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裝著一口泉第四百七十三章 古怪的水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隨身裝著一口泉 >>隨身裝著一口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古怪的水溝

第四百七十三章 古怪的水溝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我要的是葫蘆  分類: 都市 | 鄉土 | 我要的是葫蘆 | 隨身裝著一口泉 

按照大人們的說法,癩蛤蟆為不讓財寶被人類得到,皮一蛻下來就會自己吞食掉。()

因此要瞪眼看好,只要癩蛤蟆蛻掉皮,就必須立刻放進錢匣子中,一刻也不能耽擱。

幾個熊孩子都瞪大眼睛圍著竹篩子,單等癩蛤蟆把皮蛻掉。

這東西蛻皮全靠兩條后腿使勁兒,后腿必須輪換著反翹到嘴邊,抓著蟾衣慢慢地往后面拽。剛開始很慢,他們瞪得眼睛發酸,不過后來脫到大腿根時速度陡然加快,就好像剝香腸一樣,爪子把大腿的皮一拽,整塊就全脫下來了。

那蛤蟆皮薄如蟬翼,呈透明色。

說時遲,那時快,早等待不耐煩的劉軍浩立刻把竹篩子掀起,然后從癩蛤蟆爪子中搶過蟾衣。劉啟勇則送上紙盒子,里邊放滿大家搜集的一分二分硬幣。

他們小心翼翼把癩蛤蟆皮放進紙盒內,商量著等明天再查看。

當時幾個孩子還為紙盒放誰家差點打架,主要是害怕被人搶先揭開,錢落不到自己手中。最后商議紙盒放劉軍浩家,不過每人要在上邊做個記號,然后找塊大石頭壓住紙盒,等第二天一起查看。

他們心中期待著像大人們說的那樣,明天紙盒內塞滿硬幣。這樣可以買糖、買雪糕、買彈球……

第二天一大早,這群家伙就聚集在劉軍浩院里。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他慢慢地挪開大石頭,打開紙盒癩蛤蟆皮還在,可是分幣一個也沒增加。

眾人以為時間短的原因,決定繼續等待。

第三天、第四天……直到大家徹底失去耐性。

再后來,見的次數多了,他們才知道癩蛤蟆脫皮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兒。這東西和蛇很類似,一年總要蛻幾次皮的。不過癩蛤蟆皮蛻掉后大都被它們自己吃掉,因此人們很少見。

“真的很常見嗎?”趙光明仍然有些不相信自己發現了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不信你自己上網查”劉軍浩說這把手機遞過去。

“還真是這樣”幾個人看過網上的介紹,徹底相信劉軍浩的說辭。

其實要說他們的反應也正常,隨著環境惡化,許多習從前以為常的東西在人們眼中都成了稀罕物。像前段時間市區有市民捉到一只貓頭鷹,結果周圍的人都不認識,最后找動物專家鑒定,這事兒還上了報紙。

發現癩蛤蟆蛻皮的事兒只能當樂子,幾個人在河灘上轉小半天,看太陽快落山,才施施然的朝家走。

快走到家門口,趙光明才想起有事兒找劉軍浩,“小浩,明天你們兩口子去我那里一趟,想找你幫個忙。”

“啥事兒,”算算時間,媳婦的預產期還有半個多月,現在他實在不想到處跑。

“你幫我們去釣火頭,不用耽擱太長的時間,最多兩個小時……”趙光明上午沒到劉家溝,就是和一幫哥們去村后邊釣火頭去了,只是忙乎一上午也沒把火頭釣上來。

他知道劉軍浩釣火頭技術好,下午本來想打電話過來,結果聽說人家釣到一條大黃鱔,這才打消念頭。

“釣個火頭你也要我去呀,這個時候的火頭正產卵,隨便下鉤都能釣到。”劉軍浩搖搖頭道。

“那只火頭特別鬼精,我們費了兩天功夫都沒釣起來,這不才找你的。”照趙光明的說法,他們村后邊那泥塘有條一二十斤重的老火頭。可是周圍水草太多,而且這東西太狡猾,只在溝邊亂轉,根本不吃鉤。他釣了幾次都沒釣上來,才想讓劉軍浩過去幫忙。

釣火頭,最多個把小時的事兒,自己明天還要上街買東西,去一趟也行。劉軍浩點頭答應下來,不過末了又多問句,“那火頭窩是青窩、黃窩還是黑窩,告訴你,如果是青窩和黃窩我可不去。”

“放心吧,知道你將講究,正宗的黑窩。”趙光明強調道。

到春末夏初時候,火頭在產仔之前會游到淺水處,咬掉藏身處的水草做巢穴,形成一個碗口大的亮水窩,此時稱為“青窩”。過段時間火頭產卵后,周圍咬斷的水草已經被曬成枯黃色,加上魚卵在碗口大的亮水中呈黃米團子一樣,因此稱為“黃窩”。這個時候親魚時刻在窩邊游弋,絕對不會讓任何東西驚擾魚卵的孵化。

