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細化的來說,僅僅成立這么一個“雀山俱樂部”,怎么才能將聯邦政府大權牢牢的把握在手掌心里呢?這東西看起來復雜,實際上說開了一文不值……
在對“雀山俱樂部”的權力范圍問題上,郭守云并沒有打算賦予這個游離在克里姆林宮與白宮之外的特殊部門太多權力,它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一個中介以及政治力量統合調配的作用。其走的路線有兩個方面:第一,統合聯邦政府各部門、克里姆林宮各要害部門、聯邦各州、各主要城市的政府官員人事調配工作,合理劃撥各黨派推薦競選人員名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隸屬于各黨派推薦出來的黨團人員,但凡要參加或進入莫斯科各部委、克里姆林宮各部門、各州州長、市長、議員的民主選舉及任命程序,就必須在雀山俱樂部內進行人事報備,不管是誰,只有走了這一道程序,成為了俱樂部內登記在冊的會員,才有機會進入選舉,才有機會拿到正式的任命文件。
第二,協調聯邦總統與政府部門的權力紛爭,以人事權為杠桿,在各方勢力之間實現調控,從而限制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出現。
雖然說按照目前的聯邦憲法,政黨政治的干政度不高,可是那些州長啊,州議員什么的,大都是來自于形形色色的政黨,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某個政黨的聲威崛起,就會整個聯邦的政治局面構成一種全面洗牌的威脅,而一旦大規模的政治洗牌現象出現,往往就會導致一任領導者在施政綱領以及經濟政策等方面的斷流——這便是西方民主國家無法在施政效能上最然受到弱化的基本原。一旦雀山俱樂部組織完善了,那么郭守云就可以通過這個部門,將各黨派送上來的參選名單以及政府人事工作安排牢牢抓在手里,來自同一個政黨的人事提名數額太多,郭守云都能提前握住情況——今年的政府官員任命名單中,來自左翼政黨聯合的人太多了,郭守云就在第一時間通過他們的舉薦名單以及參選人名當做出調整,從而通過裁剪的方法,打壓一下左翼政黨聯盟的力量,讓他們不能鶴立雞群,不能冒頭冒的太高。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了,類似這種毫不民主的做法,似乎與前蘇聯時期實行的最高蘇維埃以及主席團制度差不多了,既然每個黨派在特定時期能夠進入競選人名單的數量都受到了控制,那么高還搞那個民主投票干什么呢?如果這個是由郭守云來回答的話,那么肯定會給出一個最直接的大幅:民主頂個屁用,這年頭講究的實惠,講究的是穩定,講究的是和諧。再著說了,與其讓那些候選人的推薦權留給各個黨派,讓他們為了幾個候選人名單的而大打出手,浪費時間,那還不如把這個權限收歸一個統一的部門。再者,即便是沒有這種制度,那些所謂“民選”出來的議員們就真的能夠代表民意嗎?拉倒吧,他們不過就是一大堆有錢有勢的商人推出來的,既然大家要講錢講勢,還有誰能比得過三巨頭聯合?
而在進入莫斯科之后的具體市政舉措上,除了軍隊與政府這兩大塊之外,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也可以說是郭守云必須要抓在手里的權力,就是聯邦的財政大權,也可以說是經濟大權。在這方面的問題上,郭守云在很久以前便與霍多爾科夫斯基、維諾格拉多夫兩人達成了統一意見,大門打算仿照美國人的模式,成立一個俄羅斯聯邦儲備銀行以及一個國家主權投資基金。這兩個主要的國家金融調控部門,具有對內對外兩種完全不同的職權范圍。前者是一個由俄羅斯聯邦各大商業銀行參股的私營行聯邦中央銀行,其性質與美聯儲的性質差不多,它不直接干預國家政治運作,也不敢于大政方針的制定,但是呢,卻擔負著制定每年度經濟建設側重點的評估以及國家金融政策的制定、稅收制度以及國家政府經費直接劃撥的若干職能。在這個機構里,郭守云決定利用遠東商業銀行為工具,控制其百分之十二點的股份。與此相對的,國家主權投資基金,則是一個對外的國有性投資機構,它的主要職能就是將聯邦儲備銀行劃撥過來的外匯儲備,投資到國外相應的領域內去,從而為聯邦開辟一個全新的盈利渠道。
