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430章 雙雄會(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430章 雙雄會(上)

430章 雙雄會(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著一雙在大草原上射獵狐兔練出的利眼,他指著遠處山岡上飄飛的金底蒼龍旗:“看吶,那就是大漢帝國的旗幟,他們的皇帝,離我們只有十里遠!”

哈撒里聞言心臟畢剝的一跳,似乎把全身血液泵.上了腦袋,左右太陽突突發脹,雙目中連日趕路本已布滿了血絲,此時竟然變得通紅。

離開汗八里之前,忽必烈大汗就頒布了賞格,不論.生俘還是擊斃蠻子反賊偽皇帝楚風者,授世襲那顏上萬戶,分賜牧奴五千戶,黃金一萬兩!

“砍掉漢軍的腦袋,殺死他們的皇帝!長生天保佑.蒙古人!”蒙立克、葉憐丹、哈撒里……不管千戶百戶牌子頭還是普通士兵,所有的蒙古武士都狂叫起來,八萬大軍的狂嚎,就像曠野中狼群的呼喊,把死亡的威脅傳遍了大江南北。

感受著麾下兒.郎沖天高漲的戰意,中軍無數武士重重疊疊圍裹之下的伯顏丞相,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元武士縱橫天下,戰必勝、攻必克,此戰擊敗漢軍,則呂師夔、范文虎必定痛哭流涕的前來負荊請罪,這八萬大軍就可直下閩廣,一舉底定南方。天下歸元,伯顏終于能實現“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分破帝王憂”的理想了。

這位丞相沒有身穿大元朝的公服——綃金質孫服,也沒有穿著月白色的儒服綸巾,而是身穿全副白色鎧甲,戎裝貫帶被堅執銳,一手控韁一手輕按腰間刀柄,面上儒雅之氣一掃而空,殺氣騰騰威風凜凜。

好一個出將入相的伯顏!

世襲下萬戶張珪不像寶音、阿徹菰蘇等將領必須去指揮自己的直屬部隊,他以下屬、世交、學生的三重身份伴隨伯顏左右,四周蒙古武士沖天的戰意并沒有感染他的情緒,相反,不知怎的卻讓他想到了當年父親張弘范自汀州千里奔襲,卻在鼓鳴山遭遇失敗的往事。

當初,父親不是傾全力一擊,試圖畢其功于一役嗎?他曾經離勝利如此之近,似乎已唾手可得,卻被一群從來沒有放在眼中的民軍,以生命為代價死死拖在了鼓鳴山下,直到漢軍完成了合圍……

今天的伯顏丞相,總讓他想起當初的父親,雖然父親手中只有一個蒙古萬人隊,而伯顏手中有更加精銳的八個,雖然父親孤軍突襲深入敵后,伯顏線作戰,雖然父親奇謀有余韌性不足,伯顏則多謀善斷為不世出的天縱英才,但張珪的潛意識中,總有一片巨大的陰影讓他警惕,所以在蒙古武士的歡呼聲中,他一提韁繩,慢慢靠近了伯顏丞相,在馬蹄的喧囂中壓低了聲音道:

“恕張珪愚昧,師相如此用兵,勝固然有底定天南之奇效,敗則讓長江之南再無朝廷兵馬,眼見就是個劃江而治的局面,豈不是千金一擲,賭我大元百年國運于一役?”

伯顏回頭,張珪見他面色,卻嚇了一大跳,方才這位丞相在武士的歡呼聲中面色潮紅激動難以自已,頻頻揮手示意,將全軍的戰意調動到了最高峰,怎的現在竟然神色如常古井不波,眼中的狂熱瞬間變成了深邃的指揮和絕對的冷靜?

原來他從來都沒有激動過,原來師相多年殺伐征戰,天下蒼生為棋子、大地阡陌為棋盤,心性早已修煉到不動如山的境界!

見最聰明的學生從震驚中漸漸恢復,并且部分明白了自己的意圖,伯顏才展顏笑道:“試問賢侄有何妙計,可輕取漢軍?”

張珪聞言又是一愣,除了正面硬碰硬,有什么辦法能穩勝漢軍呢?

偷襲后方,戰略大迂回?算了吧,大宋的行在是臨安,大漢的都城卻是琉球,便是你千里大迂回攻取了汀漳,他們還能退回琉球,憑借海上優勢抵抗,大元鐵騎永遠無法越過浩瀚大海去攻打琉球!

分兵進擊斷敵糧道?漢軍糧草由閩廣北運,江西轉運,糧道途經之地,要么是鄱陽湖、贛江水系,要么是贛南山區,都不是蒙古鐵騎隨意縱橫馳騁的地區,分兵攻略反而給漢軍留下各個擊破的機會!當年的張弘范、李恒、唆都,都是吃了這個虧,還能重蹈覆轍嗎?

離間計、反間計、圍魏救趙計……這些計謀都有這樣那樣的破綻,一旦被漢軍抓住,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困窘之境地,張珪冥思苦想,卻驚人的發現,在神出鬼沒作戰方式大不同于以往對手的漢軍面前,沒有任何計策的成功率能高于五成!

“難道,我們竟然沒有辦法可想,只能直接硬拼一條路可走?”張珪有些兒不服氣,他自幼熟讀兵書,又經父親張弘范一代名將教導,如今居然對漢軍無計可施,怎么著都有些不甘心。

伯顏笑了:“諸葛一生惟謹慎,須知為大將者,不求奇謀妙計,不求勇武超人,唯有謹慎二字,可保百戰不殆!楚風,一代人杰,咱們任何行險都必被他看穿,反而落了下風,但他何嘗不是對咱們一籌莫展,除了死戰之外別無他法?”

