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求生記三卷一百零六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求生記 >>三國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卷一百零六回

三卷一百零六回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水瓶座·杰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水瓶座·杰 | 三國求生記 
以呂蒙為首的六萬東吳大軍來勢洶洶,只是才剛剛在福州邊上扎下營寨,陸仁便差高言為使來勸呂蒙退兵。[萬書樓]呂蒙拒絕之后,高言又說陸仁想雙方先停戰三天,并且陸仁會送上一大批的糧草酒肉來招待一下東吳軍兵,說是盡一盡“地主之誼”與了斷與東吳舊有的和約。呂蒙也不知是哪根神經不對勁,竟然答應了……

潘璋、馬忠疑惑不解,呂蒙卻陰著張臉坐回桌幾邊,又在地圖上比劃著算了起來。潘、馬二將猶豫著想上前過問一下,呂蒙忽然抬頭向二人瞪了一眼,嚇得二人退回去不敢出聲。

“五日、十日……”

呂蒙口中念念有詞,似乎算些什么算得相當認真。許久過去呂蒙才頭也不抬的問道:“派去福州刺探軍情的細作回營了沒有?”

“尚未。”

呂蒙緩緩起身,懷抱起了雙手道:“我有些累,先睡一會兒。如若細作歸還即刻帶來見我。”

“諾!”

眼巴巴的看著呂蒙回艙睡大頭覺,潘、馬二將也不敢再多問什么。就這樣一直到傍晚時分,呂蒙派去刺探福州軍情的細作終于歸來,呂蒙正在吃晚飯,聽說細作歸來急命領入艙中問話。

“你辛苦了!我且問你,福州現有軍兵多少,臨戰準備如何?”

“回稟將軍,福州原有的常駐守軍為八千人,但是早在一月前泉州突然增兵兩萬五千。現在福州共有守城軍兵共計三萬三千余人。福州城墻高五丈(約十米多),寬三丈,甚是堅固,城墻上的各處要點還安置有投石架、排弩等守城利器。據聞自泉州增兵時起,福州城便晝夜都有軍兵巡視,守衛甚至是嚴密。”

“嘶”呂蒙吸了口涼氣,心中暗想道:“光一個福州堅城就有三萬多人。還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增調好了兵馬?陸仁地準備也作得太周密了!可惜啊。如果是一個月前東吳就能完成軍備疾馳至此的話,僅有八千人的福州還是有機會強攻下來的。”

哼,呂蒙怎么就不想想陸仁手底下的情報網會是吃干飯的不成?再說陸仁盯孫權可一直都是盯得相當緊的。孫權真要是有點什么舉動,陸仁肯定會先孫權一步完成準備。是你調集軍隊糧草從會稽趕到福州快,還是夷泉用海運調動兵馬到福州快?

想了想呂蒙又問道:“福州地三萬兵馬全部都駐扎在城中嗎?”

“是地。不過據小人探知,三日前的深夜,福州有兩支兵馬趁夜出了城,比及平明誰也不知這兩支兵馬去了何處。”

呂蒙微微點頭。命人取來地圖,又參詳了半晌才道:“好險!依福州城的地型,周邊有好幾處可以設伏的地方,我若如攻取皖城一般揮師疾進必然中計……細作,除去這些你還有探聽到什么沒有?”

“回稟將軍,小人還探知泉州駐有軍兵近六萬人,其中水軍約為兩萬人,各類大小戰船不計其數。據福州百姓說。若是從泉州乘船沿海路趕往福州,至多兩日便可抵達。”(PS:這里再次說明一下,這里的福州可不是現在的福建省省會的那個福州。在第二卷中有寫過,魯肅帶兵攻打泉州未果,陸仁和劉曄也意識到泉州沿海一路必須要有一座前沿城砦作為泉州門戶。便在離泉州三百余漢里的地方修筑了一座新城,事后陸仁為這座城命名地時候直接就用了福州)

聽完這些呂蒙的頭嗡的一下變得老大,這叫什么事啊?陸仁在泉、福兩地集結的總兵力竟然在十萬左右,而呂蒙帶來的兵力不過六萬上下,而且還是要打對自軍極為不利的攻城戰!如果是打野戰、水戰的話呂蒙到是很有信心。可是這攻城戰……

“軍兵十萬!?上回探聽來的軍情不是說泉州一帶只在五萬左右嗎?陸仁地手上到底有多少兵力?這還是只在泉州。他的交州、廣州、桂陽又會有多少兵力?他怎么養得起啊他?”

