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駙馬第十六章:《愛蓮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第一駙馬 >>大唐第一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愛蓮說》

第十六章:《愛蓮說》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嘲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嘲墨 | 大唐第一駙馬 
這里的才子比之當初和趙子軒競爭駙馬的要強多了,各個都是寒窗苦讀之士,俏丫鬟話音剛落,就有一人排眾而出,道:“在下洛陽花無眠,愿打頭陣。”

“依在下看來,花中之魁,當屬牡丹。有詩可證,揚洛水之清波,滋厚土之沃壤,凝山岱之精氣,集水秀之柔腸。日月使之覆翠,大地使之茁壯,黃河使之增色,嵩岳使之霓裳。”

趙子軒聽得云里霧里,其他人聽得如癡如醉。不就是一朵牡丹花嗎,好看就是好看,用得著把這花描寫得像仙草一樣,好像聞之強身健體,食之能長生不老一般?

俏丫鬟挽手言道:“這位花公子引經據典,定是賞花雅人,有請花公子進園。”

花無眠拱手道:“不急,不急,在下愿在此一候,等待其他才子高見。”

又一人上前言道:“在下南陽丁書懷,這廂有禮了。依在下淺見,花中之魁,當屬芝蘭。孔子云:芝蘭生于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有節操如此,我輩眾人當以此為銘,時刻記之。”毫無疑問,他也通過了。

轉眼間已有數人得以通過,余下之人一是名花皆已被他人說完,二是自身才學不出眾,一時場面冷清了下來。

趙子軒一直低調做人,可沒想過上去爭強好勝。可惜有句話怎么說來著,有些人就像黑夜里的螢火蟲,即使再低調,別人都能發現他的光華。李治帶著一眾人來牡丹園賞花,若是不能見到牡丹豈不是很沒面子,眼見俏丫鬟就要領著花無眠等人進園,心下一急,大吼道:“慢著,我也有話說。”

趙子軒和晉陽對視一眼,驚訝不已。李治這小子就那么點尿性,文章一般,居然有話要說?

李治吼完后發現眾人都看著自己,脖子一紅,吞吞吐吐道:“不是我,是他,他有話說。”說完很不厚道地躲在趙子軒身后,把趙子軒往前一推。

真是好哥們兒啊,真會給哥找事。趙子軒無奈,見滿園目光都罩著自己,只得躬身行禮道:“在下長安趙子軒,對于花中之魁,心里倒也有些想法,愿搏眾位一笑。”

俏丫鬟見他儀表堂堂,心中自然有些好感,笑道:“趙公子說笑了,奴婢愿聞公子高見。”

趙子軒想了想,道:“一千人眼中,自有一千花魁。牡丹華美,芝蘭幽靜,秋菊燦然,冬梅傲骨……不一而足。是以花無美丑之分,也無貴賤之別。”

俏丫鬟道:“公子所言甚是,我等皆著相了。但不知公子所愛之花是哪一種?”

趙子軒一笑:“好叫眾位得知,在下所愛乃蓮花也。”

蓮花?眾人皆奇不已,更有人嗤之以鼻,這蓮花又名草芙蓉,生于淤泥之中,雖是素雅,然向來為君子所不喜,也有人喜歡?真是笑話。

趙子軒看他們臉色,自然知道他們的想法。當下也不解釋,朗聲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此文一出,滿園皆靜。趙子軒聲音并不大,卻振聾發聵,繞園不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短短兩句道盡君子風骨;“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還有比這更能形容佳人的詞句嗎?雖辭藻不甚華麗,然比之《洛神賦亦不遑多讓矣。

眾人默默不語,良久,花無眠搖搖頭,躬身道:“朝聞道,夕死可也。聽君一席話,方知過往皆是拾人牙慧,宜乎眾人而已。敢問文章何名?”

趙子軒回禮道:“公子過譽了,陋作《愛蓮說。”

“愛蓮說,愛蓮說……”花無眠念叨了幾句,轉而對俏丫鬟道,“在下自以為是賞花護花之人,今日方知所學膚淺,再無顏進園賞花,望請見諒。”說完大步離去,丁書懷等人也紛紛告辭,不再談進園一事。

俏丫鬟也打打小學文習武,自是知道趙子軒的文章乃是千古佳作,只是沒想到此作居然能讓這些才子們當眾羞愧而退,自嘆不如。要知自古文人相輕,即使心里承認對方優秀,也是斷然不會在嘴上說出來的。

她看向趙子軒,俏眼笑成了個月牙兒:“公子大才,請進園一敘。”

李治等人回過神來,呼啦圍了上來,大呼小叫不止。他們實在太高興了,趙子軒大小也算自己的同窗,現在大出風頭,跟他們出風頭有什么區別?晉陽在后面巧笑吟吟,自己的夫君,可是大文豪呢,嘻嘻。

李治一邊使勁拍打著趙子軒的肩膀,一邊聲嘶力竭:“趙大哥,你太有才了,唐朝第一大文豪非你莫屬,不,古往今來第一大文豪……”

周圍的人羨慕地看著他們,要是自己也認識趙子軒就好了。“趙公子,該進園了。”俏丫鬟不得不再次提醒。

趙子軒被這群正太蘿莉不停地揩著油,只覺得自己的上半身都快被摸了個遍,趕緊道:“大家不要鬧了,快進牡丹園。”

俏丫鬟睜大了眼睛,剛開始以為趙子軒最多只帶兩三人進去,沒想到他居然帶了二十多人的隊伍……

趙子軒等人進園不提,外面的書生才子們還在議論紛紛,討論著《愛蓮說的意境,越討論越發現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文章,要想完全意會,非得苦心鉆研個十天半月才行。

“對了,他,他叫趙子軒?”突然一書生高聲道,“就是那個智闖四關抱得公主歸,一首《古原草送別聞名長安的趙子軒?”

“對啊,我還見過他呢,他的《論王朝之興替被皇上稱之為字字萬金,家師曾經說過,僅此一文,已勝他人萬分矣。”

“不僅如此,巧計赦免魏大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雞鳴狗盜孟嘗君……”

“還有還有,一首《好了歌坊間爭相傳唱,脫口成章《陋室銘更讓天下寒士俱歡顏……”

“你們知道嗎,我聽說趙子軒最近在寫一本書,連皇上都喜歡呢……”

趙子軒,這個名字,已經開始逐漸被人扶上了神壇,但是讓無數后人景仰,讓無數才子絕望的是,這還只是剛剛開始……


上一章  |  大唐第一駙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