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記第一集 第一百二十章 定平原(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逐鹿記 >>隋末逐鹿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集 第一百二十章 定平原(二)

第一集 第一百二十章 定平原(二)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梧桐疏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梧桐疏影 | 隋末逐鹿記 
第一百二十章定平原(二)

樹稍,枝條飄搖。

從院墻之外,隨風傳來了士卒們訓練時的陣陣吆喝聲,白云漂浮在藍天之上,慢悠悠地變幻著形狀。

高暢和秋長天坐在柳樹下的石凳上,一張石桌擺在他們中間,上面擺放著一個茶壺,兩個盛滿茶水的茶碗分放在兩人身前。

和往常一樣,高暢對這種加水煮熟的茶水并不感冒,茶碗放在他身前,他動也沒有動一下。

秋長天輕搖羽扇,一副名士做派,毫無階下之囚的覺悟,對此,高暢不以為意,他直截了當地提到了自己的來意。

“先生,本人有一事相求,希望先生能應允!”

語氣中,雖然蘊藏著某種不容違抗的意志,高暢表現出來的態度卻非常誠懇,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倨傲,不像面對敵人時那樣冷冽,也不像面對下屬時那般威嚴,讓人不知不覺想聽他的號令行事,卻又不會感到屈辱。

兩天沒有來這個小院,一來就提出要求,秋長天知道對方在對自己下最后通牒了!

該不該投靠高暢,秋長天還沒有想明白,他也知道,就算再給自己一段時間,也不會有什么決斷,在個人的情操和現實之間,他無法選擇!

他深吸了一口氣,微笑著說道。

“高將軍,無須客氣,有話請講!”

高暢站起身。額前垂下地發絲在風中輕擺,他身著一套潔白的文士服,身上沒有武將特有的殺伐之意,卻多出了些許的出塵之意。

面對不同的人,高暢身上所具有的氣質各不相同,他知道,作為一個上位者,他必須讓那些跟隨者在自己身上看見他們想要看見。以致欣賞,敬佩,崇拜的東西來,這也是那些如凌敬一般的有心人看不透他這個人地緣由吧?

此時,高暢身上流露出來的出塵之意,秋長天頗為欣賞。

秋長天曾經對自己的好友說過。他非常羨慕陶淵明,羨慕他能過那種采菊東籬下的隱士生活,不像自己,全身充滿了煙火氣。

故而,這也是他對高暢抱有某種奇怪的好感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身故地宇文醒大人對先生有知遇之恩,所以,我不奢望先生投靠于我,為我效力,這樣做。對先生未免太殘酷了!”

秋長天還在想要是高暢招納自己,自己該如何回答的問題。猛地聽見高暢如此說,不由一愣。不明白高暢說這話的意思?

莫非,要放自己走?

這個時候,自己的心情如何,他說不清楚,輕松?解脫?或許,還有某種失落吧?他憑息靜氣,靜待高暢的下文。

“不過,如果就這樣放先生走。我又覺得對不起先生!”

此話怎講?

秋長天更加糊涂了,高暢一邊說話。一邊在他面前走動,他覺得自己的眼睛都要被晃花了。

“先生身具高才,太平時可以治理地方,教化百姓,亂世時可以輔佐君主,建功立業,隱身鄉野,躬耕于田園,對先生來說,也是一種殘酷啊!”

高暢站定身子,輕輕拂開垂在身前的柳樹枝條,他平視秋長天,神態誠懇地說道。

“我希望先生能夠留下來,不是為了我,也不是為我效命,而是為平原的這一方水土,為平原的這幾十萬老百姓!”

說罷,高暢躬身向秋長天行了一禮。

“高將軍,使不得,使不得,這讓秋某如何敢當!”

秋長天慌忙回了一禮,腦子卻在急速地轉動著,想著高暢話里的意思。

“平原郡久經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此時,正是人心思定地時候,正需要秋先生這樣的人站出來,收攏流民,讓他們返回故土,安居樂業,這也是我要拜托先生地事情!”

“這個!”

