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217章 千戶大人的算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217章 千戶大人的算盤

217章 千戶大人的算盤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世貴就算做夢,也不會夢到自己會和一群土匪,加上)]頭棍棒的山民,去抵抗御賜金刀九拔都張弘范麾下的一萬鐵騎。

在邵武溪遇伏,一千新附軍全軍覆沒,押運的糧草全被搶走,李世貴一想,就算回兩浙,損兵、丟糧的罪名,說破天也逃不過去,免不了脖子上要吃一刀。倒不如留在福建,兩浙那邊,上面有沈育德沈師爺關照,下面有幾個相好同僚照應,只要自己的人不回去,往上報個“戰死”不就完了嗎?范大都督最為體恤下情,是決不會株連家屬的,報了戰死,批下幾十兩賑濟銀子也未可知呢。

這些年造孽的銀子也掙了幾兩,雖說自己膽子小沒沾人血,可跟著韃子跑,畢竟是些喪良心的事啊!可千萬別搞得生兒子沒!等哪天風聲過了,悄悄溜回家,老子就關起門做富家翁,管你媽的牛打死馬馬打死牛,天下這么亂,最好還是窩在范大都督二十萬大軍彈壓下的兩浙家里,韃子不敢太過分,土匪更不敢上門,安全!

李千戶大人本是個生意人,宋末戰亂,他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了,忽然起了個功名心,從賈丞相手里買得個統制官,跟著范大都督,當然,那時候范大人還不是大元朝的兩浙大都督,是大宋朝的殿前副都指揮使、安慶知府。

范文虎降元,李世貴也跟著投降,他是個生意人買的官,見風使舵乃是應有之義嘛!之后因為不是范家嫡系,又膽小如鼠,四五年待在千戶任上就沒挪過窩。

這次范家軍出征閩西,李世貴花錢買通了紹興師爺沈育德,得了個押運糧草的差使。他自認為運糧有損耗克扣可以發財,又不用上前線動刀動槍,是樁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哪知道半道上遭了搶,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佩平金符的大元千戶,變成了那啥,興漢討虜軍的俘虜。

我呸,什么討虜軍,滿嘴“肉票”、“扯呼”、“風緊”、“招子亮”的黑話,當我李世貴傻子么?范大都督麾下頗有幾個土匪招安的同僚,平時說的就和這些人別無二致,你們還不是受了陳淑那婆娘的招安,看樣子,剛脫下土匪皮還沒幾天呢。

不過,鄙視是鄙視,當初在戰場上,李世貴可是“陣前起義”的有功人員。

當時,過江龍和海里怪二話不說就要砍了李世貴,軍師齊靖遠趕緊宣布降者免死的政策,李大人做慣了生意的,立刻打蛇隨棍上,說自己是陣前起義。

齊靖遠告訴他,“戰前反正叫做起義,打起來之后就只能算投降,投降了就是俘虜。”

李世貴眼睛一轉,趕緊說自己早就準備棄暗投明跟著陳大帥殺韃子,本來就預謀半道上拐個彎把糧食運到陳大帥軍中的,可你們突然殺出來,衣服花花綠綠的,又沒個旗號,我怎么知道是討虜軍呢?還以為是土匪呢,這才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這下輪到齊靖遠臉紅了。他嫌討虜軍地軍旗太大太花哨。這次伏擊就沒扛出來。軍中沒個旗號。這條理是李世貴占住了;同時。伏擊鬧這么大場面。從頭到尾沒死一個人。討虜軍一沖。范家軍地老兵油子非常識相地躲到兩丈以外。趴地上雙手抱頭。似乎也算得上沒有抵抗……

楚風以細致精密地條令條例體系。將軍隊變成了工廠流水線。海陸軍地兩位司令也是嚴肅認真地個性。直接導致這支軍隊地精神面貌有點類似于十九世紀地德國陸軍。往好了說。是精確地遵守紀律。往壞了說。就是比較死板。

齊靖遠是正宗地匠戶子弟。最早參加漢軍地那批老兵。上級地命令、軍隊地條條框框。他絕對不加質疑。所以李世貴鉆起空子。盡管心里有點抵觸。但還是嚴格對照規定。給算成了起義。

這下輪到三位大當家傻眼了。明明是老大一場功勞。變成敵人主動起義。這差距也太大了吧?海里怪、過江龍氣得大眼瞪小眼。直后悔剛才怎么沒一板斧劈了這老油條。還是雷老虎把他們勸住了。按照雷老虎地說法。現在既然受了招安。就得學著軍師那樣“以德服人”嘛。

不過李世貴也沒得意多久。范大都督縮回兩浙。本來前方屯著二十萬人地糧草。現在只剩下三萬兵。就算吃到明年也盡夠了。當然不用再往閩西運。以討虜軍這么一支剛脫下土匪皮地軍隊。當然不可能去打城市。沒有運糧隊。敵后破襲也就失去了意義。于是齊軍

大伙兒南下往漳平靠。看看能不能找點事做。反正軍T哪走都是奉命行事。

昨天翻過戴云山,到了漳平東南面五十里,半夜宿營時,滿天花花綠綠的旗花火箭炸開,東南西北各個山頭上都是焰火,比臨安府上元節放煙花還熱鬧,李世貴還尋思這些山上刨土的苦哈哈,倒是有興得很,扳著手指頭算算,什么節慶都不是,難道閩西之地四月二十七才過元宵?

