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鑒定師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

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法寶專家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法寶專家 |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

第二場比賽乃是原始青瓷賽,所謂原始青瓷,是因為制瓷處于初創階段,在制作上雖然已經采取了高嶺土為胎,但是胎泥不純,淘洗不精,施釉不勻,造型紋飾都十分單看上去古樸而不精。[哥]

當時釉里還含有鐵元素,在燒成之后呈現出了青色,當時并去不掉這個顏色,釉中含鐵量越高,顏色就越深,由綠逐漸成黑,反之,含鐵量低了,顏色就自然白了。所以早期無論白瓷、青瓷還是黑瓷其實都是一種瓷,都算是青瓷。

而原始青瓷的產生乃是從商代中期就開始出現,這個時候的釉陶胎質薄,硬度高,胎釉結合緊密,吸水率低,燒成溫度已達1200℃左右。其物理、化學性能與陶器已有質的區別,但又與現代瓷器有一定的差異,因而人們將這一時期的釉陶稱之為“原始瓷器”。

原始青瓷的生產,從商周到戰國、秦、西漢,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千年之久,在這個階段都不曾停捎,燒制工藝也不斷提高,但是一直等到東漢時期時,長江下游地區的古越國人才燒造出了成熟的真正青瓷。

所以說,原始青瓷的年代比起第一場晚清民國時期可以說早了幾千年,很少有傳世品,大多都是墓葬出土的,然后從各個渠道落入到藏家的手中。

當然,愛好哪朝瓷器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了其瓷器的價值,以原始青瓷來說,兩漢及以前的青瓷制作上還比較粗糙,釉色不穩,工藝簡單,但是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著三百多年,也就是被稱為六朝時期,青瓷燒制蓬勃發展,其價格在現代市場也都倍受追捧。[小說閱讀網]

每一件完整而精致的六朝青瓷器,其拍賣估價早在十多年前便多達了三十多萬以上,有的甚至高達百萬,只不過,現代市場上隨處可見的青瓷器多為現代仿品,真品中的明器及低檔粗品則偶有發現,陳設品之類就顯得頗少了。

不過,由于其極高的價值,比晚清民國時期的瓷器更高,所以也倍受玩家喜歡。

所以說,第二場的參賽者中除了少數要參加六場賽的資深玩家外,雖然大多數的參賽者都是新鮮面孔,但是總體人數上并不比第一場比賽要少,也達到了兩百多人。

對觀眾而言,瓷器雖然還沒出現,但是一看到這么多參賽者,便已經覺得大有看頭了,有昨天看過第一場的觀眾,則在興致勃勃的講解著昨天發生的事情,使得觀眾席熱鬧萬分。

隨著評委們的上臺,確定了參賽者已經全部到齊之后,便由童齊安開始宣布第二場原始青瓷比賽的開始。

第一個上臺的乃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伙子,看起來年紀不大,但是神態卻顯得十分老道,趙卓雖然不認識此人,不過也在鬼市上見過幾次。

鬼市的出現雖然給一些贓物和贗品提供了銷售的場所,不過也讓一大批人鍛煉起了不俗的眼力。

小伙兒將木箱慢慢的打開來,便露出一件30厘米左右的青瓷罐子來。

和晚清民國時期那些精制到細處,華麗又大氣的罐子不一樣,這件瓷器只能用簡單古樸來形容。

青瓷罐就這樣放在桌子上,就象是在為眾人展現著幾千年前的文明一般,雖然造型簡單,但是整體散發出的那種強烈的質樸感卻不由讓眾人嘖嘖稱奇。

無論是什么東西,能夠從幾千年的戰火紛亂中承襲下來,都可謂是一種奇跡。

紀小帆不由連連點頭道:“不同的瓷器確實有著不同的風格,這原始青瓷粗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品起來卻又種反璞歸真的震懾感。”

趙卓微微一笑道:“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了多少的朝代,陶瓷就象是凝聚著這些朝代變遷的載體一般,體現著獨特的韻味和魅力,有的瓷器豪華、典雅甚至是精美絕倫,有的薄胎厚釉,宛如美玉一般,但是這原始青瓷的美便是洗盡鉛華之美,正如你說的,初看粗糙,細看卻有種深深的韻味。”

紀淵幾人在后面聽得也不由得點頭,趙卓這幾句話便將瓷器的精髓說了出來,崔世煙瞇起眼看著那罐子道:“不過,這個罐子看造型好象是三國時期的,但是又不象是真品。”

