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裝著一口泉第四百四十九章 到處都是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隨身裝著一口泉 >>隨身裝著一口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到處都是魚

第四百四十九章 到處都是魚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我要的是葫蘆  分類: 都市 | 鄉土 | 我要的是葫蘆 | 隨身裝著一口泉 

原以為受大雪影響,今年到劉家溝過年的游客應該不多,誰知道情況恰恰相反,剛進臘月沒幾天,村里的農家樂就被預訂大半。()

看這情形,比往年還要火爆一些。

劉軍浩納悶,找人一問,才知道大部分人都抱著到劉家溝過年連帶賞雪的念頭。堆雪人,打雪仗,這些人們小時候常玩的游戲現在在城市中成了奢侈。往年一下雪,市區的幾臺鏟雪車就全部出動,半天時間把積雪清掃一空,根本不給大家懷舊的機會。今年雪倒是挺大,可是市里邊到處都排放的是廢水廢渣廢氣,將積雪污染的臟兮兮的,很多人只能望雪興嘆,并禁止自家孩子玩。

這些日子陸陸續續有游客往山上拍攝雪景,然后朝十八樓上上傳。看過這些帖子,不少家長升起到劉家溝過年的念頭。

來的游客倒是有不少想到劉軍浩家買黃鱔,通通被他拒絕掉。現在氣候冷,大多數黃鱔還貓在洞里邊,要想捉黃鱔,必須挖洞,自己可沒那么大的干勁兒。

再說忙乎一年,過年的時候歇歇也好。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媳婦給伺候好。

今年劉軍浩兩口子原定去市里邊和張媽一起過年,不過等張倩去醫院檢查完,張媽那邊害怕女兒來回折騰出什么意外,和張爸商量了一下,今年還在劉家溝過得了。

其實這個胎兒檢查早就打算做,只是上次劉軍浩帶媳婦去醫院,被一個相熟的醫生攔住,說過早過頻繁做b超檢查對胎兒不好,等五個多月的時候去醫院檢查一次就行。

于是這事兒耽擱下來,再后來大雪封山,兩人一拖再拖,直到前兩天才去醫院做檢查。

結果被告知媳婦懷的是雙胞胎,樂的劉軍浩合不攏嘴。

兩口子都希望是龍鳳胎,這樣女兒兒子全有了,一步到位,省事。

為給即將到來的小家伙起個響亮好聽的名字,劉軍浩差點把家中那本《新華字典》翻破,好不容易找了幾個名字做備用,可惜現在全派不上用場,必須重新起。

本來他想在網上發個帖子詢問一下,來個集思廣益。不過看了某位姓王的網友在網上詢問的結果,什么王曼玉、王子怡、王旺旺、王小二、王二小等等,讓人看得啼笑皆非。

劉軍浩只能感嘆網上的歪才多,并果斷的打消這念頭。名字還是自己起為好,不接受外援。

反正還有幾個月時間,自己總不會連個名字都起不好。

通往學校路上的積雪早清除掉,不過路邊仍有不少冰凌。這幾天學校恢復上課,劉軍浩怕媳婦摔倒,打算自己替媳婦教大半個月課程得了,課早上完,剩下的就是復習。以前也替媳婦教過,他對課文也了解的七七八八,這點活完全可以代勞。

哪知張倩根本不讓,連說馬上要考試,正是沖刺階段,她呆在家里不放心。

兩人最后只能采取折中方案,每天由劉軍浩送媳婦到學校,放學的時候再接回來。

反正沒多遠的路程,來回走兩趟就當時消食。

這幾天溫度持續升高,田間的積雪已經化得七七八八,露出青綠色的麥苗,倒是大山背陰面不少地方的積雪有一人多深,估計到明年春天也難化完。

化雪帶動山溪的流水暴漲,隨流水沖下來的魚非常多,大部分翻著肚皮。這些魚是密封在冰層內缺氧凍死的,雖然這魚在冰層中凍了十幾天,但是溫度一直在零度以下,相當于把魚儲存在冰箱里,按道理來說完全可以吃。

只是活魚都吃不完,人們自然不惜吃這些死魚,最多就是守在水邊找那些兩三斤以上的大魚捉。大魚抵抗能力強,一般躲藏在深水處,凍死的很少。這個時候的大魚也好像沒睡醒一樣,在水中慢吞吞的游,捉起來非常容易。

劉軍浩最初湊熱鬧捉了幾次,連吃兩頓,兩口子完全沒興致,把剩下的魚全部掛在屋檐下風干,打算等張媽他們來再吃。

饑餓數天的水鳥卻不管那么多,好不容易碰到這么多魚,肯定要大吃二喝。近幾天青莊水鴨子鸕鶿等等全部伸長脖子待在水溝邊,腦袋不時往水中的伸縮。根本不用挪動位置,守在原地一個個吃的飛不動。

劉軍浩把媳婦送到學校,回來看到門前的水溝中這么多死魚,本能的感覺不妙,忙沖到后院。

好家伙,他差點驚呆掉。

后院的積雪大部分融化掉,水差點要漫到前院……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水面上白花花漂著一層死魚,看著非常心疼人。

