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1276183章 報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風1276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183章 報紙

183章 報紙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跳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貓跳 | 漢風1276 
渡島的發展報告,和首批開采的兩千兩黃金、五萬兩T船送到了琉球。專業的礦工、有針對性的勘探,很快發現了埋在地層中的寶藏——金銀伴生礦,以銀為主。現在開采初期,達到預定開采目標一半的生產量,有熟練工人,有鋼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和炸藥的幫助,估計最多一年就能實現預定產量:年產黃金四萬兩、白銀一百二十萬兩,穩定開.采五十年的目標。

島上建設工人宿舍、兵.營、食堂、糧倉、碼頭等生產生活設施,農民們.正在開墾田地,當然也部分利用了以前倭人流放者開出的熟地,主要種植蔬菜水果、飼養家.禽家畜。糧食最初是隨開拓船隊運去的,現在和足利家時交.易,得到了大批糧食,維持島上不到兩千人的生活,已是綽綽有余.,劉喜請示:是否將多余糧食運回琉球?此地魚類資源豐富,惟倭人漁船極其破.舊不堪,效率低下之極,請增派拖網魚船一條,以補充島上肉類供應。

楚風批示:糧食不需運回,佐渡島就地建設大型糧倉儲存,以備將來攻略日本、高麗之用。增派拖網魚船、捕鯨船各一,多余的魚肉用鹽腌制、風干,儲存起來。

軍備方面,兩營新編陸軍作為機動力量,又在佐渡島三處沿海制高點各修筑炮臺一座,兩條護衛艦輪流保持戰備狀態,即使突然有變,以倭人搭接法建造之小舢板,絕無可能突破炮船、炮臺加岸防陸軍的嚴密火網。

漢國為加強控制,照舊實行班輪制度,現在琉北—琉球—琉南,琉球—占城,琉球—三佛齊,琉球—佐渡島均已開通,萬里大洋變做了漢人的通衢大道,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往日里陸地上百里外便是天涯海角,現在千里之遙轉瞬即至,票價也很便宜,漢國對外殖民的地方,再也不是一個名字、符號,而像到隔壁村看望親朋一樣的方便,無形中的凝聚力就自然的提高了。佐渡島距離琉球一千七百余海里,剪式船須航行一周左右,撥一船為固定班輪,第一星期從琉球發船,第二星期在佐渡島休息,第三星期回程,第四星期在琉球休息,周而復始,永不停歇。

劉喜在報告中寫道,佐渡島金礦工人實行每旬休息兩日,輪流排班的制度,許工人每旬休息,也可全年不休息,而集中到一起,就有七十三天假期,可以隨班輪回琉球休假、探親。

最初工人們都是單身前來,隨著生活設施建設完善,班輪制度實行,最近兩個月越來越多的人把老婆、父母從琉球接到佐渡島,惟有留在琉球的小孩子上學無人照顧,請求漢王允許佐渡島工人子弟在漢國小學校寄宿讀書。

楚風批示:轉文教部,照辦。

大漢二年八月,漢國已擁有運輸捕鯨拖網各類剪式船二十四條,護衛艦八艘,驅逐艦兩艘。上次臺風事件后,經曲海鏡提出,除琉北琉南航向沿岸航行相對安全以外,占城、三佛齊、佐渡島、呂宋四條航線遠涉重洋,單船航行過于危險,應改為雙船編隊航行——曲先生還從純數學的角度計算了概率:設若單船出觸礁、傾覆等事故的概率為十分之一,則兩條船同時出事故的概率為百分之一,互相救助,則安全系數大大提高。楚風自然照準,反正剪式船速度快而載重差點,兩船同行多裝點貨,安全第一嘛。

由班輪制度的啟發,楚風又決定新設一個郵政局,由工商部管理,總局設在琉球,占城、三佛齊、琉北、琉南、佐渡島、呂宋設分局,接受傳遞官商軍民的往來信件、郵包,民商函件付費傳遞,軍事和政府文件另外加蓋公章,免郵資并且特別保密。

朝會上,陳宜中還對此提出了建議:“宋朝原有邸報,不過只是發給朝野官員,急遞鋪也是傳遞公文函件,漢王此策惠及百姓,從此游子思親,千里之外一封書就寄到手上,再不需要輾轉托人遞送,實在是好!不過百姓多不會寫字認字,不妨在郵局設寫書人,由他們代寫、代讀信件,方便百姓。”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地朝會陳宜中大出風頭。他是做過大宋丞相地人。眼光見識自然高出匠戶出身地各部長們一截兒。又懂醫卜星相雜學。還常年和海外番商打交道。對占城、三佛齊、日本比張廣甫還要熟悉。朝會上不管提到什么問題他都能發出點真知灼見。使得原來地部長們個個都有了點危機感。

這不。侯德富搜腸刮肚地想了想。覺得陳宜中地話駁無可駁。便道:“寫書人地辦法是好。不過漢王不是常說市場化

民爭利嗎?咱們干脆把這個崗位包出去。讓代書老夫T自己。”

楚風微微點點頭。沒說話。侯德富有點著相了。這種枝節問題不該在朝會上討論地。否則漢國這許多事情。就是全天二十四小時開會也說不完。大約。陳宜中地加入。讓自己手下地第一謀士有點坐不住了吧?

