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功賊第二章 鶯柯 (六 上)求鮮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酒徒>> 開國功賊 >>開國功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鶯柯 (六 上)求鮮花

第二章 鶯柯 (六 上)求鮮花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酒徒  分類: 架空歷史 | 酒徒 | 家園 | 開國功賊 | 隋唐 | 寫意 | 青春 | 勵志 | 夢想 | 執著 | 酒徒 | 開國功賊 
第二章鶯柯(六上)

商量好了如何處置外來戶的辦法,眾差役老爺們的心思便安定下來。再見到程小九的時候,臉上笑容也顯得不那么虛偽了。

程小九畢竟只有十六歲,即便心里邊一直繃著根弦兒,也猜不到眾衙役們已經將他看做了落在蜘蛛網上的小蟲子,隨時都可以一口吞掉。見大伙對自己熱情,還以為是自己連番退讓的行為得到了回報。肚子里的一塊石頭慢慢落地后,便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鄉勇訓練上。

經過連續兩天的考核,館陶縣總計征召了一千名鄉勇。參照大隋府兵的編制,林縣令將這一千鄉勇分為三個團,以北斗七星中的玉衡、開陽和瑤光命名。每團實轄兵士三百,由郭、賈兩位捕頭和董主簿分別擔任校尉。多出來的那一百人單獨組成一個天樞旅,由程小九擔任旅帥,負責保護縣衙重地的安全。此外,為了表示對程小九的倚重,林縣令還將這三團一旅的總教頭職位給了他,并賞了王二毛一個隊正做,直接聽程小九調遣。

也不知道是得了哪個高人的暗中指點,林縣令挑選出來的,負責保護縣衙安全的一旅鄉勇中,居然有半數是當日冒著閃電暴雨和程小九一道搶救糧船的。這五十個人無論身體素質和膽量在鄉勇中都是首屈一指,因此被程小九稍加點撥,便顯出了幾分與眾不同來。雖然列隊行進時依舊分不清左右,喊殺聲卻甚為響亮。每次在校場上開始訓練,十幾里之外的人都能聽得見動靜。

其他那三個團鄉勇的表現也非常出色。為了保住一個月三斗米的軍餉,大伙訓練起來格外認真,唯恐被暫代軍官職務的衙役們挑刺趕回家去。如此幾天下來,就連最喜歡挑毛病罵人的郭捕頭都沒機會罵人了,看見一隊隊鄉勇在程小九的喝令下大踏步從自己眼前走過,臉上不覺帶上了幾分欣賞意味。

鄉勇們每日上午在程小九的督促下正常操練,下午便拿了抬筐、木鍬等工具跟在李老酒的身后去修理城南側被雷擊毀的那段城墻。巨賊張金稱旦夕將至,重新搭一堵新城墻肯定來不及。不過這點小困難怎難得住一向聰明睿智的林縣令,在他的指點下,眾鄉勇們先砍來樹枝,在倒塌的城墻上豎起了一排木柵欄。然后沿著木柵欄外側兩尺左右的位置,將城墻的殘骸用木鍬鏟成一段直立的土壁。這樣,城墻殘骸連同新豎的木柵欄加在一起也有兩人多高了,山賊若打著毫不費力突破南城墻的主意,肯定要碰個頭破血流。

一邊修建著臨時城墻,董主簿和林縣令兩個一邊整飭鄉勇們的裝備。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根據古書上所記載的守城竅要,增強鄉勇們的遠距離打擊能力。館陶縣只有二十幾張弓,湊不出一旅弓箭手的裝備。這也難不住睿智的縣令老爺,他一道手諭發出,登時從城內的集市上征調了數千根干燥的毛竹竿。命人挑其中粗大結實者一剖兩半,然后再截成五尺左右的長片,兩端挖孔穿繩,三下五除二便趕制出了數百張射程極遠的巨弓。三百名弓箭手同時彎弓搭箭,可以在二十到兩百步之間的敵人頭上瞬間降下一場箭雨。

這三百“精銳”弓箭手,自然歸林縣令最信任的董主簿統領。為了不顯得自己偏心,縣令大人又命人砍了七百多根白蠟桿子,一端裝上鐵槍頭,發給其他鄉勇作為長兵器。如此一來,除了弓箭兵之外,每名鄉勇的手中便有了一長一短兩樣兵器,短者為本地鐵匠趕制出來的樸刀,長者便是程小九最擅長的丈八紅纓槍。

長短兵器俱全,還有三百名可以遠射的弓箭手,這支鄉勇也算得上裝備精良。幾個校尉興高采烈,都以為即便張金稱真的殺過來,鄉勇們也有一戰之力。對大隋府兵當年軍容還多少有些印象的程小九卻不敢盲目樂觀。在他的印象里,父親當年所帶的府兵很少有使用白蠟桿子做兵器的情況。作為標準配備,士卒們通常都是一桿步槊外加一柄橫刀。至于軍中精銳,往往是人手一桿陌刀,當者無不披靡。

步槊的優點是銳利和結實兼備。所謂丈八長槊,光槊刃部分便長達三尺,再加上一尺多長的槊座,丈許長的槊身,活脫一柄帶桿的鐵劍。既可以當做長矛直向攢刺,又可以當做大刀左右揮劈。而敵人手中短兵器只能砍得到長槊前端的鐵制部分,很難有機會將槊桿砍斷。

