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裝著一口泉第二百三十一章 講究衛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隨身裝著一口泉 >>隨身裝著一口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講究衛生

第二百三十一章 講究衛生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我要的是葫蘆  分類: 都市 | 鄉土 | 我要的是葫蘆 | 隨身裝著一口泉 
第二百二十四章講究衛生

悟空根本不是個能安穩的主兒,呆了沒到兩分鐘,就吱吱對著主人亂叫一通。

劉軍浩知道不能給這家伙好臉色,索性不再管,任由它在那里鬧騰。

結果這家伙一看主人沒在意,又溜身跳在車子上,愉偷把爪子伸進蛇皮袋上的破洞,然后掏出個紅薯猛啃。

他們來的不湊巧,粉碎機恰好昨天壞掉了,這會兒正在搶修呢。街上打面機不少,可是粉碎機就這一家。既然已經來了,眾人只得等下去。

那主人家不錯,特意請他們進屋喝茶,說是已經請人來修,要半個小時準能修好。

正在屋里說著閑話,突然聽到外邊傳來呼聲:“外邊這是誰家的紅薯?”

“我的,怎么了?”劉軍浩扭頭看他站在自己的車前,還以為悟空又鬧出啥亂子,趕忙跑了出來。

“你的,這是你自己種的?”那老頭看到是一個青年人應聲,很有些奇怪,他還以為能種出這么好紅薯的一定是上歲數的老農呢。

“對呀”劉軍浩點點頭不知道他到底想說啥。

“小伙子不簡單,我剛才掰了幾個查看一下,你這紅薯瓤很細,容易出粉,一斤紅薯估計最少能打三兩粉,而且都是細粉。”

俗話說得好“一斤麥子八兩面,一斤紅薯二兩粉”,麥子的出粉率很高,一斤麥子能夠打八兩多面粉。紅薯則不同,不但要除掉水分,還要刨出粉渣。所以一斤紅薯如果打精粉面的話,能出二兩已經很不錯了。而在老人的話里,劉軍浩這紅薯能打三兩精粉面,絕對是高產。當然如果是打粗粉的話,那產量更高,可以出到四兩。

接著他又直指不遠處的車子說道:“那家的就不行了,別看他的紅薯個頭也挺大,不過都是大老憨白紅薯,打出的粉不但少,而且粉面粗,下出粉條也不好吃。”

那車紅薯是劉軍奇家的,他聽的直縮頭,根本不敢往車前湊。

這老頭是誰,你夸人家的紅薯好就直夸吧,為啥要拿我當反面教材?劉軍奇現在很受傷,心中泛起嘰咕:等回去的時候給幾個人交代一聲,別讓他們往村里說,不然自家婆娘聽說了肯定要鬧騰。

劉軍浩家的紅薯最初裝在蛇皮袋里沒往外掏,因此大家也不怎么在意,現在聽人家一說,都湊上前去掰了半個嘗嘗。正主兒沒說啥,反倒是猴子憤怒起來,用爪子指著眾人上躥下跳,似乎想把他們趕開。一看沒人搭理它,這家伙又開始拽著劉軍浩的衣角叫個不停。

嘗過之后,個個贊不絕口。這紅薯脆生生的,吃到嘴里甜到心里,這群人開始琢磨著明年春上等劉軍浩家下紅薯苗了要些栽自家田里。

二麻子最初也有這個想法,不過他很快回過味來。貌似人家的紅薯秧還是從他家找的,一樣的秧結的紅薯卻不一樣,那就是土地的問題了。看樣子還是多學點知識好,有技術就是不一樣,不管啥種子到人家手里都能長出好莊稼。平時沒看劉軍浩怎么管理過,從頭到尾部沒有撒過肥料,更別說打藥了。

可是眼前的紅薯……真讓人沒的說。

這難道就是趙教授說的“桑基魚塘生物圈”?二麻子腦子里冒出個新詞。當初他和趙教閑聊的時候聽人家說過,水溝中的黃鱔泥鰍排出的糞便是上好的肥料,用在土里很長莊稼。至于他們經常買的那種成袋的肥料,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結,而且作物成熟后味道也沒有用土糞種出的好。

看來回去后還是要多漚一點土糞,等明年春上的時候好往地里使。一會兒工夫,二麻子已經想了不少。

聊了半天,眾人才知道眼前的老人是這家的主人,進屋調試機器的是他兒子。等機器調試完畢,大家都開始忙乎起來,拴水桶的拎水桶,提竹筐的提竹筐。

別看他們拉的紅薯不多,可是真打起紅薯粉卻特別浪費時間。這種老式的粉碎機效果特差,一遍粉.碎、一遍細籮,下來還有不少半截的紅薯頭。無奈,只得再過第三次才將紅薯打成粘稠的面糊狀。