“漢王。我想到了一個主意。”趙筠轉著手上地鋼筆。這是她從楚風身上學到地習慣。“剛才陳部長提到邸報。我就想起當年常在父王書房里看報。天下大勢、朝政時事都能了解得到。實在很好。我大漢如今有飛地在海外。消息往來不便。一有風吹草動。或者民間謠言。便易致民心浮動。咱們何不辦張邸報。每旬印刷了將時政大事說與國民知曉。用郵政運發四方。讓天下人都曉得咱們地法律、政策、朝政和制度?便有妖言惑眾之輩。邸報一出。謠言自然冰消瓦解。”

好。此法大妙!楚風笑道:“筠妹……”卻見趙筠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訕訕地摸著頭道:“哦、趙部長地建議很好啊!報紙宣傳政策法律。介紹漢國各方面地成就。還可以加一些普及文學、科學知識地文章。就在文教部下面設一個出版局。把報紙辦起來。曲海鏡。你們搞不搞得來?”

對任何印刷品,曲海鏡的熱情從來都是高漲,馬上點頭應道:“報紙內容朝政大事為一部分,文教部組織教師寫一部分詩詞歌賦、物理化學,再向各部、漢軍組點稿子,就行了。印刷廠也是現成的,應該沒什么困難。”

僅僅五天后,.漢國第一份報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面向全社會的報紙新鮮出爐。《大漢國家報以全面豐富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新聞很快在全國打開了局面,四開八版、每旬兩期,每期五毛的價格也十分便宜,每月定價不過三塊錢,也就最低一級列兵月薪的百分之一。

漢王府對面,望海樓的.底層大堂,有名的說書先生郭鐵嘴,一手展開報紙、一手拿著驚堂木,搖頭晃腦的念道:“呔,各位客官聽真,卻說漢王殿下前日朝會下令,今后往佐渡島工作之人,其子女可在漢國小學寄宿讀書,每日三餐、冬夏冷暖衣服、鋪蓋被褥統統由公家供給,各家不須再花一分錢。”

各桌.子上的客人們轟的一聲議論起來。往佐渡島去做工,前些天人人都說是個苦差事,那兒極北之地,無冬無夏都是冰天雪地,海上風浪起八丈高,連人帶船都能卷到海底去!

連續兩月開了班輪,得工.人們捎信回來,才知道那兒是海上島嶼,一年四季海風溫暖,雖然冬天有冰雪,也不甚冷,氣候大約和臨安相差無幾,惟濕氣稍重。要說風浪危險,這班輪說了是要一直開下去的,現在改作雙船,就更穩妥了,好些工人把全家都接了去,說那島土地寬廣風景秀麗,老人可以養生延年。

這樣一來,不少.人還羨慕佐渡島上工人了,琉球本土每旬休息一天,佐渡島是兩天,若自愿不休息,可拿雙份工錢吶!就有愛財的人慢慢盤算,人家比留在琉球的多三十六天假期,做一樣多的事,就能多拿七十二天的工錢呢!

這下聽到說.佐渡島工人子女寄宿免費,就更加羨慕了,漢國小學免費提供午餐和課本文具,但寄宿生要交早餐、晚餐錢,全年累加也為數不少了。佐渡島子女不但省了這一筆,連衣服被褥都是公費,豈不是賺了好大一筆?

座上是工人的,就有嘖.嘖的咂吧嘴,早知道,當初咱們也申請去佐渡島啊,算下來收入比本土多一半呢。

“啪、啪,”郭鐵嘴一部三國平話說得溜熟,改成讀報,以前說書的風格完全沒變,拍著驚堂木,清清嗓子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念報紙:“客官們仔細了,下面一篇乃是漢王御筆的一篇《民族論。夫民族者,由共一血脈、共一文化、共一生產生活方式而發端,我漢族源遠流長,始于炎黃,歷夏商周三代治世輝煌,秦王一統天下、大漢神武傳揚……”

“看來報紙的效果不錯啊,老婆,今兒晚上犒勞你,嘿嘿。”楚風壓低了氈帽的檐兒,在趙筠的耳邊輕聲細語。

同樣一頂大氈帽底下,公主妹妹的嫩臉一下子變得緋紅,姓楚的家伙,每天晚上都折騰,弄得自己腰酸背痛,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好困啊~~還是快點讓敏兒嫁過來吧,哼哼。


上一章  |  漢風12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