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功賊第三章 飄絮 (五 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酒徒>> 開國功賊 >>開國功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飄絮 (五 上)

第三章 飄絮 (五 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酒徒  分類: 架空歷史 | 酒徒 | 家園 | 開國功賊 | 隋唐 | 寫意 | 青春 | 勵志 | 夢想 | 執著 | 酒徒 | 開國功賊 

“這廝!”望著伍天錫遠去的背影,程名振忍不住輕輕搖頭。“已經是都尉了,依舊沒個沉穩模樣。要是被竇王爺見到了,少不得又要挨一頓斥責!”

“伍將軍是都尉”正望著伍天錫背影出神的羅成心不在焉,隨口問道。

“是啊!”程名振輕輕嘆了口氣,“委屈他了。如果他不是戀著洺州營這些朋友不肯離開,此時在竇王爺麾下至少能做個獨當一面的將軍。”

“功名富貴視若過眼煙云,如此重情重義的好漢子,實在難得!”羅成一邊贊嘆,一邊搖頭。“我剛才還想呢,以伍壯士之勇力,程將軍怎么著也不該只委屈他做個親兵!如今看來,羅某果然猜得一點也不差!”

“羅公子慧眼如炬!”程名振笑著恭維。“天錫無論武藝還是人品,在我襄國郡都是數一數二。這回程某奉命巡視地方,安排流民定居屯田,本來沒想勞煩武都尉護送。是他不放心我的安全,非要帶著弟兄跟著來!”

“想必是武都尉在校場上悶得久了,也希望出來活動活動筋骨。”羅成想了想,也笑著說道。“其實咱們這些做武將的,最怕過的就是沒仗可打的日子。前些時候,羅某于窮途末路中被竇小姐所救,本想著隱姓埋名在山谷中養上一輩子傷,從此再不見天下英雄。誰料才養了不到兩個月,自己就覺得髀肉漸生,渾身上下無一處不癢癢……”

“哈哈,程某也是如此。只不過眼下有比打仗更要緊的事情做……”程名振哈哈大笑,接過羅成的話頭說道。

賓主都是聰明人,三言兩語,已經把彼此剖白得非常清楚。程名振在話里話外隱晦地告訴羅成,自己是出來處理地方政務的,并非專門進山來尋找他和竇紅線。而羅成也非常聰明的暗示程名振,自己是無意間流落到洺州軍的地盤內,身邊沒有帶任何親信,因而對此地沒有任何染指之心,也沒有力量去染指。

既然雙方彼此之間都沒有惡意,相處起來就立刻輕松了許多。程名振與羅成并絡而行,一路上指指點點,將沿途風光和道聽途說來的掌故現炒現賣。羅成久病初愈,看著草尖林梢上淡淡浮起的生機倍感親切。不時發出一兩聲贊美與驚嘆,給足了此間主人面子。

不多時,隊伍走出山林,在伍天錫的帶領下找到已經看不出模樣的官道,緩緩而行。沿途很少見到人跡,即便偶爾看到一兩個村落,也都早已廢棄了,沒有半點兒煙火氣從村落中飄出來。倒是大大小小的野狼、野狗成群結隊,聽到密集的馬蹄聲也不害怕,反而小跑著在隊伍側后方尾隨,試圖親眼目睹人類之間的一次自相殘殺,從而飽飽地吃上一頓尸體。

這般景象,反倒不如剛才的荒山野嶺。程名振看得凄涼,不由自主地就閉上了嘴巴。羅成經歷的殺戮場面多,心態并不那么容易受到外界風物影響。依舊饒有興趣地一邊走,一邊觀望,仿佛從沒見過如此凄艷的早春般。

猛然間,幾處炊煙飄入人眼,令天地間的景色登時一暖。羅成的目光立刻被炊煙吸引,帶住坐騎驚詫地問道:“那邊怎么突然冒出這么多人來?還有那些房子,怎么看起來綠慘慘的,好生古怪?!”

程名振順著他的目光方向一看,立刻笑著介紹道:“那里是今年劃定的屯田點兒,房子都是臨時伐木所建,搭的時候木料還沒有干透,所以春天一來,就在向陽墻壁上長出了小樹枝!”

“哦!”羅成哪里見過這些民間對付日子的東西,越看心里越覺得稀罕,“暖和么?會不會有濕氣!”