如果說伯顏是整支軍隊的大腦,老將阿剌罕和學生張珪就是它的左右心室,三人曾經聚在一處,仔細研究漢軍過去的戰例,試圖了解自己的對手,究竟是個什么性格,善于行險還是為人謹慎,多謀善斷還是優柔寡斷?但各種渠道匯集的信息卻自相矛盾,有資料說楚某人在占城、日本等處殺人盈野流血漂櫓,乃是殘忍暴虐雄材大略之主,猶秦皇漢武也;可另外的信息卻說他勤政愛民仁義厚道,雖販夫走卒亦可當面斥其過錯而無絲毫羞惱,又有漢之文景、宋之真宗仁宗之遺風。有人說他頗有匠氣不知變通,以帝王之尊親自動手修整機械,可又有人說他深曉世間一切世故人心,設立之法律皆以厚賞重罰引人入彀,養老金、廉政公積金、三十畝新墾地私有等政策天下皆知其利……

信息越多,楚風這個人的面目,在伯顏等人心目中卻是越來越模糊不清,他們只能知道一點:此人神機妙算世間無雙無對!

伯顏不知道楚風身后強大的統帥部參謀團隊,不知道沙盤作業兵棋推演量化分析,所以他只能認為,楚風是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不世出的絕代名將!

高手過招,誰先動,誰就先露出破綻,誰就失敗;兩位絕代名將的交鋒同樣如此,誰先使計,誰就露出了破綻,對手針對破綻后發制人,你就落到了萬劫不復之地!

所以不使用任何計謀,不冒險,憑實力說話,面對面的硬拼,不僅是漢軍的選擇,也是蒙古軍的選擇。

“既然如此,咱們何不采用更穩妥一點的戰略?比如,從淮揚之地征調地方駐軍,形成更強大的兵力,或者駐軍瓜洲,等待更好的出擊時機?”張珪提出了另外一個疑問,他不理解師相為何如此急于和大漢決戰,甚至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

雄姿英發的伯顏丞相,似乎在一瞬間老了十歲,信馬由韁馳騁了半晌,他才略帶落寞的道:“賢侄,還記得你父親,我的老朋友張弘范指揮五路四十萬大軍合擊閩廣之事么?那時候,傾漢國之兵,能對抗幾個蒙古萬人隊?”

張珪恍然大悟,短短數年前,兩個蒙古萬人隊的兵力,就讓漢軍捉襟見肘,不得不犧牲大量民軍才把父親拖在了鼓鳴山下,斗轉星移,現在的漢軍卻能以不到一半兵力擊潰塔出部兩個蒙古萬人隊,并在長江之畔迎擊伯顏丞相的八個萬人隊!

漢國發展之迅速,漢軍進步之迅猛,實在出人意料,再假以時日,他們還會創造什么樣的奇跡?

“留給大元朝的時間不多了,本相不能給漢國更多的機會!或許……當初南方未曾大定便提兵北上平定海都,戰略個錯誤。”伯顏悠悠長嘆,蒙古人的內訌,給了楚風寶貴的時間,讓他以一隅之地發展到如今席卷南中國的地步,為什么匈奴、突厥、鮮卑這些草原民族,總是其興也勃、其亡也速,強弓駿馬馳騁天下之后卻在內訌中迅速倒下,唯有漢人的中原王朝能夠世澤綿長?楚風,又為什么能在短短時間內,率領南方的漢人向縱橫歐亞無敵手的蒙古鐵騎發起挑戰?

伯顏隱隱約約觸及到了文明差異的核心,他確信,如果留給漢國更多的時間,在某個關鍵轉折點之后,大元朝將會不再有任何機會!

他看了看遠處高高飄揚的金底蒼龍旗,暗暗對著長生天祝禱:楚風,但愿你是我此生中最后一個值得尊重的對手,此戰之后必由大元一統天下,皇統垂萬世而不朽!

十里外的山岡上,楚風似乎感受到了遠方那道如利箭般射來的目光,是伯顏,望遠鏡中羊毛大纛之下,頂盔貫甲由無數蒙古武士團團簇擁的統帥,一定就是那位在遼東多次交手,卻無緣會面的伯顏丞相!

長生天庇佑的伯顏丞相,是當世蒙古人中第一等的英雄,是他一手覆滅了享國三百余年的大宋,使華夏自炎黃二帝開始,四千年來第一次全部淪陷于異族之手,當佛羅倫薩的但丁用《神曲揭開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資產階級崛起的序幕之時,華夏卻在異族的鐵騎踐踏之下呻吟掙扎!此后雖有朱洪武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無奈文明的進程已被打斷,中華文明有史以來第一次開始落后于西方,那個有幸因蒙哥汗死在釣魚城下,而免遭蒙元鐵騎蹂躪的歐羅巴!

伯顏是蒙古人的英雄,卻是中斷華夏文明進程的罪魁禍首,蒙古大汗忽必烈和他的丞相伯顏,南征滅宋掠奪土地和財富,同時也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把本可以燦爛輝煌凌駕西方文明之上的華夏,變成了第四等的奴隸,把華夏創造的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傳播到西方,使歐洲人能利用它們完成地理大發現,完成資本主義的第一次原始積累,與之同時,華夏的文明之光卻逐漸黯淡……

“來吧,伯顏丞相!”楚風暗暗的握緊了拳頭,牙齒輕輕咬著嘴唇,“我來,我見,我征服!既然上天要我站在這個地方,歷史就不會重演!”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