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500章 凱歌高奏入大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00章 凱歌高奏入大都

500章 凱歌高奏入大都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皇上,忽必烈逃走了。忽必烈這王八蛋逃了!大都城,已經被咱們拿了下來!”第一軍軍長陳吊眼拖著第三軍軍長張世杰,打馬疾馳到通州,向剛剛率領遼東各軍主力部隊抵達這里的楚風報捷。

陳吊眼興奮得滿臉通紅,此時北風漸冷,他卻跑得滿頭滿臉都是汗——八年前,故宋國土淪陷十之,臨安小皇帝、全太后、謝太皇太后降元,陳宜中主持的行朝沒有尺寸立足之地,只好漂泊海上,如此艱難困苦的時刻,他和姑姑陳淑楨散盡家財起兵抗元,本是存著幾分“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誰能想到短短八年時間,不但恢復了故宋疆域,打過了長江北岸,光復了臨安行在、開封故都,還凱歌高奏入大都,北驅蒙元出朔漠!

被他拉著來的張世杰,捋著花白的胡須微笑不語。

忽必烈帶著城中五萬精銳、后宮嬪妃和文武官員,裝載著金銀財寶從北門逃走。城中剩下的雜牌元軍、中下級官吏沒頭蒼蠅般亂撞,在南城百姓配合下,高厚的城墻不再是進攻的障礙,漢軍不費什么力氣就進了城,正在平定城中混亂的局面,派出一隊隊士兵清查趁火打劫的潑皮混混,嚴禁借機生事、奸yin擄掠,同是還派出了精銳騎兵,朝西北面居庸關方向銜尾追擊,看看能不能再往忽必烈上踢一腳。

陳吊眼率第一軍主力沿京杭大運河絡繹北來,等他到時城中已是一片亂象,張世杰托詞要率騎兵追擊忽必烈,把入城安民、面圣奏捷的任務分派給他。

忽必烈忙忙如漏網之魚、急急如喪家之犬,居庸關又是天下雄關,出關便是懷來、宣德一線,蒙元自居庸關起皆屯扎大軍,層層阻截,且越追越往北,越深入草原朔漠,氣候也愈發惡劣;另一方面,無論遼東軍過遼西走廊經薊門入京畿,還是第一軍自淮北經京杭大運河北來,都已人馬困乏,便是漢軍有三頭六臂,也追不上忽必烈啊!能抓住他留下來斷后阻截的部隊,再擴大點戰果,就是運氣好到家了!

另一方面。入城安民、面圣奏捷,這都是無上的榮耀,張世杰年紀老邁,好不容易得到京畿之戰的指揮權,忽必烈又像泥鰍似的溜走,根本沒有發生較大規模的戰斗,京畿之戰可以說鬧了個虎頭蛇尾——按統帥部參謀們的戰前判研,忽必烈個性極其好大喜功、非常重視這座以他汗號命名的汗八里臣,他極有可能在此與漢軍死拼,那么圍點打援,至少可以吸引居庸關、古北口兩大營元軍南下救援,尋找到消滅他們的機會。

盡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是漢軍的基本作戰原則。

可惜,一貫自信心爆棚,換句話說就是剛愎自用的忽必烈,居然腳底板抹油——溜之大吉,那么漢軍固然光復了幽燕之地,攻占了北元統治的心臟,但卻未能達到在四大汗國、嶺北諸王大軍集結蒙古草原之前盡可能多的消滅敵人的目標。

所以,張世杰在自己的戰略目標都沒有圓滿達成的情況下,把首入敵都、面圣奏捷的機會讓給陳吊眼。這點子心思也就昭然若揭了。

陳吊眼何許人物,當即明白了張世杰的用意,過去畬漢義軍被陳宜中、張世杰排擠的點點不快,頓時就隨著勁吹的北風消散而去,本來北上途中還存著個爭先恐后的意思,這會兒也拋到了九霄云外。

“張軍長遼東苦寒之地訓練士卒,辛苦可想而知,勞苦功高自該首入大都。”陳吊眼如是說。

蘇劉義聞言就扯了扯張世杰的衣襟,小聲道:“老泰山,當年吃賈似道、范文虎的虧,被伯顏破了臨安,到底于您令名有污,這克復大都的不世之功,是不是?”

