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農民第七十二章【家鄉小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極品農民 >>極品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家鄉小吃】

第七十二章【家鄉小吃】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隨身種田  分類: 都市 | 鄉土 | 隨身種田 | 極品農民 
采摘下來的辣椒一類因為數量太多,鎮上居民購買力有限的緣故,賣的速度并不快。

但其他的比如番茄、玉米、西瓜早就銷售一空。就連摘的那些桃子,送人的送人,吃的吃,加上即便再貴,總有人舍得花錢購買,最后桃子也一個不剩。

自產自銷的勢頭非常好,方媽和黃曉英幾人也都樂得不行,還說這絕對比賣給菜販子劃算。剩下的那些辣椒他們也不準備賣了,直接帶著回家。

只剩下辣椒沒賣,這么多人在這擠著也不好,他們就把不用的東西收起來。

方媽說是獨自看攤,催促著方信帶著沈箮兩女去鎮上轉轉,買些東西吃,或者看有什么要買回家的。

雙溪鎮不算小,但好玩的地方并不多。年輕人最愛去網吧,方信自己家有電腦,幾個人對網吧自然沒啥興致。

倒是路邊的小吃很惹人食欲,夏天的涼菜類比較多,涼粉涼面涼蝦都有。但對這類涼性的食品,之前吃西瓜和桃子飽飽的,沈箮她們只是看熱鬧新鮮而已。現在兩個女孩子對吃的食物要求很高,看這些攤位上的衛生條件確實不怎樣,這類涼性的東西吃了的話最容易拉肚子。

尤其方信還說這些東西自己家里也能做,不如買些原料回去自己做。

兩個女孩子連聲稱好,說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既衛生又好吃,也就沒了吃這些涼粉涼蝦的興致。

方信說干就干,當即便去買了些農家賣的豌豆粉和面條。這豌豆粉是做涼粉的最好材料,其他粉類做出來的就沒那么粉嫩好吃。

路過水巷子的時候,方信還在經常賣酒曲的老婆婆那里買了一大包酒曲,也不知道她用的什么方法,做出來的酒曲特別好。這酒曲的制作是件麻煩事情,方媽她們也不會做,要用的時候都是從鎮上買,其中這個老婆婆賣的酒曲品質最好,方媽就經常在她這里買。

黃曉英一直嚷著要自己釀米酒,方信就多買了些,到時候讓她自己把酒曲拿回家自己釀。

一路逛過去,方信看到旁邊那家賣泡粑的今天又做了幾籠泡粑出來。

蒸籠里的泡粑賣相不錯,蒸籠里有很多橢圓形的竹圈,泡粑就是放在這些竹圈里做成的,呈雞蛋型,白白嫩嫩,還泡泡的樣子,還散發著騰騰的熱氣,看著很惹人食欲。

方信一看就嘴饞,又想起小時候吃泡粑的事情,當即便去稱了兩斤,還分給沈箮兩人吃。

黃曉英就問他,“這什么東西啊”

方信則說,“你這美食大王,別告訴我你沒吃過!”

“我還真沒吃過。”黃曉英回答說。

沈箮則笑著說,“她的東西多了去,可能吃過同樣方法做出來的,但并不是這樣的形狀和顏色,畢竟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食物做出來也千差萬別。”

方信便解釋說,“這是泡粑,我小時候最喜歡吃。因為這東西自己家里做得很少,吃法也很多,可以蒸在飯面上吃,也可以烤來吃。但我最喜歡烤來吃,那味道最佳,香噴噴的,又脆脆的。等下回去我們也可以拿來烤著吃,等你們吃過之后就知道了。”

“小時候,每逢正月,新結婚的夫婦就會置辦這些東西,然后會給隊上每家都會發上一些。那時候的泡粑上還會點上特別漂亮的顏色,非常逗小孩子們喜歡。除了泡粑外,他們還會發些糍粑和黃粑,過年的時候能吃到糍粑的機會很少,也格外誘惑人。另外,那時候葬禮入土的那天早上,飯桌上吃的也是這種泡粑。不過現在大家都不怎么講究了,新結婚的夫婦,也沒見誰挨家挨戶送泡粑糍粑黃粑。”方信說起來的時候,還頗有些唏噓的意味。

黃曉英當即便笑著打趣他們說,“等你和沈箮結婚的時候,就可以重新把這風俗興起來啊,這么寶貴的傳統可不能丟了!說不定也能在別的小孩子心底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自己家里做這些東西應該費不了太多的功夫吧?”

