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話,“與人斗其樂無窮,”現如今的郭守云,已經徹底成長為一個將權力斗爭當做人生至高樂趣的強人了,對弗拉基米爾這個即將崛起并終將成為自己最大對手的“潛在敵人”,他沒有絲毫的畏懼,與此相反,他甚至對這種有對手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做人做到郭守云這個份上,有很多東西就不能用常人的心理來推測了,他可以睚眥必報,也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可以對某些看似毫無根據的“威脅”顧慮重重,也可以對那些擺在明面上的矛盾沖突視而不見,總而言之,他的思路似乎充滿了不確定性,同時,也正是這份不確定性,才能令對手對他充滿畏懼。
送走了急匆匆而來的科爾扎科夫,郭守云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里,冷靜的抽了一支煙,在這個過程中,誰也不知道他的心里想了些什么,當然,更不可能知道他作出了什么樣的決定,不過人們知道的是,當他再一次從房間里走出來,并直接趕往芳菲苑參加實業家會談的時候,他臉上那副笑容卻是充滿了自信與憧憬的。
也許是現今世上的人都看出了俄羅斯聯邦國內所蘊藏的巨大商機,這次參加五方實業家會談的人數很多,當郭守云進入大會議廳的時候,會場上已經滿滿堂堂的坐足了人,而作為遠東共和國一方的唯一“拍板型”代表,郭守云的到來,自然是吸引了所有在場的目光。
“郭先生,這邊請。”當郭大官人出現在會場門口的時候,原本守候在門內地一位藍裙美女迎上來,她虛掌做了一個右邊請的手勢,同時說道。“按照領導們的安排以及先生之前所提出的要求,我們專門為您安排了一個席位。”
“哦,謝謝,”郭守云一面同會場上那些與自己打招呼地人們點頭回禮,一面笑道。
“你的左面是來自香港船東會的會長。也是現任香港船舶董事會的董事長廖慶元先生,”美女在前面引著路。還不忘給郭守云介紹座位附近的情況,“而在您地右邊,則是來自和記黃埔集團的談判代表,作為和記黃埔地董事長。李先生這次因為身份敏感的關系沒能過來,他專程讓我們向先生您轉達一份歉意,并邀請您在方便的時候,前往香港一游。”
“呵呵,你們太客氣了,”郭守云笑了笑,說道。“請替我轉呈李老。就說與他相比,我郭守云還是小輩。將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肯定會去香港專門拜會他老人家地。”
“好的先生。您的意思我們一定替您轉達,”說話間,兩人一前一后的穿過鋪就了猩紅地毯的大堂,走到位列前三的一排座椅旁邊。
“先生請坐,”美女在座椅中間的走廊處停下來,她轉過身,笑道,“您可以與廖先生,還有和記黃埔地程先生先聊一下,如果有什么需要地話,可以隨時招呼我。”
“謝謝,”郭守云掃了一眼空座位左右兩邊的位置,按照剛才美女引導地介紹,坐在左邊的廖慶元是一個看上去五十歲左右,身材清瘦但卻面帶精明地人,而在右側的位置,那個來自和記黃埔的全權談判代表程志華,則是一個四十歲上下,身材略微福,面容謙和的中年人。當看到他過來的時候,這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站起身,看樣子是要出面打招呼了。
“郭先生。”果然。就在郭守云同美女引導客套完了地同時。最先出面地廖慶元開口了。他伸出看上去有些消瘦地大手。同時笑道。“早就聽說過你地大名了。只不過此前一直沒有機緣見面。今天能在這里與堂堂地郭氏集團總裁一會。廖某倍感榮幸。”
廖慶元是地地道道地閩南人。他那一口帶著明顯閩南腔地普通話。郭守云不仔細聽還真聽不明白。不過幸好地是。類似這種場合下地開場白。往往都是水分十足地客套話。所以聽不聽地出來。也都是無傷大雅地。
“彼此。彼此。”與對方熱情地握了握手。郭守云笑道。“前天晚上地宴會里。聽貴會畢先生提起過廖總地大名。當時我還在遺憾。這次北京之行未能與廖先生您結識一下。呵呵。沒想到今天疾風驟轉。廖總竟然專程趕來了北京。這對于我來說。實在是意料之外地驚喜。”
