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541章 收官五:忽必烈之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41章 收官五:忽必烈之惑

541章 收官五:忽必烈之惑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一旦聚集上千。就有了人山人海的感覺。大漢一個軍知馳側員額四萬余人。即便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行軍,也有刀槍如林、旌旗勝云的感覺,去年冬天隨軍打過遼西走廊的時候,鐵流從冰雪大地上滾滾而過,炮兵連長于小四尚在驚嘆漢軍規模之大、軍容之盛。

不過現在于小四才知道,兩個軍八萬多人撒在燕北長城沿線,到底有多么的稀疏:單以骷髏軍四萬余將士防守的居庸關段長城而論,六十里長城沿線。平均每華里也就擺上七百人,每米14人,差不多正好肩并肩排成一個單列橫隊,沒有哪怕一米的縱深,和野外大兵團作戰,步騎炮動輒七八橫排,加上前沿陣地、支撐點、火力點。全軍縱深好幾公里相比,單薄的難以想象。

當然。錢小毛軍長不可能白癡到真的把所有士兵放長城上排成一橫列,那樣做的話敵人只要在一點突破,整個防線都將瞬間崩潰。骷髏軍的兵力在長城險要的地段減少分配,平坦而利于敵人進攻的地段增加分配,步兵少量駐守正當其鋒的堞垛,大部留在敵臺中作機動防守,騎兵留在關城中,隨時準備出關打反擊,炮兵則以三斤炮進敵臺、望樓,用直瞄火力給進攻之敵放血,六斤炮和十二斤重炮則留在長城內側,彈道跨越長城作遠程曲射,覆蓋敵集結之重兵集團、摧毀元軍火炮床弩等遠程武器。

骷髏軍軍屬炮團重炮營營長于小四,俏全營九門十二斤垂炮,正靜靜的等在居庸關關城內側,等待著元軍即將發動的進攻。

忽必烈的蘇錄定戰旗斜斜指向關城,三個萬人隊的蒙古武士,再次吶喊著發起沖鋒,灰白色的蒙古長袍在晨風中簌簌作響,洗如一群地獄中鉆出的灰色惡魔,在死神的鐮刀指引下釋放了死亡的狂潮。

盡管二十天沒能取得寸進,但從忽必烈到漠北諸王,從萬戶到普通士兵,沒有人沮喪,在戰爭上,蒙古帝國有著非比尋常的韌性,他們可以花七年時間、十萬傷亡的代價攻下襄婪堅城,打開滅宋的鎖匙,也就能花更大的代價攻取居庸關,這座燕云之地的北大門,北平的屏障。

旦入關。自居唐關至大都城下,一馬平”無險可守,忽必烈的三十萬大軍將像蝗蟲一樣席卷華北,不管糧食、牲畜、男人、女人,整個。華北平原將會洗劫一空!

蘇錄定戰旗之下,忽必烈傲然而立,趙復正在主人身邊大吹法螺,猶如一條搖尾乞憐的哈巴狗:“吾皇天威赫赫。居庸關指日可破!昔年我太祖皇帝成吉思汗由此南下滅金,吾皇又從此地南下滅漢,果然握乾符而起朔土”

大漢崛起以來,張弘范、伯顏、塔出、李恒、阿里海牙,,燦爛輝煌的將星們一一隕落,南征軍、探馬赤軍、鞏昌軍、蒙古京畿駐軍、怯薛軍,,如大漠沙粒般眾多的百戰之師,紛紛倒在了漢軍陣前,北元已顯出顆勢,趙復未嘗沒有動搖過,看到楚風所宣揚的新儒學。趙復表面上嗤之以鼻的同時,未嘗沒有私下研讀過。

不過現在形勢變了,蒙古帝國的全部精銳兵力回到了不兒罕山、斡難河畔的草原。然后在成吉思汗蘇錄定戰旗指引下,以雷霆萬鈞之勢撲向中原!

在趙復看來,大漢雖然取得了無數次勝利。但這一次,他們絕對是頂不住的!大宋的襄樊不是守了整整七年,張世杰的鄂州不是令伯顏難越雷池一步?是的,他們曾經取得很多次局部勝利,可最終的全盤勝利,屬于蒙古,屬于忽必烈!

