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回去找黃曉英,黃曉英這時候已經換好了衣服,一聽有田螺可以吃,當下便又興奮起來,找了兩個大籃子,和方梅兩人一人提一個高興地往稻田里去。
黃曉英不好意思不割水稻而去拾田螺,就把籃子交給了方雪,讓她們兩姐妹去撿田螺也是一樣。
有了先前的教訓,這會黃曉英幫著推半桶往岸邊運輸水稻的時候,就要小心多了。
方媽問她要不要上岸來,讓她們去割水稻,黃曉英連忙搖頭,水里面好玩得很呢
方媽也不強求,她和方爸將田埂周圍的水稻割了之后,就抱著水稻把子去打,反正這是需要花費時間功夫的。
方雪和方梅兩姐妹就在積極的捉田螺,這稻田里的田螺還真不少,沒多久功夫,兩人就各自撿了小半籃子的田螺。
黃曉英就讓她們繼續努力,田螺很美味,但一時間也吃不到嘴里去,得先在清水里養上幾天,等它們將泥土吐干凈了再吃。
兩姐妹便一邊嬉水玩耍,一邊繼續摸田螺,在方信他們回家的時候,兩小姑娘的籃子都快裝滿了。
方信看了很是開心,呵呵笑著說,“完全是意想不到的收獲,沒想到里面的田螺都長到這么大了。”
方雪則說,“幺公,這塊田里的田螺還能捉不少呢你們才割了不到的面積。”
“先弄來吃了再說,可惜要等上兩三天才能吃到嘴里。”方信說。
黃曉英就笑,“只要有得吃,等多兩天也沒什么問題。我最喜歡吃麻辣田螺,那味道簡直別提了”
沈箮就說,“那就交給你來做”
“這個絕對沒問題……”黃曉英笑著打包票,她好歹也是吃了不少的田螺的人,要說不會弄的話豈不是很丟人。再說了,還可以參考人家的意見嘛
把田螺弄回家之后,黃曉英就將它們都倒進大盆子里,然后在里面放上一個鐵坨。這是她找方信要的,方信就拿方爸平時打石頭用的鐵坨來,長時間不用,上面還有些銹跡。但這樣的鐵坨最好,能讓田螺盡量吐出身體里的泥沙,吃起來的感覺也會更好。
黃曉英晚上給田螺換清水的時候,就發現這些田螺吐了很多泥沙出來,于此同時,母田螺還產了不少的小田螺出來。
黃曉英當即興奮得跟個啥似的,跑去找方信,“方師兄,那母田螺產了很多田螺崽,我們把它們放稻田里養著吧”
方信說好,“要可持續發展嘛”
黃曉英嘿嘿笑,”這一來,就可以經常吃到田螺啦就是這兩天難得等……“
沈箮笑她太過貪吃,干活可沒這么勤快,今天稻田里的香米稻也不過只割了一半,明天還得繼續努力才行。
黃曉英就說吃喝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這么忙死忙活,還不都是為了吃。
沈箮對她的歪理邪說不予置理,反正只要知道她是個貪吃鬼就對了
當下,幾個人連夜出動,打著手電,將這些小田螺倒入稻田里養著。想要吃它們的話,感覺得等到明年了。
第二天繼續下水田割水稻,黃曉英這家伙還學著方梅姐妹,死皮賴臉地坐在半桶里,讓方信和沈箮推著她走。
對她這樣的活寶行為,方信和沈箮都只能無奈地搖頭。
等把這些香米稻全部收回來之后,方信他們家也在眾人打谷子之前,把地里所有的稻谷都收回家里了。
這些香米的產量還真不低,即便種得比普通的稻米稀疏,還是能達到每畝千斤的產量。
如此一來,這稻田養魚的項目也算是成功實施了,方云明和李小娃得知他們這香米的產量后,也過來取經。
因為這樣種著實在很劃算,可以自己吃魚,這水稻的產量也不低,還不用灑農藥化肥,還能節約不少的成本。這也是方信家用事實證明了的。
