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247章 視察工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247章 視察工廠

247章 視察工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馬關條約提前六百一十六年問世,只不過,條約的個邊。提供閱讀//

“列位臣工,這是漢倭友誼的結晶,東瀛人民心向大漢的見證吶!”楚風一本正經的說話,引得一眾臣僚開懷大笑,就連為人最穩重的民政部長鄭思肖、法部長文天祥,也捋著胡子,連連頷首。

“存到博物館,這是要流傳后世的!咱們得讓子孫后代記住,怎么獲得倭人的友誼。”楚風扳著面孔,在臣僚的笑聲中高屋建瓴的指出:“白江口戰后,遣唐使遽增。這充分說明了不打不相識的古話,對于倭國人的民族特性,咱們要盡量尊重嘛!”

“陛下說的是。民族習慣,咱們得尊重啊!”侯德富這句說完,就忍不住抱著肚子,笑得差點背了氣。

不能讓北條家這么快的倒下去,足利和北條,兩邊至少再打個幾場,把狗腦子打出來,漢國再收拾殘局也不遲啊。

會后,楚風跳上了馬車,和王大海、曲海鏡等人一起,保安司衛兵前呼后擁,來到了鋼鐵廠。

鋼區,水力軋鋼機把鋼鐵軋成或厚或薄的鋼板、鐵片,現在生產的,主要是三種米的軋鋼板米鋼板,1毫米厚的銅板米的軟鐵板。

“陛下啊鋼板是做胸甲、頭盔的的是包在輜重車外面的,還能做蜂窩煤爐子、飯盒、鐵盆,自然多多益善,可銅板做什么用,做銅盆子嗎?這種軟鐵板,或者叫做鐵片才對,拿根筷子用點力都能捅穿,會有用嗎?”

馮火山一臉困惑不解,是啊02毫米,還是軟鐵,打仗哪兒用得上?難道是做了外面好看不經事的盔甲,拿去糊弄遼東的蒙古人?

楚風笑笑,有了沖壓機,現在的鋼制盔甲,都不用水力鍛錘慢慢敲了,而是做好模子,把鋼板放上去,機器一沖,就是前半邊胸甲,另外一臺機器沖背甲,修理毛刺、再合攏,就是全套胸甲,頭盔更方便,一次成型。所以直接用鋼機出鋼板,再上沖壓,效率比以前快了無數倍,工人可以騰出手,制作更多的民用物資。

“這銅板嘛,用處可大咧。”楚風摸摸剛軋出的銅板,隔著防火手套,都能感覺到它的熱度。供閱讀

“王部長。你管地船廠。哪樣事情最頭疼?”

最頭疼?造新船不頭疼。維護最麻煩!

軟布船帆在海風里。潮氣侵襲、鹽分侵蝕。要不了多久就朽爛了。得換。這算頭疼地;制作船身地木材要陰干刷桐油才耐得海水腐蝕。每過幾年就得重新上油。現在最初下水地敏號已經使用三年多。該上油了。今后幾十條船都得上油。而且永無休止。這也是頭疼地……

可最頭疼。還數水藻!王大海毫不猶豫地說:“水葫蘆最麻煩。生在船底下。這琉球海水溫暖。生得最快。不到半年就厚厚一層。把船速拖慢。侯德祿那小子。總吵吵著要我給他清理。可一清理就得排空船塢。把船底弄出來。麻煩極了。特別是夏天。三五個月就得重新弄!”

對呀。現代鋼鐵船殼地海輪。船底水葫蘆都是個麻煩事。想了很多化學方法來防治呢!有人說。日俄對馬海戰。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地覆滅。就是遠道而來。船底下水葫蘆生多了。船速降低導致失敗。

楚風拍著銅板:“把這些銅板釘到船底下。就很就不會生水葫蘆了。”

大海高興得直搓手,沒想到啊沒想到,困擾造船廠的大問題,就這么輕易的解決了。他一時高興,忍不住伸手摸那銅板。

火山一把打開他的手,瞪著眼睛道:“陛下,你看他,不守安全條例!”

這……人人都知道,皇帝本人是最看重規則的,他甚至對法律、軍紀、生產規范有著近乎變態的嚴格要求,這在當面被女婿批評幾句,面子上可下不來臺了。王大海趕緊紅著臉道:“老馮,是我錯了,該怎么罰你說。另外今晚上咱們匠師聚會,我請客,望海樓八碗八碟!”

哦,匠師聚會?早從保安司得到匯報,鋼鐵廠長馮火山、船廠廠長王大海、窯廠礦山主管徐財旺、軍工廠長雷洪等人成立了匠師會,招收工匠技術骨干,定期聚會,互相切磋技藝、發明新玩意、改進新工藝。楚風笑問:“你們匠師聚會,怎么不請我呢?是嫌我水平低劣,不堪與會?”

