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鑒定師
崔世煙想了一下道:“這事情聽起來還真有些希奇古怪的,該不會是被拍了吧?”
紀淵搖搖頭道:“孟虹說她的神智非常清楚,當時交易的一點一滴都記得起來。”
景瑤說道:“孟虹向來十分謹慎,搞收藏也有三十來年了,就算真打了眼,那也一定是一件能以假亂真的東西,我想我們還是有必要去看一看那件東西才行,究竟是什么東西能夠讓孟虹都打了眼。”
紀淵接著說道:“蹊蹺的地方不止這一點,葉婉最近打聽了一下,現最近竟然有不少圈子里的上這個當,而且不少都是頗有資歷的賣家,情形都是和這差不多,也都是遇到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在賣古玩,也都是當時認為絕對是真品,但是買回家之后不久,再看時就現和買時判若兩物。”
這么一說,就連趙卓也都蹙起眉頭來,怪不得紀淵剛才臉色有些凝重,這事情確實越聽越怪異,若是生一起,那也就罷了,但是這么多起,便讓人察覺到一些異常之處。
沒過多久,眾人便來到了文物商店,此時正是大下午的時間,商店的兩個門面里都擠滿了人,同一街其實還有幾家古玩店,但是生意比起這里來只能用清淡來形容。
其實這道理也很簡單,文物商店里的東西雖然貴些,但是至少是真品,無論你有眼力沒眼力都沒關系,但是到古玩里挑東西,那就得靠眼力眼,否則買到贗品吃虧的就是自己。
工作人員顯然都認識紀淵,見到他們過來,一邊招呼著,一邊領進了后面,然后便見到了葉婉。
四十多歲的葉婉長得頗為豐潤,但是骨子里透著一種韌勁,讓人不敢瞧她。
她將幾人領到后面的院子里,然后從倉庫里抱出來了一件青花瓷罐,說道:“這就是孟虹買的那件贗品。”
她將青花瓷罐放在桌子上,眾人便都湊了上去,趙卓微微瞇起眼一看,這是一件青花云龍紋纏枝鋪罐,罐高約有4ocm,其頸部兩端還有還有用于穿繩子的虎頭。看器形顯得非常標準,紋飾分為好幾層,除了主要的云龍紋和纏枝紋外,還有海水紋、八寶紋和仰蓮紋,雖然紋路多,但是卻把元青花那種繁而不亂的紋飾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趙卓粗看一下,現這件瓷器并沒有靈氣團的存在,然后才看瓷器本身,這一看,眉頭便不由得一皺。
元代的青花瓷器,其實在一開始是不受重視的,幾十年前,在故宮的清點中,其藏品中即有著宋代五大名窯的貢品,也有著明清兩代各類御用器,惟獨是沒有元代的青花瓷器。
究起原因,是因為元代乃是蒙古族統治,馬背上的民族并不太習慣使用瓷器,所以貢瓷也就很少了,但是元朝官府卻又著力督辦生產瓷器,是因為外銷瓷的訂量非常巨大,能夠為官府帶來巨額利潤。
因為元青花瓷器的大量外銷,所以國內的傳世品也就稀少,再加上歷史文獻記載少,出土實物也并不多,所以以前的專家都認為元代瓷器很粗糙,在研究上便不夠重視,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個美國學者對藏在英國、土耳其和伊朗的元代青花瓷器進行了研究,現這些瓷器都相當精美,這才引起古陶瓷學者們的重視。
從此之后,元青花才真正的進入古玩收藏者的視野里,然后價格也是一路飆升,隨之而來的,則是大量的贗品產生。
贗品的仿造也有著上中下等之分,就拿元青花來說,最上等的仿造品,凡是元青花能夠具備的特點,在贗品上都能夠表現,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縱然是老行家也有打眼的時候,而下等的仿造品只能夠瞞瞞新手,遇到行家里手那就不行了。
如今,在景德鎮私贏的窯廠林立,只要是歷史上景德鎮出現過的品種,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他們幾乎都仿,元青花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樣,而且不乏有仿造得極真的贗品出現,再加上元青花的存世量本來就少,所以元青花在市場上可謂是贗品當道。
所以,任何一個精通元明清時代的收藏家,但凡看到元青花一定會認真的考量,絕不會輕易下手。
然而,眼前這一件青花云龍紋纏枝鋪罐,粗看造型、紋路、胎質都頗為不錯,不過卻經不起細致的推敲,最重要的一點便在于紋飾上。
元青花的紋飾雖有草率工細之分,但都是一筆勾勒,自然流暢,然而這一件罐子上的紋路明顯是細細勾勒而成,模仿的感覺十分明顯。
別說對于一個有二三十年收藏經驗的人,就是一個五六年經驗的新手,只要認真推敲這紋飾,也可能看出個究竟來。
這樣的贗品連中等都算不上,在市場上估計花個一兩百就能買上一個。
趙卓看完之后,崔世煙便出連連狐疑聲道:“真是這個罐子?這……仿得也實在太明顯了吧,你們看看這紋路,呆板得象一條條死魚似的。”
葉婉苦笑道:“所以我才說這事情蹊蹺得很,孟虹也是怎么也想不通,怎么會為這樣的贗品花上一百多萬。”
紀淵便說道:“不是說還有幾個也上當的嗎?那些東西都在你這么嗎?”
