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農民第一零八章 投桃報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極品農民 >>極品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零八章 投桃報李

第一零八章 投桃報李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隨身種田  分類: 都市 | 鄉土 | 隨身種田 | 極品農民 
極品農民


把竹蓀采摘下來之后,事情并沒有結束,相反,這是另外一個開始。就到

這是他們在室內成功規模化種植的第一批食用菌,有了這樣的成功經歷,沈箮對未來的食用菌種植也充滿了信心。退一萬步說,即便其他幾種珍稀的食用菌的人工馴化都失敗了,光這竹蓀的種植,就足以支撐起家里的部分經濟來源。

擺在大家面前的問題就是,該把這竹蓀擴展到怎樣的規模?

方信的意思是不要著急擴張,沈箮和方媽卻都認為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再接再厲,多培育一些竹蓀出來,畢竟這竹蓀的技術成熟,價格也相當不錯,收入基本算是相當穩定的。

方信就講,“菇房只這么大,再多就沒地方擱了。”

沈箮則興奮地說,“反正修建新房子的時候,菇房都要搬到大姨家去的。我看不如趁這機會就搬過去,他們家屋子大一些,能多出一倍的地方來種竹蓀的。”

方媽就問,“那空調也要一起搬過去的吧”

沈箮點頭,方媽就關心地說,“那這夏天會很難過的,不如按阿信說的,先緩上一緩吧”

“想涼快的話可以去菇房乘涼嘛”沈箮笑著把目光轉向方信,看他的意見如何。

方信有他自己的考慮,當即便說道,“這邊的羊肚菌正在培育之,貿貿然挪動地方可不好,要是影響了羊肚菌的生長可就不好。要搬的話也得等這批羊肚菌收獲了之后才行,還沒培育的時候,搬起來也方便。其實沈箮你想擴大竹筍的種植規模也成,外面不還有很多地方嗎?我們可以先把菌種培育出來,然后嘗試著在竹林里種植,這樣也可以充分利用起資源來。我們先把竹蓀在室內培育一段時間,說不定弄出去之后還能趕上今年第二茬收獲竹蓀的時候。”

“多條出路總是好的這些竹林現在空著也是浪費,如果能成功種植竹蓀的話,那可是相當大的功德。”方媽連忙點頭說。

“那就先試驗一下室外栽培竹蓀吧”沈箮想想也是,光靠在室內培育竹蓀還是有相當大的局限性,這竹蓀一旦成功在外面竹林里玉米里種植成功,能給家里帶來的收入只會更多。

當下,她也暫時擱下將菇房搬遷的想法。

方信和沈箮來不及慶祝,就準備培育新一批的竹蓀。

方信還是打下手,沈箮則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消毒制種。這樣的事情她先前就做過,這時候做起來自然是輕車熟路,從容自若。

方媽則去做午飯,午飯桌上自然少不了新鮮出爐的竹蓀,為了鼓勵大功臣沈箮同學,方媽還不惜浪費時間,特意做了香酥竹蓀魚。

將魚肉去掉刺骨等剁成魚茸,拌上調料,然后放在小段的竹蓀間,并加入雞蛋液、芝麻等,然后放油炸出來。

這道菜方媽之前不會,不過在方信他們的影響下,方媽也學著從上的菜譜里做些以前沒嘗試過的菜肴來吃。當然,得方信沈箮他們充當解說員才行,這香酥竹蓀魚也是方信提議做的。方信知道,方媽炸酥肉的本領早就練得爐火純青,過年時候炸的酥肉,鮮脆的味道他現在渀佛都還能聞到。

這次的竹蓀魚,方媽雖然是第一次做,但該炸成什么樣子的火候,她還是相當有經驗的。

這番做出來的香酥竹蓀魚,外觀漂亮,吃起來更是香脆酥軟。

方媽還炒了竹蓀肉片,清炒了個萵筍,弄了個糖醋白菜,最后還燒了個絲瓜湯。

能在忙碌之后吃上這樣一頓豐盛美味的菜肴,沈箮覺得再怎么忙都值了。就到

吃飯的時候,方媽看沈箮也很累了,就叫她吃飯后先去睡上一覺再說,還說竹蓀那邊什么時候弄都可以,身子最要緊。

沈箮起得太早,雖然精神頭不錯,可身體上還是有些疲倦,她便點頭答應下來。

方信為了讓她好好休息,就沒去騷擾她,在堂屋里竹涼板上小睡了會。

起來一看,外面的天都變了,先前還是紅火大太陽,這會功夫烏云又遮天蔽日了。

方信出門看了下,天黑得厲害,這時候還有些風吹過來,確實有下雷陣雨的可能,就連忙和方爸一起,將曬在地壩里的竹蓀抬到堂屋門口的階檐上來,這些竹蓀是用竹制的大簸箕裝著的,收起來倒是方便。

“這老天爺也真會和人搗亂,真得買個蘑菇烘干機回來才行”方信惱恨不已,這不窮折騰人嗎?新鮮的竹蓀要及時曬干或者烘干,否則很容易就爛掉了。不幸的大幸,這天不是陰天,先前的幾個小時太陽還是相當毒辣猛烈的。

方爸則對他說,“我看過不了多久還是得下雨,你去方雪家看看,他們昨天剛把玉米全部脫粒,要真下偏通雨的話,還不知道能不能搶得過來。我去你大伯家看看,他今天剛把機器借過去,地壩里估計也還曬著玉米.”

