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裝著一口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波三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隨身裝著一口泉 >>隨身裝著一口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波三折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波三折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我要的是葫蘆  分類: 都市 | 鄉土 | 我要的是葫蘆 | 隨身裝著一口泉 
第一百九十九章采蘑菇

第一百九十九章采蘑菇

了不少柿子晌午的時候兩人都不怎么餓,干脆攤了餅了事。

吃過飯,精神頭十足,劉軍浩泡了大半壺菊花茶,往里邊加上幾粒蜂蜜,然后開始滿院子轉悠。

上午那陣兒和張倩談論果樹的事兒,因此他就把目光投向院角。

嗯,春上在水溝邊插下的那株桃樹現在已經有一人多高了,照這個樣子明年說不定會結果子呢。

自己明年找個機會兒也在石鎖中插一些,那里邊種棵桃樹肯定長的更結實。

轉了一陣子,沒別的事兒,他和張倩打了一聲招呼,到村里看看。上午劉五奶過來的時候說劉啟華家準備這兩天翻修房子,他想問問什么時候開始動工,到時候早些過去幫忙。

到人家一問才知道后天備動工,不過劉啟華和他一樣,不想麻煩村里人,而是直接包給鎮上的建筑隊。

至于為什么請村里人,自然是沒人家專業,那些升降機、兜子車等等建筑工具村里根本沒有。他這邊包出去一步到位,也不用操太多的心。

“你小子,想過來吃你家的酒席都讓。”劉軍浩笑著捶了他一拳。兩人的年紀差不多,小時候也是一起撒尿和泥的主兒,長大了反倒生分少。

“怎么不讓,今天晚上我兒就有酒席,到時候我喊你過來。”劉啟華倒是不含糊,說著又遞上一根煙。

“好呀。你準備怎么_?”劉軍浩應了一聲。反問起房子地事兒。

“和你家一樣。兩層接蓋四升四了。”四升四就是上下兩層各四間。其中下邊地有兩間并在一起當客廳。這么算下來有一百多平方地空間。

要說以前這么蓋是想都不敢想。不過這兩年村里人地日子越過越好。劉啟華又開了一個小賣鋪。手里邊自然寬裕起來。

其實他家人口簡單。四口人本用不了這么大地房子。劉啟華地算盤打得精明。所想地自然是多出地房間租給前來游玩地城里人。

村里有這個想法。準備秋后動房子地人不在少數。他們看到地都是來劉家溝游玩地人越來越多多蓋幾間住房自然多一些收入。

劉廣聚原本前些日子開會想組織村里人蓋賓館。可是最后這事兒村民紛紛表示反對。其中也有這個因素在里邊。想想也是。村里蓋賓館是公自家蓋樓房是私。這年頭誰還沒有點私心。再說了等農戶家里地房子翻修后。外人游玩時住處緊張地問題自然能夠得到解決。而村里蓋那個賓館估計也就五一、十一地時候用一下。平常都閑著。這完全是資源浪費。

最后蓋賓館這事兒不了了之,那筆租地的資金大家一致同意等過年的時候按戶頭發放到村民手中。

這邊正和劉啟華說這話孩子卻來找他了,說是張倩喊他回去。

“啥事兒?”劉軍浩很有些納悶。

“張老師喊你上山采”聽他一回答才知道霧氣剛散,大梁村和三棵樹的學生已經過來了會兒在自家院里聚集著。

于是乎,劉軍浩也將自家的大竹竿抗在肩膀上后牽上赤兔馬,領著小皮和豆豆朝山中走去。

赤兔自然是當免費勞力的,等下采了蘑菇和核桃要用它馱運。至于小皮,則完全是為了應付突發情況。豆豆這貨純屬添頭,它看一幫人熱熱鬧鬧的朝山上走去,也死皮賴臉的蹲在劉軍浩的肩膀上。

剛走到山腳下,就聽到有人遠遠地叫劉軍浩的名字。

他趕忙停下腳步回頭看,卻是鄭建學夫婦。

這兩口子真是的,這么大的霧氣仍然沒有忘記過來玩。

“你們這大部隊進山干啥?”鄭建學等走近了看到浩浩蕩蕩的人群,頓時嚇了一跳。

“上山采蘑菇,打核桃”張倩笑著解釋。

“那好呀,一起走,我們進山也是打核桃”文霞興奮地揚了揚手中的塑料袋。

“打核桃?”劉軍浩很是詫異的看了他們兩眼,接著反問道:“你們用什么打?”