葉婉便又走進倉庫里,從里面拿出了又拿出了一件瓷器,這是一個官窯粉青釉鼎式爐,瓷器造型端莊大器,仿造青銅禮器中的鼎的樣式,器身通體施著粉青釉,若是真品,這東西起碼能值上四五百萬。
不過,這明顯是一件贗品,這釉水毫無滋潤性可言,就好象龜裂的大地一般,一點也沒有水氣,色澤上也并非那么純凈,這同樣是一件經不起推敲的贗品。
葉婉連續拿了三件古玩出來,兩件瓷器,兩件青銅器,都是明眼人不費工夫就能夠看穿的贗品,但是照葉婉的說法,提供這些贗品的都是和她頗有些交情的老收藏家。
收藏家靠的就是眼力和口碑,所以有時候就算打了眼,那也是將苦果子往肚子里吞,否則若被其他人知道了,便會對其眼力進行懷疑。
而花上一兩百萬購買這樣的贗品,自然是極為丟臉的事情。
葉婉最后拿出來的是一件和田玉山子,趙卓看得突然眼睛一亮,這山子周圍竟然浮現著一點靈光
這靈光已經顯得十分微弱,雖然仍是繞著和田玉游動著,但是有氣無力,似乎隨時都可能消失一般。
趙卓連忙大步走過去,借著幫忙將山子移到桌上的工夫,伸出手指觸碰了這靈光一下。
電流從手指鉆入腦海中,一副有些模糊的圖案出現在了眼前,只見一雙手正按在這和田玉山子之上,其右手食指上戴著一枚翡翠戒指,翡翠色澤幽綠,宛如幽靈之眼一般,看起來頗為詭異。
畫面一閃而過,趙卓再看這和田玉山子,現這上面的靈光已黯淡到了極限,然后消失不見。
本來剛才有著靈光環繞,和田玉呈現出的玉質還頗為水嫩,看起來好象剛從河里面撈起來的一般。
然而,如今靈光一失,這和田玉便頓時失去了活力,宛如死物一般的,本來潤澤的玉色便得干枯,上面的山石、勁松、山路和人物也都顯出呆板來。
崔世煙不由揉了揉眼睛,希奇道:“奇怪,我第一眼見到這和田玉,還直覺是真的,尤其是這雕工,感覺頗為傳神,但是現在看起來,這雕工實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景瑤也微微頷道:“我剛才也有這樣的錯覺。”
葉婉似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仔細看了看和田玉道:“這玉拿到我這里的時候,我第一眼看上去也覺得是真的,不過仔細推敲之后便確定是贗品無疑。”
幾人在一邊討論著和田玉,趙卓的眉頭則是鎖得深深的,因為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一種前所未有的可能。
萬物有靈,有靈氣的東西便如活物一般,而沒有了靈氣便是真正的死物。有靈氣的古玩,會有著一種相當蒼涼的神韻,讓人一眼看上去便知道這是一件真品,而這種感覺是不需要對器型進行仔細分析便能夠直覺得出的結論。
無論鑒定師還是收藏家,感覺也是判斷物品真贗的重要一環,因為古物本身便都有種一種古韻,而這種古韻就算再逼真的贗品都不會有。
也就是說,靈氣的存在對于真贗品的分辨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說,如果有人擁有著一種異能,能夠將靈氣注入到贗品之中,這樣一來,經過靈氣改造后的贗品很可能紋路就會變得鮮活逼真,玉石表面也就象過了水一樣,宛如古玉,仿造的青銅器就象剛從土里挖出來,充滿了古老蒼老的韻味,遇到這樣的東西,就算老收藏家恐怕也會看漏眼,而且,對方如果懂得制造氣氛,再加價格壓得極低,象一千萬的東西才賣一百萬,那上當也就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