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父母出去種土豆,晚上回來得晚,晚飯就由方信來做。倒是很簡單的一葷一素一湯,刀豆絲炒肉,青椒玉米,一個番茄蛋湯,火壟里還給他們烤了兩個白糯玉米棒子。
這些菜都不是自家的,方母便以為他又從鎮上買菜回來,吃飯的時候,少不得又數落他幾句。
方信對父母的一貫解釋是在外面的時候都這樣吃,尤其經常在電腦前工作,多吃蔬菜能補充流失的營養成分。
方母還是有些舍不得花錢去買菜,可方信又是個超級能吃的主,她更舍不得餓著他,當下便打定主意說,“那我們家今年就多種一些蔬菜,阿信你想吃什么蔬菜可以去買些種子回來,到時候我們給你種上就是。地里少種點玉米就行,今天下午我們就種了兩分地的土豆,夠吃很長一段時間了。”
方建國也邊吃飯邊笑著說,“阿信喜歡吃土豆,小時候還說能把全世界的土豆都吃光的話。”
方信很囧,那時候他喜歡吃土豆,因為土豆淀粉多,吃起來粉粉的特別有感覺,所以才說出這樣的傻話來。
“其實家中的蔬菜也不少,用不著都去鎮上買,這時節還可以去山里挖竹筍吃,折耳根也發出嫩芽來。”方母說著,也發現方信回來后家里的變化。以前家里就她和方建國在,吃飯什么的也就比較隨便,隔幾天吃頓肉就算不錯的生活。但方信回來后,幾乎每天都要有葷菜才行,蔬菜水果更是不斷,生活品質直線提升。
“明天家里有什么事沒有,沒事的話我就去山里挖些春筍回來吃。”方信一聽頓時興奮起來,初春時節的竹筍最美味,氣味清香,口味鮮美,口感脆爽。而且這時候的竹筍最大的特點在于新鮮自然,不管加工出來的筍干多么美味,都比不得這時候新鮮竹筍。
方母就說沒什么要緊事,在農村,想做個懶人很簡單。同樣,想找事情做更是容易,別的不說,光鋤草澆水就夠人忙活,何況方信家還種了這么多地。
“那我明天就進山多挖些春筍回來,我們竹山村每年的春筍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就是沒有形成產業。”方信有些感嘆。
方建國解釋說,“馬上就到春耕時節,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忙碌,挖些新鮮竹筍自家吃還好。要往外賣光運輸保鮮就不容易,做成筍干倒是可以,就是太耗時間價格也不高。再說了,現在農村勞動力不足,自家地里的活都忙不過來,誰還有功夫搞這些亂七八糟的。”
方信一聽也是這個道理,他也懶得去費功夫搞筍干,只要把春筍挖出來放進空間里,以后隨時都可以吃到美味的春筍。
想到空間,方信覺得將藏紅花和野山參越早拿出來越好,當即便對父母說道,“對了,我從江城買了些補品回來,前兩天忙著種樹,今天下午收拾東西的時候才找出來。是藏紅花和野山參,都是人工種植的,價格不貴但據說效果還不錯,城里人都用這個當保健品。藏紅花可以用來泡開水像喝茶一樣,每隔兩三天喝一次就行,也可以泡酒喝。野山參泡酒喝效果最好,到時候打幾斤白酒回來泡上就成。”
“又花這些冤枉錢做什么!”方母和方建國異口同聲地說道,他們雖然帶著責備的口吻,可心里到底是開心的成分居多。
“錢財身外事,身體才是自己的。”方信回答說。
方母心底雖然開心,可同時也覺得他總這樣不是個辦法,難怪他存不住錢。和方建國對視一眼之后,便對他說道,“像你這樣大手大腳花錢可不行,前兩天你姐還問呢,你到底怎么打算,是在家里修新房還是鎮上買房,或者去城里買房。你這人太老實沒啥手腕,不像小兵他們那樣沒房子照樣能勾住女孩子。”
方建國也跟著說道,“你也給我們交個底,趁著我們兩個老的現在還能動,能幫襯的盡量幫襯你。我們現在手頭也就三四萬塊錢,該怎么辦,還得你自己拿主意。”
換做過去的方信,兜里沒錢肯定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可現在方信有了空間這樣的快捷的生財之道,正所謂有錢心不慌,他也就對父母說道,“我這幾年的工資加上炒股賺的錢全部加起來也就十萬不到的樣子,鎮上買房也要二十多萬,不長期在鎮上居住的話根本用不著買;城里買房更貴,即便最便宜的,沒個五六十萬都拿不下來,即便付得起首付,還得欠銀行幾十萬。所以,我還是打算在家里蓋新房,家里空氣清新,裝修得好一點的話,完全抵得上城市里的別墅。修房造屋的話一般選在秋冬天,還有大半年時間,我這邊應該可以再掙個一萬多兩萬塊。”
方信手里其實只有五萬多六萬塊不到,可只要過段時間把藏紅花采收下來,曬干后賣出去,立刻就能湊足十萬。
聽他這樣一說,方建國和方母心中也有了底,兩人商量了一陣之后,方母忽地又問方信,“之前你舅媽給介紹的那個女孩子,你們在網上聊得如何了?”
