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記第九章 滅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逐鹿記 >>隋末逐鹿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滅佛

第九章 滅佛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梧桐疏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梧桐疏影 | 隋末逐鹿記 
第四集

教是在漢末時期傳入中原的,漢恒帝時,有安息國沙華,月氏國沙門之譖到洛陽,各譯佛經數十部,共一二百卷,這是史料上最初的記載。

進入兩晉南北朝時期后,因長期戰爭的結果,民不聊生,人事的努力,解決不了饑苦難的生活,天道既不足憑,生命也無保障,恐怖,悲觀,厭世的情緒充斥。

正好在這個時候,佛教思想洶涌輸入,生前身后,善惡業力,促成三世因果的報應,和天堂地獄間六道輪回的傳說,使人們更相信命運的安排,是由于前生業力的造就。

因此在亂離的世局中,民間很快就傳遍了佛教的觀念,人人信仰它可得身心的自慰,佛與菩薩的原義,就變為與傳統神祇的信仰相同了。

魏晉以來,玄學盛行,佛教傳人“般若性空”的學說與“易經”,“老子”,“莊子”等三玄思想一拍即合,形成了遁世而逃入佛門的風氣,其中,尤以士大夫階層,所謂的知識分子精英為然。

基于上述兩點因素,佛教才得以在中土普遍地傳布開展起來,其中,像北朝石勒時代的印度名僧佛圖澄,和姚秦時代的鳩摩羅什,以及中土名僧道安,慧遠,僧肇等人所起的作用甚為重要。

據說這些神僧不僅精通教義,甚至身具神通,故而,像石勒這樣的帝皇方才深信不疑,一旦上位者信奉之后,再從上往下推廣。教義的廣泛傳播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北周時期。佛教的教義在中土十分流行,佛門地勢力越發強大,許多高官貴冑都是其信徒。當時,光北周就有上萬座寺廟,僧侶一百來萬人,僧侶終日參佛,念佛,不事勞作。不服兵役,勞役,寺廟占有大量良田,且免征稅賦,寄名在寺廟下地佃戶不計其數,給國家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建德三年(公元574),周武帝正式詔令禁佛,跪地寺廟所有房產。土地,財務一律收歸國有,僧侶一律還俗,做工務農。該服兵役勞役的,按律征調。

當時。有四萬多所寺廟被賜給王公貴族做宅邸,有三百多萬僧侶被勒令還俗,北周地國力因此而強盛。

然而,楊堅以隋帶周后,佛門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因其得位不正,為了給自己的篡位找到天命上的理由,楊堅得到了佛門子弟的幫助,說他降生在佛寺之中,一出生就紅光照室,并有紫氣滿庭,出生后,一比丘尼不約而至,對其父說道,此子當受天佛保佑,并取名那羅延,此乃梵語,乃金剛不壞之意。

有了佛門子弟幫其造勢,楊堅的皇位也就坐得穩當了許多,投桃報李,相應地他也對佛門打開綠燈,同樣,有了上位者的參與,佛教又重新興盛了起來。

在隋朝短短的38年間,修建寺塔5000所,塑造佛像數萬,重修無計;出家僧尼達50余萬。

隋文帝被人稱做大行菩薩國王,其妻獨孤氏受戒后也被稱為妙善菩薩。滿朝文武大臣全都有自己的佛號。皇宮里天天霧煙繚繞設壇講經,佛樂高鳴永夜不絕,簡直跟寺廟沒什么分別。帝王后妃出巡,常跟從僧尼,隨時可開道場徊經拜佛。隋朝簡直成了地上佛國。

天下大亂后,除了一些小寺廟受到波及外,各郡各縣中,只要稍微大一點的寺廟受到的影響都不大,一是不管是亂兵還是流賊,大多數人對佛祖還是心存敬畏的,不敢隨意闖入褻瀆,再加上那些大寺廟都有上萬田畝,眾多佃戶依其為生,有的寺廟地防護甚至比那些小型塢堡還要堅固,為了弘揚佛法,寺廟內養有大量僧兵,這些僧兵不事生產,一味念佛習武,乃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舉個例子,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僧兵的威名就響徹了天下,一般地流賊隊伍根本就不敢靠近。

在高暢統治的河北,寺廟地數量卻也不少,它們占據了大量良田,依附于它的佃戶眾多,和歷朝歷代一樣,僧人一樣不繳賦稅,不事生產,不服勞役和兵役,十足的寄生蟲,是高暢這樣的政權所難以容忍的。

而就算它們繳納賦稅,也服兵役和勞役,高暢一樣不能容忍它們的存在。

高暢建立的政權是以靈寶神教為基礎,鼓吹的是對他個人的崇拜,他就是九天十地之內至高無上的神靈,其他的那些民間神靈都是被他所封的,而像佛教這樣的外來宗教的教義自然是與之相違背的