方信和沈箮還是用之前的話回答他們,事實上,他們自己也找不出更好的解釋來。
最后,方云明和李小娃都說回頭弄上半畝田來試試,因為家里都有小孩子,小孩子愛吃魚,自己稻田里養些魚的話,可以經常供應孩子們的需求。他們還說到時候讓方信他們過去指點一下,方信連忙說不敢,他盡力而為就行。
看方信家稻田里的小魚兒也不少,方信便按著黃曉英之前的說法,說到時候給他們提供一些魚苗。
還說這次打了谷子之后,他們就可以在養魚的稻田里先把水給存儲起來,把魚兒活動的坑溝什么的挖好,再把田里毒消了,說不定可以提前放魚下去。
方云明和李小娃聽了之后都說好,反正半畝田也不算大,就算失敗的話,也不會影響家里的主要收益。
方信家種的這兩畝稻田的香米稻,足夠方信家幾個人吃。
但黃曉英還預定了一些,沈箮也想著給沈爸沈媽帶些回去,這一來,這兩千來斤的有機香米水稻就瓜分完畢。
所以,盡管有些網友嚷嚷著說要買這有機大米,黃曉英卻一直沒松口,自己吃還不夠呢她的原則也是優先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些香米水稻曬干之后,方信當即便打了新米來吃,還真別說,這香米煮出來的飯,吃起來相當糯口,味道更是香甜無比。和普通的雜交水稻相比,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新米飯,再配上新鮮弄出來的麻辣田螺,吃得方雪兩姐妹都舍不得放筷子。
做了田螺之后,方信他們特意去叫方雪她們過來吃,本來還叫了方云明他們來吃的,可惜他們不肯來,肯讓方雪兩姐妹來還是亮姐妹鬧鬧嚷嚷他們才同意了的。
黃曉英吃得尤其滿意,這麻辣田螺也是她一手炮制出來的,她籌備著開飯店的時候,也跟著她媽廚師朋友學了幾招。不過以目前的形勢看來,這開店的時候得先擱置一段時間才行,這段秋收的日子方信家里人都忙得昏天暗地的,連她也清閑不起來。等修新房的時候,估計得更忙碌,家里的菜也都沒認真去照顧。
方爸方媽吃了這香辣田螺之后都說弄得不錯,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里面沒啥泥沙,加上這田螺肉質鮮嫩,又很容易入味。
得到大家的肯定后,黃曉英吃起來也更覺得可口。
在方信家呆了也有這么長一段時間,看方信家的稻谷也都全部收回家了,黃曉英也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也就準備著動身回江城。
方媽心疼她,給她準備了很多東西讓她帶回江城去。在打谷子的這段時間里,黃曉英表現得相當不錯,也幫了家里很大的忙,總的有所表示才行。
新打好的香米方媽就給她裝了一些,家里其他東西她想吃什么隨便拿去就是。
但黃曉英這次過來因為知道要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沒開車過來,就沒拿太多。
方信就說等過段時間,也去買輛車,到時候就更方便了。
黃曉英嘿嘿笑著說好,”那好啊,我早就不想開那面包車了,你們買了車的話我也可以跟著享福,開新車,感覺肯定不一樣。“
沈箮笑著說,“只要你把外銷的路子找好,想買輛跑車都行……”
“喲,你們很有信心嘛”黃曉英打趣她。
方信則很有信心地說,“把自己這小日子過好還是有信心的。”