第二天就不得了,山路上,各村各寨的人,漫山遍野往鼓鳴山走,一問才知道,昨夜不是焰火,而是陳家發的聚兵令,閩西山中,只要接了令,全村拿得動兵器的人,就得連夜往規定的方向趕。

哪里有仗打,討虜軍就往哪里去,三位大當家正嫌膿包新附軍陣前起義,這份“投名狀”有點拿不出手,既然陳家幾十年來第一次發聚兵令,那里必然有大場面,及早趕過去,好好打一仗,正好做送給陳大帥的見面禮嘛。

過了華安城,得知要去鼓鳴山和張弘范對陣,李世貴嚇得差點尿了褲子,媽媽耶,御賜金刀九拔都,這位戰無不勝的元朝名將,李世貴曾經在校場上隔著二三十丈的距離遠遠瞧上一眼,那威嚴、那眼神,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九拔都麾下的兵馬,更是威武雄壯,熊腰虎背的身材、百戰精銳的氣勢,驕兵悍將啊!憑這些山民就想擋住他的一萬鐵騎,那不是癡人說夢嗎?千戶大人毫不懷疑,張弘范伸出根小指頭,都能把自己打得粉身碎骨。

李世貴和手下的老兵油子們不敢去張弘范刀下送死,可他們也逃不掉了。新附軍的各級將領從亡宋跟著賈丞相那陣開始,就比賽著吃空餉、喝兵血,范家軍非嫡系的千人隊,能有個七八百就算天地良心的了,李千戶這次帶著別人的兵出來遭瘟,臨出發一個個肚子疼腦袋疼疼小腳趾頭疼,泡病號又去了兩三百,手上實打實的也就五百號人。討虜軍是三股大綹子合伙的,實兵上千,人家也不是傻子,你這“陣前起義”忒也蹊蹺,行軍隊列上自然也特別照顧了一下,兩個夾著一個,叫你沒法溜號。

現在,就更別想跑了,各寨義兵怕不有上萬,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裹著,就是最滑溜的老兵油子,也沒法鉆空子開溜,只得被一路裹挾著往鼓鳴山趕。

青壯男子,大腳婦,剛高過車轱轆的孩子,滿頭白發的老人,數不清的山民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聚成了長龍,提著刀槍棍棒,背著干糧袋朝最初升起焰火的地方行進。

他們一路上有說有笑,仿佛不是去戰場上送死,而是到山腳下開一場社火祭賽似的。李世貴好奇的扯著人問:“你們是去當炮灰,并不是去喝喜酒、趕廟會,為什么喜氣洋洋的,好像嫌命長呢?”

老人停下來,上下打量一番,笑呵呵的道:“聽口音,將軍不是本地人吧?自然不懂得咱們客家人的心思。欠了情,就得還情,欠了命,就得還命,老丈活了七十年,就怕到死還欠著情、欠著命,這下好了,干干凈凈的來世上,干干凈凈的走,這心里面,舒坦!”

“老丈這話,說的對,又不對。”旁邊一位身穿長衫,儒士模樣的年輕人湊上來說:“報恩,固然是該報的,可這次并非為了陳家私恩。試問陳家投降蒙元韃虜,官祿名爵難道會低于兩浙范文虎、江湖呂師嗎?人家起兵抗元,還不是為了保我等百姓平安!便是在下沒受過他的恩惠,也要投筆從戎,和韃子周旋一番呢。”

老人愕然,摸著花白的頭發楞道:“以此說來,咱們苦鹵寨欠陳家的恩情,豈不是永遠還不完了嗎?”

“那也未必……”

話間,幾人隨著大隊轉過山坳,到了一處寨。這里的男人和健婦已拿起武器奔赴前線,留守的小孩、老人和少女,煮了雞蛋、烙了米餅、熬了綠豆稀飯,抬到大路上勞軍。

“吃點吧,自家母雞下的蛋,熱滾滾的呢!”

“剛烙的米餅,大哥嘗嘗嘛!”

“稀飯,綠豆稀飯,夏天喝了清熱敗火!”

,過節才享用的美食,他們已傾其所有,因為他們知道,已經離開的親人,恐怕有許多回不來了,送給這些到鼓鳴山去的人,就跟送給親人一樣。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