“沒怎么樣,她在沿海,而且想在大城市里買房。”方信回答說,這也是他對相親沒什么期待的緣故,太現實直接。
方母則問道,“總要兩個人一起買啊!”
“也要欠銀行一大筆錢啊,我覺得還在農村建新房比較劃算,反正我現在不需要在大城市工作也行。”
方信這樣一說,方母和方建國也沒什么話好勸他的,一家子人小農思想都比較嚴重,也都不愿意欠人家的錢,尤其是銀行的。
既然方信已經拿定主意要在家里蓋新房,方建國和方母自然不會反對,看人家都修新房,他們其實也很眼熱。真輪到自己家修房,一些準備工作還是提前做好。蓋新房最需要準備的是足夠的錢,只要舍得花錢,兩個月之內肯定可以蓋好。
方母他們對方信所說的修房時間沒什么異議,農村修房造屋大都選擇在秋冬時節,那時候大家都閑下來,請人幫忙也方便。
方母也和他們商量著說,“今年的豬仔還沒買,我看得多買幾頭豬回來。過年的時候肯定要殺一只自家吃,修房一兩個月也需要大量的豬肉,到時候殺一只不用去外面買肉那么貴。還有,栽秧打谷的時候不管是請人幫忙還是自己吃,都需要大量的肉食。”
方建國和方信點頭表示同意,而且外面買的豬肉肯定不如自己喂養的豬肉吃得香,精打細算的方母沒說出來的是,方信平時吃肉也相當厲害。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邊方母繼續做著規劃著說,“蔬菜也得多種一些才行,冬瓜南瓜肯定不能少,四季豆豇豆也可以多種一些,吃不完的曬干;蘿卜白菜就不說了,不管自己吃還是喂豬喂牛都行;刀豆苦瓜絲瓜葫蘆瓜這類也得多種一些……”
方信則提議說,“到時候可以種一些西紅柿,只要溫度合適,一年四季都可以結果。也可以在地里種點西瓜,拿來打口渴不錯。”
“你自己喜歡種什么自己種去就好。”方母撇了他一眼,懶得跟他這個不懂農事的家伙瞎扯,被他這一打岔,方母又怕到時候忘記了,還讓方信拿筆記下來。
吃過飯后,又說起了家里最主要的種植作物玉米和水稻,種子都是方信買回家的,他本來還想自謙一下,不料方母卻說道,“要是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那你這大學也白讀了!”
方信聞言心底那個汗!
方母方建國現在對方信這貪嘴好吃的家伙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對方信做出的水稻玉米栽種規劃倒沒什么異議。
普通的雜交水稻口味確實不怎么樣,如果真如方信所講的那樣能種出品質高的香米來,不管自己吃還是賣給別人都行。至于掙錢,有六畝田的高產雜交水稻就行。水稻種子看不出端倪來,雜交稻,常規稻和糯稻方爸方媽都種過,經驗也非常豐富,方信就不多攙和。但新品種的雜交稻和香米稻的責任則被方信攬了下來,因為他說要搞什么有機種植,還不能噴灑農藥和化肥。
不撒農藥方建國倒是理解,以往自家吃的水稻都是專門留的一塊不打藥的田;可不施化肥的話,不敢想象這水稻會長成什么慘樣。
但方信也說了,不打化肥并不說不需要肥料,需要的是發酵后的農家肥,還說什么要形成完整的生態圈之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說這是農大的最新科技,要他們相信科學。
方建國和方母對此都抱半信半疑的態度,反正種子已經買回來了,由著他去折騰,他們在一旁幫襯著就行。
玉米種子則比較直觀,袋裝的雜交玉米就不說,和家里以往種的雜交玉米沒什么特別大的區別。
但仍舊留著玉米殼的玉米棒子,像水果玉米、紅粘玉米、白糯玉米和黑糯玉米這類的,不僅賣相好,個頭比普通的雜交玉米還要大,而且顆粒飽滿,一看就知道品質上乘。這其實都是空間出品,經方信反復試驗確定產量穩定的玉米。
“這些都是好吃的糯玉米,我記得我們家以前也有的,那時候還有花苞谷對吧!”方信又想起了小時候去地里掰糯玉米回來烤著吃的情景。
這類玉米方建國他們有的見過有的沒見過,在沒種出來之前,它們的產量還不能下定論,因為留種的玉米基本都是選其中最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