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楊昭威嚴的坐在龍椅上,下面的眾位大臣整齊的排成兩排站在他的下首,都低著頭,不知道在那里想什么。[3Z中文。3zcn]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討賊也。以先帝之明,不伐賊,王業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然亂世將其,逆臣當道,有賊楊玄感罔負圣眷,先帝率眾領洛陽,社稷托與朕身,朕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然朕才能有限,受命以來,殫精竭慮,實不能擔此重任,故今日痛下心思,唐王精明干練,素有仁義之名,朕自登基以來,對朕多有輔佐之能,朕欲讓位于唐王,已光復漢室,復社稷之繁興可計日而待也……”楊昭的身邊,一個小太監手中捧著一張明黃絹制成的圣旨,站在那里搖頭晃腦的讀著,絲毫沒有什么卡頓的現象,職業素質特別的高,一看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這一篇長長的圣旨讀下來,居然讀的是抑揚頓挫,煞是好聽。
整個大興殿當中只有這個小太監宣讀圣旨的聲音,其余的眾位大臣和端坐在龍椅上的楊昭一樣,都面無表情的站在那里,而李冰則是站在左邊那一排的第一個,頭深深的低下去,如果有人這個時候過來看一下的話就會發現,現在李冰的眼睛是閉著的,這個家伙居然趁著這個機會打起了瞌睡。
昨天晚上回到府上地時候已經相當晚了,但是自己的那些女人們實在是太過于熱情了。這么長時間以來自己一直在長安陪著自己地這些嬌妻,一下子分別了這么久。讓那些女子們自然感覺很不習慣,現在李冰一回府,她們就巴不得把分別后這段時間以來對他的思念全部告訴他,結果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之后,她們一個個紅著臉誰都不肯離開,就算是現在挺著大肚子的陳蝶蕊都不例外,結果就在李冰目瞪口呆的時候。他就被自己的一班嬌妻們推到了床上,本來很久沒見了,表達一下夫妻之間的熱情是很正常地,但是一下子有這么多的女人表達熱情可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李冰看著如狼似虎的朝著自己撲上來的眾位嬌妻們,平日一個個溫柔的如同小綿羊一般的他們此時已經化身成為了大灰狼,當然,在即將要發生少兒不宜的場面之前。高曦、袁紫煙等這些還沒有跟他有過肌膚之親地女子紅著臉將挺著大肚子的陳蝶蕊給扶走了,房中的大床上只剩下了蕭詩筠、長孫無垢、張沁瑤和袁寶兒四女,但是李冰看著四女那一臉陰森森的笑意的時候,不由得慘叫一聲,然后,李冰人生當中的第一次大被同眠就在他被眾女逆推中開始了。
四個身體空曠了許久的佳人,讓李冰開始了一場接一場地車戰。一個倒下去了,另外一個又恢復了戰斗了,這場夫妻間的戰斗一直持續到了半夜,最后以李冰的慘敗而告終,這半晚上的時間。他幾乎要被自己的這四個嬌妻給榨干了,而且剛剛睡下不久,上朝地時間就到了,讓他不得不氣喘吁吁的從被窩當中爬出來,走路的時候,他的兩條腿還不由自主的打著擺子,到了朝堂之上之后,他就感覺到那個小太監宣讀圣旨的聲音就如同催眠曲一般,他的眼皮越來越重,然后就狠狠的親密接觸在了一起。
“事情就是這樣。朕打算禪位給丞相。眾卿可有什么意見?”等到圣旨宣讀完了之后,楊昭用還略微有些稚嫩的聲音問道。李冰無精打采的睜開一只眼睛看了楊昭一眼。然后又懶洋洋地閉上,繼續打起了瞌睡,不知道自己地這個老爹到底用了什么法子,昨天晚上剛剛商量好,今天的時候楊昭已經宣布這件事了,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是用了什么法子讓楊昭退位地,不過這些也不在李冰的考慮范圍之內了。
“皇上圣明,堪比堯舜,丞相賢明,能夠登的大包,是天下百姓的福氣!”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楊昭聽說他把自己比作堯舜,心中那個氣啊,他知道把他比作堯舜只是因為他的禪位而已,雖然心中生氣,但是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什么來,這一年來的傀儡生活,讓他學到了很多,快速的成熟了起來。
下面的那些大臣們都紛紛的出來歌頌楊昭的英明決定,讓楊昭心中一陣悲哀,但是他自己沒有什么力量,他知道,很快這個龍椅就不屬于他了,在這一刻,他對這個位置產生了無比深刻的眷戀。好一會兒,他才伸手壓了一下,現在他畢竟還是皇帝,所以大臣們都給他面子,他看了一眼下面的大臣后說道:“既然大家沒有什么異議,那么傳朕旨意,昭告天下,朕要禪位給丞相!”
“皇上圣明!”眾位大臣們一直跪下對楊昭說道,然后李淵又出來客套了一番,接著,很快就在朝堂之上定下來,五日后舉行李淵的登基大典,辦事效率快的出奇。
這幾日的時間很快的就過去了,李淵每天都忙著處理各種事情,尤其是登基大典的事情,更是十分的上心,每天都親自過問。而李冰則是每天都躲在自己的府上,不是陪著自己的眾位嬌妻,就是和自己的謀士們在書房中謀劃著什么,其實不光是李冰這樣,李世民也是如此,每天都呆在府中也不出門,只有那李建成,似乎是終于等到當太子的這天了,每天都出來在眾人面前露露臉,十分的高調,頗有那么一種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的感覺。
五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李淵登基的日子終于到了,一大早,李淵就沐浴更衣。靜靜的等待著時辰地到來。典禮之前,星官已經帶著李淵前去祭天。祭禮完畢后,在明德門外的天壇東面,朝南地地方,擺放著大興殿的龍椅。金光閃閃的龍椅前置辦著一處龍案,這是等會用于擺放儀式時皇帝穿的冠冕,吉時已到,在通贊的指揮下。司馬、司徒和司空的帶領文武百官們慢慢的依次走到天壇前地廣場上站好,然后高聲喊道:“告祭禮成,請即皇帝位!”