不!”這下輪到匠師會的發起人,鋼鐵廠長馮火山發慌了,搖著手道:“我們

瞧師父半天沒說出個子丑寅卯,徒弟沈煉幫他說了:“高爐是陛下建的,水泥是陛下燒的,論理,陛下是咱琉球匠師的祖師爺;可您國事繁忙,日理萬機,咱們哪兒敢拿這些雕蟲小技來煩您呢?”

“哈哈哈,這可不是雕蟲小技,工藝進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我給你們發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等技工證書,就是希望你們提高工藝,搞好生產,舊儒把這當奇技淫巧,新儒卻說的明白,改進一槍炮,前方戰士少丟萬條命,改進一紡機,天下百姓不受凍!”楚風拍了拍沈煉的肩膀:“好小伙子,匠師會的會長長算了,名譽會長吧,我來當!”

這下可給匠師們長臉了,沈煉高興之余還謙虛兩句:“皇上紆尊降貴……”

楚風把眼睛一瞪:“胡說,什么紆尊降貴?燧人氏鉆木取火,有巢氏樹上建屋,黃帝發明機杼,造舟楫、指南車、記里鼓車。改進工藝、發明創造自古以來都是最尊貴的事情,與天子比肩!”

明家與天子比肩,這句話被載入大漢史冊,激勵了無數科學家、發明家在科學的道路上探索前進,并成為根植于漢人民族性格深處的東西。

沉默,激動的沉默。在故宋,是不入流的匠戶,在北元,更是奴隸般的工奴,在大漢,卻享有崇高的地位。這樣的國家,怎么不叫人把心思全放到生產技術上來呢?

唉~俺怎么生不出師弟這張伶牙利嘴?張驢兒微有點嫉妒的看了看師弟,不過,師父解脫窘境,更讓他心安,匠人地位的提高,更讓他欣喜。

慢慢走到了壓制薄鐵皮的機器旁邊,沈煉正要讓開皇帝身邊的位置,好讓師父上前講解,但馮火山笑著搖搖頭,讓他來介紹。

“這是軋制薄鐵皮的機器,雖然鐵皮是含碳量很低的軟鐵,可要均勻的制成這么薄的鐵片,還是很不容易的。兩邊控制的機構,就是張師兄的杰作里的螺絲,這里控制的手柄……”

師弟竟然主動提到自己!張驢兒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近年來,兩人一直明爭暗斗,你考三級技工,我考四級技工,師弟心思巧,自己基礎扎實,誰也沒占到上風,他怎么會替自己說好話?

然而事實就是事實,皇帝已經微笑著表示贊賞了:“不錯,很巧妙的設計,花了不少心思吧?”

的,前后想了半個月。”張驢兒老老實實的說。

楚風很欣慰。自己灑下了科學的種子,已經在開始發芽了,琉球最早的一批匠戶工人,雖然還不能獨力的設計制造機器,但已能根據自己提供的設計思路,改進、完善工藝。

從模仿到獨創,從知識輸血到造血,正在潤物細無聲的轉變。

“皇上,您還沒告訴咱們,這薄鐵皮是做什么用的呢!”有個調皮的學徒工,見皇帝態度比廠長、師兄還和藹,忍不住在人群后面大聲問道。

個東西,是給洪家二嬸用的。”楚風指揮著工人,從倉庫搬出錫塊,放進一個下面燒火的熔化池。

給洪家二嬸用?二嬸是開養殖場、捕撈鯨魚和拖網捕魚的食品大亨,她用鐵皮做什么?在人們印象中,鋼鐵制品似乎軍用的居多。

聽到人們的議論,楚風不覺莞爾。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這東西,確實軍用比民用更普遍。

錫塊熔化了,它的熔點是二百三十多攝氏度,利用非常之容易,中國在殷商時代就有應用。

融化的錫塊,成為了銀白色的液體,風吹過,在熔化池里微微蕩漾,幻起一陣細碎的波紋,讓人目眩神迷。

鐵皮浸進了錫液,拿出來后,上面就鍍上了一層錫,灰鐵變成了漂亮的銀白色,比磨光的琉球甲還漂亮。

知道了,這是做爛銀盔、爛銀甲用的,包在盔甲外面,閃亮啊!”

“放屁,陛下都說是給洪家二嬸用的,我看吶,這鐵皮甚軟,莫不是包咸魚用?那卻又嫌硬了點。”

哈,還真是包魚、肉的!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口鐵,做成罐頭,把煮熟的食品放進去,再在蒸汽下加熱殺菌,能保存好幾年不變質呢。

琉球漢軍野戰給養,老吃咸魚干不是個事兒啊,鹽吃多了胃口不好全身沒力氣。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