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孟山都:
一家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足以對付一個國家?這并非是聳人聽聞。去年,法國獨立導演瑪麗莫妮克羅賓拍攝了一部名為《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解開這家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化工公司長期危害環境、制造衛生健康丑聞的公司的可怕嘴臉。但孟山都的故事并不止于此。
在南美洲大地上,阿根廷的農業曾是自給自足,政府無須補貼。20世紀90年代中期,阿根廷總統梅內姆聲稱,要在該國實行糧食生產的基因作物工業化種植,高產多賣以償還外債。這個技術含量并不高的謊言,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農業,甚至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1996年,美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在阿根廷現身。此后,大豆幾乎讓阿根廷的農業經濟毀于一旦。傳統的谷物、小扁豆、豌豆和綠豆種植田地幾乎全部被轉基因大豆侵占。2002年,孟山都轉基因大豆占據了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的99%。
由于長期依賴孟山都,阿根廷民族工業長年忽視科技研發,當他們認識到孟山都轉基因大豆種子占領大草原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抗農達”是由孟山都生產的除草劑的名稱,它可以除掉全部雜草,只有孟山都的大豆種子對其有耐受性,阿根廷的本國種子也會被當成雜草殺死,而該國的技術人員對此無能為力。
不僅如此,孟山都轉基因大豆專用的農藥不僅殺死了附近農民的莊稼,還傷害了牲畜。動植物畸形,人也頻繁出現惡心、腹瀉、嘔吐和皮膚損傷等癥狀。
阿根廷并不是轉基因農作物影響的唯一國度,更不是最后一個。
同樣是孟山都,又盯上了巴西。巴西長期不允許種植轉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就索性買通了巴西官員,將轉基因種子從阿根廷偷運到巴西,弄成轉基因大豆被大面積種植的既成事實,從而對政府施加壓力,國際糧食巨頭由此竊取了巴西的糧食主權。
中國對進口大豆的旺盛需求不僅幫了美國農場主的大忙,也間接為美國的農業巨頭孟山都公司帶來了滾滾利潤。
孟山都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起止時間為2009年1月—3月,孟山都一個財政年度起始時間為每年9月)財務報告顯示,由于大豆和玉米種子銷售收入大增,該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收入首次超過40億美元,收入規模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孟山都大豆種子銷售火爆的背后是美國大豆強勁的出口。在今年3月發布的油料作物展望報告中,美國農業部預計2008/2009年度美國大豆的產量為8053萬噸,遠超上一年度的7286萬噸。如果沒有大豆出口的支撐,金融危機沖擊下的美國很難消化那么多的大豆。
而中國是美國大豆出口的第一大市場,中華油脂網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1543萬噸,美國大豆占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的41%。今年2月,中國進口大豆32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61.2%。
孟山都也并不滿足于對中國出口大豆。去年6月,美國農業部就曾安排孟山都、杜邦等轉基因生物公司開展新品種推介會。各公司代表均表示,目前他們正進行政府公關,就是說服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允許他們的轉基因大豆新品種進入中國,孟山都公司推廣的“抗農達2號”大豆種子,聲稱能在目前單產水平上提高10%,他們希望中國農民也能種植這種轉基因大豆。
《糧食危機一書作者、作家恩道爾直言道:“我更傾向于把轉基因工程的推進比作新一輪的鴉片戰爭。”阿根廷是個很好的例子。
如今,黑龍江的大豆價格已低于種植成本,豆農手中40%的大豆仍沒有賣掉,而黑龍江省內有一定規模的68家大豆加工企業幾乎全部停產。哈爾濱超市貨架已被轉基因大豆油占領,非轉基因豆油蹤跡不見。較量已然開始。
美國孟山都公司簡介:
孟山都創建于1901年。與創立之初的孟山都相比,今天的孟山都公司更專注于農業領域,幫助全世界的農民滿足這個世界對糧食,衣料和能源不斷增長的需求。孟山都是一家純粹的農業公司
2000年孟山都與美國法瑪西亞制藥公司的并購,使孟山都成為法瑪西亞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02年,孟山都與法瑪西亞拆分,成為一家獨立的農業公司。