一絲遲疑從秋長天臉上掠過。

“先生并非我高暢的臣子,也不是做我高暢手下地官,而是這平原幾十萬百姓的父母官,仍然是這大隋王朝的官員,因此,這并不會對先生的操守有所影響,沒有人會認為先生是忘恩負義之輩!”

是這樣嗎?

高暢的話雖然冠冕堂皇,然而,秋長天知道,這只是掩耳盜鈴而已!只是高暢給他的一架梯子而已!

不過,這不就是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嗎?在自己的心中,不是已經想要投靠這個人,期盼能跟隨他拯救萬民嗎?

既然有了這個臺階,不如就此借坡下驢吧?

現在,高暢正是起事地初級階段,缺乏的正是像自己這樣地讀書人,在這個時候投靠他,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

秋長天抱拳在胸,向高暢躬身行了一禮,正色說道。

“既然,高將軍如此為在下做想,在下若是不應許,未免太過不近情理了,為了平原的這幾十萬老百姓,就算被人指責我忘恩負義又如何?大義之前,區區一點名聲不足掛齒!讀書人讀圣賢書,所為何事?不就是為了教化百姓,讓彼等安軍樂業嗎?我想,孔圣人當前,也不會對在下今日的決定有所微詞!”

“如此甚好!”

高暢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對方雖然一臉的大義凜然,話語鏗鏘有力,然而,高暢知道,這不過是作秀而已,如果,面前這人真的對宇文醒忠心不二,早就自己抹了脖子了!雖然,下面那些人說他曾經抹過自己的脖子,不過那只是失敗之后的一時激憤,真的是忠義之輩,在心情平復下來之后,應該仍然抱著尋死的念頭才是啊!

不過,說到作秀,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為了配合對方演這場戲,還真是麻煩!

“先生,我代平原的老百姓謝謝先生今日的決定,日后,我就把他們交給先生了,平原的安危由我來負責,政務上的事情,就需要先生多多費心了!”

“應該的!應該的!”

秋長天連連點頭,和高暢兩人相視一笑,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話語無須說得太多。

在高暢和秋長天一笑泯恩仇的時候,在郡守府的政事堂里,黃世仁的心情就沒有這般愉快了!

所謂政事堂,只是一個軟禁平原這幾個世家家主的地方。

所謂軟禁,并不是

他們出門,限制他們的人生自由,不過,不管他們去算是如廁,休息,都會有好幾個高暢安排的衛士形影不離地跟隨他們,美名其曰是保護他們,實際上,地球人都知道,這是在監視。

所以,和軟禁并沒有多大的區別。

為了相應這些家主建設平原,保衛平原的熱情,高暢強行安排了一些職務給他們,不過,就像管平這個郡丞一樣,這些職務都是不管事的,畢竟,高暢只是想把他們當作人質,并不相信他們會真心投靠自己。

在那天晚上,黃世仁是第一個向高暢卑躬屈膝的人,然而,無論他如何的努力,高暢始終不相信他,他所受到的待遇和其他的家主沒有什么不同。

這些家主,包括并不是趙家家主的趙夙風在高暢的指示下,寫了好幾封信由高暢遣人送往他們位于城外的塢堡。

信的內容很簡單,無非是要錢,要人,要糧!

每一次要的分量都不多,在他們完全能夠承受的范圍,然而,次數一多,這分量就不少了,小刀子一刀刀割起肉來才真是疼。

其中,李淑曾經鼓起勇氣詢問高暢,想知道一次性出多少錢糧,才能讓高暢放自己回去,當然,他的話語很婉轉,只是說自己家中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希望回家處理完事情之后。再來城中為高暢效力。

高暢并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帶他去看稚虎營地訓練,然后,指著自己身邊的一個童仆,告訴李淑,那是管平的獨生兒子,以前,不學無術。如今跟著自己,學會了不少,他問李淑有沒有意向讓自己的兒子也來學習學習,當然,要是年齡大的話,也可以到政事堂來擔任公職。

如此以來。李淑再也沒有開口請求回家了,要是連兒子來了也被扣下來,自己也回不去,那就太冤枉了!

