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求生記第一百四十五回 柴桑之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求生記 >>三國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五回 柴桑之旅

第一百四十五回 柴桑之旅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水瓶座·杰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水瓶座·杰 | 三國求生記 
第二卷

排諸葛亮在客房中坐下,陸仁卻因為太過興奮遲遲睡一個人坐在后花園里對著月亮傻笑。

諸葛亮是陸仁在三國中最為敬佩的一個人,而能夠與自己最敬佩的人談得這么投機又怎么會不興奮?這或許與現代那些追星族一見到自己的偶像就會極度興奮是一個道理吧?不過陸仁不是什么追星族,三十多歲的人了也不會無聊到僅僅是與諸葛亮談得投機就興奮過度。真正讓他興奮過渡的原因是他在與諸葛亮細談之后,忽然覺得諸葛亮也許是一個能代他實現心中夢想的人物。

以前陸仁還在曹營的時候就有想過,他不是能夠帶兵上陣的人,所以在和平之地去擔任一地太守,利用自己所知的一些知識盡全力發展經濟,然后再利用本地相對發達的經濟基礎去帶動其他的地區。可惜的是他身上發生的事太多,最后也選擇了離開曹操并發誓再不入官場,這種打算自然就落了空。

之后陸仁雖然被貂嬋以婉兒之事騙他出來做事,但考慮到官場不是他能混的地方故此還是不想再入仕途,而是選擇了另一種做法去間接的完成自己的想法。之前建議劉備重視商業并提議竺來負責這方面的事就是陸仁布下的一步棋,但劉備會不會真的采用他心里都沒底。況且劉備就算采用又會做到多少?這些統治者重農抑商的思想觀念陸仁可不認為會那么容易就改變。

但諸葛亮的出現無疑是個異數。從這一天地談論陸仁能感覺到諸葛亮對商業的作用也非常重視,而且在許多方面的觀點比他更為實際。如果說諸葛亮按原有的路線進入劉備陣營。那么以諸葛亮對商業的重視無疑會大力支持,之后陸仁想走的路就會好走上許多。

“農桑諸事如人之心腹,人缺心腹則不可生;工械雜物若人之手足,人無手足則不可行。亮以此而論,行商互市則可比作人之氣血,氣血旺人則身強體壯……”

陸仁品味著諸葛亮說出的這番話,搖頭笑道:“他這個比喻我還真不知道怎么說才好,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一樣。不過按書上的記載。諸葛亮地確是三國時期對手工業和商業格外重視地政治家之一。三國后期地蜀地人口只有不足百萬。但經濟實力卻非常出色。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重視商業流通的一個特色。先不管這個,假設諸葛亮與竺是我在劉備一方的商業合作者就是。曹操那一方面呢?我不能在曹操的領地露面啊!還有就是孫權那里……慢慢來吧!也可能我訂下的目標太大,以后能不能實現都不好說,不過能做多少是多少便是……”

次日清晨陸仁收拾好行禮,帶著貂嬋、二凌正式出門遠游,此外還額外的帶上了諸葛亮一起出門。當然諸葛亮不是與他們一同出游,陸仁是要先去襄陽轉轉。順路送送諸葛亮而已。

五匹馬緩緩而行,陸仁與諸葛亮并馬走在最前面。趁著這點時間兩個人又談論了一些事,就這樣一直行到襄陽城門前二人才拱手話別。陸仁本來想問及諸葛亮是否愿意出仕的事,但考慮到諸葛亮地性情,加之現在的諸葛亮可能學業未成,再多磨練一下或許比較好,因此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送別諸葛亮,陸仁與貂嬋把馬交給二凌。讓他們先去城中的產業知會一聲。自己則帶著貂打算在城中先逛兩圈。

貂嬋心里悶了很久,這會兒終于逮著機會向陸仁問道:“義浩,這個諸葛亮年紀輕輕的。你卻為什么這么重視他?”

陸仁笑道:“我說我懂相人你信不信?”

貂嬋白了他一眼道:“少在我面前賣弄!”

