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求生記第二百一十四回 未見之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求生記 >>三國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四回 未見之的

第二百一十四回 未見之的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水瓶座·杰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水瓶座·杰 | 三國求生記 
第二卷

說劉在例會上打算為夷州人口一直不足的問題獻上兒廳中安靜下來,劉不是馬上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向陸仁問道:“義浩,你一直是從北方轉運人丁至此,那為什么沒有想過就近去南海、山越等地招納人丁?”

陸仁連連擺手道:“嗨——我怎么會沒想過?你當我在泉州立的港岸是個擺設啊?興霸上次也在泉州附近招納了兩千多人過來的。只是我遲遲不在南海、蒼梧、山越這些地方下手也確有我的苦衷。”

劉道:“愿聞其詳。”

陸仁整理了一下思緒道:“這幾處地方要說人丁是能招納到不少,但主要是以山越部族為多。山越部族與孫權交兵數年,對我漢人心中有仇視之意,只怕是人還沒有招到什么,我們就已經先和山越打起來了。其次嘛……說真的,我一直不在山越、南海諸地著手,就是不想引起孫權的注意。萬一夷州漸漸富足的消息傳到孫權那里,讓孫權留下心,掃平山越諸亂之后發兵來襲,我這里就什么都完了。”

劉點點頭,卻跟著又搖了搖頭:“義浩所慮固然有其道理,但你不覺得你慮之太過了嗎?”

“慮之太過?”

劉道:“正是,義浩你慮之太過了。其實孫權與山越諸族交兵,雖能平,卻難治,充其量不過就是與之相安無事而已。想要真正把山越、南海、蒼梧等地歸入治下,不費上個十年之功只怕根本不行。而在這十年中。義浩你能做多少事了?”

(瓶子按:根據《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的記載,陸遜出仕后先任海昌屯田都尉,之后孫權采納陸遜地建議,讓陸遜去平定山越諸亂,這打了多少年的仗書中沒有記載。不過陸遜回到建業與呂蒙圖謀荊州時已經是建安二十四年。如果按陸遜于建安九年出仕,十一年去山越平亂來算,前后連打仗帶治理有十二到十三年的樣子。)

“這個嘛……”

劉接著道:“我自離開許都,按文若的指點去柴桑尋陸氏宗族。等你的商隊載我來夷州。之后好歹也在那里住了三月有余。閑暇無事之時我有暗中窺視過江東水軍,也打聽過不少江東與山越間的消息。在夷州住了幾月,我又仔細考較過你這里的船只。我認為,孫權的水軍精銳盡在長江、鄱陽一帶,而其戰船舟只適何江河水戰,若論海戰爭鋒卻難有其利……甘興霸,你縱橫馳騁于水上多年。可認為我說得在理?”

甘寧是水戰地行家里手,聞言捋須沉思許久后道:“江河水戰我是打過不少,可這海戰我卻還真沒打過。不過從艦船地性能來看,你地確說得很是在理。尋常的江河戰船槳多人眾,意在盡快接舷搭板施以白兵,雖都載有巨弩強弓,卻只是為了壓制對手。這種戰法真要是在廣闊的海面上怕是無用武之地……”

一旁的馬鈞掃上話道:“行軍打仗我不懂,不過我聽你們的話好像聽出點門道。那個戰法在于船速夠不夠快。如果船不夠快就難和敵手接舷。不是我馬鈞自夸。上月新建造出的三只中型‘海鷗’采用的是船尾螺旋槳結構,與同等大小全槳全員地船只相比較,船速要快上一倍有余……”

甘寧立馬就蹦了起來吼道:“什么?你新式船只造好了怎么不告訴我?馬上調過來給我用!”

“不行不行。還在試航!”

“那不正好?讓我帶出去當是試航!”

“停停停——!”陸仁用力的拍了幾下桌子讓他們暫停爭吵,接著向劉問道:“子陽,你說的這些好像和招納人丁之事相差甚遠吧?”

