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功賊第二章 問鼎 (二 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酒徒>> 開國功賊 >>開國功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問鼎 (二 下)

第二章 問鼎 (二 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酒徒  分類: 架空歷史 | 酒徒 | 家園 | 開國功賊 | 隋唐 | 寫意 | 青春 | 勵志 | 夢想 | 執著 | 酒徒 | 開國功賊 

問鼎(二下)

竇家軍占據了河北南部各郡之后,大肆整飭地方秩序。(pm)各地土匪流寇或被招安,或被剿滅,因此道路頗為通暢。給程名振的信送出去七日之后,竇建德便收到了對方的回信。在信中,程名振先是以臣子之禮向主公表達了敬意,然后告訴竇建德,襄國郡今年風調雨順,夏糧大熟。各屯田點明年均可自立,不再需要官府扶持。特別是三年前就開始屯田的那些村落,按照當初的約定,今年已經可以向地方繳納糧賦。雖然只是百姓收成的十分之一,但所有屯田點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扣除了官吏和郡兵的日常開銷外,還會有所盈余。

此外,因為竇家軍目前跟黎陽徐茂公、博望王德仁以及博陵李仲堅、幽州羅藝等人都保持了友好關系,所以北運河水道重新恢復了暢通。商人的貨船可以從黃河北岸的黎陽開始,向北一直走到羅藝治下的薊縣。襄國郡受益于此,街面上日漸繁華。設在平恩縣的市署衙門今年上半年共收到了市易稅四百多吊,即四十萬錢。如果下半年還是像上半年一樣沒有大的戰事的話,稅收有可能翻倍。

收上來的夏糧和銅錢現今都以入庫,襄國郡只截留兩成。剩下的八成,待秋糧收取之后,便可以派遣人手一并押送到竇王爺指定的地方。程名振才智魯鈍,能力一般。不能為竇王爺沖鋒陷陣,所以只好在籌備物資方面進一份微薄之力,希望竇王爺笑納,云云。

匯報完了地方上的諸事,接下來,程名振開始回答竇建德的問題。以他的眼光看來,楊廣的橫死,意味著群雄逐鹿時代的真正開始。以當前的勢態,尚看不出來誰有必勝的把握。放眼天下豪杰,地盤最大,聲勢最隆者無過于李淵叔侄。但木秀于林,風必催之。過早地暴露實力,未必是什么好事。倘若逼得群雄合縱,李淵實力再強恐怕也會遭受重大挫折。況且眼前軍力最強的還不是李家軍,而是瓦崗寨。如果李密能徹底將瓦崗內部各派系捏在一起,憑著秦叔寶、羅士信、程知節這些名將,瓦崗軍兵鋒幾乎無人可當。但李密這個人有霸王之才,卻無容人之量。瓦崗軍興盛想必也只是一時熱鬧,早晚會因為李密的剛愎和狹隘走向覆滅。

除了上述兩強外,其余的各路豪杰的實力就差不多了。竇家軍比他們略強些,但成軍時間過短,基礎尚顯薄弱。如果能保持現在的政策,精兵簡政,敞開大門廣納賢達,同時與百姓休養生息和話,數年之內,必將一飛沖天。

所以,程名振建議竇王爺切莫過于心急。不妨以靜制動,耐下性子細看天下風云。待時機成熟時斷然出手,一舉多得九州巨鼎

“這小子,嗨,還是那幅德行!”看完程名振的信,竇建德搖了搖頭,苦笑著點評。信中的大多數內容他都很贊同,并且很欣賞程名振對天下大勢獨到的剖析。但關于以靜制動的觀點,竇建德卻不敢茍同。機會往往稍縱即逝,錯過后便不可再得。等你把自己的翅膀養結實了,早已追之末及。

但程名振在信中的觀點,倒也不出竇建德的意料。在竇王爺心中,早就給程名振下了“守成有余,進取不足”的八字評議,如果打程名振嘴里能說出什么“不如虎,焉得虎子”的話來,才真令人懷疑他的話是否出于真心呢。

此外,竇建德非常高興屯田之策這么快就見了成效。雖然那些已經可以承擔賦稅的屯田點是洺州營在并入竇家軍之前就已經建立的,但其畢竟證明了“屯田養民”之策切實可行。問鼎逐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屯田養民”,河北各郡必將成為竇家軍的霸業之資。

沒出意料的確沒出意料,可竇建德依舊感覺有點兒失落。在給程名振的信中,他只字沒提自己即將揮兵北上的計劃。而從程名振的回信中的言辭來看,此子知道這個計劃后,肯定要出言反對。宋正本、王伏寶、程名振,三個人加在一起,可是能代表竇家軍內部很大一批人了,竇建德不得不慎重考慮。然而,博陵六郡的富庶程度和對竇家軍來說的戰略地位又在那明擺著,仿佛一團散發著甜香的蜂蜜,反復誘惑竇建德,‘來吃吧,來吃吧,一口就能將我吞下”,同時,守護蜂蜜的野蜂們卻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忙忙碌碌,根本沒時間迅速趕回來。