按照郭守云當初與霍維兩人所達成的協定,他盡管要將這兩個要害的經濟部門控制在手中,卻也不
切抓的太死,畢竟那魚大權獨攬沒有什么區別了,這雨雨走過來,郭守云看到無數舍不得放權的人沉入泥底,所以呢,就算是前車之鑒吧,他不打算自己有朝一日也走到那一步,因此,他的所謂抓住不放,主要還是控制聯邦儲備銀行的股權,同時呢,由維諾格拉多夫與霍多爾科夫斯基直接出面控制這兩大機構。
當然啦,郭守云除了這些方面的東西之外,還考慮很多,不過這些畢竟只是大其概的一個輪廓,至于具體的晚上工作,還是需要由智囊團隊去做的。
一切都是那么完善,一切的準備都是那么充分,在郭守云看來,他在兩個星期后進入莫斯科的計劃,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了,在更多時候,他甚至已經開始預想同克里姆林宮,同葉老頭攤牌談判的細節了。
霍多爾科夫斯基與維諾格拉多夫并沒有在東京停留很長時間,當然,他們更沒有跟隨秘密返回哈巴羅夫斯克的郭守云一伙人同行,對于他們來說,現在還需要盡可能的潛匿蹤跡,就像郭大先生所說的,莫斯科那邊的內戰還得讓他們再打一段時間,以便兩周后他正式采取行動的時候,能夠更加的輕松,更加的出人意料。
郭守云想地很好。他甚至覺得至少在年底之前。他不可能遇上什么煩心事了。所以說。在回到哈巴羅夫斯克地頭一周里。他一方面賦閑在家。整日里陪著自己地幾位嬌妻與孩子。享受那種難得一遇地天倫之樂。另一方面呢。則安排遠東各大媒體。對此前他遇刺身亡地相關報道減壓。從而為他地“復活”創造盡可能多地便利。
也許是因為他地運氣太好了。抑或是因為他想地太完美了。更甚至是上帝就為了在他通往成功地最后一段路上制造一些障礙。在郭守云從東京返回哈巴羅夫斯克地第九天。一個噩耗從紐約傳了過來——郭氏集團第三號靈魂人物。精明地猶太商人里爾克。在從居所趕往帝國大廈地路上遭遇不明身份地匪徒槍擊。老爺子身重六槍。在送往醫院地路上便不行了。
從日子上算。今年地第一場春雨來地有些早。才剛剛過了臨近一月底。哈巴羅夫斯克便下上了夾雜著雪花地蒙蒙細雨。下午六點剛過。遠東國際機場地停機坪上。便浩浩蕩蕩地駛進來一道綿長地車隊。
“老爺子走了?”在正數地第二輛房車內。郭守云側身坐在特制地輪椅上。那一雙空洞地眼神。毫無生氣地凝視著車窗外青烏一片地天際。
在郭守云地身邊。兩位面色忐忑地醫生愁容滿面。他們倒不是為里爾克地死而發愁。他們是在擔心身邊這位遠東巨頭地身子骨。紐約打過來地國際長途。是在今天凌晨時分鬧醒整個郭家別墅區地。當聽聞里爾克老爺子遭槍擊身亡地消息之后。臀傷未愈地郭守云當場吐了血。那猩紅地鮮血滴灑在臥房床邊地地毯上。險些沒把睡衣朦朧地妮娜嚇昏過去。
地確。里爾克老爺子算不地是郭家嫡親。可是在過去著近十年地時間里。老頭在郭氏集團內任勞任怨。美國地那一大堆生意。基本上全都是老爺子一個人在打理。雖然說那邊做地都是正當生意。而且起步時間不長。可是每年近三十億美元地利潤。卻足矣證明他地功績了。
郭守云秉性多疑,別說是男人了,他對自己身邊的女人都無法做到真正的信任,可唯獨對這個當年被他逼著加入郭氏的老頭,他從來都沒有操心過,在他們兄弟兩的眼睛里,里爾克就是長輩,就是長者,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老爺子”,他今年才六十出頭,雖然這個年紀也不小了,但是整個人的精力卻非常旺盛,可是誰知道,誰又能料到,那么一個大活人就那么說沒就沒了。
郭守云為人心狠手辣,為了攢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他甚至可以不擇手段,可話說回來,他狠也好,毒也罷,卻對那些能夠讓他信任的人極為珍視,因此,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后,他急怒攻心,當場吐了血。說起來,里爾克老爺子似乎也應該在九泉之下瞑目了,畢竟能讓郭守云悲傷到吐血的人,他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