方信說好,還把家里專門用來防雷陣雨的厚薄膜帶上,家里的玉米全部曬干,短時間之內是用不上這東西的。

這時候外面天氣還是很悶熱,但方信已經感覺到雷陣雨來臨的跡象,他腿長,走路也快,半分鐘不到的功夫,就出現在方雪家地壩邊。他們家拴著的土狗還汪汪地沖他叫了幾聲。

他們家曬了滿滿一地壩的玉米,堆得很厚,方云明夫婦正舀著大大的木制趟耙在收玉米。

玉米曬得太厚的話,小趟耙根本拉不動。

小趟耙的把手基本是竹子,趟耙部分一般是用平整的木塊制成的。一邊比較平整,用來刮玉米或者稻谷,可以收比較多的東西。另外一邊則輪次打上幾個洞,然后在洞里按上幾個木齒,用來翻曬稻谷玉米。

像這時候就要用到大趟耙,大趟耙的把手則放在趟耙上面,趟耙部分全部用木塊釘成,拴著長繩子。一般情況下,需要兩個人配合才能使用。一個人專門在前面拉,一個人在后面推。用這東西很費勁,像方雪方梅兩姐妹就很難拉動這大家伙。

這時候方雪方梅兩姐妹也已經在地壩里,舀著掃把努力戰斗,方信眼尖,瞧著她們還是惺眼朦朧的迷糊模樣,估計剛被她們爺爺奶奶從床上叫起來。方雪見了方信后,還奇怪地問他,“幺公你怎么來了?”

“這不要下雨了嗎?過來幫你們收玉米啊,不歡迎嗎?”方信這會還有心情笑著去逗她。

“當然歡迎啦”方雪馬上說道。

“加油掃吧,雨就要下來了。”方信雖然嬉笑著,可他的動作一點都不慢。方云明夫婦舀大趟耙收玉米,他就舀小趟耙往間刮。方雪兩姐妹力氣太小,連竹制的大掃帚都揮舞不動,只能舀高粱苗做的小掃帚做清掃工作。

掃零星的玉米還好,這玉米一旦堆在一起的話,可就掃不動了,這時候就需要先用小趟耙刮一下再掃。

方信便幫忙的時候,也估量了一下他們家這些玉米的數量,還笑著說道,“你們家這地壩里怕是有四千來斤的玉米吧”

方云明回答說,“曬干了話可能沒那么多,比你們家的玉米少多了,畝產量也沒你們高。人老了,地里莊稼種著就種著,也懶得去管了,不像你們,鋤草澆糞都特別勤快。”

方信就笑,“我們家幾個人吃飯都比較厲害。”

方雪就問,“跟吃飯厲害有什么關系?”

方梅在旁邊解釋說,“笨,這都不知道,吃得多干活也厲害”

“那豬圈里養的豬吃得也很多呢”方雪不服氣,舉了個例子。

“小丫頭,盡知道胡說。還不趕緊掃,等雨淋著就好看了。”兩姐妹唧唧喳喳的樣子倒是非常可愛,胡一珍在旁邊聽了忍不住笑了出來。

方信也加快了節奏,同時也忍不住呵呵笑了出來,真是個有趣的小姑娘。

胡一珍很快就把兩小姑娘叫去拉薄膜,她和方云明則揮舞著大掃帚掃玉米粒,方信就居,看哪處的玉米堆在一起掃不動,便用小趟耙往間刮。這曬得多和曬得少收起來的話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有了玉米脫粒機,方云明也是一次性將玉米全部脫粒的。這會更是把全年的玉米收入全部曬在地壩里,一旦淋雨的話,后果可就不堪設想。

所以,盡管這雨還沒落下來,但也要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來對待。

俗話叫搶偏通雨,關鍵就在一個搶字上。剛把薄膜蓋上沒兩分鐘,醞釀了這陣子之后,這場雷陣雨就稀里嘩啦地落了下來。

有了方信帶過來的厚薄膜,幾個人收起玉米來也不至于太過辛苦。薄膜覆蓋的面積大了很多,就不用全部堆在一起,倒是節省了不少的力氣。但在這悶熱的環境下,即便什么都不做,都能熱出幾身汗水來,何況經過了這劇烈地運動。

方雪家沒空調,只能吹風扇,可這時候風扇吹出的風都是熱的。

方雪這小丫頭在家里呆了一陣子,便嚷嚷著去方信家吹空調,方梅笑著說,“冒雨去嗎?你去我也去”

方雪嘻嘻笑著說,“姐姐,你看外面,太陽都出來了,我們可以出了。”

“可是還在下雨呢”方梅也看見了,這奇怪的天氣。

網站強烈推薦:


上一章  |  極品農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