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種田
一大早就起床,到鎮上坐早班車到竹城再轉江城,聽著音樂睡會瞌睡再看看窗外綠意盎然的鄉村景色,很快就到江城。
然后方信直接去黃曉英家,在靜湖花園,小區環境還不錯,周邊的社區設施什么的也很成熟,方信還看到附近路邊有人挑著菜賣。
黃曉英父母做生意忙,經常不在家,就黃曉英一個人在家,倒是方便。
方信到時,沈箮已經在黃曉英家了,就和她一起到小區門口來接他。
看他大包小包地背著提著,兩個女孩子連忙上前接了下來,黃曉英也嘿嘿直樂,“方師兄真客氣,還帶這么多蔬菜過來。”
“看把你樂得,好像多久沒吃過似的。”沈箮笑她。
“你馬上就去鄉下,天天都可以吃綠色新鮮的蔬菜瓜果,我在江城可就慘啦。這些天吃飯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似的,都是去方師兄家把胃口養刁的,你們可得負絕大部分責任。”
“你自己開你家面包車來摘啊”沈箮笑著逗她,黃曉英父母做生意經常有貨要拉,家里就買了輛長安面包車。一般都是他們在用,黃曉英也不喜歡開,在江城的時候她寧愿坐公交打的,都不愿開面包車。
黃曉英聞言當即恨恨地說,“這可是你說的,到時候可別后悔。”
“我的字典里可沒后悔兩字。”沈箮笑,說說笑笑間就到了黃曉英家。
在十六樓,蠻大的三室一廳,套內面積將近一百個平方,裝修布置得相當不錯,方信暗自猜想她老爸老媽做生意肯定賺了不少錢。
進屋后,方信把這次帶來的東西逐一拿出來。最先拿出來的是桐葉粑,玉米的香氣和桐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很是勾人。
“好香,桐葉粑現在可以吃不?”黃曉英很快就把桐葉粑接過去,聞到香味后,肚子里饞蟲就蠢蠢欲動起來。
“蒸熟了的,現在當然可以吃,也可以蒸一下再吃。”方信說。
能現在吃黃曉英就不會多等,當下剝開桐葉就啃了起來,啃了一口后就贊了出來,“味道當真不錯,我此前都沒想到過,竟然還有這樣的吃法。”
方信笑,“你沒想到的東西還多著呢,要說這桐葉粑,還是剛蒸出來的時候味道最好,現在味道已經沒那么正宗了。”
沈箮吃了幾口后,決定拿去蒸了再吃,她對黃曉英家也熟悉,徑直去廚房蒸上就行,黃曉英還叫她多蒸兩個。要說在大城市里,做飯的條件比農村好多了,直接打開燃氣就行,不像農村還得加柴生火并守在灶前。
東西可不少,除了蜂蜜和竹蓀外,還有方信地里摘的小西瓜,以及一些以前空間出產的蔬菜,方信就當是清理空間。
“把蜂蜜和竹蓀帶過來就好了,今天下午就可以把貨送過去。”黃曉英樂不可支,一邊啃桐葉玉米粑,一邊含糊不清地說著。
沈箮從廚房出來看到方信帶來十來罐蜂蜜,便問他是不是又新割了蜂蜜。
方信點頭稱是,并說,“不過最近產得并不多,這些蜂蜜是兩斤一罐的,倒是可以先限量供應一下。”
沈箮笑著說,“也不錯啦,二十多斤的話,能收入千把塊錢。這些竹蓀全部賣出去的話,也能有個兩千多塊,看來人工培育竹蓀還是大有可為的。”
“那你們回去后加油種啊,這點竹蓀估計賣不了幾天就會全部脫手。”黃曉英也在旁邊點頭,關鍵這竹蓀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價格也不低。
把東西全部拿出來之后,黃曉英就去聯系此前拍下蜂蜜和竹蓀的兩個顧客,問他們在什么地方,方不方便,說下午可以送貨過去。兩人都在江城自然是沒什么問題的,黃曉英就說下午一定給他們送到。
沈箮問起方信的安排,方信說下午要去機電市場那邊選購一些木工用的電動工具設備。還要買一些比較大型一點的設備,比如最主要的就是臺鋸,這臺鋸可以用來切木料,等方信把紅木種出來之后,就可以用臺鋸來切割成木板。如果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話倒還好辦,直接扔空間里就是,可這回沈箮要一起回去,不方便動用,只得找車拉回去。
沈箮就讓他今天先去看好,明天再去買了直接回去,還說讓黃曉英開面包車送好了。對方信想自己動手做家具的想法,看過方信做出來的蜂箱后,沈箮覺得他的手藝鍛煉一下應該不會太差,不僅表示支持,還提出了不少她自己的想法和設計。
黃曉英卻是苦瓜著一張臉,“真要我開面包車去啊?”