“濕氣肯定會有的,不過眼看著天就越來越熱了,所以暫時用火烤一烤,倒也還可以忍耐。等到了秋天,天氣干爽了,就可以筑土起新房子。壘木房子的材料還可以再拆下來,用做椽子和大梁!”程名振看了羅成一眼,耐心的解釋。同時心中好生奇怪,這公子哥幾個月來跟竇紅線隱居在深山,到底住的是什么樣的華麗場所?

“早知道可以伐木為房,我也不至于住一冬天山洞!”望著越來越近的木屋,羅成滿臉羨慕。

“早知道羅公子蒞臨,程某定然掃榻相待!不過那個時候,恐怕公子未必愿意見到程某!”程名振笑了笑,低聲打趣。

“的確,那時,羅某心灰意懶,不想見到任何人!”幽幽地嘆了口氣,羅成坦然承認。“數萬弟兄都被羅某帶進了死路,羅某當時沒以命相抵,已經是對不起他們。哪有什么面目再為住處挑肥揀瘦?!”

程名振沒想到自己一句玩笑話觸動了對方心中痛處,趕緊顧左右而言他,“勝敗乃兵家常事,羅公子不必太自責了。何況你輸給的又是李仲堅?走,咱們到屯子里邊轉轉,說不定能討些熱水喝!”

聽到程名振絲毫沒因為自己打了敗仗而另眼相待,羅成又輕輕嘆了口氣,強笑著回應,“好,羅某早就聽聞程將軍屯田安民,乃平恩百姓的萬家生佛。今日難得有機會,就從將軍這里偷上幾招!”

“什么萬家生佛啊!還不是被逼的么?不把百姓安頓好了,將士們的糧餉從哪里來?”程名振笑著自謙,然后用馬鞭向前輕指:“就是那座最高的木屋吧。按規矩,那是里正住的地方。如果今天湊巧,也許主人剛好在家。”

說罷,也不擔心驚擾了百姓,自己策動坐騎,先奔屯子里去了。羅成策馬緊隨其后,一路上驚起犬吠陣陣。但扛著家什在地里面忙活的百姓們卻不怎么害怕,只是快速將頭抬起來向程名振等人掃了一眼,然后就繼續忙活自己的生計去了。

這個屯子的里正是個干瘦的老頭,帶著數名同樣干瘦的少年,正在木屋前對著一塊石板指指點點。聽到奔行而來的馬蹄聲,三人同時抬頭,然后吃了一驚,同時抱攏雙拳,深深地躬下腰去,“參見郡守大人!”

“免禮,免禮。大伙都別客氣!”程名振利落地跳下馬背,快步上前攙扶。“我只是經過,進來討口熱水喝。大伙該忙什么接著忙什么,不用管我!”

“不,不知道郡,郡守大(一O人大,大駕光臨。我,我等有,有失……”里正緊張得連話都說不全了,用自己能想起來的所有文辭,結結巴巴地問候。

“行了,別扯了!趕緊找人給我弄口熱水嗓子都快冒煙了!”程名振將他的腰硬生生扯直,換了一幅粗魯的模樣呵斥。

“唉,小老兒這,這就命人去。您,您稍等片刻!”挨了呵斥,里正反而覺得心里受用。笑呵呵地轉過身去,命令自家子侄去點火燒茶。一邊張羅,他還不忘了一邊抱怨,“這些沒眼珠的玩意兒,居然連郡守大人都認不出來。一個個就顧家里那兩畝三分地,也不地是誰分給你們的!”

“行了!我又沒穿官服,他們怎可能認出我來!”程名振再度笑著打斷,“您老這里還好吧,春播的事情安排完了么?”

“剛燒完荒,往地里混完草灰。本想著按著在洺水那邊的老規矩,在播種前把地再上一遍水。但這塊地離著河道稍遠,所以小老兒跟幾個后生合計著,想看看能不能先把廢棄的水渠修好了,然后利再用起來!”老漢顯然對屯田這一套很熟,非常有條理的介紹。

“人手夠么?”程名振想了想,信口問道。

“還行。”老漢笑呵呵地回應。“這批從河東來的鄉親身體都比小老兒當年那批鄉親結實。當年小老兒那些人能干的活,他們肯定能干!”

“那就好!”程名振笑著點頭,“如果遇到麻煩,就到縣城里邊找周主簿。或者直接找我。我調遣些弟兄們過來幫忙!”

