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732章 平天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732章 平天下

732章 平天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正文

江風似乎沒有注意到文天祥的郁為眾臣分派了各煩猶洋,自始至終都未曾提到文天祥的名字,老大人就不停的扯著胡子,焦躁起來。

陳宜中在一邊看得好笑,故意低聲在老友耳邊道:“老朋友,你可知為什么沒有你的差使分發下來?”

文天祥瞥了眼陳宜中,鼻子里冷哼一聲,“文某德薄才淺,哪像與權賢弟有中宮、嗯,那個忠心耿耿,“主理番夷事務,會辦軍務參預機謀。的差使也就離宰相一步之遙了。嘿嘿,文某自愧不如。”

文天祥是謙謙君子,“中宮專寵”一句說到喉嚨口又生生吞了回去。可陳宜中七竅玲瓏的心思,如何聽不出來?只是嘿然一笑”道:“沒想到這老兒一顆赤心到如今還熱騰騰的,稍一撩撥就引發他一腔熱血直沖心肺也罷,且待我逗逗老友

陳宜中便故意沉下了臉,做出一幅惋惜的樣子瞧著文天祥,嘴里喃喃的道:“可惜,可惜,宋瑞赤膽忠心、滿肚子的修齊治平,只可惜啊。終是個仲尼困厄的命數,不得大用”。

文天祥此時不過五旬開外年紀。正是年富力強,逢著大漢剪滅蒙元胡虜,開疆萬里之外,他亦動了共襄盛世、修齊治平的心思,因此用心學習各種知識,又巴巴的趕來行朝。除了匡正朝政之外,未嘗沒有大展宏圖的志向。

宋時之儒絕非后世八股文束縛之下的腐儒,出將入相是這個時代士人的最高理想,就連朱熹這位最頑固最保守的理學家,不為人知的是他在天文學上也有著極其高明的造詣。他在自己家里建造了一部當時造價極其高昂的渾天儀,并試圖將蓋天說與渾天說統一起來,根據后世流傳下來只言片語的記載,他甚至有可能測量到了地軸偏角!

所以文天祥是儒門大師,但絕非只能尋章摘句的腐儒。他也曾以都督諸路軍馬事開府興國,指揮十萬大軍反攻江西,并打了塔出一個措手不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在后勤補給、軍事動員上,他也有著相當強的能力,外交、天文、數學全都有所涉獵,執掌民政更是得心

滿心以為到西征行朝之后能夠夫用,沒成想幾乎被打入冷宮,文天祥只覺得火熱的心上一瓢涼水澆下來。一時間竟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覺。

孔子仲尼,一生之中大道不行。周游列國而難脫困厄,終身不得大用。文天祥聽陳宜中說自己是仲尼之命,不禁信以為真,啞聲嘆道:“只道與權兄有回春妙手,沒想到還兼術數精奇,通曉袁天罡、李淳風之道。卻不知與權兄是相面,是算的四柱八字,還是學那諸葛武侯,夜觀天象便知世間之事?”

陳宜中笑得很神秘:“也不是相面。也不是算八字,也不是觀星相。某是測字,從名字中推演。”

文天祥錯愕:“何以由文某名字便知不得大用?”

陳宜中眨了眨眼睛。笑道:“宋瑞啊宋瑞,你到如今還不明白么?若是叫漢瑞,只怕現在早就是宰相的位分了呢!”

原來宋理宗寶裙四年文天祥上京赴考,殿試時,考官把他的卷子列為第七名,理宗親臨集英殿閱讀考生的卷子,把文天祥的卷子提為第一名。

當時參與復審的著名學者王應麟在旁稱贊道:“這份卷子,議論卓絕,合乎古圣先賢之大道。文中表現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

我為陛下得到這樣的人才致賀!”

卷子是密封的,拆開一看,考生姓名是文天祥。理宗覺得很吉利。高興地說:“天祥,天祥,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氣的預兆。”從此以后,文天祥便以宋瑞為字。

陳宜中便是笑文天祥字宋瑞。乃是為前朝取瑞,必為今上所不喜。

文天祥面色一滯,然后變得古怪,最后卻展顏笑道:“我大漢皇帝心若四海,有納百川的襟懷,斷不致為此顧忌文某的。與權兄,卻是你取笑小弟了。”

陳宜中面上一紅笑而不語,心說:“這樣都騙不倒啊?看來皇帝在這老兒心目中倒是個圣明天子,嗯嗯,不過楚風為帝寬仁博大,有囊括四海之志、混一宇內之心,我那番說辭,倒是連文天祥這老實疙瘩都不會相信的。”此時馬可波羅等顧問閑官、關漢卿等文學侍從之臣都各有分派。文天祥被陳宜中一頓取笑反而放寬了心懷,主動上前一步朝著楚風拱手為禮:“老臣自問尚有幾分修齊治平的手段,幾本扶危匡正的猜…。望陛下不以臣鄙陋。令臣為驁馬之駕!”※

楚風心頭暗笑,果然這老兒耐不得了。

“文老大人有重用之處,卻不關進軍小亞細亞的事。”

文天祥的眉頭皺了起來,當下最重要的就是進軍小亞細亞,奪取這個北上基輔羅斯、西進歐洲平原的戰略要地,舍此之外,還有什么重要的任務呢?

