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妹婿,求你了,再跟我說段《封神演義吧,我都快饞死了。”李治使出了自己的磨洋神功,纏著趙子軒不放,一點都大唐皇子的風度都沒有。
趙子軒暗自笑笑,在這個娛樂及其匱乏的年代,一個神話故事就能讓人這么癡迷,還真是穿越者的福音啊。他正色道:“請問晉王殿下,故事好聽嗎?”
李治不明所以,以為趙子軒在要夸獎,趕緊道:“當然好聽了,我恨不得現在就聽完。”
“那么,對于演義中的紂王,你有什么看法?”趙子軒不緊不慢道。
“當然是荒淫無道,害虐臣民,貪圖享樂,弄得商朝四分五裂,百姓民不聊生。”
“哦?”趙子軒再問,“請問晉王,隋煬帝比之如何?”
“與紂王無異,沉湎酒色,視百姓為螻蟻,棄國祚如敝履。”李治突然間醒悟了過來,臉色一正,拱手道:“本王受教了。”
晉陽好奇道:“你們兩個一唱一和的,干嘛呢?”她雖然天資聰穎,但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于這方面反而有點遲鈍。
李治笑道:“妹婿這是在教我治國道理呢。故事雖好聽,但要適可而止,不能癡迷此道。切不可貪圖享逸而忘了自己本分,謹記以史為鑒,以前人為鑒,才能明得失,才能正其身。這,才是為君之道。”
晉陽搖搖頭,“真搞不懂你們男人,整天想著權力之事,就不能想些其他事嗎?”
趙子軒笑道:“你們女人比我們男人可狠多了。男人是通過控制天下來得到女人,女人卻是通過控制男人來得到天下,比如……”他剛想說李治呢,發現正主兒就在這兒,況且這會兒李治還沒見到武媚娘呢,談不上控制和被控制。
李治自然不知那句話后來很大程度就是說他的,此時還拍手笑道:“妹婿所言有理,男人也苦啊。你看看你,公主一個,誰當太子都不會對你如何,我就不同了,一旦失敗,不是被趕出長安,就是人頭落地啊。”
晉陽看李治一臉苦相,趕緊轉移話題:“九哥,你不要每天妹婿妹婿地叫趙兄,人家還沒嫁給他呢。”
趙子軒一把抓過她的手,放在胸前,眨眼道:“馬上都要成親了,你還成天趙兄趙兄的叫,太見外了吧。以后我叫你兕子,你叫我子軒就好了。”
李治沒想到這小子當著自己的面就看是談情說愛起來,趕緊道:“不打擾你們肉麻了,我去父皇那里了。”
“你啊,我哥還在這里呢就動手動腳,一地也不顧及人家的臉面。”晉陽嗔怪道,只是這口氣加上她那張俏臉,除了讓某人色心高漲之外,一點震懾意義都沒有。
兩人在花園里你儂我儂,郎情妾意,自不必表。李治興沖沖跑到紫寰殿,這個時候李世民一般都在這里辦公。進去后給李世民行了禮,李世民一臉笑意:“雉奴,今天學了什么?”
李治道:“稟父皇,今天孔大人身體抱養,并未上課。”
“哦?那你們干什么了?”李治看了一眼李世民,想了想,這皇宮中的事怎么能瞞過自己的父親,于是誠實道:“孩兒,孩兒并未學習,而是和其他同窗一起聽趙駙馬講故事了,請父皇責怪。”
李世民點點頭,他當然知道這件事了,讓他欣慰的是李治并未撒謊瞞騙他,“父皇并沒有生氣,給父皇說說,趙子軒又講了什么?”
于是李治把《封神演義和那個小故事都講了出來。李世民也未說話,一直安靜地聽著,待聽完才嘆了口氣,道:“好一個《封神演義,好一個冀州蘇護。沒想到趙子軒居然能講出這等故事,在朕的眾位駙馬中,他當屬第一啊。雉奴啊,你聽了這個故事有沒有什么感想?”
李治心里一喜,他知道長孫無忌已經在父皇這里透了風,父皇這是在考察自己呢,還好剛才和趙子軒談論了一番,這時候只需把方才的話轉述一遍即可。
他邊說邊偷眼看父皇的臉色,發現他連連點頭,一臉笑意,心底這才放了開來。雖然和晉陽都是從小由父皇親自撫養,但是和對晉陽不同,父皇對自己一向甚是嚴厲,像今天這樣滿意的情形還是頭一回看見,心中甜蜜的同時,對于趙子軒更加感激了。
“你能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你是真的長大了。”李世民感慨道,“《封神演義講的也很好,連朕都忍不住想聽下去了,這個趙子軒啊,就是會給人驚喜,真不知他怎么想出來這些奇聞野史的。”
李治道:“父皇若是喜歡,兒臣讓趙駙馬把整本書都寫下來,呈給您觀看。”
“不可如此。”李世民拒絕道,“慢工出細活,尤其是此類故事,更需精雕細琢才可,若是因為朕而讓這本書存在缺憾,朕與那拔苗助長之人又有何異?”
想了想又道:“不過你要讓趙子軒每日更新幾章,到時候抄錄過來讓朕賞閱一番,朕勞累的時候也可歇歇神。”李治自是遵命。
父子二人又說了一番話,李治見父親有些疲憊,主動上前為他推拿起來,整座威嚴的大殿一時平添了幾分溫馨氣息。
半晌,高昌走了進來,輕聲道:“皇上,魏王殿下求見。”
李世民閉著眼,舒服道:“讓他進來吧。”
李泰興沖沖地跑了進來,臉上滿是喜悅,正待說話,卻發現李治居然在這兒,還跟父皇甚是親熱,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父皇,兒臣的有事稟告。”李泰壓下了心中的不滿,道。
李治見李泰不滿,被李泰多年的淫威所懾,趕緊道:“父皇,既然四哥有事要說,那兒臣先行告退了。”
李世民暗嘆了口氣,他是何等人物,怎會察覺不出兩人的隔閡,靑雀心胸太過狹隘,老是疑神疑鬼,怪不得朝堂上沒人替他說話呢,自己廢了承乾后曾經私下允諾他讓他當太子,現在看來究竟是對是錯呢?
李治朝李泰一拱手,道了聲“四哥”,李泰哼了一聲,算是招呼。李治眼中閃過一絲不滿,臉上卻笑著出去了,邊走邊聽李泰高興道:“父皇,兒臣的《括地志終于編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