中原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作的農夫,怎么敵得過草原上彎弓射雕的天之驕子?趙復仿佛已經看到元軍摧枯拉朽般擊潰漢軍,而曾無數次取得小勝利的大漢,在這雷霆一擊下,便如花拉子模、大金、西夏、阿拉伯帝國那樣轟然倒塌。

“萬萬顆人頭便是我蒙古的國作,比渤海深的血海便是我大元的福扯”忽必烈撕下了圣君的偽裝,露出了一代梟雄的真面目,趙復知道,從這位大元皇帝、蒙古大汗下達屠殺大都居民的命令開始,自己以儒學大家身份、替大元裝點門面的價值就已降到了最低,或者說,根本就是毫無價值可言了。

梟雄之才的忽必烈,會怎樣對待失去利用價值的人?前有呼圖帖木兒、伊徹查拉、托克托、伊氏帖木兒的冤魂,后有留夢炎、盧世榮的全家性命,對此作了最好的注腳。

趙復毫不懷疑,自己的生命安全遇到了極其嚴重的威脅。既然無法改變忽必烈的意志,他就決定迎合,迎合這位屠殺華夏同胞的劊子手1迎合他屠戮百姓的心意這也是漢奸的必然選擇。

三位最勇猛的萬戶官,手擎羊毛大森躍馬沖向長城,黑壓壓一片蒙古武士緊緊跟隨,馬蹄踐踏著大地,雄偉的居著關關城似乎已在瑟瑟發抖,舊崩地裂的威勢,淹沒漢軍想必只在頃玄也

趙復再也顧不得端博學鴻儒的架子。當著眾文武大臣、漠北諸王的面,便大聲頌道:“河源之邊鳥鼠西,陰山千里號千溪。倚云天險不易過,睹踞蹙追風蹄天兵飲馬西河上,欲使西戎獻馴象。

旌旗蔽空塵漲天,壯士如虹氣千丈。秦皇漢武稱兵窮,拍手一笑兒戲同,”

此是北元已故晝相耶律楚才頌揚成吉思汗的名詩,趙復此時用典,正是以忽必烈比擬乃祖成吉思汗,當然也暗含著另外一層意思:成吉思汗有契丹人耶律楚才輔佐,如今忽必烈要平定天下,您身邊不是有我趙復嗎?

忽必烈聞言自是高興,屢屢頜首,漠北諸王最多粗通漢文,卻不懂得詩詞中的意思,倒是“月兒魯那顏”玉昔帖木兒拍手笑道:“好,好一個“秦皇漢武稱兵窮,拍手一笑兒戲同”漢人最厲普的秦皇不過打到了草原南緣。漢武令霍去病封狼居胥,狼居胥山才到草原腹地,我蒙古帝國征東伐西平南討北,兵威所及無不摧糜。那秦皇漢武和我蒙古帝國諸位大汗相比,真個好像兒戲一般!”

非也非也,趙復暗暗腹誹:秦始皇典擊匈奴,胡人數十年不敢南下牧馬,漢武帝北逐匈奴三千里,匈奴哀嘆著“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聽說大帳西遷之后,也和你們一樣去了歐羅巴,打得那大秦(羅馬帝國)一日三驚小同樣被稱為西人驚呼為上帝之鞭!試想被漢武帝、衛青、霍去病擊敗的匈奴尚能令那西方蠻夷恐懼不已,你們能飲馬多瑙河又算得什么呢?那些不毛之地、野蠻生番,不過是歷代中央天朝沒必要去征服罷了!

宋代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后世的大學者李約瑟認為,那是東方把西方遙遙甩在身后,雙方差距最大的年代:

杭州被馬可波羅稱為天堂般的城市,宋代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屢見不鮮,而同時期的歐洲,倫敦居民只有五萬人,在莎翁筆下是一個“臭氣熏天的垃圾堆”巴黎的人口只有三萬。是“一條臭水溝兩側排列著低矮破爛的房屋。”

紫金山、封龍山、江南條學派用印刷術批妾印制《數書九章、《測圓海鏡。直到二十一世紀解算高階方程仍在應用的“楊輝三角”,沈括記載活字印刷術和利用石油的《夢溪筆談”同時期的歐洲,只有宗教裁判所壓制下的重重黑暗。一切不合圣經的異端,都被毫不留情的送上了火刑架!