話音剛落,就見李淵在內侍們的帶領下從一邊邁著龍行虎步緩緩的過來,頭前帶路的內侍手中揮舞著長鞭,“啪”“啪”的敲著地面,以九下為數,象征著九五至尊的含義。李淵來到眾大臣身側后略微頓了片刻。然后就由三公簇擁著李淵來到龍椅之前坐下,待李淵坐下后,眾大臣們就自覺的按照品級在下方排成長隊。
這個時候登基大典的執事官將冕服一樣樣地捧過來,交與三公的手中,三公一人捧冕冠,一人捧大裘冕,一人捧蔽膝、佩綬與赤舄。將手中所捧之物高高舉過頭頂,跪行前進,三公捧冠冕與皇帝面前,先在龍案上暫放,然后再由三公小心的將冠冕替李淵穿戴好。
替李淵穿戴整齊后。百官們在三公的帶領下,對李淵行三跪九叩大禮。此時的李淵,頭戴黑色冕冠,前面垂著玉制的十二旒,為玉制。冕冠的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用來與發髻拴結。并在笄地兩側系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
李淵的身上穿著玄上衣、朱色下裳。天子吉服的大裘冕,上滿繡有十二章,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又稱十二章服。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于后背,象征“肩挑日月,背負星辰”。李淵這一套衣服裝扮下來,也有了一些天子的氣派。
眾大臣三跪九叩完平身后,這個時候捧寶官從一邊緩緩而來,手中恭敬地捧著一個玄黃色的盒子,來到司徒前站定,小心翼翼的打開盒子,里面裝著的,正是那象征著皇權的玉璽。捧寶官將玉璽雙手碰給司徒,司徒高高捧著玉璽跪于李淵面前,高唱道:“皇帝登大位,臣等謹上御寶!”李淵微微頷首示意,然后就有尚寶卿接過司徒捧著的玉璽,小心的裝進另外一個玄黃的盒子中裝好。
等尚寶卿收好玉璽,通贊又唱到:“就位,拜,平身”百官就按通贊的指引拜、平身。通贊官再唱:“復位”,這個時候就由引禮官引司徒自西復歸原位。
通贊官接著再唱道:“鞠躬、拜興、拜興、平身、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山呼萬歲、再三呼、跪右膝、出笏”等,底下百官則按通贊官所唱步驟做。做完之后,皇帝解嚴,通贊唱:“卷班”。百官這才退下,登基大典方禮畢。
登基大典結束后,李淵就帶著百官們到太廟去詣太廟,這是登基大典的第二個步驟,做完了這一步,才會在將自己地名諱寫進帝譜當中,李淵在通贊地攙扶下到太廟中奉上冊寶,然后追尊四代考、妣,告禮節性社稷。正式向天下宣告自己登基了,做完了這一切,李淵就就帶著百官離開太廟返回大興殿。
穿著冠冕來到大興殿后,百官們紛紛上表稱賀新皇登基。李淵雖然心中暗爽,但是表面上還是一副不動聲色的樣子,然后司徒等百官各就位,李淵穿冠冕升御座,皇家樂隊奏樂。尚寶卿捧著玉璽將它輕輕置于案上,下面地拱衛司揮著長鞭鳴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站好。奏樂再次響起,然后百官們在通贊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禮。等大臣們都行完禮后,遣官宣布皇上冊立李淵正妻竇氏為皇后,年號武德,明年將是武德元年。
百官上表恭賀新皇登基后,接著進入大殿的是各屬國的使節,他們紛紛代表國主向李淵獻上禮單、圖冊,表達他們國主對李淵登基的祝賀。李淵大喜,吩咐鴻臚寺卿準備厚禮回贈個屬國的使節,表現自己天朝上國的泱泱風范。
端坐在龍椅上的李淵看著底下對著自己行著三叩九拜山呼萬歲的大臣們,心中沒來由的有了一種滿足感,是啊,他也終于熬到這一天了。為他李家子孫后代打下了一份基業。
他滿心歡喜的看著下面,開始大肆分封有功之臣,原唐王世子李建成被冊封為太子,常氏為太子妃,次子秦國公李世民封為秦王,竇鳳為秦王正妃,三子李冰封為漢王,蕭詩筠為漢王正妃、長孫無垢為漢王側妃,張沁瑤為韓國夫人、袁寶兒為魏國夫人、陳蝶蕊為趙國夫人、袁紫煙為齊國夫人、高曦為燕國夫人,李冰的女人較多,在給封號的時候,李淵還忍不住瞪了李冰一眼,四子李元霸封為趙王,崔蘭為趙王妃,五子李元吉為齊王,張紫嫣為齊王妃,死去的李智云被追封為楚王,另外兩個庶子李元景和李元昌分別被封為荊王和騰王。長女、次女被封為長沙公主、襄陽公主,而李秀寧則被封為平陽公主。
李家,終于登上了權利的頂端……
注1:凡親王,孺人二人,視正五品,媵十人,視正六品。嗣王、郡王及一品,媵十人,視從六品——《舊唐書志第二十三職官二其實張沁瑤等人是沒有封號的,之所以用了國夫人的封號,是為了好聽而已,大家勿追究。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