紀淵含笑道:“對,這罐子是現代的仿品,真正的三國原始瓷器的釉乃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制而成的,在氧化氣氛中燒成,而且其造型都是仿當時的青銅器的。這一件瓷器的釉色上太過鮮明了一些,暗處看還好,這放到明處細看之下便會看出個蹊蹺來。”

雖然趙卓身邊所坐的只有幾個人,但是卻可謂是會場里最重量級的人物,包括兩個博物館館長和一個一級鑒定師,還有個大學教授,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足已為參賽的瓷器下定論。

果然,很快的,這一件瓷器卻被評委判斷為是現代制作的贗品,那小伙大失所望,悻悻的聳了聳肩,帶著罐子便離開了。

接著第二個上臺的,是一個戴著黑色眼鏡的中年男子,短發,圓臉,穿得很樸素,抱著的木箱并不大,明顯里面裝著是一個小件物品。

待到箱子打開之后,便見到乃是一件青瓷虎子。

此瓷器呈臥虎形,虎頭高昂,嘴部張開成圓口形,器身部有線條紋及圓形戳印紋,象征虎的皮毛,腰部飾弦紋兩道,胸前飾弦紋三道。四足屈跪腹下,虎尾上翹至頸部形成提梁,看起來惟妙惟肖。

觀眾席上頓時議論紛紛起來,瓶子罐子杯子之類的瓷器大家是見多了,但是很多人對于這虎子造型還是第一次見到,但是會場觀眾中也有不少知識豐富的人,便告訴不懂的人,所謂虎子便是夜壺,頓時引得場內一陣笑聲。

虎子是在東漢時期出現,在兩晉時期十分盛行,六朝時常用于隨葬,其用途有兩說,一說是盥洗用器,一說是夜壺,當然后面一種解釋更為廣泛一些。

至于其命名也有著傳說,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善騎射,他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為了表示對猛虎的蔑視,李廣命人鑄成虎形的溺具,這就是“虎子”名稱的由來。

其實象虎子非虎這種事情在古代十分常見,比如古代的床并非是簡單的寢具,還可以是簡易的坐具,在春秋以前,人們在床上擺放“案”,寫字、讀書、飲食、會客都在床上。直到唐代出現桌椅后,人們的起居飲食有了獨立的空間,床才逐漸由一種多功能家具轉變成專供睡臥的家具。

比起觀眾席的眾人都探討著虎子用途,而覺得新奇有趣的時候,圈內人所注重的則是這件青瓷是否是真品。

這一件虎子的外形雖然依舊古樸粗獷,但是明顯有著一些精致之處,其通體施青釉,略泛青綠色,質感以目力來看頗為圓潤。

因為虎子造型本就是兩漢時期產生,所以這件瓷器也肯定只兩漢及以后的產物。

紀淵饒有興趣的問道:“小帆,你給我說說,這件瓷器是否是真品?”

見到爺爺要考自己,紀小帆很快的接口道:“這件瓷器應該是西晉時期的真品,看胎體為褐色胎,紋飾追求華麗,而且局部所使用的紋路也是西晉時期常用的紋路,如果能夠摸一摸,我就能更加的確定。”

紀淵不由微微頷首,朝著趙卓笑道:“小卓,你看出了什么?”

趙卓呵呵笑道:“我和小帆的意見一樣,的確是西晉真品,不過,我要加一句,這乃是西晉越窯出品之物。”

所謂越窯,乃是在東漢時期便已經創立的窯口,乃是當時中華古代南方最重要的青瓷窯之其經歷三國、兩晉、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續千余年之久。

紀小帆不由吃驚道:“這是越窯器?”

趙卓頷首笑道:“這件瓷器無論從其厚胎、色澤釉層還是裝飾的精致繁復上來看,都是典型的越窯瓷器。”

紀淵則是拂須笑道:“小帆,你還得跟你趙大哥多學習學習啊。這看不看出的窯口可就決定這件瓷器的價值了,若只是西晉時期一件普通的青瓷虎子,也不過兩三千,但是若是越窯出土的,那價格可要翻上十幾翻,怎么說也得三四萬吧。”

紀小帆不由深深信服,受教的點點頭。

崔世煙在一邊嘿嘿笑道:“師弟的眼力真是越來越毒辣了,我還是揣測,你就一口下定論了。”

景瑤的眼中不由得流露出欣賞之色來,也沒過多少天,趙卓已變得越來越高深莫測了呢。

您當前的位置是:超級鑒定師,此章節連載完畢!

返回小說看看。


上一章  |  超級鑒定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