黃曉英嘿嘿笑,她何嘗不希望如此呢
黃曉英回江城后,方信家鄉這邊的收獲也正式開始了。
方信和方爸方媽幾乎每天都不在家,每天都在外面幫著人家打谷子。
現在正是收獲的時節,家家戶戶的水稻都可以收獲了,小孩子們也開學了,忙得連送小孩子去學校的功夫都沒,好在小孩子們也都習慣了,不讓著他們幫著打谷子就是好事,哪里還敢要求太多。
之前人家來一個人也好,來兩個人也好,只要時間不沖突的話,他們都是三個人一起出動,三個活路還回去,如他們之前所說的那樣,誰都不會吃虧,互惠互利罷了。但也要關系好才行,關系不好的相互幫忙都不成。
沈箮在家里幫著做些家務,同時照顧菇房里的食用菌,偶爾還去幫著人家曬下稻谷啥的,日子過得倒是相當的充實。
這段時間下來,沈箮也算是深刻了解到秋收時節,人們有多忙碌了,但在這豐收的季節來,大家臉上洋溢著的,又都是幸福的笑臉。
最讓她記憶深刻的當屬方云明家收水稻的那天,沈箮去幫忙曬谷子,一直很給力的老天爺那天突然發瘋,早上就陰著臉,方信他們下地去照打不誤。到中午的時候又下起雷陣雨來,好在打谷子的人多,搶起來也比較快,但還是把大家累得夠嗆。
幸好的是,沒有出現連綿陰雨的天氣,大家的稻谷也都順利收回家,并及時曬干裝倉。
等大家都把水稻收回家后,方信家也開始忙了起來,要開始修新房啦
方爸方媽找人看好了日子,這什么時候破土動工也是有講究的,當然在方信看來是沒什么區別的,但父母這輩人卻不這么認為,他們還是習慣找風水先生前來看日子,測風水什么的。
方信樂得先休息兩天,方爸卻對他說,“這修房子可不比之前打谷子,要操更多的心,得做好心理準備了。”
方信就笑著說早就準備好了,就等這天的到來呢之前打谷子的時候他還不是都這么過來了,這修建新房只會讓他更加興奮,畢竟,這也算按著自己的想法打造自己的家園嘛
于洪臣那邊的設計圖方信早就拿到了,對他的設計也比較滿意,畢竟是專業從事這行的,比方信這半吊子的水平好多了。方信請他吃了蹲頓飯,又塞給他三千塊錢,人家辛苦加班加點做這設計圖也不容易。
因為方信一開始就考慮著美觀,還有防止蚊蟲,所以外面設計得很漂亮,有點空中花園的感覺。一共五層,一層是廚房餐廳堂屋客房這些,二樓打算給父母住,三樓則是方信他們自己住,四樓則用來種食用菌。至于最頂層,方信還準備弄成陽光房,到時候不管是曬日光浴或者是種些花草都行。
方信認真考慮了地下室的想法,并同意下來,一些食用菌是可以在地下室養殖的,也可以用來存儲東西,建起來肯定不會虧。
這樣建下來,花費肯定不會小,但方信并不在乎,他現在這點錢還是有的。
方媽他們在看了他們養殖蘑菇的前景后,也覺得擴大養殖規模勢在必行,就算去別的地方抓點錢來修都沒有什么的。
方信的解釋則是,優先把四樓的食用菌菇房搞好,盡快擴大生產規模,下面樓層的裝修啥的可以暫時緩緩,反正有地方住。
方爸方媽一致點頭表示同意,要說壓力也是不可能的,盡快投入生產賺錢才是硬道理。
而得知方信他們準備修新房的消息后,方信的姐姐方玲早就表態,說如果缺錢的話,他們那邊可以拿出幾萬塊來,事實上,他們有些錢還是方爸方媽他們保存著的。
但方爸他們都不打算動,先看情況再說,只要方信這邊拿得出錢來,把這棟房子修起來還是不成問題的。
方信空間里現金就好幾十萬,加上之前謊報收入等等,修這房子也是綽綽有余,后面裝修的話可以慢慢來,到時候羊肚菌也該形成規模種植了,如果黃曉英那邊再給力一點的話,修新房這邊根本就不用擔心。