“不行,絕對不行,老夫失掉臨安固然雖令名有污,卻能活到現在,親眼目睹大漢兒郎犁庭掃、廓清寰宇,比陳淑楨乃父陳文龍、乃叔陳瓚,以及李庭芝等殉節忠烈,卻是好得多了。若陳淑楨在此,當由她首入敵都,她既不在,便該著第一軍將士——李庭芝李大帥在天有靈,必以故淮軍克復敵都而欣慰。”

蘇劉義緩緩點了點頭,心頭卻是喟然長嘆:老泰山,你只說李庭芝,你自己何嘗不是淮軍大帥,何嘗不是死守鄂州、血戰焦山?赤膽忠心。惟天可鑒吶!

哪曉得張世杰把這番意思和陳吊眼說了,后者更是推讓起來,兩邊僵持不下,只好讓第一軍的齊靖遠和第三軍的阿爾斯楞一塊入城打個前站,兩位軍長則聯袂向楚風奏捷。

“哦,大都城已經拿下了?”楚風笑笑,似乎對忽必烈的逃走不以為意,在他記憶中,后世那位元順帝也是在常遇春、徐達北進時跑回了草原,而大都城東北面古北口、西北面居庸關這兩條路上,經由宣德府、上都路、應昌府,一直通到了哈喇和林,各大營皆駐扎大軍,想堵住忽必烈,那是不可能的。

“我想,這個消息傳到郭守敬、王恂兩個家伙的耳朵里,他們一定會高興得連干兩大杯。”來自草原的烏仁圖婭,對漢地的學問很感興趣,前一段時間她向王恂、郭守敬兩位大科學家學習了一些數學、天文學的知識,所以知道他們的擔心:親手營建的大都城,在他們眼中就好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漢軍北伐當然要鏖戰城下,這無可置疑。但若是讓親手做成的藝術品化為廢墟,心情也實在好不起來。

“是啊,無論如何,城市不受兵戈之毀,既是郭、王兩位先生之福,更是大都城中百姓之福。”陳吊眼點點頭表示同意,不過他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失落:“可惜忽必烈這個膽小鬼,竟然逃走了!”

越是兇殘狠辣者,內心就越虛弱,他們不過是借著橫暴,來掩蓋這種虛弱。

“忽必烈是梟雄。但不是英雄啊!”楚風若有所思的喟嘆,如楚霸王寧肯自刎烏江,也不愿面對江東父老,如李庭芝死守揚州,故宋君王已降元他也決不投降,這等人是英雄;而草原民族沒有那么多文化積淀,也沒有歷史的重負,勝利時席卷天下不可一世,失敗就拋棄一切逃之夭夭,在蔭蔽的地方舔舐傷口預備著卷土重來,這樣的則只能稱為梟雄。

“梟雄,英雄?”張世杰慢慢咀嚼著楚風的話,最后不得不點頭承認忽必烈的確是一位梟雄,“草原民族沒有忠孝仁義,也沒有失敗的恥辱,如忽必烈的乃祖成吉思汗鐵木真,先是妻子孛兒帖被塔塔爾人搶走,后是十三翼之戰敗給了扎木合,都沒能阻止他的崛起……這樣看來,忽必烈能屈能伸,也不失為一代梟雄。”

楚風極目北顧,長城內外、朔漠狼煙,問天下誰主沉浮?夜幕之下,早已不可能看到忽必烈倉惶北逃的身影,但楚風知道,長城以北、草原深處,不兒罕山、斡難河畔的哈喇和林,已有海都和杭愛山數十萬大軍,而伊兒汗阿魯渾、金帳汗蒙哥帖木兒的雄師勁旅,正在從伏爾加河畔、天山南北路朝著這個方向開進!

“漢軍,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啊!”

聽得皇帝喟嘆,陳吊眼略有不服氣的道:“陛下,咱們漢軍從東海之濱,一直打到了燕云之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八年前,忽必烈還令伯顏揮軍百萬下江南。虎踞鯨吞野心勃勃,如今,他只能倉皇北逃,回到了蒙古帝國崛起的草原。賴陛下洪福、漢軍威武,將來咱們必能實現您北伐檄文上的允諾——狼居胥山,射落天狼之星,捕魚兒海,渴飲匈奴之血!”

好,很好!楚風很高興的拍了拍這位帳下猛將的肩膀,“年輕人,有志氣!”

