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求生記三卷一百零一回 拼謀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求生記 >>三國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卷一百零一回 拼謀略

三卷一百零一回 拼謀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水瓶座·杰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水瓶座·杰 | 三國求生記 
第三卷第一百零一回拼謀略

卻說谷大利雖死,山越諸族已亂,但是陸仁在山越各族中的影響力還是有的。而荀給陸仁的建議是對山越各族不要被動的防御與等待,而是應該積極的派人出去游說拉攏。必竟陸仁與孫權不同,孫權對山越一直是采取鎮壓與利誘,一但山越稍表臣服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繁重的兵役與稅賦,使山越宗族不堪重負,要不然山越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在都不會叛亂不斷。

而陸仁呢?一直以來都是以一個友好商人的面孔出現,平時的交易公平合理,時不時的還會給一些貧困的山越部族一定的幫助。因此在山越族人的心目中,陸仁與孫權根本就是兩個概念。

孫權想圖謀陸仁,陸路上先得打通山越,所用的手段不外乎分化、拉攏與攻破。但是仔細想想,以孫權與山越之間的世仇,除了一些有野心的山越部族,其余的多半還是抱著不信任的心態。因此真要拉攏山越宗族,陸仁的優勢更大。

前者劉曄建議陸仁馬上切斷與山越各族間的交易往來,很快就收到了效果這么多年來,眾多的山越部族已經習慣了與泉州交易互市,換回他們所必須的大量糧米與日常生活用品。陸仁突然一下以“山越王暴斃,山越間情況不明,吾泉州恐為奸人所害”為名切斷了貿易往來,實在是和斷絕了許多山越部族地生路差不了太多。由此可見。陸仁借用歐州殖民時期,對北美地區印第安人采取的商品攻勢、經濟控制戰略其實是多么成功。

前后大概兩個來月的時間,也就是到建安十八年的秋末,前前后后趕來泉州表示要投靠與依附陸仁的山越宗族不下二十個,其中甚至還有谷大利的三子谷南與四子谷北。從谷南與谷北的口中,陸仁得到了谷氏宗族的一些內部情報。

谷大利的死已經無需再去多提,谷大利的東西南北這四個兒子中,長子東已經死在了宗族內部地爭權之戰,而最先發動攻擊的卻是次子西,并且在爭位成功之后的幾天就接待了孫權的來使賀齊。并接受了孫權授與地官位印綬。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谷西暗中肯定是早就和孫權勾結一處,不然憑他一個宗族次子的身份與能力,哪里能在暗中聚集到能夠控制全族的兵力?

谷南和谷北在宗族里斗不過谷西。便帶著一部分不愿聽從孫權與谷西號令的族人來到泉州投奔陸仁。而他們帶來地谷氏族人,約占整個谷氏宗族的四成左右。

在此之前,陸仁已經派出了細作去打探山越各部族的情報。確認谷南與谷北的投奔屬實之后,陸仁馬上就接待了谷南、谷北,并且把他們暫時安置在了泉北關隘往北三十里的一片山區中。時不時的送些錢糧去安撫一下。為什么要安置到這里,而且還是暫時?原因很簡單,按荀的提議,對山越不應收,而當助。把谷南、谷北安置到泉北山區,目的就是要借用谷氏原本對山越各族地號召力,把本來就不愿服從孫權,甚至是不愿直接聽命于陸仁的山越宗族給聚集起來。以谷南、谷北要除掉勾結世仇孫權弒父弒兄奪權的谷西為名,先行擊破谷西,把山越重新掌控到陸仁的手中。親和陸仁地山越重立,陸仁只要在當中稍稍的挑撥一下。孫權就不能對山越這邊取得半點的進展,進而就能夠保證泉北一帶山區陸路的安全。

要做到這一點并不算太難,整個山越現在可以說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依附谷西,另一部分在慢慢的向谷南、谷北靠攏。谷西身后地是孫權。谷南、谷北身后地是陸仁。要拉攏與扶持親己勢力。少不了大量的錢糧與軍需支持,而這方面正是陸仁地強項。陸仁隨時隨地就可以調撥出大量的錢糧軍需去支援谷南、谷北。孫權想這樣做的話卻頗有些難度。要知道一直以來陸仁可以說從未參與過什么大規模的戰事,幾乎就是專注于境內的開發與經濟儲備,可孫權卻是打完赤壁沒多久又和曹操干過一場大仗,手頭不緊才怪了。就算不打,因為兩家的行政與開發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陸仁的經濟能力也遠遠強于孫權。君不見在桂陽,孫權還常和劉備搶陸仁提供的有限的軍需供應的份額?