對這個結果劉軍浩其實早有預料,后院的水溝是為養黃鱔而挖。一般不過四五十厘米深,前幾天早凍實,魚在里邊生存的幾率很小。

可是他沒有想到這次的損失會這么大,水溝中一條活魚也沒有,很讓人心疼。

這些死魚放在后院不是辦法,要趕快撈起來,否則過上個把星期就要變臭。想到這里,劉軍浩趕忙喊隔壁的趙老爺子過來幫忙撈死魚。

趙教授看到后院中的景象也很慌張,連忙問黃鱔有問題沒有。

“我前幾天剛挖過,今年的黃鱔鉆洞鉆的比較深,沒有凍死的。”劉軍浩開口回答到。

“沒事就好”聞聽黃鱔沒事,趙教授總算放下心,接著開口安慰道,“反正這些小魚是給黃鱔當食物,死掉也沒多大關系。”

兩人拿著網兜在水溝邊來回撈魚,忙乎將近一上午,總算把水溝中的死魚清理一遍。

“要不要把水溝挖開,將里邊的水排干凈?”末了趙教授又開口問道。

“不用,水質還沒有受到污染。”劉軍浩搖搖頭,扭頭看著岸邊倒得一大堆死魚發愁。

這么多死魚除了喂門前的水鳥,怕是找不到其他用處,關鍵是那些家伙現在并不缺魚吃。實在不行,下午挖個坑把這些死魚全部埋掉。

他們低估了水鳥的食量,兩個人剛把把一筐筐死魚扔到樹林邊,立刻惹來水鳥的搶食。很快院中的家雞野雞也加入搶食大軍,接著整個樹林中熱鬧起來。喜鵲、灰馬扎、白頭小等等各種各樣的鳥類相繼投入到這場盛宴當中。

很多人以為水中游的鳥類才會吃魚,其實不然,事實上大部分鳥類都有吃魚的習性,前提是它們能捉到魚。

自從知道劉家溝曾經有過朱鹮后,劉軍浩就對這種傳說中的大鳥來了興致,隔三差五上山總要仔細查看一番,拍攝到很多珍貴鳥類,可惜卻連根朱鹮毛都沒有見過。

現在溝邊這么多鳥類,劉軍浩特意站在那里查看一陣子,仍然沒有見到傳說中的大鳥。十有,這東西徹底在大青山消失了。

這邊鬧出那么大的動靜,很快被村中的游客知道,紛紛拿著相機過來搶拍。

劉軍浩看一陣子,剛要扭頭回院子,卻被老爺子喊住:“小浩,你看是不是大河里漲水了,我怎么感覺這水溝里的水一直在朝上漲呢?”

趙教授在木橋邊站了不到一個小時,驚訝的發現水至少漲高五六厘米。

“正常”劉軍浩瞥幾眼正在冰凌上蹦跶水鴨子回答道,“這應該山中積雪融化的原因,大河里的水即使往上漲,最多也到河堤邊上。”這兩天氣溫高,山間向陽面的積雪紛紛融化,自然會造成山溪水勢增大。下游水閘的泄水能力有限,溝中水位上升是很正常的事情。

聽他這么解釋,趙老爺子沒有多想,轉身喊劉軍浩回院子下象棋。

很快兩人就發現事情不是這么簡單,沒半個小時,水已經漫過大路,順著水道眼往院里灌。

這次劉軍浩沒法再淡定下去,趕忙拎著鐵锨去河堤邊查看。

還沒到河堤跟前,兩人已經被前面的景象嚇到,河堤周圍的田地里全是水,不少魚都在岸上蹦跶。

等看到河堤上那道水閘,他們才找到原因。

這兩天剛化凍,從上游沖下來的冰凌、水草、樹枝枯葉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很多,到水閘這邊不知道怎么給堵住,最后造成水位不斷升高。

劉軍浩趕緊跑到河堤下邊,拿鐵鍬連挖帶砍,想把水閘挖開。很快他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水閘里邊不知道塞了多少冰凌,完全被堵死,而且源源不斷地有樹枝枯葉朝下邊堆積,憑自己一個人根本挖不開。

他只得掏出手機給劉廣聚打電話,讓他喊幾個人過來幫忙把水閘完全升起來。

人多力量大,沒費多大的功夫,水閘被徹底扒開,嘩啦啦水流一片。過了半個多小時,水位才降下來,地里到處是白花花的死魚,不過眾人都沒有撿的興致。

“小浩,我明天準備去街上打紅薯做粉條,你家要不要打,打的話順勢放我車上”回去的路上,二麻子開口問道。

“要呀,我下午收拾收拾。今年的紅薯沒吃多少,就等著做粉條呢。”今年秋里他和趙教授兩家收的紅薯有幾千斤,除部分曬成紅薯干外,其余的全部放在井里邊。下雪的時候趙教授害怕紅薯凍壞,還特意在井上邊堆了個蘆葦垛。


上一章  |  隨身裝著一口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