沈箮卻是笑得不行,“你不樂意也不行,前面兩次看你要在農村呆上一些時日,叔叔阿姨他們經常要用車這才放過你的,這次你說什么也得做點貢獻。正好我也有東西要收拾著帶過去,明天就一起拉過去。”
“我都成送貨的了……”黃曉英嘀咕著說。
沈箮咯咯笑了起來,“就你家里有車,不找你找誰,以后到我們這邊來拿貨啊,摘菜的時候只怕會更多。我這也是提前鍛煉你,你放心好了,有方信在,你這路癡是不會迷路的。”
“我看你和方師兄也不見得就靠得住,我還是先把詳細的地圖準備好再說。”黃曉英被沈箮說中軟肋,順帶也貶低一下他們倆。
方信這才明白過來,難怪黃曉英這家伙不愿意開車,原來是個路癡。以前沒去過雙溪鎮的話,想找到正確的道路還真有難度,就方信自己而言,從高速路到竹城,以及到雙溪鎮那邊的路還好。但出江城的路,他就不那么熟悉。
主人黃曉英中午就親自下廚做飯,有方信帶來蔬菜,她就不用出去買菜。黃曉英超級能吃,廚藝也相當不錯,這一頓飯菜做得色香味俱全。方信和沈箮都豎起大拇指稱好。
美美地吃過午飯后,方信沒呆一會就去市場挑選工具,沈箮搞不懂對此也不感興趣,就說和黃曉英一起去送貨。
方信便讓她們送完貨后先在外面隨便逛逛,到時候他請同學吃飯的時候一起,沈箮笑著說好。
黃曉英把淘寶店鋪上的蜂蜜和竹蓀重新上架,然后拉著沈箮去送貨,只有兩家,而且東西都不多,送完后還可以在外面逛逛。
送貨上門的時候,沈箮兩人這才發現,那“有毒木有”的網友是個有一歲寶寶的媽媽。
她把兩個女孩子熱情地迎接屋子去,給兩人倒了茶喝。互道姓名,沈箮她們也知道,這寶寶媽媽名叫陳敏,陳敏還對她們說明了緣由,因為家里以前買的蜂蜜快吃完了,正好在到黃曉英發的帖子,說有純正的土蜜蜂,所以才急著拍下來。
聊著天的時候,黃曉英還去逗那一歲左右的可愛寶寶,是個女孩子,頭發不多但肌膚特別好,大眼睛也特別水靈。
黃曉英帶個小西瓜出來,本來是打算逛著口渴的時候切來吃的,這時候就當成贈品,送給這個寶寶和寶寶媽媽了,還對寶寶媽陳敏說,“這個西瓜給寶寶嘗嘗,是自己地里種的,你可能也從更新帖子里的圖片里看到過的,什么農藥化肥都沒用,更沒什么西瓜膨大劑,絕對綠色安全。”
陳敏謝過她,“正是看了那么多真實漂亮的圖片,我才下決心買蜂蜜的。你要說有西瓜蔬菜賣的話,我肯定也要買。”
黃曉英笑著說,“他也就是來江城的時候順便帶些過來的,不過我明天要開車送她們回去,回江城的時候,倒是會帶一些蔬菜瓜果回來,你要的話我可以給你帶些過來。常吃綠色天然的蔬菜瓜果,對寶寶的好處也多。”
“那就再麻煩你了,現在的食品,都不知道吃什么安全了。”陳敏也招呼她們多坐會,黃曉英兩人禮貌地推拒掉,說還有東西要送。
知道她們把竹蓀也帶到江城來之后,陳敏又定了一斤竹蓀,因為她知道,這些都是野生的竹蓀,沒什么污染不說,營養價值還特別豐富。
又做成一單生意,黃曉英自是開心,并說下次一起帶過來,然后告辭出去。
叫小凡的網友就在江城繁華的江北區上班,黃曉英和沈箮把竹蓀交給他之后,正好在附近逛街。
方信在去機電市場的路上就給于洪臣打了個電話,讓他晚上一起出來吃火鍋。找于洪臣,主要還是家里樓房設計的事情,讓方信這個外行弄設計圖肯定是不行的。倘若按照方爸的意思,蓋出來的房屋和別人家的肯定沒什么差別,方信覺得還是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比較妥當。
到機電市場后,方信按著事先列好的清單,看了不少的工具,也仔細做了比較,發現這樣一買下來起碼得花個上萬塊。但他并不在乎,因為之前賣藏紅花的很多錢,還沒辦法像家里交代。這時候方信就準備買些好一點的工具,回去的時候說成便宜一點就行。
這邊的木工工具看好后,只待明天全部買下來帶走就成。
大熱的天氣吃火鍋其實蠻有意思的,喝著啤酒冷飲,圍著火鍋,幾個人討論的話題就是如何設計樓房的問題。沈箮和黃曉英都積極參與進來,說是建成花園式的別墅,反正方信家現在的盆花就不少,當然主要是用來防蚊子的。
于洪臣這段時間有空就在幫方信弄這設計圖,這時候也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議。說如果資金充裕的話,可以考慮多建兩層,下面也可以建地下室來養殖食用菌。如果將來要買車的話,車庫院子什么的也得考慮進去。
方信便叫他按著這個思路來做設計,在他看來,蓋房子是大半輩子的事情,當然考慮得越全面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