這就是荀出給陸仁的計策,要揚長避短。充份發揮陸仁經濟實力強,人緣口碑好的優勢,盡可能的先避免與孫權之間的短兵交鋒,讓孫權在山越的問題上繼續頭痛。山越情況不明,孫權雖說勉強扶持起了谷西,但是世仇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化解掉的。再者谷西勾結孫權弒父弒兄奪權一事,在山越族人中已經是“不是秘密的秘密”,陸仁再有意的散播一下流言,同時孫權對谷西這些依附過來的宗族不能及時提供經濟支援的話,山越各族漸漸離心改而投奔陸仁只是早晚的事。而山越中只要還有較強的反對孫權宗族勢力在,孫權想一口氣拿下山越只是一句空話,更何況山越部族的背后還有一個陸仁在?

“打仗,并不一定就是要兩軍陣前廝殺不停。上兵伐的是謀,兵爭只是其末也。”這是荀在得知又有幾個山越部族投奔到谷南、谷北那里時笑著說出來的話。

陸仁望了望眼前頗有幾分悠然自得的荀,遲疑了一下問道:“荀公,現在聚集到谷南、谷北那里的山越部族已經不在少數,你看是不是可以讓谷南、谷北興兵攻討谷西了?”

荀連忙擺手道:“萬萬不可!現在千萬不能讓谷氏兄弟打起來,至少是大規模地爭斗不能打。義浩。谷氏兄弟間的相爭可不比得之前的袁氏兄弟,袁氏兄弟相爭時,除曹公在暗圖之外再無外力,故此袁氏兄弟打得越激烈越好。可是谷氏兄弟相爭,站在兩方背后是你和孫權。論人丁實力,谷氏兄弟相差不遠,但你和孫權相比,你的長處是錢糧,真正兩軍交鋒你卻因為手中無將而遜于孫權太多太多,總的來說你擅守不擅攻。如果谷氏兄弟暴發大戰。你和孫權也勢必會各自派出援軍參戰,兩軍一交鋒,之前我建議給你的揚長避短之計也就失去其效用,你必有大失。所以于谷氏兄弟之爭。先盡可能的保持現狀對你才比較有利。”

陸仁點頭道:“也是,黃老將軍雖然從交址調來了這里,但本意還是為了加強關隘與城池的防備。水師方面,陳廣可能再過半個月就會回來……荀公,這便是所謂的拖字訣吧?”

荀道:“不錯。現在就是要拖。山越那里不妨就讓他們暫時分成南山越(谷南、谷北)和北山越(谷西)兩部,任其對恃。谷西奪們本屬離德之舉,再強行舉兵攻討谷南、谷北只會使其部族人心不穩。只要兩越大戰不起,孫權也不能直接派兵出來。而在兩越的問題上,義浩你有地是錢糧拖得起,孫權卻不見得能拖得起。假以時日,孫權與谷西負供養不起的部族必會漸漸背離,說不定還會改投向谷南與谷北。慢慢的會南越漸隆北越漸衰,因此拖得越久,對你也就越有利。待時機一到,資助南越一舉攻破北越即可。如此孫權在陸路上便再無用武之地。”

陸仁道:“那……孫權會不會直接就發兵攻取山越?”