“直接爬樹呀”文霞的回答理直氣壯。

無知者無畏,劉軍浩差點暈倒了,感情這兩口子以為打核桃和摘榆錢吃一樣呢。不過他也沒說啥,反正看他們的樣子就圖個樂子,能不能打到核桃并不重要。

和前些日子相比,山間的落葉明顯多了起來,不少地方都是厚厚的一層,踩在腳上咔嚓咔嚓作響。

進山開始,張倩把學生分成三人一組四散開讓他們在這片山上采蘑。

當然害怕學生們采到有毒的蘑菇,她是來來回回叮囑了幾次,讓他們碰到不認識的蘑菇先不要采,詢

后再做決定。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這群孩子哪在山中轉悠的。說句不客氣的話,學生們認識的比她還多呢。

鄭建學兩口子這會兒也不再提打核桃的事兒,反而一溜煙的在前面采起菇來。不過他們兩人的技術是在不怎么樣,雖然手中拿著樣品,但是都半個小時了布袋中剛剛采了五六個,連那些跟在他們后邊撿漏的小學生都不如。

“我們怎么找不到蘑菇,人家跟在后邊都撿那么多”撿了一陣子,鄭建學郁悶的跑過來討教經驗。

“呵呵,撿蘑菇也是需要技術的。”其實說起來真不怪他們,任誰第一次進山采蘑菇都會這么郁悶。

采蘑菇需要眼睛瞪大,前后左右上下都要兼顧。尤其是要注意周圍的樹木分類,這樣才能發現目標。

拿楊樹來說吧,般它根部或者枝干上肯定有楊菇子。這東西雖然便宜,但是量特別大,尤其是那些已經枯朽的楊樹,基本上只要找到了一棵樹上就能采一大抱子,而且多伴隨著木耳之類的東西。

至于松樹林中的松菇,則全被地上那層厚厚的松針覆蓋。只有極少量的破土而出。因此找的時候需要拿一根樹枝。只要看到松樹下有鼓包的地方,用樹枝一劃拉,指定能夠看到松菇。

聽劉軍浩這一解釋,兩口子頓時覺得受益匪淺。

“這個是什么蘑菇,顏色這么鮮艷,毒嗎?”文霞這個時候從筐中拿出一個顏色略微暗紅的蘑菇問道。

“的確,顏色鮮艷的般都有毒。這個是肉,顏色不算太艷,可以吃的,用它燉雞、鴨、鵝肉最香,最有味道。不過你們碰到不熟悉的蘑菇最好不要采。”找菇還有一個訣竅,那就是碰到被蟲子咬過的蘑菇可以使用,其他的最好不要采。

粉里透著幾分紅菇,潔白如玉的草菇,更有淡灰潤澤的楊菇子……這楊菇子是劉軍浩在一棵半死的楊樹上發現的,層層疊疊爬了大半樹,足有二十多斤!他讓張倩在樹下等著,自己立馬的爬上樹,一大片一大片的往下扔。

這樹還沒有被人采過,那一朵朵又又鮮的楊菇子肥的都要流出油,讓他很是歡喜。

整整大半天的時間,幾十個人漫山遍野的鉆樹林、爬山崗,筐中都采滿了各種各樣的。

“張老師,張老師,你們快過來看”這個時候毛孩子氣喘吁吁的聲音從山梁那邊傳來。

“出什么事兒?”張倩趕忙和劉軍浩一起朝那邊跑。

“我們發現了一個大,你們過來看看”幾個同學一起站在那里叫嚷。

“有多大,有多大”等劉軍浩跑過去看到那個蘑菇時,也嚇了一跳。好家伙,這個頭的確驚人。

這東西從外觀上看有點像平時吃的平菇,不過那灰白色的菇體大的有點離譜,足有五六十厘米長,扇形的菌蓋分了十好幾層,一層層有序的簇擁著,散發著特有的清香。冷不丁一看,和玲瓏寶塔有些相像。

其中最大的那個直徑超過三十厘米,有二十厘米高,好像一柄大傘一樣。

“這是啥,會不會是靈芝?要是那樣的話我們可發了。”鄭建學看到這東西顯得非常興奮,他前些日子才從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是有個老漢上山游玩的時候發現了一朵價值百萬的野生大靈芝。

“可能是平菇”劉軍浩從小就在這山上轉悠,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蘑呢,因此有些不敢確認。

“采不采?”張倩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后問道。

“采,當然采了,弄回去讓趙教授看看。”劉軍浩上前使勁把這東西從樹根底部抱了出來,用手掂量幾下,有八斤多重。

如此一鬧騰,學生們都絕了采蘑菇的心思,圍著那個蘑菇議論紛紛,他們也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

張倩看天色不早,干脆收攏隊伍下山。

等所有的蘑菇收集到一起,劉軍浩稱量一下,怕有百十斤重,不過曬干后估計也就四五十斤的重量。

有了赤兔幫忙,眾人下山非常輕松。

回去后趙教授看到這么大一個蘑菇也很驚訝,老爺子專門翻了半天書,最后點頭確認道:“這的確是平菇,不過是其中的扇形側耳,又名北風菌。這東西和其他不一樣,天氣越冷它長的越歡實,冬天的時候在多數。它一般是長在樹干的腐朽裂縫中,是叢生類型,在吉林、山西、云南等省份比較常見。”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隨身裝著一口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