事先做的有準備,拿出柵子往車上一放,然后再鋪一層塑料布。紅薯粉直接倒在塑料布里邊,也不會漏水。

劉軍浩派在第三個,還真應了老人的話,他家的紅薯粉打出來明顯比別人的細膩許多。

尤其是停了半個小時后,車廂內滲出乳白色液體。其他人家的紅薯粉雖然也滲出粉面,不過卻沒那么多。

這太顯眼了點吧?看來以后泉水要少用為妙,不然長時下去村里人肯定能夠看出奇怪。如果以后人家問起種紅薯的竅門,該怎么辦?因為養黃鱔的事兒,不少人都說他藏.私。

實在不行……他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太歲,真有人問起的話自己就說是太歲的功勞,那紅薯地太歲水澆灌過。

劉軍浩越想越覺得主意不錯,太歲這東西被人們越傳越神奇,現在已經成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用它的水澆過的紅薯,怎么著也應該有些效果吧?

“還是用土糞種莊稼好呀,我已經有二十多年沒見過這么好的粉了。”那老人等紅薯打完,再次圍了上來感嘆。

“你以前也見過?”劉軍浩反倒一愣。

“當然,老頭子我以前是給生產隊下粉條的。那年清理池塘,我們把攢了十幾年的塘泥全部撒到地里種紅薯,那紅薯個頭結的比你家的還大……”

原來人家是祖傳做粉條的呀,劉軍浩感慨一聲,心中竊喜:有了前例,自己的紅薯也不那么稀奇了。

“小伙子,你家的紅薯還多不多,多的話賣給我一些?”末了,老人又開口問道。

“就剩幾百斤了,是留著過年吃的。”劉軍浩只能遺憾的搖搖頭。

前幾天還操心紅薯吃不完怎么辦,現在卻成了貨。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還有三家的紅薯沒打。眾人看現在趕回去吃飯也來不及了,干脆決定在老郭那里喝碗牛肉湯了事,等吃完飯繼續忙。

劉軍浩害怕去晚了老郭收攤,就早早過去打招呼。當然他也給張倩打了個電話,讓老婆到村里說一下,別讓村里人惦記著。

張倩這邊更省事,放學的時候直接給學生們一說,根本不用往村里跑。

忙乎夫半天,喝上乎乎的牛肉湯特別過癮。先前劉軍浩要是再晚兩分鐘老郭都準備收攤子了,這湯是為幾個人現做的,分量特別足。劉軍浩一個人要了三碗牛肉湯,猴子和豆豆各一碗,當然它們兩個只能用一次性飯盒吃。

悟空看人家都坐在桌子旁邊吃,也拿著筷子蹲在劉軍浩身邊湊數。可惜它約個頭太小,蹲在板凳上根本夠不到飯盒。這家伙急的吱吱直叫,看主人不理就竄起身子要往桌子上跳。

劉軍浩趕忙將悟空攔下來,然后把飯盒放。哪知道它這個時候卻來了個假干凈,轉身把飯盒放在小凳子上。

吃完飯,那家伙規規矩矩的到木盆邊洗爪子。眾人看了都嘖嘖稱奇,直說這猴子講衛生。

劉軍浩也相當得意,要說這還是張倩的功勞。猴子剛來他家的時候渾身臟兮兮的,身上生出不少虱子。

張倩看不過去,就讓劉軍浩把它抓到木盆中洗澡。剛開始悟空還挺不情愿,一碰水就嘶叫不已,差點沒抓他一爪子

洗過幾次后,這家伙竟然知道干凈了,每次劉軍浩洗澡它都跟上去。身上涂抹肥皂,頭上擦洗發膏猴子是學的像模像樣。

“吱吱……”悟空洗完爪子,又伸到主人跟前。

劉軍浩先是一愣,繼而才想起這家伙要獎品呢。為了讓猴子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張倩每次都會在它洗完手后給一些瓜子、花生啥的當獎勵,現在悟空已經形成條件反。“沒有”他苦笑著擺了擺手。

經過近段時間的訓練,猴子自然明白這手勢,不過還是不甘心,爪子伸在他的褲兜里搜索了一遍,實在沒搜出來才放棄。

“我說小浩,你家著猴子也要成精了呀。”老郭看的連連感嘆,“上次我聽人說小皮獵了一只大野豬還不相信,現在信了,你訓練動物確實是一把好手。有啥竅門?給我也說下。”

“呵呵,沒有訣竅,就是把動物當朋友看。”劉軍浩笑道。

“你小子不愿說就不說,非要整的這么玄乎。”老郭說啥也不相信。人和狗當朋友,那不是“狗友”嗎?

