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560章 國步多艱,民心靡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60章 國步多艱,民心靡定

560章 國步多艱,民心靡定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正文

大都,現在應該叫做北平了。

這座蒙古帝國的心臟城市。卻是以漢地百姓的智慧與血汗修建的,從總設計師劉秉中、郭守敬到最基層的民夫,無一例外都是山東河北之地的炎黃子孫。

昔日,華夏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被蒙元屠夫們攫取,忽必烈端坐金碧輝煌的光天殿,其余蒙古、色目貴族盤踞于富麗堂皇城池巍峨的北城,這座城市真正的建設者們,卻只能住在街道破舊、污水橫流的舊南城。

直到漢軍雪夜入大都,北驅蒙元出朔漠,楚風撥亂反正,這座城市才回到了真正主人的懷抱。

這不,南城劉老爹的豆腐腦攤兒,就擺在了紅墻翠瓦的大宅院門前。

過往的行人有些兒吃驚,一位身穿綢緞、面相富態的男子,就略帶調侃的向身邊的青衫文士道:“咦,這不是南城咱們那位趙國公的大門前,有名的劉老頭豆腐腦嗎?嘿,真搬北城來了誒!”

面色帶著些陰沉的青衫文士聞言搖搖折扇,笑嘻嘻的道:“哈,便是圍城之中。也不輟買賣,且讓我二人有了口福——趙國公爺倒是福澤綿長,及于鄰居街坊。”

“什么趙國公!”劉老爹聽了兩人話中口氣有些不敬,就十二萬分的不高興,虎著臉駁道:“那是咱大漢的大英雄,當朝的國舅爺!滿北平凡是有耳朵的都聽過《大漢開國群英傳》,趙大人為了救咱燕云百姓,甘冒奇險、深入虎穴,乃是當世一等一的英雄豪杰,那北元韃子皇帝封的國公是假,大漢真龍天子點的國舅是真!”

胖子聞言一怔,俄而笑笑,客客氣氣的施禮道歉:“老人家,對不住了。一時口滑,得罪了趙大人,您千萬別放心上。”

劉老爹這才消了氣,揭開裝豆腐腦的大木桶,熱氣就騰騰的冒出來,雪白粉嫩的豆腐腦一見就叫人垂涎欲滴:“客官,這是早晨新鮮出鍋的豆腐腦,要不要來一碗?”

這么新鮮香醇的豆腐腦,誰不愛吃呢?很快,兩位客官就捧著熱騰騰的豆腐腦,坐在了小攤子的板凳上。

豆腐腦,配著青翠的蔥花、油亮的醬汁、黃的是姜末、烏的是花椒,味道麻辣鮮香,那白嫩的豆腐腦細膩可口。一吸溜就順著喉嚨往下滑,大熱天的,兩位客官也忍不住呼嚕呼嚕一陣吸溜,待豆腐腦下了肚,腦門子上全是黃豆大的汗珠兒,臉膛也變的紅紅的。

放下碗,青衫文士狠命搖著折扇,那大胖子更是出了一頭油汗,抓著衣襟扇風,低聲嘀嘀咕咕的抱怨:這北平的氣候嘛,冬天比江南冷得多,夏天卻一樣的熱。

太陽毒辣得很,惟有這大宅院的門樓下面有點兒蔭涼,兩位客人似乎不想立刻離開,就待在這里,有一句沒一句的和劉老爹閑講。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漢元交兵,可苦了百姓啊,老爹從南城搬到這里。想必費了不少辛苦吧?”青衫文士有些兒裝模作樣,悲天憫人的問道。

這話里的意思,好像對朝廷有所不滿啊?劉老爹聽了心頭就是一緊,又重新打量這兩個操著外地口音的客人,心道前些日子就有漢官在衙門口宣講,說漢元交兵,北元韃子必定會派密探、間諜過來打探消息,這兩個家伙不尷不尬的,別是那啥間諜吧?

劉老爹立馬留了心眼,不過想想這話也沒什么好打探的,也就實話實說:“不瞞兩位客官,在南城時候,咱們住的茅草棚子,睡的破草席子,那叫一個苦!北城這些韃子、色目的達官貴人們跑了個一干二凈,咱們二十多家鄰居一塊住進他府里,頭頂青磚大瓦房,身下雕花紅木床,哪兒有半點苦呢?而且官府還說,這些韃子扔掉不要的房子,都是我大都百姓的血汗,戰后就分給大家居住了,這不是好得很嗎?”

兩位客官相視一笑,青衫文士又故意搖搖頭:“我不信!若真的這般好,如今兵荒馬亂的,老丈何必急著出來做買賣賺這幾個辛苦錢呢?若不是家徒四壁的苦人兒,斷不至于這么拼命的。”

劉老爹聞言就急了,瞪著一雙昏花的老眼,咋著喉嚨道:“客官錯了。咱哪兒是為了賺幾文錢!韃子動不動就屠城,不就是要叫咱們害怕他們嗎,要是咱們就嚇得縮在家里,該種田的不種田,該上工的不上工,該做買賣的不做買賣,這豈不是不用他打,咱們自己就嚇倒了嗎?”