陌刀這種兵器最適合大力士使用。其刀刃和刀柄加在一處足足有一人半高,雙手掄開去,可以將敵軍連人帶兵器一并砍為兩段。參照大隋府兵的戰例,有一百名陌刀手為前鋒,便可以向人數足足是自己十倍的敵軍發起強攻。只要前排的陌刀手不累到脫力,敵人很難將我方的攻勢遏制下來。

而林縣令所征召的這一千鄉勇,十個中倒有九個是在碼頭扛大包過活的,別的長處沒有,力氣卻有的是。

找了一個私下的機會,程小九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向林縣令提了出來。對方于他有知遇之恩,他不能眼看著恩人稀里糊涂地戰死在流賊手中。

林縣令很高興程小九能對自己直言不諱,但想了好長時間,卻給了他一個非常令人失望的答案。“你說的的確是正規府兵的裝備方式。但對付幾伙蟊賊,用不著過于大張旗鼓吧?!咱們館陶本來就不富裕,打一桿長槊可是要六倍于矛頭的鐵料。衙門里邊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如果再向百姓頭上攤派,恐怕民間會有些怨言!而一旦被賊人趁機煽動引發民變,館陶將不攻自破!”

“大人說得對。晚輩只考慮到了加強鄉勇的武備,卻沒想到百姓承受能力這一層!”程小九先是楞了一下,然后趕緊躬身認錯。白蠟桿纓槍最大的好處是便宜,再多配置一千桿,也不會讓縣令大人肉痛。可如果想配置鐵槊、陌刀、橫刀這種真正的軍用器械,就得衙門里想辦法另行籌集錢財了。

據王二毛打聽來的小道傳聞,自從開始籌建鄉勇,街市上的各項稅費便足足向上翻了一倍。這些錢,相當大一部分流入了各級官吏口袋中。即便是自己,也從中分得了三吊半錢的好處。如果自己還不能體諒縣尊大人的苦衷,未免也忒不知道好歹了。

對于年青人勇于承認錯誤的好習慣,林縣令還是非常欣賞的。最近一段時間,程小九在校場上的表現也的確讓他這個縣令大人感覺到臉上有光。為了鼓勵心腹愛將的心氣,他斟酌了一下,笑著表揚道:“其實你的想法很不錯,只是咱們這里實際情況不允許而已。如果你將來有機會,倒可以去軍中發揮你的長處。咱們這彈丸小縣,未免天空太狹,不足鯤鵬展翼!”

“縣尊大人過獎了。晚輩能為大人效力,已經是難得的福分!”程小九不明白林縣令的話是什么意思,趕緊表明自己的態度。

林縣令看著他搖頭微笑,目光中仿佛隱藏著無限玄機。直到程小九被看得渾身發毛了,才又笑著將話題轉移開。“我聽說你本是將門之后,令尊大人是受了賀若老將軍的牽連,才被發配到塞上的?你最近有令尊的消息么?本縣在遼東倒是有幾個朋友,也許能夠對令尊看顧一二!”

突兀,非常突兀。程小九內心滾滾翻翻,十分情緒中倒有七分驚詫,剩余三分才是狂喜。呆呆地楞了好一會兒,他才又躬身向林縣令做了個長揖,斟酌著回答道:“多謝大人照顧。只是家父已經被貶到邊塞很多年,開始時還有些口信傳回來。最近五年,已經音信皆無了。如果哪天晚輩得到家父的消息,一定請大人幫忙。我父子若能再度團聚,晚輩縱使做牛做馬,也要報答大人的恩德!”

說到最后,他真情流露,話語中已經帶著幾分哽咽。林縣令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安慰,“報答二字,你再也休提。本縣是欣賞你的才氣,并非想示恩于你!那樁案子本來就是場無妄之災,嗨,可惜滿朝文武沒人敢仗義執言!”

“晚輩知道大人施恩不望報!但大人畢竟是第一個真心關照晚輩的長者!晚輩,晚輩,晚輩失態了,大人勿怪!”程小九抹了把淚,嚅囁著道。

“你這小家伙!”林縣令又笑。他很喜歡小九臉上的青澀,那是他當官多年來,難得見到的一種表情。讓人不知不覺中就會心神變得輕松,不知不覺中想把彼此之間的關系拉近一些。

看著那青澀的面孔,他又笑著補充,“你好好訓練鄉勇,已經是報答我了。守城的事情,你也不必過于擔心。咱們這里距離武陽郡城與清河郡城都非常近。一旦有警,只要能堅守一日夜,援軍肯定能沿運河殺到。如果驚動了黎陽的守軍,賊人恐怕更是死無葬身之地!”

黎陽守軍的戰斗力有多強,程小九沒有半點印象。但既然縣令大人說得如此肯定,他也不再堅持自己加強鄉勇裝備的看法。只是在平素訓練中,大大提高了相應的強度。這樣一來,難免被鄉勇們偷偷地指點脊梁骨。但為了自己的前程,也為了報答縣令大人的恩德,小九已經無暇理睬那么多了。

于是,館陶縣的纓槍兵便成了這個夏天一道蔚然的景觀。每天上午,七百多桿纓槍隨著壯漢們的怒喝上下攢刺,整個校場如同綻放了萬樹桃花。一身淡白色葛布短打的程小九手持長纓行于槍陣之前,指東打西,一桿纓槍使得神出鬼沒。只看得無數前來瞧熱鬧的百姓目眩神搖,喝彩聲猶如雷動。

其中喊得最起勁的,便是朱杏兒和她的貼身婢女巧兒。二人將巴掌拍得通紅,渾然不顧周圍眼光的異樣。


上一章  |  開國功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