陸仁一聳肩:“信不信由你。不過我敢跟你說,這個諸葛亮日后絕對是個大人物。”

貂嬋道:“行了行了,不說這個。你現在是打算去哪里?”

陸仁道:“先隨便逛兩圈。哦,要不我們現在就去城中的產業那里知會一聲,看看船只準備好了沒有,我再去劉表那里探探口風。”

貂嬋道:“怎么,你打算盡快離開荊州?”

陸仁道:“差不多吧,至少我要把你們全都送出去才行,不然你們幾個在我身邊的話我有些事始終不敢去做。算算時間,甘寧去年出海到現在已經快一年的時間,如果順利的話很可能已經在夷州立足。我這趟去柴桑就是看看甘寧那里有沒有消息傳回來,要是有地話我們就馬上回來,然后悄悄地把文姬她們幾個都送出荊襄……”

貂嬋默默的點點頭,二人趕去城中的產業作準備。之后陸仁去了趟劉表那里,推說要出游請劉表關照一下家里人,劉表自然是滿口答應。看來劉表對陸仁已經沒有什么戒心了。

午后陸仁便帶著貂嬋、二凌順利登船。在船離岸地那一刻,陸仁站在船頭靜靜的思考,貂嬋來到他身邊問道:“義浩,你在想什么?”

陸仁歪起頭,反問道:“阿秀,你懂不懂反追蹤?”

貂嬋愕然道:“反追蹤?”

陸仁一拍腦門道:“簡單點說,就是你有沒有留意過是不是有人暗中盯著我們?”

貂嬋搖頭道:“應該沒有吧。至少我沒有發現過。”

陸仁這會兒卻習慣性的去抓頭,心里也在暗笑道:“我這是干啥呢?真當貂嬋是女飛俠?我這又不是什么武俠片來著。”

一路無話,陸仁的這條船半個月后抵達柴桑。陸仁踏上岸環視四周,輕嘆道:“總算是到了……本來兩年前就該到這里的。”

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西漢置縣,因有柴桑山而得名。開發歷史較早。夏、商時期,柴桑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柴桑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因

吳頭楚尾”之稱。柴桑作為行政區劃最早出現在秦天下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柴桑、潯陽、汝南、城、德化等古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洲著稱于世。

一路邊走邊看。陸仁覺得柴桑地發展水平并不比襄陽差多少。等到柴桑宅院時陸仁卻被門人攔住。隨船來的人剛想上前說明陸仁卻玩心忽起,攔下從人后清了清喉嚨突然暴吼道:“陸信!你個死小子給我滾出來!讓你老大我看看你長大了多少!”

身邊的人全部被他這一嗓子給嚇了一跳,門人正愕然間院中腳步忽起,陸信與高順奔出門來。

陸信望見陸仁驚喜交加,叫道:“大人,你怎么來啦!”

陸仁笑著招招手道:“過來讓我看看!”

陸信與陸仁兩年不見,這一見少不了一番感動流淚什么的。當晚就布下小宴。幾個人開懷暢飲……果汁。陸仁的酒販來柴桑的并不多,就算送來也是沒幾天就賣光,所以自己這些人就只能喝果汁了。

次日陸仁便向陸信、高順問及甘寧的情況。陸信的回答是甘寧在建安七年年初帶領船隊自柴桑出海,船隊一共有大小船只二十四只,人員方面連上甘寧地七百僮客一共是一千二百多人。五月份甘寧抵達泉州時曾派過兩只快船回來報信,之后就還沒有什么消息傳回來。

陸仁取出隨身帶著地小地圖心中盤算道:“五月份到地泉州?那么現在甘寧很可能已經在夷州登陸了,泉州到夷州的話可沒多少水路。這么看來我回荊州后得開始準備把家人送出來的事,至少這次我出來沒碰到什么問題。那么我暫時留在荊襄卻把家人暗中送出來是做得到的。再就是現在馬上十月。如果甘寧辦事順利的話很可能隨時就會有消息送回來……”

陸信在一旁問道:“大人,你這次來柴桑打算呆多久?還有婉兒姐他們,你準備什么時候送她們出來?”