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當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轉基因作物研發的相關技術都已經被孟山都等少數公司所控制,而且這些生物巨頭已經通過專利技術和國際公約,攻陷了一些國家的糧食控制權。現在阿根廷國內種植的大豆99以上都已經是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大豆,阿根廷的農民不僅要為這些轉基因大豆付出額外的費用,而且從此陷入了法律訴訟的泥沼。孟山都公司已經實際上壟斷了阿根廷的大豆市場和大豆種子的銷售,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
今天的孟山都公司
孟山都推出了抗農達Flex棉花。和原有的抗農達棉花技術相比,這個新品種可以節省更多勞作,讓農民們輕松應對整個作物生長期。
具有RoundupReadyFlex技術的第二代抗蟲棉的推出,使孟山都成為第一家推出第二代組合技術產品的農業公司。這種棉花具有對草甘膦更高的耐藥性,正是農民們迫切需要的產品。
引進Vistive低亞麻酸的大豆。VISTIVE低亞麻酸大豆通過常規育種培育出來,可以降低或消除加工后的大豆油中反式脂肪的含量。
收購了全球領先的蔬菜和水果種子公司Seminis。Seminis向全世界150多個國家的水果和蔬菜的種植商、經銷商、分銷商和批發商提供3,500個品種的種子,其總部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歐克斯納德。
第一次推出三重性狀技術,兼抗根蟲與螟蟲的玉米改良品種YieldGard(R)Plus。這個種子產品包括三重技術,包括孟山都的兩種保豐抗蟲產品和抗農達技術。
收購Stoneville公司的棉花業務,包括它的NexGen品牌。
孟山都子公司美國種子公司(ASI)收購總部在內布拉斯加州首府林肯市的NC雜交作物公司。
完成了對孟山都環境化學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出售。原環境化學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與外來投資者合作組建了新公司,即孟莫克公司。
2005年是生物技術作物在全球種植的第十個年頭,同時,2005年也是第10億英畝耕地開始種植生物技術作物的一年,也是第10億英畝生物技術作物喜獲豐收的一年。
引進改良的保豐玉米(YieldGardPlus),這種新產品同時具有孟山都的兩種保豐玉米技術。
成立了美國種子公司(ASI),控股大部分的玉米和大豆種子產品。ASI在資本、遺傳研究和技術投資等方面為地方種子業務提供支持。
美國種子公司(ASI)收購ChannelBioCorp.和它的三個種子品牌:CrowsHybridCorn,MidwestSeedGenetics和WilsonSeeds。
推出保豐抗線蟲玉米,幫助農民保護玉米不受線蟲的危害。
推出與第二代抗農達技術相結合的保豐抗線蟲玉米。
推出第二代抗蟲棉(BollgardII),成為第一家在棉花中推出第二代生物技術產品的農業公司。這種產品不僅具有第一代抗蟲棉的優點,同時幫助農民對抗更多的棉花害蟲。
孟山都公司從法瑪西亞公司分拆出來,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
孟山都第一個發現了一種能生產更多乙醇的雜交玉米,并實現了該品種的市場銷售。該雜交品種幫助農民從玉米中獲得更多的乙醇,深受加工商的歡迎。
推廣加工者偏愛的大豆品種,幫助農民生產出更多的油和蛋白質。
孟山都推出抗農達玉米2代,成為第一家推廣第二代生物技術產品的農業公司。與第一代抗農達玉米技術相比,新產品能適應農民的更多要求,為農民們提供更廣泛的應用。
孟山都成為美國第一家批量訂購環保動力卡車的公司,這種卡車使用E85燃料,由85的乙醇和15的汽油組成。
在原來法瑪西亞農業分部的基礎上,新孟山都作為獨立子公司并購入法瑪西亞公司。(法瑪西亞公司在2003年成為了輝瑞的子公司。)
最初的孟山都公司
最初的孟山都公司被合并,更名為法瑪西亞公司。
完成對迪卡(DeKalb)生物科技公司的收購。
推出抗農達玉米,這種玉米可以抗農達和其他草甘膦基除草劑。
推出保豐抗玉米螟蟲和抗農達玉米,成為第一家推出組合基因產品的公司。這種玉米結合了孟山都的保豐抗玉米螟蟲技術和抗農達技術。
推出保豐抗玉米螟玉米,應用種內基因技術對抗歐洲玉米螟。
收購Asgrow的經濟類作物種子業務。
收購Holden旗下的基礎種子公司和全國玉米雜交服務公司,后者為玉米種業提供優質的基礎型種子。孟山都保留了這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通過對種子公司的廣泛授權,分享優秀的玉米種質資源和基因技術。
分離出工業化學和纖維業務,原孟山都化工公司更名為首諾公司(Solutialnc)。
推出抗農達蓖麻,這種產品具有抗農達和其他草甘膦基除草劑的特性。
推出抗農達棉花,這種產品具有抗農達和其他草甘膦基除草劑的特性。
推出保鈴抗蟲抗農達棉花,成為第一家推出組合基因棉花的公司。這種產品同時包含孟山都的保鈴防蟲技術和抗農達技術。
收購了Agracetus公司植物生物技術資產,并購買了另一家生物研究公司Calgene的部分股份。(對Calgene公司的收購在下一年完成)
推出抗農達大豆,這種產品可以抗農達和其他草甘膦基除草劑。
推出保鈴抗蟲棉花,通過種內基因技術,抵抗棉花螟蛉、番茄蚜蟲和粉螟蛉的侵害。
Posilac奶牛生長激素(Bst),第一種生物技術產品獲準在美國用于商業銷售。
在美國進行了生物技術作物的首次農田試驗。
位于美國密蘇里州切斯特菲爾德(Chesterfield)的生命科學研究中心成立
當時在孟山都工作的科學家們首次從基因上改變了植物細胞。
收購了以大豆種子業務聞名的JacobHartz種子公司。
分子生物學小組成立,生物技術被確定為孟山都的戰略研究核心。
農達除草劑在美國實現商品化銷售。
在農業部門設立細胞生物學研究項目。
美國Lasso除草劑的商品化引導了美國農業的少耕或免耕趨勢。