屁話!陸仁要是養不起也不會弄這么多兵了。表面上在呂蒙這些人的眼中,陸仁不過就是有夷、泉、交這些地方。可是他們沒有把陸仁在東南亞的諸多掌控于手的地面算進去。再說陸仁一直在致力于改進農耕技術,并且從東南亞那邊引進了許多地優質谷種,讓一些農耕經驗豐富的老農嘗試著進行雜交培育,再加上亞熱帶氣候的關系,很早的時候就能一年兩熟甚三熟,手頭上有的是糧食。這還不算,已經在汶萊混得風生水起,小日子過得優哉游哉地士家每年還會感恩戴德地送上一大批糧食給陸仁表表心意……要不然陸仁哪會有那么多的糧食轉賣給曹劉孫三家,此外陸仁已經獨霸天下地酒業要消耗的糧食也不是個小數目。

其實到現在為止,不算上海外不打仗的香料群島與北邊的一些地方,陸仁在交州、廣州、桂陽、夷泉這些地方的總兵力是二十五萬左右。二十五萬,看上去確實很多,只是陸仁的領地戰線比較長,一些要點地區沒個幾萬的常備軍誰都不放心。真正算過去,陸仁的兵力較之漢時諸候的常規水準充其量只能算是平平而已。舉個例子來說吧,在歷史上三分歸晉時,東吳孫皓降晉,其勢力版圖其實和現在陸仁占據的土地差不了太多,相對來說生產力還比陸仁要低許多,可是這樣到投降時東吳上下都還保有二十三萬的兵力,這還是沒算上最終大戰時的損失的數字。

至于泉州能這么快集結了近十萬的兵力,其實是為了準備這次與孫權的決戰,荀建議陸仁把先把廣州、夷州這些近一些地地區的兵力集中到泉州來。然后再把交州、珠崖的兵力替補到廣州,這樣就能夠爭取到寶貴的準備時間。也就是說,此刻陸仁后方的交州、珠崖除了常規警戒、治安的兵力之外可就沒兵了。反正這些地方是大后方,打不起什么仗,安全得很,兵力少一些沒關系。

呂蒙在那里頭痛,一旁的潘、馬二將也臉色大變。稍一猶豫二人同時問道:“將軍。泉州軍兵十萬這話……會不會其中有詐?之前高言為使。說陸仁送糧給我們犒勞將士,難道不是緩兵之計嗎?”

呂蒙擺擺手道:“不會有詐。想那陸仁富甲天下,平時便以賣糧草軍需給各方諸候來圖利,真可謂糧草豐盛之極,養個十幾萬地軍兵怎么會養不起?高言來時狂態畢露,其實就是真狂,而送糧草給我們犒勞將士,我細想一下也是其意有二。一是自恃其勢向我等示威。其二……方才細作也不是報知說福州城三日前有兩支兵馬趁夜出城不知所蹤嗎?以吾度之就是在福州周邊設伏去了。”

“將軍地意思是……”

呂蒙道:“陸仁這一路上沒有放出過半個軍兵,先是讓我等認為福州疏而無備。然后又派高言為使,故意說要先停戰三天,讓我們確信是福州無備之下使出的緩兵之計而冒然輕進,我等若輕進攻城必中其伏……我在答應陸仁停戰三天的時候查看過高言的神色,于時高言的神色微微變了一下,定是見我識穿其謀稍有些慌亂。”

潘璋恍然道:“原來如此!將軍高見!只是現在我等當如何應對?”

呂蒙看著地圖沉吟道:“福州城池堅固守備森嚴,彼又早已設下埋伏專候于我。我等萬萬不可一意強攻。十萬大軍……陸仁還真不是嚇噓人的,或許我等尊從其意,速速退軍方為上策。”

“將軍!”

