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539章 收官三:國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39章 收官三:國祚

539章 收官三:國祚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曼古歹、漫射法、鑿穿。蒙古軍縱橫天下的三板斧勞而無功,騎兵大范圍機動優勢被熱氣球加高倍望遠鏡的遠程監控所限制,就連投毒,這最后一招,也無法傷害到近代化軍事制度下擁有專業技術部門的漢軍,阿術確實已經黔驢技窮。

涇水南岸的戰事陷入了膠著,漢元兩軍每日交兵已成了例行公事,逢雙日鐵穆耳、阿術麾下的杭愛山六盤山駐軍出戰,單日就輪到海都麾下海押立各萬人隊,與漢軍進行單純的、毫無戰術意義的消耗戰,每天都有上千蒙古武士永遠倒在了漢軍陣地之前,同時也有數百漢軍士兵失去了生命。

慈不掌兵!在阿術和海都這些梟雄眼中,蒙古武士的生命只不過是紙面上的數字,各種戰術既然無用,那么戰爭進行下去的唯一方式,就是曠日持久的消耗,雖然傷亡數量上元軍遠多于漢軍,元軍擁有兩倍半的人數優勢,消耗戰打下去,終有一天會逼近漢軍承受的臨界點,使戰局發生逆轉。

好比兩位絕頂高手生死對決。當所有花巧的招式被對方一一破解之后,就進入了比拼內力的階段,看似平平無奇,其實殺機隱現。

阿術攻勢如潮,好似猛虎下山,楚風見招拆招,暗布天羅地網,平淡的相持局面下暗流涌動,猛虎揮舞著利爪想要吞噬獵人,獵人則張弓搭箭,只等猛虎自己露出破綻,便會給它的心臟致命一擊!

這需要時間,需要耐心的等待,誰先露出破綻,誰就必死無疑!

可時間女神站在華夏一邊嗎?

大漢帝國西面行營四個軍與鐵穆耳、阿術和海都麾下三十個萬人隊在涇水南岸纏斗不休,東面行營的局勢卻危險得多。

同樣是四個軍的編制,陸猛要頂住忽必烈留在哈喇和林、應昌府、上都路各大營嫡系,加上嶺北諸王各部,還有伊兒汗阿魯渾、金帳汗忙哥帖木兒部下,共計五十萬大軍!

幸好,忠于大漢帝國的遼東諸部,除了征調編入各軍騎兵部隊的士卒,至少還有六萬控弦之士,但他們的戰力是無法和正規漢軍相比的,而且因為精銳被整編入漢軍,實際戰力比諸漠北元軍還要稍差……

無論怎么算,東面行營的壓力都遠大于西面行營。楚風不禁隱隱有些擔心:這個時代的蒙古帝國,乃是人類史上最強大的帝國,疆域之廣闊、治下民族之眾多、鐵騎勁旅之鋒銳,對世界的支配權力就連后世的大英帝國都無法與之比肩——蒙古人根本不像約翰牛那樣玩戰略平衡,人家直接征服!

這時候的蒙古帝國,絕不是后世林丹汗、喀爾喀蒙古那群不肖子孫可以比擬的,想單靠火槍火炮就能戰勝蒙古帝國?別做夢了,要知道火槍在歐洲大規模普及之后,金帳汗國還繼續統治了俄羅斯一百年!

朱元璋“神機銃居前、馬隊列后,先以銃挫其鋒,后以馬隊沖其陣”,火器加騎兵的先進戰術,也得浴血苦戰十年,才把昏庸無能的元順帝逐出塞外,現在大漢面對的一代天驕忽必烈又豈是北元末代皇帝妥歡帖木兒可堪比擬,十三世紀后半頁剛剛征服了三分之二個已知世界的蒙古軍團,又豈可與百年后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元軍相提并論?

便是有后世的知識,要改變歷史逆天而行,也必定歷經艱難險阻,楚風進關中前曾與陸猛定下堅守三月的約定,但東面行營面對重壓。又是如何應對?

“忽必烈重兵叩居庸關、古北口,鐵騎三十萬,矢發如飛蝗,燕云震動,惟各關雄奇險峻,我以重炮協防,一時尚可無虞;

阿魯渾、忙哥帖木兒精兵二十萬自上都、臨湟一線大舉南下,遼東諸部且戰且退,將敵引至遼陽城下,張世杰率第三軍準備憑城固守……形勢雖對我軍不利,但麾下兒郎必殊死戰,以報陛下深仁厚澤,以謝國中父老厚望!”

這是陸猛飛鴿發來的戰報。陸猛為人沉毅穩重,是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絕非虛言邀功之輩,連他都說到“形勢不利”、“一時尚可無虞”、“殊死戰”,則東面行營的局勢一定比這份戰報中提到的更為嚴峻!

時間,正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但所能做的已經做完,目前只能耐心的等待,等待阿術或者海都,犯下致命的錯誤。

楚風所料不差,忽必烈三十萬大軍自上都路南下,以泰山壓頂之勢沖向燕云之地,駐守居庸關-古北口沿線的骷髏、震天兩軍早已苦戰終日。

居庸關,這座萬里長城上難得一見的水陸關城之下,密密麻麻的元軍往來沖突,旌旗如云、長刀勝雪,一浪一浪的攻勢猶如怒海涌潮。無數元軍踏著同伴的尸體前進、前進!

“沖啊,殺南蠻子!大汗有令,沖進中原永不封刀!”千戶、百戶們興奮的吼叫著,驅策士卒像狼群一樣撲向關城。

所有的武士都瘋狂了,他們的眼睛變得血紅,他們的面部肌肉痙攣、抽搐,神情猙獰無比,忽必烈已經下令,一旦攻取了中原、江南,所有的“南蠻子”將成為士卒的牧奴,所有的良田將成為武士們肆意縱馬馳騁的牧場!