想來想去,竇建德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既定計劃。同時,為了保險起見,他讓孔德紹以自己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李密,言辭間,將對方狠狠地捧了一通。認為對方是天命所在,眾望所歸,早晚必建周公、召公那樣的事業。同時,竇家軍也希望與瓦崗軍的關系更加深一步,彼此約為兄弟。一家有難,另外一家不吝鼎力相助。在信的末尾,孔德紹以后進弟子的口吻隱隱提了一句,李老嫗攻下長安之后,鏟除奸佞,釋放宮女,分散楊廣行宮中的資財于民,種種舉動證明,其志必不會為天下英雄的主心骨,魏公請仔細斟酌。

這封信言語非常恭順,儼然把自己擺在了李密的晚輩位置上。竇建德自己讀了一遍,立刻面紅如棗。但他依舊非常爽快地在信上用了印,然后找了個既有些名望,又能說會道的儒生為使節,捧著它去出使瓦崗。

李密收到信后,哈哈大笑。他沒想到竇建德是這么有趣的一個人,竟然趕上門來拍自己的馬屁。然而,竇建德在信中所包含的那點兒小心思豈能瞞過他的如炬慧眼?三言兩語將信使打發到驛館安歇后,李密立刻收起笑容,命人將自己的掌書記魏征找了過來。

魏征是隨著武陽郡守元寶藏和汲郡太守張文琪二人一塊歸降瓦崗的。徐茂公北上接手汲郡和黎陽倉后,為了避免李密在自己身邊安插眼線,索性將元寶藏、張文琪二人連同他們的下屬一并“禮送”到了瓦崗寨的老營。李密新得了北海、齊郡等大片地盤,治下正缺干吏。因此很快就給元寶藏和張文琪委官,讓他們各自去替自己治理一郡。卻因為欣賞魏征的文采,單獨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擔任掌書記之職。

初來乍到便被委以重任,魏征對李密也知恩圖報。每逢對方有問,必傾盡全力為其謀劃。有時候二人意見相左,魏征寧可惹得李密不快,也要逼著對方采納自己的建議。因此,李密心中對魏征的感覺是既敬又厭,敬其過人的能力和眼界,厭其不肯順從自己,不肯在眾人跟前給自己留顏面。但遇到為難事時,依舊喜歡把魏征叫到身邊,私下里詢問一二。

仔仔細細將竇建德的信看了一遍后,魏征眉頭緊皺,半晌之后依然沉吟不語。

“驅虎吞狼之策,玄成莫非沒看出來么?”李密覺得很奇怪,看了一眼魏征,笑著提醒。

魏征輕輕欠了下身,眉頭依舊緊鎖,“竇建德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無非是想借助瓦崗軍的實力,一并對付李淵叔侄。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話,最遲在霜降之前,竇建德定然要揮軍北上,奪取博陵,上谷等地。”

“你怎么知道他圖謀的是博陵?”李密吃了一驚,滿臉的傷疤都聚到了一起,看上面目非常猙獰。他這一臉傷疤,全是拜博陵大總管李仲堅所賜。因此恨不得將對方剝皮敲骨。如果竇建德明說自己要對付李仲堅的話,無論采取什么方式,瓦崗軍都應幫他一幫。

“很簡單,不解除后顧之憂,竇建德便無法全力南進,與群雄爭奪天下!”魏征點點頭,侃侃而談。眼下的他與早先在武陽郡的他大不一樣。變化之巨,幾乎可以用“脫胎換骨”四個字來形容。如果說在武陽郡時,他還是個羽翼未豐的草雞的話,此刻的他,卻儼然是一頭鐵翼蒼鷹,揮臂便可搏擊天宇。

“為什么是今年秋天?”李密想了想,覺得魏征說得很有道理,卻依舊將信將疑。

“主公可以細觀竇建德的起家痕跡,幾乎每一次發展壯大,都是借助時勢巨變,巧取豪奪。久而久之,這已經成了竇某人行事的習慣。根本不想憑借自身力量,一味地想渾水摸魚。”魏征想了想,細細講解給李密聽。

“這廝,也就是個坑蒙拐騙的馕貨!”李密一撇嘴,鼻孔當中冷氣直冒。無論是在出身方面,還是在為人處事方面,他都不大瞧得起竇建德這號草莽。也就是瓦崗軍現在忙著攻取洛陽,無暇照顧河北。否則,以一支偏師北上,足以令竇建德死無葬身之地!

魏征聳聳肩,搖頭補充。“那廝粗鄙雖然粗鄙,卻是少有的擅長把握機會。長城之戰,李淵叔侄名聲鵲起,實力卻大大受損。因此,對付他們叔侄的最佳機會也就在這兩年。博陵六郡又是有名的富庶,秋糧入庫后發起戰事,竇建德正好可以就糧與敵!”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開國功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