推出毒草安除草劑。
農業部門成立。
生產、銷售農業化學產品,包括2,4D。
約翰奎尼以他妻子的姓Monsanto為公司命名,建立了最初的孟山都公司。孟山都的第一個產品是糖精。
[編輯本段]孟山都中國
美國孟山都公司與中國的往來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紀二十年代。
1923年,孟山都公司確定了其在中國的第一代理人-Herbert.M.Hodges。Hodges先生從1923年至1936年一直是孟山都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代表,他的助理SidneyHill后來代替他的工作。Hodges先生和Hill先生開始了孟山都公司在中國的最早銷售和市場業務。孟山都公司最初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產品就是其最早的消費產品之一--糖精。之后,孟山都公司其它產品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如:香蘭素、香豆素和阿斯匹林等。
這些最早的銷售代表在中國的成功使孟山都公司于五十年代初期在香港設立了銷售機構,建立了公司在遠東和中國地區的第一個市場和銷售辦公室。
中美關系正常化和經濟貿易的發展,開始了孟山都公司在中國業務的新的一章。197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貿易代表團出訪美國,當時的孟山都公司董事長約翰﹒漢勒先生在位于美國圣路易斯市的孟山都公司總部會見了中國貿易代表團。1974年10月,約翰﹒漢勒作為美中貿易協會代表團的成員訪問了北京。這次訪問進一步密切了孟山都公司與中國的關系,也為孟山都公司后來在中國順利地開展業務奠定了基礎。
自從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孟山都公司再一次回到了久別的中國大陸。孟山都公司的專利律師曾經參與過中國專利法規的制定。孟山都公司的西爾(Searle)制藥公司還與中國簽署了研究開發合作協議--擴展中國制藥業的研究和發展。
1980年以來,孟山都公司一直致力于擴大在中國的業務。首先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家銷售業務代表處,又先后在中國的廣州和北京設立了另外兩家銷售業務代表處及分公司。孟山都公司遠東有限公司還在香港和臺灣設立了一些分公司和銷售代表處。這些分公司和銷售代表處致力于在中國的20多項業務,包括成立合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以及可能的投資項目和合并業務。
為了幫助中國目前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和滿足中國對農業和生物技術的需求,孟山都公司通過與一些國家機構建立聯系以發展在中國的業務,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部,農業部,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衛生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相關的地方機構。
1996年11月,孟山都公司與河北農業廳下屬的河北省種子站以及岱字棉公司合作成立第一個生物技術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就是冀岱棉種技術有限公司。這個由中方管理的合資企業第一次將保鈴棉棉種帶入中國市場。
1998年7月,孟山都公司宣布了兩個合作協議。其中之一是在安徽省成立第二個生物技術合資企業——安徽安岱棉種技術有限公司;另一個是與中國農業部,國際礦業公司(IMC國際公司)以及加拿大國際發展機構共同在河北省成立可持續農業示范村。可持續農業示范村是一個十五年的合作項目,目的是向中國農村介紹跨世紀的農業技術。
在雜交玉米的推廣上,2001年3月,[[孟山都]]公司與中國種業集團公司合資成立“中種迪卡雜交玉米種子有限公司”,在中國開發迪卡公司培育的玉米雜交種DK683、DK656、DK743、DK007等。這幾個雜交種在中國西南、西北一些省區試種并通過審定,豐產性、抗病性、抗逆性均好。
2004年,孟山都公司獲得中國農業部發放的抗農達基因改造大豆、兩種轉基因玉米及兩種轉基因棉花的永久性進口安全證書。此舉為持續進口孟山都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鋪平道路,對于孟山都和中國的最終用戶都是一個好消息。
孟山都公司希望在更長遠的未來與中國建立合作關系以發展更長久的業務。由于生物技術使生命科學為之改觀,孟山都公司將自己確立為一個主要的合作者去建立一個新世界,在這里,食品、健康和希望已遠遠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代表了一種合作關系。
名稱:轉基因大豆
1996年春,美國伊利諾伊西部許多農場主種植了一種大豆新品種,這種大豆是移植了矮牽牛的一種基因。這個新大豆品種可以抵抗殺草劑——草甘膦(毒滴混劑)。草甘膦會把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
遺傳工程有希望使糧食更有利于人健康、更可預測收獲、少用合成殺蟲劑和提高用水的效率。遺傳工程取得的成果稱為“轉基因”產品,首先上市的是小宗商品,像上超級市場保鮮番茄和干酪生產中使用的一種細菌生產的酶。這種酶以前不得不以牛的胃中提取。轉基因技術終于走出實驗室和試驗田,進入像玉米、大豆和棉花作物的日常耕作。