劉老爹氣鼓鼓的,腮幫子一鼓一鼓,布滿青筋的手往下一揮:“老子偏不讓他如意,該上工上工,該做生意做生意,斷斷不能讓韃子笑話咱們漢人膽小!”

“公公,又在和別人吵架么?您老人家年紀大了,火大傷身呢!”兒媳婦禾姑帶著小孫孫柱兒、攙扶著婆婆張大娘走出大院門,沖著兩位客人福了一福:“客官,我公公年紀大了,若有什么沖撞的,還望包涵則個。”

“好個賢惠的兒媳婦!”那青衫文士笑著低聲喝了一聲彩,又沖著劉老爹一挑大拇哥:“好一顆義民的赤子之心!”

兩人告辭離開,劉老爹自然聽不見,那白白胖胖的富態客商,正低聲對青衫文士道:“李司長。吾皇深仁厚澤,燕云百姓人心如鐵。民心在漢,此戰必捷!”

劉老爹人老眼花,張大娘卻好許多,看著青衫文士的背影,她喃喃的道:“奇怪了,好像在哪兒見過這人似的……”

歲月早就磨平了記憶的棱角,張大娘已記不得色目富商艾哈買提以還不上羊羔兒息為由,要割去街坊王三太的肉的事情了,那時候,正是這位青衫文士和當時的北元司天監正郭守敬聯手。救了王三太的性命呵!

此時正巧有幾名漢軍士兵在街面上巡邏走過,見到這些軍人,柱兒漆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不停的搖著媽媽的手:“娘,娘,爹爹什么時候才回來呀?爹爹去打仗了嗎?”

劉老爹無奈的苦笑,早些年,年幼的柱兒根本不能理解什么是生離死別,作為爺爺的他,也不忍心讓他徹底斷絕希望,只好告訴孫兒,爹娘都去了遠方,將來終歸會回來。

這樣,柱兒就一直以為爹娘都還在人世呢,劉老爹只希望等他長大,自己慢慢明白。哪知道大漢帝國龍興,光復了燕云,兒媳婦竟能“死而復生“,被漢官從色目富商的府邸解救出來。

但新問題又出現了:母親既然回家,父親在哪兒呢?

自幼失去父母之愛的柱兒,對父愛的渴望是如此強烈,甚至在重新得到母親的愛之后,變得更加渴求……

漢軍入城式上,孫兒錯認了漢軍軍官,錯把他當作父親,可劉老爹絕不會把自己的兒子認錯。

之后,那個漢軍士兵再次出現就是前些天,全家人按照官府堅壁清野的命令,從沒有城墻保護的南城搬家到城池堅固的北城,那位漢軍軍官又出現在視野中,還幫著推車、安置家當……

劉老爹雖然老眼昏花,但對人情世故卻看得很清楚,他感覺到了兒媳婦在那名漢軍軍官面前的慌亂,也感覺到了孫兒對他的依戀……

可、可那畢竟不是我劉老頭的親兒子,不是你禾姑的結發之夫,也不是柱兒的親生父親啊!他是年紀輕輕、前途無量的戰斗英雄,聽說書先生談起過。那都啥“簡在帝心”,“圣眷優隆”,只等著“五馬黃堂、扶搖直上”了!

這些詞兒,劉老爹一個都不懂得,但他知道這人不是個普普通通的角色,將來是要開府建衙,說不定還會封侯拜將的,就如戲文上薛仁貴、李衛公、韓世忠一流的大人物,哪兒能看上你個小門小戶的姑娘,還是再嫁,還帶著個拖油瓶呢?

劉老爹左思右想啊,就覺得那漢軍軍官,真愿意娶了禾姑,最多也就是讓她做個妾,柱兒這可憐的孩子嘛,他是斷斷不可能要的。

難道讓禾姑這實心眼的傻孩子去受大房的氣,難道讓柱兒這可憐的孩子剛剛有了母親,轉眼又失去?

不能,不能啊!

“公公,今天街坊鄰居姑娘媳婦大嬸大娘們約好了,納的鞋底、繡的手絹、蜜的果脯送去城頭營里勞軍,”禾姑笑盈盈的拍了拍兒子的小腦袋:“柱兒這孩子,也嚷著要去營里看看槍啊炮的,我就帶他去走走啊!”

去營里勞軍?劉老爹一聽就警覺起來,臉也沉了下來:“兵荒馬亂的,不要到處走,柱兒這么小,去看什么軍營?呆在家里,哪兒也不要去!”

禾姑聞言一怔,這不像公公的話呀!忽然想起了什么,怔忡了一下,臉紅紅的牽著柱兒進了院子,柱兒兀自叫著:“娘,去軍營看大炮嘛,看大炮嘛!”

城墻下的軍營,姜良材正帶著士兵們巡邏,雖然這里遠離主戰場,仍然不能有絲毫松懈。

高高升起的系留熱氣球上,突然鳴槍示警,吊籃中的瞭望手放下了望遠鏡,拼命向地面打著旗語:

敵襲!!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