即使漢軍火槍像爆豆子一般炸響,火炮的轟鳴響徹天地,武士們也毫不畏懼,千戶、百戶們激勵著士氣:“成吉思汗的蘇錄定戰旗就在身后,蘇錄定所在,戰無不勝!”

忽必烈從蒙古圣地哈喇和林取來了當年成吉思汗所用、高達兩丈的羊毛大纛——蘇錄定戰旗,實際上便是一柄添加了超長羊毛槍纓的長矛,飄飛的羊毛因浸透了鮮血而變成恐怖的死黑色,鎏金的槍頭代表著戰無不勝的光輝。

成吉思汗的大旗,是長生天下第一圣物,蘇錄定長槍所指,無不摧糜!

控弦之士四十萬的花拉子模、擁有重甲鐵騎的大金、神秘莫測的木剌夷、殉教騎士保衛的阿拉伯帝國哈里發……無數或因野蠻而強盛,或因文明而輝煌的大帝國。在這蘇錄定長槍之下紛紛土崩瓦解,曾經高貴的皇族被蒙古武士肆意鞭笞,百姓則成為卑賤的牧奴。

在蒙古武士們心目中,南邊的大漢和上述崩潰的帝國并沒有什么不同,蒙古帝國的失敗只是偶然,勝利才是必然!因為過去八十年,蘇錄定長槍所指的獵物,沒有一個能夠逃脫蒙古武士的追獵!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士兵們又一次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哪怕居庸關下早已尸積如山,哪怕地面的泥土已被鮮血浸透而變得讓人惡心的滑膩。

輝煌的蘇錄定戰旗下,千戶、萬戶、漠北諸王層層簇擁。怯薛親衛團團護持,所有人都敬畏的看著他們的大汗,此時,忽必烈正捋著花白的胡須,惡狠狠的盯著居庸關的水陸關城,猶如擇人而噬的洪荒兇獸。

投鞭斷流、飲馬涸澤,忽必烈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威權,蒙古帝國兵威所及,就連上帝都要退避三舍,羅馬教皇、基輔羅斯大公、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天竺德里蘇丹,無不在蘇錄定戰旗前戰戰兢兢,按照馬可.波羅在他那本著名游記中的說法,“忽必烈簡直就是宙斯神在人間的分身!”

可就在前不久,一代天驕遭遇了此生最大的挫折,他被漢軍的突襲逐出了大都,蒙古大汗被趕出了汗八里(大都的蒙語稱呼,意為大汗之城),大元皇帝離開了光天殿黃金打造的寶座,宙斯被趕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壇!

他無限悵然的從居庸關北歸,回到了草原腹地的上都路,當年成吉思汗經居庸關入中原伐金,忽必烈嘗以成吉思汗自詡,卻由此退出關外,叫他如何不惱羞成怒?

此后傳來的消息,更是讓他下定了決心:大都城那些該死的漢人百姓,竟然夾道歡迎漢軍入城!這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你們這群三四等的奴隸,能夠活在世上已是本汗莫大的恩德,你們竟然不知足,竟然還想要自由,真是得寸進尺、得隴望蜀,無恥到了極點!

蒙古帝國幅員龐大無比,治下民族千千萬萬,多的是怯懦的順民,不怕沒有人完糧納稅!待朕入關之后,定要將敢于反抗的南蠻子一一屠殺干凈。就如過去在成都、常州、興化做的那樣,男女老幼,一個不留!

忽必烈的聲音如悶雷響過:“告訴士兵們,給朕拿下居庸關,每人分漢地良田百畝為牧場!許他任取大都城中十家百姓財富為賞賜,高過車輪的男人殺光,女人為奴!”

“大汗英明!”隨駕的漠北諸王聞言齊聲歡呼,他們都是弘吉剌、巴鄰、乞顏等大部族的王爺,部族中那顏軍事貴族眾多,早就通過兀魯斯制度從蒙古帝國的擴張中賺得盆滿缽滿,此時聽得忽必烈肯將大都城中財富分給將士,都高興得歡呼起來。

“吾皇不可啊!”左丞相趙復心頭一驚,這大都城是天子腳下,無論如何都要給大元朝留幾分顏面的,“吾皇明鑒,要是連帝都都屠殺一空,豈不是有損國祚、有害福祉?大汗要激勵士卒,不妨、不妨……”

感受到漠北諸王們投來可以殺死人的目光,趙復咬著牙說道:“不妨以別處許諾吧……”

說完,他的臉已經變得通紅,屠殺哪兒不是屠?只不過給大都天子腳下做個好看,也給自己當漢奸保留點顏面吧!說出換一個地方搞屠殺這種話,便是狼心狗肺的漢奸,也覺得太過無恥了。

哪知忽必烈大手一揮,冷聲笑道:“國祚?福祉?哼哼,我大元朝太祖皇帝成吉思汗,以及蘇錄定戰旗之下若干汗王、英雄,南征北戰東討西伐,滅夏、金、花拉子模、木剌夷、呼羅珊波斯、巴格達哈里發、基輔羅斯蠻族、波蘭、匈牙利、河中等地大小七百余國,刀下無頭之鬼以萬萬計,這萬萬顆人頭便是我蒙古的國祚,比渤海深的血海便是我大元的福祉!”

趙復只覺得渾身發軟,幾乎連站立的勇氣都沒有了,忽必烈撕下了圣君的偽裝,赤.裸裸的露出了一代梟雄真面目,而趙復心頭的舊儒學體系,也隨之完全崩塌。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武士們又一次發起了海嘯般的進攻。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