到了盛夏,火頭苗生長兩厘米左右,顏色逐漸變成黑色,如團黑霧在水中上下翻滾,粗略看上去和蝌蚪很像。,不過蝌蚪是頭大尾巴小,火頭苗則好像梭型,此時稱為“黑窩”。

不管是青窩、黃窩和黑窩,肯定有兩只火頭在附近守候,片刻不離,只要將餌鉤遞過去,這東西絕對會沖上來。一般都是體型較小的雄魚先挺身而出,如果被人釣走,過一會兒,體型大的雌火頭也會露面。

所以在產卵期釣火頭,一次就能釣兩條。大部分釣魚的人都有講究,為的是細水長流,很少釣青窩和黃窩。劉軍浩家那兩條火頭都是在黑窩時期抓的,不過兩次鬧的動靜都很大,以至于每次只捉到了一只。

第二天上街,劉軍浩先去郵局把網友訂購的幾只枕套郵走。前幾天無聊他看了下自己的網店交易記錄,光這幾個月,枕套的出貨量就有上百只,也算是一比不小的收入。

正事兒辦完,劉軍浩才給趙光明打電話。這人早等的不耐煩,見到劉軍浩也沒多說,直接把他拉到村后。

那水塘和趙光明講的一樣,北岸只有三四十厘米深,溝底長滿水草。

在趙光明的指引下,劉軍浩很快看到淺水處浮著不少斷根的水草。干枯的草根和周圍的碧青色形成對比,分外顯眼。水草周圍不斷冒著泡泡,仔細聽還發出叭叭的聲響。很多蝌蚪模樣的黑點在水草間時隱時現,正是黑窩。

釣火頭的餌料不用特別準備,直接在塘邊抓了只小青蛙串在鉤上。劉軍浩看看距離,跟著把鉤扔出。

“往火頭苗中間扔呀,你把鉤扔這么遠,能釣個毛”一個青年在旁邊咋咋呼呼。

劉軍浩扭頭看了他一眼,沒理會這人說出的外行話。他現在能猜出趙光明等人為什么費這么大力氣卻沒有釣到火頭。

根本是一群魚盲在瞎胡鬧,釣黑窩千萬別把釣餌扔到火頭苗當中。因為大火頭怕傷到魚苗,只會在附近驅趕,根本很少咬鉤。只有把釣餌扔到火頭苗上方或者旁邊,大魚才會追上猛咬。

將釣餌輕輕扔到魚群外邊后,他緩緩晃動竹竿,盡量不讓釣餌驚動魚群,而是模擬魚類窺覬火頭苗的場景。

嘩啦啦,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樣,只見一個黝黑的身影猛然竄起,直接把小青蛙吞在腹中。

“趕緊提呀,趕緊提”幾個人又開始大叫。

劉軍浩只當沒聽到他們的叫嚷,而是輕輕朝岸邊拉。提鉤太早,火頭很容易脫鉤。提鉤太晚,這東西會使勁兒朝水草里鉆,而且勁兒非常大,很容易把魚線掙斷。

等第二遍開始冒水泡的時候,劉軍浩才猛然把鉤提起。

趙光明這貨純粹是瞎忽悠,哪有一二十斤,火頭不過三斤的重量。

“到底是高手”這下幾個青年都服氣了。

他們忙乎兩天,人家只要二十分鐘,這就是差距。

劉軍浩謙虛一聲,坐在樹蔭下歇息。準備等涼快一陣子再把另一條火頭也釣上來。剛才趙光明說的明白,這泥塘秋里準備養魚,到時候肯定要清底,火頭必須早些釣上來。現在水中那只火頭已經被驚動,至少十分鐘之內是不會再吃鉤的。

無意間扭頭,發現路對面的水洼中淤泥很厚實,應該適合黃鱔生存,說不定還會有大黃鱔。

這是昨天釣到那大黃鱔帶來的下意識反應,總想著再釣一條。

捉到那條大黃鱔沒地方放,現在還丟在水缸中。經過一天的適應,這大家伙大概認命,也沒再有逃竄的念頭。

今天上午還有人過來參觀,郭記者也叮囑多拍幾張照片。

“小浩,你這次可看走眼了。這水溝我們前段時間剛探查過,整條溝看遍,連根黃鱔毛都沒有釣到,估計風水不好。”

“不應該呀”劉軍浩連連搖頭。這水塘看上去比較深,水也比較清,水溝邊張著茂密的蘆葦。按理說這樣的地方很適合黃鱔生存才對,怎么可能沒有黃鱔存在。

劉軍浩不信邪的沿著水塘走一圈,尤其是水塘邊那幾株枯樹干下。結果趙光明真沒騙他,一個黃鱔洞也沒有找到,連那種小黃鱔留下的拖泥溝都沒有發現。

越是這樣,他越覺得稀奇,很想弄個究竟。

最后他干脆把鞋子脫掉,想下水瞧瞧黃鱔洞是不是在水下。在淤泥中找了很長的一段,依然沒有看到痕跡。

“怎么樣,死心了吧。告訴你,真有黃鱔還等你逮。”一青年又開始在岸上叫起來。

就是一般的小水溝中也會有黃鱔存在。這片水域并不小,可是連個泥鰍也沒有。剛才他注意了下水面的游魚,小魚小蝦也很少。

這種情形明顯不正常,只有趙光明這種頭腦簡單的家伙才會扯到風水的問題上。


上一章  |  隨身裝著一口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