佛教教義教導百姓要逆來順受,這對營造一個和諧社會有極大的幫助,然而,這不是高暢所想要的,他希望這個民族稍微多一些血性,而佛教正是閹割血性的宗教,至于民眾多了血性,會不會推翻他所建的政權,他一點也不在乎,對像他這樣陷入無限輪回的怪物來說,不管在哪個時空,都不會存在千秋萬代永恒存在的王朝。

何況,他的靈寶神教充滿了排他性,注定會和別的宗教產生矛盾,像道教這種獨善其身的宗教倒還罷了,主張普度眾生的佛教是一定要將其抑制的,兩者之間,天生就敵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斷沒有妥協的余地。

就像高暢意識到佛教對自己的威脅一樣,那些佛門的有識之士也察覺到了靈寶神教的危害,高暢對他們來說,乃是妖魔的化身,為了捍衛真佛,高暢這個妖魔斷不能生存在世。

在以往,雙方雖然互相敵視,卻還沒有真正撕開臉,像廣靈寺這樣的大廟,最多是在背后用物資錢糧來暗地支持那些反抗高暢的勢力,而高暢因為自己建立的這個夏國根基還不穩,也對沙門子弟多有忍讓,沒有向他們舉起血淋淋的屠刀。

然而,兩邊的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現象而已,最終,雙方免不了要交手,現在,只不過是在積蓄力量而已!

在高暢掃平幽州,擊敗羅藝之后;在他平定了一小股陰謀份子的叛亂之后;在王薄等流寇狼狽逃出他的領地之后;那些具有遠見卓識的大德高僧們知道,高暢向自己等人攤牌的時期快到了,在他率軍南下之前,必定會向佛祖高舉屠刀。

不談宗教之間的爭斗,光是他通過鏟除這些寺廟而得到的錢糧收入,就足以支持他的軍隊作戰一年了,只是這樣的一個誘惑,那個妖魔就會痛下殺手。

與掌握著國家這個強勢力量的高暢相比,沙門的力量天生就處在弱勢,所以,要想力挽狂瀾,他們只能行險一擊。

這也是在這次刺殺行動中,廣靈寺會出動僧兵鼎力相助李唐的原因。

然而,這卻給了高暢下達滅佛令的借口。

七月十一日,黃昏時分。

信都郡,武邑城南五十里,十里坡,廣靈寺。

夕照撒在巍峨華麗的寺廟建筑群上,給它平添了一層金色,看上去頗為寶相莊嚴,然而,在寺里的那些僧人眼中,這景象卻流露出一絲頹敗之氣。

殺氣凜然的高暢軍已經將廣靈寺圍了個水泄不通,林立的長槊閃耀著陣陣寒光,高暢的王旗在傍晚的徐風輕輕飄拂,金光燦燦。

寺廟的外圍已經被高暢軍占領了,廣靈寺的僧人們都蜷縮在大雄寶殿內,在剛才的那次拼殺中損傷慘重的僧兵手持武器,面無表情地站在大雄寶殿外,里面,青煙裊繞,滿是檀香的香氣,幾個老和尚并排坐在佛祖的雕像前,低聲念著金剛經的經文,在他們身前,其他那些僧人紛紛跌坐在地,隨他們一起誦念。

如來依然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做捻花微笑狀。

“給你們一刻鐘的時間,再不出來投降,全部處死!”

一個大嗓門的傳令兵在殿外大聲向內喊話,一連喊了三遍,殿內并無回應,守在殿外的僧兵猶如怒目金剛一般狠狠地瞪著他,卻也沉默不言。

誦經聲越發地大了,從大殿內飄出來,縈繞在山林之間。

一刻鐘很快就過去了。

高暢雙手抱在胸前,面無表情地望著那個金碧輝煌的大殿,他微微點了點頭,一旁的薛仁貴忙舉起手,然后,猛地放下。

隨著令旗的搖動,一排士卒從陣中魚貫而出,他們將綁著引火物的箭頭點上火,然后,將箭矢放在弦上,隨著傳令官的一聲輕喝,一排火箭掠過傍晚的天空,落在全是木制建筑的大雄寶殿上。

火很快就燒了起來,火花在房頂上跳躍,甚是美麗。

誦經聲為之一頓,隨后,又更加高昂,更加急促地響了起來,直到被火焰燃燒的聲音所吞噬。

七月十一日,高暢火燒廣靈寺。

七月十二日,夏國領地全面禁佛,佛像被推倒,寺廟被改為農莊,僧侶紛紛還俗,田地被分給佃戶與流民,全天下的沙門為之震動,高暢成為了全天下佛門子弟眼中的妖魔。


上一章  |  隋末逐鹿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