“呵呵。能找到一個與郭先生做生意地機會。廖總怎么可能不來呢?”帶著一絲令人感覺如沐春風般地微笑。程志華開口了。他握住郭守云地大手。笑道。“其實不僅是廖總。船東會方面上上下下有心過來與郭先生洽商地人絕不在少數啊。不過萬分遺憾地是。我們李總因為最近身染寒癥。所以無法成行。不然地話。呵呵。我恐怕就要失去這個機會啦。”
郭守云聽得出來。程志華這一番話。并不是為了與自己客套地。當然。更不可能是為了同廖慶元搶風頭。他這是在從另一個側面向自己道歉。闡明李老不能來出席北京會談地確是有客觀原因地。
其實。在準備于船東會打交道之前。郭守云就全面地了解了一次這個勢力龐大地機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今香港實力最強大地幾位實業家。幾乎都是船東會地成員。諸如幾年前剛剛去世地船王包玉剛。華人富李嘉誠。顧氏家族現任當家人顧建舟。董氏航運掌門人董建華等等等等。毫不客氣地說。在香港凡是能叫地上名號地人物。要嘛本身就是船東會成員。要嘛就與它有著千絲萬縷地聯系。
那么回過頭來再看,了解了這些東西對郭守云來說有什么用呢?作用很明顯,就像現在,當他面對著廖慶元與程志華兩個人的時候,他先想到的就是一件事——香港那邊的大財團除了對投資遠東航運以及造船工業有興趣之外,似乎還想在別的領域里有所作為。
為什么這么說?理由很簡單,如果港商們只想在船運行業投資的話,那么有船東會一家出頭參加洽商就夠了,至于說投資之后的利益怎么分配,相信船東會內部肯定有自己的協調辦法。但是現在呢?出現在會場上的除了船東會之外,還有一個的談判方“和記黃埔”,這說明了什么?不言而喻,這只能說明和記黃埔這一方,還打算談談別的生意。
與兩位來自香港的巨富豪商簡單的客套了幾句,三個人各自歸座,隨后,自然有人送來茶水點心以及各色水果之類的東西,同時呢,那些被安排在后面的實業家,也紛紛離開座位,走廊串戶的與自己感興趣的實業家結識交談。對于這些實業家們來說,類似這樣的場合,就是他們建立外聯關系的最佳機會,與一個個實力雄厚的實業家混個臉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在生意場上,沒準哪一天就會求到什么人,而有了一個一面之緣的交情,將來求人的時候也好說話的多。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年船王包玉剛為收購“九龍倉”而起的“九龍倉戰役”,其對手是財大氣粗的英資財團,而在那一戰中,為了將包玉剛從九龍倉收購案中排擠出去,英資財團大肆提升九龍倉股價,以一百元一股的價格掀起搶購風潮,最后幾乎將包玉剛逼上絕路。可隨后不久,具體地說,是短短三天時間,包玉剛就通過朋友的渠道,籌集到二十一億巨資,從而徹底扭轉了敗局。在類似這樣的收購案中,包玉剛的資金從哪來?毫無疑問,那不可能是從英國人控制的銀行里貸出來的,而是他在商場上的朋友給他湊得。對于普通人來說,借給別人十幾萬甚至是幾萬大洋可能都算得上是慷慨了,可對于那些叱咤商界的巨富大亨來說,只要看對了眼而且認為事有可為,那即便是幾億幾十億,他們都舍得往外借。正因為如此,在商場上結交朋友才顯得至關重要。
走完了正式洽商前的必要過場,郭守云與廖、程兩人的談判才算是正式展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遠東共和國的實際當家人,也是該地區經濟政策的主要制定與決策,郭守云沒有兜圈子,他直截了當的向廖、程二人闡明,遠東目前的經濟建設步伐已經邁開,各方面基建工作也紛紛提上了日程,而與此同時呢,受經濟增長點幅度提高的影響,遠東財政部門以及遠商行在若干投資項目方面的資金投入,已經開始面臨水枯澗涸的局面了,為此,郭氏集團有對外招商引資的想法。
而面對郭守云的直接,廖慶元給的回復是,香港船東會方面在過去兩年間,一直都在觀察著遠東地區的經濟走勢,由于遠東臨海地域廣闊,優等的天然良港較多,同時呢,在前蘇聯時期的建設下,該地區的造船業以及遠洋航運業較為達,因此,其適合船東會投資的地方很多。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