劉曄接上話道:“孫權沒有那種膽魄。他如果真有這種膽魄的話,只怕谷南和谷北也逃不到泉州。況且夷泉兩州素來嚴備甚嚴,孫權若不先平山越就輕舉大兵來攻我夷泉,實與求敗無異。”

陸仁心說求敗?別是獨孤求敗就好。

時間在一天天地過去,以山越為中心。陸仁與孫權之間在暗中較勁。這時柴桑陸信又傳回來了消息。說是魯肅曾經苦勸過孫權很多次,不可對陸仁用兵。孫權硬是一句話都沒有聽進去,還把魯肅轟去了柴桑統領水軍,要他專心防備北方曹操。

山越這邊孫權已經花去了不少錢糧卻無甚進展,孫權就索性把力量都集中在了水路與沿海路線上。除去這幾年本身造的海船,還從長江水師那里調撥了約三分之一的艦船出來集中到了會稽,統算一下各類大小船只竟然有上千余只,目前正在進行海戰的操練,相信過不了多久孫權的船隊就會大舉再下,和陸仁展開一場海上決戰。

“乖乖隆滴東!上千艘戰船?我夷泉兩州水師地常備戰船也才不過四百來只!還好陳廣和蔡沾都趕回來了,不然我還真不知道該怎么應付那!”

向荀、劉曄、黃忠三人說了一下情況,劉曄最先應道:“若是從海路與沿海一帶進兵,泉州東北方向的福州便是孫權的必爭之地。他不攻下福州會無處落腳歇息。”

陸仁道:“福州?那不是當初我擒獲魯子敬的地方嗎?真有意思,孫權就不怕我這回再抓住他幾個將領。這回要是再抓住,我是不會再放回去一個人了。愿降的我收,不愿降的給我當苦力去,刺頭什么的我讓他變無頭。”

眾人大笑,笑過之后荀道:“主公你也不可大意,福州是泉州沿海一路的門戶,孫權大軍一至對福州肯定是勢在必得地。他若不取福州就從海路之取泉州,很容易就陷入死地。因此在福州那里肯定會有一場大戰。主公應該先把陳廣率領的水師先調去福州守衛海路,調王厲領數千人馬去福州城助司馬義鎮守陸路。凌遠帶水師主力來泉州候命,夷州海防則交由蔡沾來負責。如此只要不出大錯,福州便可擋住孫權軍兵南下腳步。”

老將黃忠可有些按捺不住了,跳起來叫嚷道:“那老夫吶?大戰在即,未何無老夫之用?”

荀笑道:“老將軍稍安勿燥!泉州重兵可盡在老將軍之手,一但哪邊有了戰事,就要老將軍率領重兵趕去救援。泉州必竟有山越與沿海兩條要道,萬一孫權在山越那邊也有所舉動,就要靠老將軍出馬擊退了。”

陸仁道:“荀公的意思是說,孫權也很可能會聲東擊西?”

荀點頭道:“然也!兵法上說用兵當虛虛實實,不教人度透本意。想孫權與主公尚有和約,卻如此大張旗鼓的作出從東面海路進兵地模樣,不是在明教主公防衛嗎?若是他在西路的山越突然發難,主公也多半會啐不及防。用兵無絕對之時,盡可能的多作準備加強防衛,先為不可勝方為上。”

陸仁稍稍恍然的點點頭,忽然想起了什么,愕然的指著荀問道:“荀公……你剛才稱我什么?”

荀淡然一笑,恭敬地向陸仁拱手一禮道:“主公!”

陸仁猛地一哆嗦,聲音都有些打顫:“荀、荀公,我可絕計不敢以荀公的主公而自居!荀公于我乃、乃……為我之師也!”

荀笑道:“即食汝俸,吾心宿愿又可因你而成,你陸義浩又緣何不能為我之主?想我自建安十七年出逃至今已近兩年,義浩你對我言聽計從,禮遇有加,行事間又皆以漢室為重。胸中雖無爭霸天下之志,卻又非劉景升那般只知自守之徒……你,做得我地主公。”

“可這、這……”

荀必竟是陸仁的老上司,陸仁對荀可是相當的尊敬的,突然一下變成陸仁下屬,陸仁還有些接受不了。望望劉曄,見劉曄笑而不語,微微點頭,陸仁也不好多說什么。

荀見陸仁這樣,知道他是默許了,接著笑道:“義浩主公,既相投,自當獻上一份大禮聊表心意。主公不妨先作些準備吧,相信不出一月,還會有一人趕來相投的,而這個人正是主公眼下急缺的人才。”

陸仁嚇一跳:“荀公是指……荀攸,荀公達!?”


上一章  |  三國求生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