劉軍浩是實話實說,院子里的動物他和張倩沒打過一次,從來都是坦誠相待。拿悟空來說吧,這家伙平時很鬧騰,不是把廚房的碗打碎,就是滿院子攆雞鴨,有時讓人氣得直咬牙,恨不得揍它一頓才舒服。

可是劉軍浩只是嚇唬嚇唬它,從未真的動手,主要還是靠張倩的“說服教育”。

當然這家伙也識趣,會看主人的臉色行事。比如說上午它一看劉軍浩臉色不對,立馬變得老老實實。

其實動物的感覺遠遠比人類要靈敏,能夠輕易分辨出誰是真的對它們友善。而這種友善就是人和動物之間海通的橋梁。

前幾天他才從上剛看過,說是科學家們做過實驗,幼年時期經常由主人陪著玩的小狗要比沒有人陪的小狗顯得聰明懂事。

劉軍浩見老郭不相信,就沒有再說啥。

等眾人都吃過飯,他們繼續開始干活。

下午只有三家,速度自然快了許多。兩點多的時候,已經全部完工

害怕紅著粉沾了灰塵,因此車子都用塑料布緊緊的裹著。

趕到家,趙教授和王老爺子已經按照事先說的支起木頭架子,架子下還吊著幾層細密的窗紗,地上則是用塑料布鋪好的濾池接下來就是把紅薯粉倒進窗紗中過濾了,只有把里邊的粉渣過濾干凈,做出的粉條才勁道。外邊機器做的粉條之所以咱起來口感差,就是因為想多出粉條,粉渣沒過濾干凈。

劉家溝的人都準備做粉條自家吃,他們當然要用心了。

和先前那老人的猜想一樣,他家的紅薯粉里邊沒過濾出多少粉渣,只用水沖洗了兩遍就完全干凈,沒留啥尾巴。

濾池中剩下的就是粉面,這粉面沉淀一晚上會凝結成塊狀。到時候,只要把上邊的水控干,就可以直接直接將粉面鏟出來。粉面是個好東西,不管是攤煎餅或者做粉皮、涼粉等等都可以。

下午張倩放學回來,看到窗紗晃晃悠悠的挺有意思,非要上去過把癮。劉軍浩只得隨老婆的意思讓開,告訴她動作的基本要領。看得出來,張倩這段時間動手能力有顯著提高,搖起窗紗真像那么回事兒。

出了粉面,剩下的工作就是晾曬水分。這工作簡單,根本不需要劉軍浩操什么心,只是往房頂上攤張干凈的塑料布了事。

當然為了防止鳥兒偷啄,還要派豆豆上去看守

這家伙對捉鳥事業很感興趣,干起工作來不遺余力。

粉面曬干,劉軍浩特意稱了稱,堪堪過二百五十斤精粉面。看來那老人的眼光看的很準,隨便掰開幾個紅薯看看,就能夠知道出粉情況。

這粉面他不準備全部做成粉條,而是打算留下一部分做涼粉吃。張倩深以為然,查了做涼粉的步驟后,馬上挽起袖子動手。

其實涼粉的制作過程很簡單,往粉面摻上適量水,然后放在鍋里邊用大火燒開,繼而用小火熬上一二十分鐘。中間過程中需要不停地攪拌,一直到熬成淺灰色的半透胡膠狀為止。

老婆第一次出手就馬到成功,看著那晶瑩透亮的涼粉,她異常興奮,立刻撥通電話給自己的幾個死黨說了一遍,接著還拍了照片傳到網上。

張倩做起來沒準,涼粉成型的時候有臉盆那么大,單靠兩人吃,估計要三四天才能吃完。劉軍浩給趙教授那邊送了半個涼粉過去,讓他們也嘗嘗新鮮。

自家紅薯做的涼粉確實不錯,應該說張倩的手藝不錯。涼粉切成薄片后泛著玉澤,加上豆醬,辣椒,蔥,姜等配香油炒熟。

入口香嫩鮮滑,讓人吃了直咂嘴。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隨身裝著一口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