經濟。中國占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生產量,連蒙古統治者都認為敵洲貧著而不屑一顧。

軍事。僅僅占蒙古帝國實力十分之一的金帳汗。就令素稱武勇的基輔羅斯蠻族俯首屈膝,后世高高在上的羅馬教皇,此時卻以最謙柬的姿態向金帳汗表達敬意,因為整個歐洲都在上帝之鞭的威力下瑟瑟發抖!

這樣的局面,直到明代,西方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通過殖民貿易搜刮新世界的財富,才漸漸縮小了東西方的差距,,

所以。趙復是非常看不起歐洲人的,連帶著對蒙古帝國征服西域的赫赫武功,也很有點不屑。

不過。人在屋檐下哪得不低頭,既然做了漢奸就必須有漢奸的覺悟,趙復只的連聲贊道:“對,右承相大人說的是,我太祖皇帝赫赫聲威,滅國無數,什么唐宗宋祖、秦皇漢武,怎么能和一代天驕相提并論?如今吾皇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夭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克承皇祖成吉思汗之余烈,南征滅漢而一統寰宇,只在反掌之間!”

此時三個萬人隊的前鋒已攻到城下,眼見就要進入蒙古武士擅長的肉搏階段。忽必烈聞言大喜,令人磨動蘇錄定戰旗,后續的五個萬人隊又以密集陣型沖了上去,聲勢之威,大有一舉踏平居庸關的架勢。

忽必烈連連領首、習慣的捋著花白的胡須,右承相玉昔帖木兒就知道趙復得了大汗的歡心,頓時像喝了整壇山西老陳醋,很有些酸溜溜的味道,眼珠一轉,便道:“大汗英明神武,不輸于偉大的成吉思汗,如今的漠北諸位王爺、諸萬戶,也不遜于當年博忽術、赤佬溫、哲別這些四杰、四犬,惟惜吾皇身邊文學侍從之臣都是阿諛逢迎之輩,獨獨缺個耶律楚才!”

嚴格說來。趙復的左承相官位應該是宰輔重臣。不是文學侍從,但他這些天既無漢地可以行漢法管理,也無新附軍可以指揮,實際上就成了文學侍從。或者干脆說就是專管拍忽必烈馬屁的一腳色。

玉昔帖木兒口中說的是文學侍從之臣,他眼睛卻一直盯著趙復,所謂阿諛逢迎之輩,不是罵他還能罵誰?

趙復聞言面色一陣青一陣白,你自己要做漢奸,受些皿門丑怪得誰來?內奸、叛徒。即便是秦養他們的主人,也發萬個看不上眼的。

漠北諸王們倒是聽懂了這番話,紛紛道:“是啊是啊,要是大汗有耶律楚才輔佐,何愁南方蠻子不歸服?”

言罷,全都對著趙復嘲弄的笑起來,其中猶以弘吉刺、巴鄰幾個大部族的首領笑的最開心一他們早就和新一代蒙古大臣首領玉昔帖木兒掛上了關系,自然要幫著他打壓趙復。

忽必烈明知趙復受辱,也不阻止玉昔帖木兒,但如今四大汗國聯兵相助,用來麻痹被征服者的儒家仁義道德,早已失去了利用價值,完全可以棄之如敝履。趙復也就是個雞肋。

他只是遙遙望著南方,略帶失望的道:“可惜、可惜,北人無如耶律楚才,南人無如文天祥,聯不痛惜崖山之敗,惜乎張弘范放跑了文天祥!”

文天祥之名,足令一代雄主折腰!