陸仁沉思道:“我先住一個月吧。剛剛盤算著甘寧可能很快就有消息回來。還有你婉兒姐她們我這次一回去就會安排著偷偷把她們都送出來,你要注意隨時接應……最好是也不要聲張出去,能隱密下來就盡可能的隱密下來,我可不希望被劉表強留在荊州的事又在江東又發生一次。”

陸信點頭稱是,可身旁地貂嬋卻狠狠的瞪了陸仁一眼罵道:“你還知道隱密?那你昨天在門口叫得那么大聲就不怕有人知道你陸仁到柴桑來了?”

“哎——”

陸仁啞口無言,用求助的目光望向高順,高順也只是搖頭而已。陸仁抓了半天的頭最后笑道:“那就干脆鬧到底!好不容易來一趟,不在柴桑好好玩一下也對不起自己。我想孫權手下能人那么多,不見得會那么在乎我才對。”還有一句話陸仁沒說出來,就是江東一帶門閥之重在當時可謂中原之最,他陸仁就算想插一腳也沒那么容易。

一想通這節,陸仁向貂嬋道:“阿秀,明天我們去鄱陽湖游玩一番如何?”

貂嬋奇道:“怎么你這么有興致?還去鄱陽湖玩?”

陸仁道:“我們這一趟本來就是出來‘玩’的,你忘了?”

高順接上話道:“也是,義浩你這次就當是散散心也不錯。這兩年你夠辛苦的。”

次日天明,陸仁帶著貂嬋、二凌去翻陽湖游玩。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看看鄱陽湖邊上的船塢修建得如何。

先至船塢,陸仁大致地檢視了一下……真正他又懂什么?完全是工匠頭子在那里為他解釋!不過陸仁原本是一個機械工,在一些方面提出幾條建議讓工匠們自己參考,比如用絞盤配合滑輪組能夠把船吊起來進行船底地維修之類的。

看完船塢陸仁要了條小船去湖中泛舟。時值秋末,湖中已微微有些寒意,但絲毫不影響鄱陽湖應有的美景。陸仁后來索性在船頭坐下,一邊欣賞一邊暗想道:“穿前從來就沒能好好地旅游過,穿越后也差不了太多。現在多好?完全是自費旅游,哈哈哈……”

游玩了許久回來,陸仁忽然發現岸邊有不少的綠色水草,隨手撈起一把笑道:“這不是梨篙嗎?采些回去用臘肉炒了吃。嗯,梨篙炒臘肉,南昌的名菜哦!”

貂嬋奇道:“梨篙炒臘肉?南昌名菜?我怎么沒聽說過?”

陸仁道:“你沒聽過的事多呢。呵呵……”

慢慢的往回逛,貂嬋忽然拉住陸仁道:“哎……你聽,有人彈琴。不過琴聲有點怪。”

陸仁豎耳細聽,一聽之下卻愕然道:“怎么可能?這是吉它的聲音啊!”

貂嬋道:“吉它?就是以前你教我歌舞時用的那個?”

陸仁點點頭,心中越發奇怪:“我那爛吉它早丟了,不過原先曹操曾經仿制過,是那時流傳出來的?”

二人尋聲而至,見是一個約三十歲上下的男子正坐在水邊的一只小船里彈奏,彈出來的旋律優美悅耳。聽著聽著陸仁心里暗暗的擦汗:“靠!古典樂能讓他用吉它彈得這么棒,這人的技藝真厲害,比我強出多少倍去!”

駐足許久,那人琴聲忽停,轉身道:“在下薄藝,只恐有污尊耳,見笑!閣下能在此駐足許久,想必也是愛好音律之人,可否上船小坐?”

陸仁楞了一下,望望貂嬋。

貂嬋輕輕的點頭,陸仁向那人拱手道:“叨嘮了。”說完單身上船與那人見面……


上一章  |  三國求生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