了聲,道:“這個簡單,馬嶺縣的城墻并不高,咱們可以趕到那里,由屬下背著您進城,該找誰辦事,就找誰好了,并不為難!”

“那就這么辦!”王平安立即決定連夜趕過去。

歐陽利立即去叫人,除了兩個歐陽兄弟保護武媚娘外,其余六個,再加上歐陽利,盡數出動,陪著王平安趕往馬嶺縣。

待出了慶州城,天色便已大黑,再往馬嶺縣趕,就算馬騎得再快,到了城外時,已然快到二更天了!

留下一個人看馬,剩下的人進城,歐陽利背著王平安跳上城墻,直接就進了城去,其余的歐陽兄弟護衛在側,直奔縣衙。

并沒碰到什么意外,幾人到了縣衙之外,王平安等在后衙的小巷子里,叫歐陽利去找人,先不找邱亭軒,而是去找安山大,做這種隱秘的事情,還是得找隱藏在暗地里的人才最好。

歐陽利潛入縣衙,過不多時便回來了,后面跟著安山大。

安山大一見王平安,連忙上前行禮,道:“王公,您怎么來了,要是有什么吩咐,您只要叫一聲,小人就過去見您了!”

王平安擺手道:“非常之事,自不能以常理對待,如果我叫人來找你,一來事情有可能說不清楚,二來我也想親自看看,吳王到底怎么了!”

安山大心里明白,王平安這么大半夜的跑來,肯定就是為了李恪的事情,而李恪這些日子確實反常,而且是反常得讓人目瞪口呆!

小巷子里很黑,歐陽利和幾個兄弟都站在巷子口,小巷子里只有王平安和安山大兩個人。王平安目光閃爍,問道:“安兄,你是不是失寵了,可是平常在言談之中露出了馬腳,以至于吳王不再信任你了?”

安山大稍稍沉默了片刻,搖頭道:“小人處事很謹慎,并沒露出什么馬腳,吳王也沒有對小人疏遠,只是……”他頓了頓,這才道:“只是從昨天開始,吳王的身邊出現了不少的高句麗人,行事詭秘,不和小人還有別的侍衛接觸,而小人向吳王問起,他也并不回答,還吩咐小人離那些高句麗人遠點兒。對于這些,小人也是摸不著頭腦,搞不清原因!”

王平安嗯了聲,又道:“那些高句麗人是怎么回事?他們是吳王從高句麗買來的?這可是大事,你身為心腹手下,是不知道此事?還是知道了,沒來得及向我報告?”

他這么問話,其實就有懷疑的味道在里面了,信是邱亭軒寫的,連邱亭軒這個不喜歡攙和事兒的人都知道了,為什么安山大卻不向他報告?難不成安山大又反水了,想要做兩面派,左右逢源?

安山大嚇了一跳,連忙解釋,道:“王公,您可千萬不要誤會,不是小人不向您報告,而是這件事情太過蹊蹺,小人沒有弄明白之前,不敢向你稟報,怕弄錯了,反而把事情搞大!”

王平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兒,你且細細說來。”

安山大答應一聲,把事情從頭到尾的說了出來,不過有些事情他也是糊里糊涂的,所說得并不多清楚,其中關鍵之處,乃是他的猜想。

李恪自從被王平安狠狠地修理了一通之后,老實了挺長時間,甚至在腿傷未好之前,連縣衙都不出,頂多是在后花園里轉轉,權當散心。等他的傷病都好之后,李恪便開始出去轉悠了,但卻也從不去人多的地方,從不管邱亭軒的事,也不和當地百姓來往,只是在無人的樹林里,打打獵什么的。

對于一個王爺來講,這樣的活動已經是很低調了,如果再低調,那就形同被軟禁了,莫說王平安不敢軟禁他,就算是李恪再怎么“好脾氣”,也不可能接受只待在衙門里,望著四方天的!

時間長了,自然人人都把李恪的行為當成了“正常”的,沒人再關注他了。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李恪竟然開始喜歡起高句麗的東西來,翻看有關高句麗的書,聽高句麗的小調兒,等等。

李恪剛有這種行為的時候,安山大感到有點奇怪,李恪被高句麗的“奸細”射傷了大腿,應該是恨高句麗入骨才對,怎么反而對高句麗的事情感起興趣來了?這不合常理啊!

安山大又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李恪對高句麗的事情,也就僅限于此了,沒有別的什么更加反常的舉動。一來二去的,他也就習以為常了,不再當回事兒了!

可就在昨天,突然間縣衙里來了一大群的高句麗人,有美女,還有整隊的樂師!安山大大吃一驚,趕緊去問,可李恪并不回答,只說是自己喜歡高句麗的舞蹈和音樂,所以才讓人采購回來的,還讓安山大不要去那些高句麗人接觸,諸如此類的。

這件事情由于是突然發生的,安山大驚駭之余,來不及反應,只能靜觀其變,所以這才沒有第一時間向王平安報告,反而是邱亭軒搶先一步,給王平安報了信兒,倒不是安山大反水了!

王平安聽罷之后,皺起眉頭,在小巷子里面來回踱步,分析這件事情,還時不時的看向安山大,而安山大只好硬著頭皮等著,不敢吱聲,更不敢打擾。

王平安心想:“這就是在李恪身邊安插探子的好處了。如果沒有安山大,那李恪喜歡高句麗人的事情,那是怎么查都查不出原因的,當然現在也查不出原因,但好歹知道了方向。李恪沒有派人去過高句麗,那么為什么高句麗人會突然到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了!”

考慮了好半天,王平安才道:“安兄,要是照著現在的情況看,說明吳王沒有派人去過高句麗,而且高句麗現為反叛的番邦,派人去那里,又帶回這么多的人來,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這是按著常理推,推不出來,那么反著來推,說明是高句麗主動送上門來的,而且是挺早以前的事了,要算時間,就是李……就是吳王開始喜歡看高句麗書籍那個節骨眼兒,那時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

安山大想都不想,直接就答道:“那時吳王最喜歡的事就是去林子里打獵,并且常常一個人在樹林里待著,看起來很灰心喪氣的樣子,不過自從他喜歡上高句麗的事情后,精神反而好了起來。”

王平安嘿了嘿,道:“那就對了,肯定是高句麗人主動找到他的。看來那個逃跑掉的高句麗刺客,就是那個俊男,他把太子和吳王有罅隙的事情,帶回了高句麗,而高句麗的小朝廷,想要利用這點!”

安山大在王平安問節骨眼兒時,隱隱就想到了這層,可由王平安親口說出來,他仍是忍耐不住驚駭。他道:“這……難不成吳王想利用高句麗人,借高句麗人的勢力?這可是大逆不道啊!”

“敵視儲君,本身就是大逆不道,想要利用高句麗人,只不是大逆不道之上,再加大逆而已,結果都是一樣的!”王平安哼了聲。

請訪問wap.,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


上一章  |  唐朝好醫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