“不敢,不敢,可不敢再勞煩弟兄們!”老漢嚇得連連擺手。“上回蓋房子的事情,已經夠麻煩的了。欠下的人情還沒辦法還,哪個還敢再厚著臉皮開口……”

一老一少談談像自家人般毫無芥蒂。羅成在旁邊越聽越納罕,忍不住出言問道:“程將軍,你的洺州軍還管幫他們蓋房子的事情?”

“也不是全管。只是在力所能及時才幫上一把。羅公子見諒,屯田是我的職責所在,所以剛才一時說得高興,便冷落了公子!”程名振略一回頭,笑著解釋。

在進入這個屯田點之前,他沒有想在羅成面前表現什么。對方是幽州少帥,他是竇建德麾下的高官,彼此之間交往越少越安全。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但進了這個屯子后,他便有意無意地想將洺州軍所做的事情在人前展現。就像兩只互不服氣的孔雀,只要可能,便會相互展露出自己最漂亮的羽毛。

“沒!”羅成連連搖頭,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今天看到的事情,已經讓他震驚得無法保持清醒。程名振居然跟一個土里土氣的鄉下老頭都混得如此相熟!洺州軍居然還幫流民們蓋房子,修水渠?!百姓們見了官兵居然不躲不藏,繼續埋頭干活?!這些景象,甭說見過,他在幽州時聽都沒怎么聽說過。記憶中,每次虎賁鐵騎奔行,百姓們都會遠遠地躲開來。唯恐被戰馬不小心踏到。至于跟父親熱切地嘮家常,那是幾位宿將都不敢做的事情。換成一個尋常鄉下老頭,呵呵,借他三百個膽子!

“大人,這是竇天王派來的欽差?”聽了程名振和羅成之間的問答,老漢才意識到程名振身邊的英俊少年不是他的親兵,眼神里立刻充滿了戒備。

“不是,這位羅公子是,是我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程名振頓了頓,將羅成的身份含混帶過。怕老漢嘴里說出什么不著邊的話,他又迅速補充,“竇天王的妹妹跟杜鵑走在一處,估摸著這會兒也該進屯子了!”

“杜當家,她也來了!”老漢一高興,眼神里立刻有了溫暖。“我說今天早晨聽見喜鵲叫呢,沒想到咱們這小屯子,居然來了兩波貴客。小兒子,趕緊騎馬去咱們劉家屯,拖一羊過來。再把你娘蒸的糕餅裝半袋子,還有你阿爺去年冬天晾的野味,趕緊著,別耽誤功夫!”

“唉!”被喚作小二子的少年答應一聲,放下手邊雜務,慌慌張張去后院牽馬。

程名振不想叨擾老人太多,趕緊笑著阻攔,“行了,您老別忙活了。養頭羊容易么?連春膘都沒抓上呢,怎能說殺就殺。你老要是再這么瞎張羅,我可就走了。連水都不用喝!”

“這,這……”老頭記得直搓手。“這話怎么說來,這話怎么說來。當年要不是大人您,咱們劉家屯的人早了,怎么可能還活到現在?您,您……”

“好了,我今天有客人。等收了秋,你不請我,我也會上門要賬。”程名振拍了拍老漢,笑著解釋。

劉老漢無奈,只好叫住自家的二孫子,命其去催熱茶。少年人怏怏地跳下坐騎,沖程名振做了揖,快步去了。單看穿著,他的家境比田間忙碌的流民只是稍好了些,未必有多寬裕。但是,他愿意將自家能拿出的最好東西來招待程名振。因為數年前,正是程名振路過劉家屯時接濟得一批糧食,才使得逃難而來的千余百姓活了下來。之后,洺州營不斷發布屯田、養民、修道路、通溝渠等善政,才使得劉家屯的日子越過越興旺,儼然成了平恩一帶最富裕,最有威信的村落。

最近幾年,周圍陸續修建的若干屯田點,規模、制度幾乎都是模仿劉家屯。里正、亭長也有很多是官府從劉家屯提拔。他爺爺劉老根兒,就是那個跟程名振親親熱熱嘮了這么長時間的老漢,都七十三歲了居然還過了一把官兒癮,出任了新屯田點的里正,讓老劉家祖孫三代臉上都透著光彩。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開國功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