楚風很快給他解開了疑惑,卻有給眾人帶來了更多的疑惑:“進軍小亞細亞的時間定在秋季以避開地中海上毒辣的陽光,讓身穿盔甲的士兵們涼爽一點。那各,還得兩個月的準備時間,我想利用這兩個月時間在中東地區舉辦一次科舉,而文老大人您呢,就是這次科舉的主考官。”

在中東地區舉辦科舉考試?我沒有聽錯吧?

朝堂之上的群臣全都大眼瞪小眼,干脆傻了眼。

要知道這里通曉漢語的人都不多。識得漢字的更是鳳毛麟角,要在這兒開科取士,按照中原地區的標準,個中東翻個底兒掉。能提溜出三五個不?那還得人家愿意來應考呢!楚風雙手下壓做了個少安母躁的手勢,剛才還亂哄哄的朝堂,立時就恢復了安靜,大臣們靜靜的等待著楚風往下說,他們都知道這位皇帝從來不會無的放矢,他做出的決定。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具有相當的可能性。

楚風解釋,其實這次科舉只是借用一下科舉的殼子,里面卻是裝的新東西,就像唐以詩賦、宋重策論,大漢則分算學、經義、軍事、文藝諸科取士,反正科舉歷朝都是要考的。但考什么、怎么考、標準答案是什么,那就是當朝天子說了算。“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到楚風這兒講新儒學,講諸子百家兼收并蓄,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非得拿舊儒學來惡心他。

大漢在中東地區的科舉,形式上也和中原一樣分算學、軍事、經義等科,但實質上只考阿拉伯文和漢文的翻澤,另外隨便再通一門學問。譬如算學會點加減法能算個帳。經義上曉得有個四書五經,那就把他取到相應的科目里去。

“那取中的這些人,授給什么官職呢?”文天祥有些忐忑的問著。

“凡是本為大漢公民的,按漢的科舉取士的標準授官,凡本為番民的,酌選少數咱們留用,其余盡數發往哈辛那兒,充實他的班底,讓他盡快把聯合酋長國的政權架子搭起來。”

楚風話音網落,李鶴軒、侯德富等一干嗅覺敏銳的臣子。登時就眼睛一亮:

毫無疑問剛才楚風已經表達了。這次科舉并非要選出多少棟梁之材。而是有人來應考,考了能封官。這就足夠表明大漢的態度了一千金買馬骨件!

第二,在中東地區開科取士,大漢國內的輿論想必一定是揚眉吐氣吧。

第三,中央天朝的政治傳統上,只有相對穩固的統治區才會舉辦科舉,如果這次科舉能夠成功進行,大漢在中東的統治權就十足十的“順天應人”了。

第四,新鮮出爐的聯合酋長國沒有合適的班底,大漢用科舉選出來的本地官吏補充進去,就能最大限度的增強對它的掌控力,排除那些阿拉伯豪門大族對它的滲透。

這可是一石四鳥的妙計聳!

“那么,文老大人可愿意以主考官身份,住持這次科舉考試?”楚風笑盈盈的問道。

文天祥感覺自己的腦袋里金光四射,兩邊太陽穴都在嗡嗡的響:愿意,陛下竟然問我愿不愿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孔夫子提出儒者使命的年代,治國乃是指治理諸侯王之國,平天下乃是指治平整個中原華夏,而漢儒之后大一統格局出現,治國就變成了輔佐帝王治理中央王朝,平天下則成為傳繼圣人道統,廣布圣人之學。

諸如朱熹朱文公的四書集注。就已在高麗刊刻出版,而更早的時候。安南(越南)就有閩廣之地的儒學門徒前去傳道投業解惑,至于東瀛日本,那就早在五百年之前圣德太子時代就開始啦,

將圣人之學廣布萬里之外,以夏變夷,令四夷同誦《尚書《論語,這就是儒家道統的最高境界:平天下!

“臣敢不披肝瀝膽以完陛下之重托!”文天祥一揖到地,當他站起來的時候,臉上已閃耀著某種近乎神圣的光輝。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