最初,黃世仁在第一時間選擇屈服,實際上,只是想度過當時那一關,在他看來,高暢只是一個運氣比較好的流賊頭子,真的投靠他?笑話!

他想。要是自己委曲求全,低聲下氣。或者能欺瞞高暢,讓他放自己一馬。就算損失一些財物也不過分,他沒有想到的,高暢根本不為他地表演所惑,牢牢地把他控制在手中,從他那里一點一點地榨取錢糧!

這樣下去可不行!

他心中有著別的盤算,所以,今天找上了顧旦,在護衛們的監視下。用一種隱晦的語氣試探顧旦,想知道他心中是怎么想的!

畢竟。黃世仁雖然認為自己很聰明,不過,顧旦是一個真正具有智慧的人,他地想法和做法對自己具有一定的啟發。

然而,顧旦沒有理會他的暗示,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淡的語氣告訴他,在上一封信中,他已經命令自己的兒子前來平原城,擔任高暢的童仆。

聽到顧旦這樣一說,后面的話自然就說不出口了,失望之余,黃世仁的心情自然說不上好了!

顧旦為什么會選擇屈服呢?難道,他看好那個暴虐的流民頭子,認為他能成大事?

黃世仁不知道高暢能不能成大事,他只知道每當錢糧從自己的莊園運出來,運進平原城地時候,他的心疼得緊,就像在割自己地肉一樣,再這樣下去,他想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他必須想出辦法來擺脫這樣的局面。

當黃世仁出言試探自己地時候,顧旦立刻明白了他心中的所想,他覺得這個平原郡有名的吝嗇鬼在玩火。

黃世仁的吝嗇在平原的鄉紳之間是非常出名的,大斗進,小斗出,這樣的花招就是他創造的,黃家地佃戶在平原各家之中,日子過得最不好,他們所受的盤剝往往讓外人難以想象,要不是勉強能夠活下去,他們早就跑個精光了,即便如此,還是不時有人偷跑,寧愿去當流民,去做盜賊。

黃世仁地所作所為,顧旦一點也看不上眼,以詩書傳家的顧家,對下面的佃戶非常和善,名聲遠播,就連張金稱肆虐平原郡的時候,也因為他的聲名,沒有去動顧家。

雖然,看不起黃世仁的所作所為,不過,大家都是鄉親,共飲一河水,顧旦還是隱隱點了黃世仁一句,不想他玩火,以致弄得家破人亡。

和高暢相處的時間一久,顧旦對他的忌憚就越來越深,他根本看不清這個人,在這個人身上,蘊藏著某種令他戰栗的力量,正因如此,顧旦選擇了真正的臣服,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是正確的選擇。

上善若水,柔而不爭,這才是永恒的生存之道啊!

可惜,黃世仁沒有顧旦那樣的眼光,也沒有他那樣的生存智慧,他和管平一樣都喜歡聽數銅錢的聲音,然而,管平喜歡錢流動起來,他則喜歡把錢存起來,放在密室和地窖之中,當迫不得已要把錢拿出去的時候,他比失去親生兒子還要難受。

這樣的一個他,為什么選擇下面的路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上一封寫給家里的書信里,他用密語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訴了家里主事的兒子,他再也不能忍受高暢對自己的無休無止的盤剝了,他決定逃跑。

沒有人在外面接應的話,逃跑只是自尋死路,然而,在城里的那些家丁已經被高暢安排到軍中去了,指望不上。

于是,他在信里讓自己的兒子派一些親信潛入到平原城來,伺機解救自己脫離苦海。

他原本以為顧旦的心中和自己一樣,都不甘忍受這種待遇,故而,準備和顧旦聯手,一起逃出這個地方,當然,有這樣想法的人越多越好,聯系顧旦之后,他還準備聯系白信,李淑,趙夙風,畢竟,人多力量大,容易成事。

然而,在顧旦這里碰了釘子之后,他放棄了聯系別人的打算,決定靠自己的力量逃出去,畢竟,真正能夠相信的人只能是自己本人!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隋末逐鹿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