黃曉英回江城已經十多天時間,這期間方信他們都在幫著人家打谷子,只晚上和她聯系一下,還是沈箮和她聯系得多。
黃曉英從來都不是個敢于寂寞的人,這時候也不例外,聽沈箮說馬上就要修新房之后,便問她們還差什么東西不,她一并買了帶過來,還說有個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訴他們。
沈箮問起時,這家伙卻是故作神秘,說是到這邊后在親自告訴他們。
這可把沈箮恨得癢癢的,可她一直保守秘密,沈箮也沒辦法,只指揮著她買了些必須的東西過來,反正她從來不會和她客氣。兩人的關系實在太好,如果太客氣的話,黃曉英反而還會不習慣。
黃曉英這次回家的時候,同樣又去了沈箮家一趟,給沈爸沈媽帶了些新出的香米過去。
沈媽倒是很好奇,這方信怎么就這么沉得住氣,東西是源源不斷地送過去。不管是蔬菜還是瓜果,或者是最近帶來的香米雞蛋和魚,味道也都相當不錯。就是人不肯上門,莫非是見不得人?但根據黃曉英所講又不像那么回事啊,她也對女兒的眼光有信心,唯一的解釋就是沈箮這還沒嫁出去就向著外面的女兒了。
豈料沈箮根本沒想那么多,家里這段時間太忙,他們根本沒什么時間去江城。不可否認地,沈箮也覺得他們還沒準備好,等這邊新房建好了之后,羊肚菌也成功種植出來的話,就可以回去和沈媽沈爸他們攤牌,說到底,還是沒錢沒底氣,這也是個相當現實的問題。
當然,電話什么的沈箮還是和家里打的,只說這邊很是忙碌,抽不出空回江城,就只好讓黃曉英幫著問候他們,這其中黃曉英又起了橋梁作用。
沈媽也仔細審問過黃曉英,看黃曉英在那邊玩很開心,聽說女兒在那邊心情不錯,就是有些忙碌,她又開始擔心起沈箮在那邊能否受得了苦。
且不說沈媽在這邊胡亂擔心,沈箮并沒覺得太苦,反而覺得這人生充滿著希望,菇房里的食用菌們長得很不錯,再過幾天時間,竹蓀又可以收獲了,現在菌蛋已經從菌床上冒了出來,而且以一天天肉眼看得見的速度在便化著。
羊肚菌雖然看不見變化,但沈箮監測的情況反應出來,相當不錯,按著之前的經驗,再過上十來天的功夫,這批羊肚菌就可以收獲了。
按著上次的長勢,這次應該能收上三四十斤干貨的。沈箮對此還是相當有信心的,這段時間,方信很少來菇房,都是她一手在掌管菇房,對里面的情況也了如指掌。
只要黃曉英那邊把事情搞定的話,以后的生活就不用愁啦
沈箮念叨著黃曉英的時候,她也從江城趕了過來,開著的還是她家的面包車,還拉了些沈箮需要東西。
一見沈箮的面,黃曉英就笑著對她說,“過不了多久,我就不用再忍受這面包車啦”
沈箮笑著問她,“你發大財啦”
黃曉英瞪了她一眼,“是你們發大財好不好”
沈箮就奇怪了,“我怎么不知道?”
“你們家的羊肚菌,我找到了外銷的路子了,人家看過貨之后,對成色和營養都相當滿意,前面你給我的十斤貨已經全部銷出去啦,人家還說,這樣品質的羊肚菌,有多少他們就收多少。”黃曉英說半截藏半截。
沈箮頓時高興起來,“那不錯啊每斤多少錢?”
“你猜猜?”
沈箮興奮地說,“兩千……”
黃曉英搖頭,沈箮又猜,“一千五?”
黃曉英忍不住嚷道,“你怎么越猜越低了,是兩千二,所以說你們發大財啦,方師兄說啦,發財了就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