呂蒙搖搖頭:“軍已至此,一戰未戰便退還東吳,我又有何面目復見吳候乎?嗯……我軍就在此處先休息幾天也無不可。反正有人請我們吃喝。傳令下去,全軍上下謹守營寨,時刻防備陸仁軍兵偷襲,不可輕進!違令者斬!”

“諾!”

數日過去,福州城一直一仗未打。兩邊都嚴防死守。生怕露出什么破綻給對方抓住機會。當中也有些小插曲,就是陸仁許下的犒勞糧米準時送到。呂蒙也厚著臉皮收了下來散發給軍中將士。而一連幾天呂蒙都沒有半點動靜,福州城外的伏兵見無機可趁,隨軍口糧又吃得差不多了,只能在某天地深夜退還福州。關于這個呂蒙探知之后,只是冷笑不已。

不說呂蒙在福州如何冷笑。在泉州府衙中,陸仁與荀收到了福州荀攸的信報之后都在那里哈哈大笑。

“唉!呂子明到底是呂子明啊,名不虛傳呢!本來想給他個下馬威的,沒想到給他一眼看穿,白貼了我三千石的糧米。這頭一仗公達到是輸給呂蒙了。”

荀笑道:“江東良將頗多。這呂子明昔日能強奪皖田而令張文遠救應不及,也確有幾分本事在身。不過這頭一仗雖然看上去像是主公輸了,實際如何也心中有數。”

陸仁點頭道:“是啊,戰術上的勝利并不表示就是戰略上的勝利。荀公,你覺得我這一計如何?”

荀道:“高明,實在是高明。這一仗其實不管打還是不打,主公在大略上都是贏家。”

怎么這么說?如果呂蒙不信邪硬要打,那么中埋伏就會是肯定的事,而以福州城堅固的守備,呂蒙是不可能一口氣就攻下來地黃老頭和荀攸可都調去福州了!不打呢?雙方看起來是都沒什么損失,只是這件事要往后面看,看的是雙方身后的后勤支持!陸仁是什么情況,而孫權又是什么情況?

陸仁軍兵十萬,人數比呂蒙多,但在后勤保障方面卻沒有什么問題。呂蒙卻不一樣,六萬大軍出征的消耗很大,孫權雖說有些家底,可是和陸仁比一比卻絕對的拖不起,多一天地消耗就要多一分的危險。萬一陸仁守得密不透氣讓呂蒙不敢強攻而陷入持久戰,拖到東吳境內的經濟隱患暴發,那孫權可就完蛋了。

二人復又大笑,笑過之后陸仁道:“我總感覺這一仗有點像舊日的官渡一役。我就像昔日的袁本初,孫權就像昔日地曹孟德。只不過有了袁本初敗亡地前車之鑒,我是不會犯相同的錯誤地。”

荀點頭道:“主公此比甚是恰當。猶記得那時,袁本初只要采納了田、沮二人之謀,曹公必定敗亡……不過主公也要小心啊,可不能讓呂蒙找到機會給你來次烏巢大火。”

陸仁道:“這個我心里有數。呂蒙的兵力比我少是不假,但是論實際戰力我卻比他差,我軍真正的優勢是在守城戰上,千萬不能和他打野戰。所以我決定拖下去……不過呂蒙應該不會就這樣一直對恃,但是在陸路上他不能誘福州軍兵出城野戰的話……”

“海戰!”

三個人同時喊出了這個詞,兩個是陸仁與荀,還有一個就是已經查覺到不妥的呂蒙。

呂蒙被擋在福州不能前進一步,這兩天他已經派出了少量的軍兵試圖誘敵出城,可是當看到福州軍兵就是不出城一步的時候,呂蒙已經明白單從陸路進攻是不可能的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海路進攻,搶到制海權,先讓泉州的大軍不能快速支援,同時切斷泉福之間的補給線,這樣對福州這個落腳點就有機會以局部兵力優勢給強攻下來。只要攻下福州暫時堅守,呂蒙還可以等待孫權加派的援軍……


上一章  |  三國求生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