“糍粑我知道,這黃粑又是什么東東?”沈箮俏臉微紅,岔開話題問方信。盡管雙溪鎮和江城離得并不遠,但農村的東西想流傳到大城市,并為廣大市民所熟知,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也是冬天要過年的時候才會做,特點是用的梔子花的果實和米一起磨碎,將粑粑染成金黃色,因此得名黃粑……”方信又解釋著說,并將制作黃粑的過程大致講解了一下。同時也感嘆他自己,沒文化真可怕,他也是后面上網查資料后才知道,原來家鄉叫的“黃梔子”就是梔子花的果實,而不是他想當然的“黃籽籽”。

沈箮聽他講得很是有趣,便又問他去年家里做了沒。

方信就說,“那時候就爸媽在家,這黃粑做起來很費事,家里就沒做去別人家買的。今年有我這個大勞力在家,肯定要自己做些黃粑來吃。”

“步驟是多了點,但一起做起來應該特別歡樂!”沈箮笑著說好,她也想體驗一下方信童年時候的那份期盼與熱切的心情。

“那你們可得跟我留一些,光聽你們說著口水就流出來了!”黃曉英連忙插嘴說,對美食,她是最沒有免疫力的。

方信就笑了,“那得等到冬天才會做,還是專心吃眼下的東西吧!”

黃曉英這才有機會吃著泡粑,剛剛聽方信講得非常有意思,倒是忘記了品嘗這美食,這樣的情況在她身上可不多見。

這泡粑比小籠包子大不了多少,黃曉英狼吞虎咽,三兩口就可以吃掉一個。

沈箮吃相比較斯文,但速度也不慢,吃過后連聲稱味道不錯。這泡粑非常柔軟糯口,又甜甜的,很有特點,比外面經常賣的包子好吃。她還問方信說,“這泡粑也是糯米做的吧!”

“正宗的應該是純糯米做的,這專門做來賣的為了節約成本,應該加了其他米粉在里面。不過能做得這么甜這么泡,也算有本事。鎮上經常做泡粑的也就這一家,味道也最好。”方信說道。

“這味道確實不錯,不如我們也回去試著做來吃?”黃曉英提議說。

方信頗有些遺憾地說,“這個我可不知道怎么做。”

黃曉英卻說,“阿姨他們說不定知道,不知道還可以在網上查找一下,大致的方法肯定是找得出來的。就是自己做出來的味道,可能沒人家專業做的這樣好而已。”

沈箮就笑話她說,“我看你為了吃的,真是什么辦法都可以想到。”

黃曉英嘿嘿直笑,她就是管不住她的這張嘴,好吃的東西也太多。

鎮上賣粑粑類的還真不少,方信幾人走了沒幾步,就看見以前初高中同學曾雪的爸媽仍舊在鎮上賣糖糍粑。

黃曉英和沈箮兩人見了又走不動路了,因為他們用油炸出來的糖糍粑并不是常見的方形。而是一個個小球,滾圓滾圓的,顏色特別漂亮,是那種最燦爛的金黃色,看起來就特別可口,加上飄過來的香味,更讓人舍不得挪開腳步。

方信便上前照顧生意,買了些糖糍粑來吃,一塊錢兩個倒不貴。

這油炸出來的糖糍粑吃起來特別糯軟香甜,加之外觀漂亮,方信愛吃,兩個女孩子更是喜歡。

只是這糖糍粑并不表里如一,外面看起來還不小,但真吃起來才知道,里面竟然是中空的,吃的就是外面的一層。

曾雪父母這手藝也堪稱一絕,據之前和曾雪玩得好的女同學講,這手藝還只有曾雪的母親懂,她父親都不知道。他們這糖糍粑,在鎮上也算是獨門生意。

方信認識他們,他們可不認識方信,方信也就沒打算和他們多說什么。

倒是黃曉英在嘗過之后,夸他們倆這生意做得好,做出來的糖糍粑美味可口不說,成本還非常低。

方信聞言就笑了,黃曉英說得對,他們這算是將手里的材料利用到了極限。不過這是人家有本領,要養家糊口,供子女上學,誰都不容易。

每人吃過幾個糖糍粑后,就徹底吃不下什么,要買的東西也都買好,沈箮就催著兩人趕過去和方媽匯合。

辣椒類的銷售情況算不得好,這東西又不可能試吃,吃能看賣相,方信他們過去看時,還剩下十來斤的樣子。

方信將買來的泡粑遞給方媽吃,黃曉英還問方媽知不知道怎么做。

方媽說沒以前做過,想吃的話,她可以去問問別人。

“不用那么麻煩,我就隨便說說而已。”黃曉英連忙搖頭擺手。

“這天氣熱,這辣椒不好賣就算了,等下太陽又毒辣得很,早點收攤回家才是正事!回家做涼蝦涼粉吃,材料我都買好了。”方信說完之后,還打電話回家讓方爸先把做涼蝦用的米泡好。

方媽就笑罵他是個寶器,她本來還想等這些辣椒賣完再回家的。不過想想方信說得也是,她要堅持在這的話,估計兩個女孩子也不會回去。

現在其他東西都賣完,共有八百來塊錢入賬,成果相當輝煌。

方信又把該買的東西都買好了,方媽也就不再堅持,幾個人當即收拾起東西回家。


上一章  |  極品農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