劉道:“不不不,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不說十年之期,至少你在五年之內根本就不用如此擔心孫權,人丁只管放心大膽的去招。陸戰你無兵無將,自然不是孫權的對手,但真要是論海戰卻可說是以你為尊。而且我料想孫權意在問鼎中原,沿海一帶調不出什么兵力戰船……也可說他就算想調也不敢調,曹公平定河北就會南下,荊州劉備亦野心勃勃,孫權必須在長江沿岸屯駐重兵。剩下的那點兵馬,還要去平定山越諸族,他又哪里會得閑來顧你?而夷州有這數年的時間,多招人馬多造戰船,介時城防已成兼有海戰之利,孫權豈敢窺視此間?”

陸仁默默點頭,劉看到了太多陸仁所沒有看到的地方。

劉抽空喝了口茶,潤潤喉嚨后接著道:“義浩你可能還是有所擔心……其實我們去招幕人丁不一定就直接要打出夷州地名號,大可施一瞞天過海之計。”

“瞞天過海?子陽地意思是……”

劉道:“義浩,你可還記得你當初失陷于袁尚的蔣氏莊園一事?”

陸仁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抽調幾個得力之人,去泉州附近以豪族之名建莊招人,這樣就可以避過孫權的耳目!”

劉神色中閃過一絲得意:“正是如此!若是如以往那樣直接打出夷州地名號,一則是很容易引起孫權的注意,二則百姓不明就里,心中猶豫不決之下也會望而卻步。以豪族之名去招納人丁完全可以避開這些事,山越一帶強招青壯納為部曲的豪族多如牛毛,多一個少一個,又有幾人會留意得到?”

甘寧道:“這到是!我前幾次去泉州附近招納人丁的時候,有不少人想來,可是聽說是海外夷州后就退縮回去。”

陸仁若有所思的取出地圖看了半晌,與劉商量道:“就先在泉州附近立起幾個莊園如何?泉州小城可算是出自我手,大部分都掌控在我手中。而且與夷州相隔不遠,往來的錢糧調撥很是方便。有錢有糧供給這些個莊園,應該不怕招不到人丁。”

郭弈道:“師傅,到那時我們可以用辦事之名先帶部份人丁來夷州,教那些人看到夷州地富庶,回頭再帶他們回去眾口傳說,自然

人愿意遷來夷州生活。”

“嗯……”

劉看見陸仁面露微笑,又在地圖上指出一塊地方來:“義浩。如果你擔心山越部族不好掌控的話。不妨對這里也動點手腳。”

陸仁看了一眼呀道:“交州!?”

劉道:“確切的說是交州東部諸郡。交州士也算得上是一方賢良。其地處交州西部的本城交址附近可謂十數年無戰亂侵擾,百姓雖稱不上富足,但也可說是民盡安樂,交州東部則不然。早年為躲避黃巾、薰卓之亂而避入交州東部的百姓極多,散居于此間勉強求生而已,我們甩出大把的錢糧,不愁招不到人。而且因為地處偏僻。士與孫權都顧不到這一片地域……義浩,這其實就是上蒼留給你的一塊好地方。”

陸仁聞言心說這句話怎么聽著和豬哥《隆中對里的那句“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差不多?不過說笑歸說笑,劉地提醒地確讓陸仁腦子活絡不少。點頭表示贊同劉地這些個建議,目光卻漂向了甘寧。

甘寧見陸仁的目光向自己瞄過來,大手一擺:“義浩你別看我,我要出海去錫蘭!去泉州建莊園招納人丁的事我沒興趣。”

史阿在一旁站起身來道:“大人,您看由我史某去辦這件事如何?”

陸仁沉吟不語,又目詢劉。

劉點頭道:“史先生的確是最佳的人選之一。于世史先生有劍技宗師大名。建莊立業招納人丁任誰都不會懷疑。且借宗師之名對招納人丁大有益處,尋常的山賊草寇也不敢輕犯。”

甄接上了話:“史先生可能不擅治家理財之事,小女子不才。家中到有幾個頗擅治家的下人,可以調給史先生聽用。”

史阿一抱拳道:“多謝甄宗主。”

陸仁問道:“那……史先生打算去哪一邊?交州還是山越?”