[編輯本段]轉基因食品五大隱患
首先是毒性問題。一些研究學者認為,對于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某些人們想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過敏反應問題。對于一種食物過敏的人有時還會對一種以前他們不過敏的食物產生過敏,比如:科學家將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麥和貝類動物的基因中,蛋白質也隨基因加了進去,那么,以前吃玉米過敏的人就可能對這些核桃、小麥和貝類食品過敏。
第三是營養問題。科學家們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目前還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第四是對抗生素的抵抗作用。當科學家把一個外來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細菌中去,這個基因會與別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人們在服用了這種改良食物后,食物會在人體內將抗藥性基因傳給致病的細菌,使人體產生抗藥性。
第五是對環境的威脅。在許多基因改良品種中包含有從桿菌中提取出來的細菌基因,這種基因會產生一種對昆蟲和害蟲有毒的蛋白質。在一次實驗室研究中,一種蝴蝶的幼蟲在吃了含桿菌基因的馬利筋屬植物的花粉之后,產生了死亡或不正常發育的現象,這引起了生態學家們的另一種擔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圍之內的其它物種有可能成為改良物種的受害者。
最后,生物學家們擔心為了培養一些更具優良特性,比如說具有更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對農作物進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會通過花粉等媒介傳播給野生物種。
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油安全性擔憂:
英國《獨立報披露了轉基因食品巨頭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顯示,給老鼠喂食轉基因玉米后,導致其血液變化和腎臟異常。消息傳出后,隨即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國最常見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轉基因大豆油,由此引發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油安全性的擔憂。業內人士也表示:受轉基因風波的沖擊,中國食用油市場格局可能發生變化。.....
[編輯本段]轉基因食品是什么?
“轉基因食品”(GMFOOD)如今已經在世界上多個國家成了環境和健康的中心議題。并且,它還在迅速分裂著大眾的思想陣營:贊同它的人認為科技的進步能大大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而畏懼它的人則認為科學的實踐已經走得“太快”了。
轉基因食品,就是指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把動植物的基因加以改變,再制造出具備新特征的食品種類。許多人已經知道,所有生物的DNA上都寫有遺傳基因,它們是建構和維持生命的化學信息。通過修改基因,科學家們就能夠改變一個有機體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種技術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并且沒有一種含有從其它動植物上種植基因的食物,實現了大規模的經濟培植。同時許多人堅持認為,這種技術培育出來的食物是“不自然的”。
世界上第一種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種含有抗生素藥類抗體的煙草,1983年得以培植出來。又過了十年,第一種市場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國出現,它就是可以延遲成熟的番茄作物。一直到1996年,由這種番茄食品制造的番茄餅,才得以允許在超市出售。
為什么一些人認為轉基因技術或許對人類健康有害呢?批評者認為,目前我們對基因的活動方式了解還不夠透徹。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調整后的結果。批評者擔心突然的改變會導致有毒物體的產生,或激發過敏現象。
另外還有人批評科學家所使用的DNA會取自一些攜帶病毒和細菌的動植物,這可能引發許多不知名的疾病。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所吃的食物嗎?
為了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和維持信心,所有食品都必須經過一系列的檢測管理程序。檢測程序的目的是在食品上市前就發現問題。如果消費者不幸因為所吃的食品而得病,這往往是因為食品生產線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