趙復則集大不痛快,心道你當文天祥是留夢炎和我這號人,貪生怕死為你所用?只怕你千般手段、萬種計謀,也不能折服他的意志呵。

即便是敵人。即便是漢奸,也不得不承認文天祥的氣節,趙復只奇怪一點:南方的大漢皇帝楚風,是怎么讓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這些又臭又硬的家伙為他所用的呢?他有什么魔法,可以折服這些意志比鋼鐵還要堅硬的人?

忽必烈的神情有些落莫,瞧瞧身邊的玉昔帖木兒、漠北諸王,一個個肩寬體闊橫向發展的身材,要不滿臉橫肉好似殺豬的屠夫,要不一部絡腮胡活像個攔路劫道土匪,俏金的質孫服上油膩膩的,滿是烤羊肉、馬奶子酒、酸黃餅子的痕跡,就這副尊榮,跑山高林密處吼一聲“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一準有人戰戰施兢跪下,捧著銀子高叫“大王饒命

“郁悶啊!聯的駕下只有阿合馬、桑哥、盧世榮這群貪財之輩,要么就是呼圖帖木兒、伊徹查拉這樣爭權奪利的家伙。再加上留夢炎、趙復這些馬屁精。怎么偌大一個蒙古帝國,就沒有文天祥、張世杰那樣的人杰為我效命呢?

是聯的賞錢不豐厚嗎?相比大漢正一品每月也只有二兩黃金的薪俸,大元至少是他們的十倍;相比大漢官位按品級遞增,聯愿意給封王封侯,裂土分茅虛位以待;相對大漢給予的尊嚴,聯只要他們對聯一個人下跪,而跪在他們身前的百姓可是萬萬千千!

為什么,為什么英雄豪杰不為聯所用,為什么郭守敬、王詢、趙孟煩,甚至連馬可波羅這個色目弄臣,都跑到大漢楚風那兒去了呢?”

忽必烈百思不得其解,這已經超出了一代天驕的思維范圍,他甚至猜測楚風是不是用某種神秘的魔法控制了這些奇才異士。

瞧忽必烈的神情似乎不怎么高興,玉昔帖木兒到是猜中了他的心思,便笑道:“待滅漢之后,只有我大元雄踞天下,到時候還怕中原士民不為我所用?只怕投靠大汗的儒生,會如過江之卿哩!”

“對,只要在戰爭上解決了大漢,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忽必烈再次下達了命令:“如果第二波攻擊奏效,咱們就把剩余的萬人隊全線壓上!”

當然,忽必烈并沒有想到,或者根本不敢深入的去想一個問題:北元占據中原已有不少年份,最遠打到了閩廣沿海,幾乎占有了全部漢地,但如過江之鯽般前來投靠的,盡是留夢炎、趙復、葉李、范文虎、元好問、方回等宵小之輩,何嘗有一個文天祥,何嘗有一個陸秀夫,何嘗有一個張世杰?

長城上下的戰局如火如荼,前鋒三個萬人隊已貼近城墻,三斤炮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傷亡,無數蒙古武士的殘肢斷臂,鋪滿了山路,污血橫流、死傷枕籍。形成了可怕的尸骸之地獄,以致于釘了鐵掌的馬蹄,都在山路上打滑!

很多人倒在了進攻的道路上,更多的武士沖到了城墻之前,他們吸取了教,不再漫無目的的拋射箭雨,而是張弓搭箭引而不發,一旦某個堞垛之后的漢軍士兵露出身體,鋒銳的狼牙箭就直奔咽喉而去。

啊!慘叫聲中。一名舉槍射擊的漢軍士兵喉頭插上了巍巍顫顫的羽箭,他慘呼著跌下了城墻,眼見不活了。

到現在為止。駐守城上的漢軍士兵,就算戰死也很難落到元軍手中,不僅俘虜極少。連首級刨艮難得到,漠北諸王互相爭競,已下達了懸賞:斬漢軍之首級。賞銀十兩,百戶以下官升一級,生俘漢兵,賞銀五十兩,千戶以下官升一級!

趾高氣揚的蒙古武士,握緊了彎刀打馬過去,準備割下漢軍士兵的頭顱,為自己邀功請賞,來自同一部族的武士們,則張弓搭箭指向城頭,給同伴提供掩護。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