史阿道:“交州吧。交州一帶臨近珠崖,帝師王越也曾到過那一帶,說不定我還有機會能碰上他。

“好吧,我抽調兩百部曲與史先生,記得初時不要離泉州太遠,不然錢糧供給可能會出問題。”

“史某記下了。”

陸仁看看地圖又犯了難:“興霸要出海去錫蘭,那山越這邊誰去啊?”

黃信搶著出聲道:“大人,我去!”

陸仁瞪了黃信一眼道:“你?你平時要和張放一同打理夷州地城防,哪里走得開?”

張放道:“大人,現在的夷州比較安定,周圍的大部族也都與我們交好,并無甚危險。我一個人就能應付下來,就讓黃信去吧,多招些人丁來充實一下軍力有益無害。”

陸仁道:“說是這么說,可是你我都清楚黃信的性子……黃信,不是我貶低你,這一類的事你擅為輔卻只怕難為主,因為你機警有余,沉穩不足。”

黃信雖有些不甘心,不過他一向信服陸仁,被陸仁這一說只好尷尬的抓頭。

沉默了許久的劉忽然出聲道:“義浩,我去如何?”

陸仁一驚:“子陽你想去?”

廳中眾人都向劉投來了懷疑的目光,劉看在眼里卻坦然相對。

陸仁低下頭沉默不語,他也有他地擔心。現在劉表面上看起來是已經和他站到了一起共事,但究竟劉是不是真心陸仁根本就吃不準。萬一劉這一去招足人馬后翻臉,那可比放虎歸山還要可怕。但是陸仁心里又有那么點期望,就是劉如果是真心合作,那無疑是極大地助力……

正猶豫著,陸仁忽然聽見劉低吟道:“君不負我,我不負君。”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是啊,我就賭上一把!”

想到這里陸仁猛然抬頭道:“既然子陽如此有心,那就辛苦你一遭吧。只是不知子陽是想一個人去,還是要幾個人為輔?”

劉眼中閃過幾分欣賞的目光,振聲道:“義浩既然信得過我劉,我愿求黃信黃統領為輔,另望、甄二氏能調一擅理錢糧諸事之人給我。”u貞的情況和甘寧差不多,手上地人丁絕大部份都是跑船的,平時的家中雜事都是交給陸仁與甄來打理,連住都和甄住在一起,這樣陸仁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甄,誰讓甄是夷州的財政大臣來著?手底下這方面的人不會少。

甄想了想點頭道:“沒問題,只是調出來的會是個女子,劉太守不會介意吧?”

劉道:“女子理家心思慎密,遠勝男兒,劉某求之不得。”

黃信卻楞了一下,試探著問道:“甄宗主,你該不會是……”

甄傾城一笑:“不錯,正是想把黃夫人調過去……哦,忘了,你們還沒正式成親。這樣也好啊,省得你們分處兩地,心中掛念。”

黃信的臉色有些難看,笑不像笑,哭又不像是哭。劉頗有些好奇的向陸仁問道:“義浩,你調撥個女子助我打理錢糧之事我不介意,我也知道夷州女子不遜男兒,只是黃信現在……”

陸仁悄聲的回應道:“子陽你不知道,黃信的戀人阿菊成天逼黃信娶她過門,據說追逼了半年有余。黃信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不肯娶過來……”

劉皺了皺眉頭:“可我去山越是辦正事,他們這樣會不會誤了大事啊?”

“放心啦,玩鬧歸玩鬧,辦事他們都很認真的。而且有這樣一對歡喜冤家在你身邊,你平常不愁找不到樂子看。”

劉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唉,既已訂下,我也就不說什么了。義浩……君不負我,我不負君。”

陸仁在桌下輕輕的和劉互擊了一掌,回應道: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


上一章  |  三國求生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