陳吊眼郁悶的撇了撇嘴,什么跟什么嘛,皇上借著姑姑陳淑楨的輩分,老是裝長輩,其實才年長了兩歲,若論外貌,看起來還比我小幾歲呢!他躬身道:“啟稟皇上,昔日霍去病弱冠之年封狼居胥,末將今年二十五歲,就算明年打到哈喇和林,也比霍去病晚了三四歲咧!”

張世杰聞言微微頷首而笑,陳吊眼也是實在,不過漢軍之中年輕將領眾多,何況昔年岳武穆也是弱冠之年打下大大的威名,年輕人以霍嫖姚、岳武穆自期,也是理所當然。

“不錯,陳吊眼便做我的霍嫖姚,”楚風想了想,又手指張世杰道:“此是白首飛將軍!”

張世杰歸漢時兩鬢斑白,如今頭發胡須都已花白,常自謂時日無多,立功雪恥的機會也不多了,孰料楚風以“飛將軍”贊之,那飛將軍李廣古稀之年尚領兵出戰,皇帝如此說法,分明是許他將來領兵出塞外、朔漠擊北虜了。

驚喜交集,感佩萬分,張世杰只覺得眼睛里辣的,淚水只在眼眶子里打轉,他舉拳于胸道:“皇上不計前嫌,知遇之恩、簡拔之德,臣只好血戰沙場來報答了。”

旁邊的北洋總督劉喜打趣道:“昔日漢武帝興兵擊匈奴,李廣和霍去病一老一少兩位將軍都是不世出的將才,卻互相抵牾。如今咱們的霍嫖姚和飛將軍,卻是不要自己打架喲!”

眾人聞言都哈哈大笑起來,惟張世杰暗中納罕:劉喜目不識丁,往年琉球君臣宴會上,總是做個鋸了嘴的葫蘆,如今他居然旁征博引信手拈來,真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已非吳下阿蒙了!

“既已克復大都,兩位將軍何不入城安民?”笑過之后,楚風不解的問道。

張世杰和陳吊眼對視一眼,都不好意思開口,楚風看看也就明白了三分,故意道:“哦,是我的霍嫖姚和飛將軍都要爭首入大都,這青史明標第一功。”

是啊,蒙元南侵、華夏陸沉,炎黃子孫的土地四千年來第一次全部淪陷敵手,忠臣義士無不扼腕嗟嘆,則楚風北伐中原、廓清寰宇,成就帝王之業,而克復敵國都城的功績,將來必是歷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只怕說書先生的《大漢開國群英傳里,都要大書特書呢!

可這兩位不是互相爭功,卻是推讓到不可交加的地步!一聽得楚風如此說,都急了眼,搶著把事情說了個明明白白。

烏仁圖婭聽了不由笑道,拍拍楚風的手臂:“張老先兒,劉大哥,這首入敵都,你們推讓什么呢?我看,還是我這位夫君最合適嘛!”

唉呀,怎么忘了這茬!張世杰和陳吊眼同時一拍腦門:皇帝本人在此,自己推讓個啥呀!自然該讓皇帝親自提大軍入城,接受滿城百姓的歡呼嘛!

卻又暗自慶幸,幸好是大漢帝國,君臣雖有統屬,卻互以朋友相待,正如朱文公所言,“君視臣為手足,臣視君為腹心”,不過些須小事,若在故宋朝,“尾大不掉”、“目無君上”、“功高不賞”,這些可怕的帽子隨便扣上一頂,那就萬劫不復吶!

人們期待的看著楚風,在他們心中,除了這位率領漢軍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讓大漢帝國從海島漁村發展到籠括寰宇、威震南洋的龐大帝國的君王,還有誰有資格大都的入城式上,高奏凱歌享受萬民景仰的榮譽呢?

“不”,楚風微笑著,卻是非常堅定的搖了搖手,“和他們比起來,我沒有資格,我連一點資格都沒有!”

誰?救華夏于陸沉,挽狂瀾于既倒,這樣的不世之功,還有誰能超過?人們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臉上帶著不相信的神色。

“李庭芝、陳文龍、陳瓚、岳飛……”楚風口中每吐出一個名字,人們的心頭就是一凜。

確實,他們才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偉大的人物!除了他們之外,確實想不到還有什么人能享受到這至高無上的光榮!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