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鑒定師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

第五十三章 撲溯迷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法寶專家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法寶專家 |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正文

超級鑒定師正文。

趙卓一走上臺去,童冬陽等人的目光便落在他的身上,雖然圈子里有不少人都聽說過,有個年輕的鑒定師在鑒定比賽上贏了童家和方家年輕一代的天才,但是很少有人將這個人和走上臺年輕人聯系起來。()

童冬陽微微抬著下巴,嘴角勾出淡淡的笑意來,他很自信趙卓覺得拿不出一件足夠珍貴的瓷器,畢竟無論是童其州、方右銘還是陳才遠,在這一場比賽上都沒有讓他感覺到威脅,那件張之洞的釉里紅方瓶可謂是大出了風頭。

唯一讓他遺憾的,便是景瑤沒有出現,若是她在這里見到了,說不定會對自己刮目相看,但是無論如何,只要在六場比賽上壓倒趙卓,讓他見識到自己的財力和眼力,便足已讓他明白兩人之間的差距。

待到工作人員們將箱子慢慢打開,趙卓小心翼翼的將里面的瓶子拿了出來,待到看到此物后,眾人先是不以為意,直到陳才遠突而一改鎮定,叫出“琺瑯彩”三個字時,才讓眾人大吃了一驚。

三個字一說出來,古玩圈子里的人頓時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童冬陽等人亦是不由得為之動容,普通觀眾雖然不知道琺瑯彩究竟是什么東西,但是見到參賽者們一個個都瞪直了眼,直覺的意識到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器物。

而有涉足古玩的玩家則向身邊的人小聲講解著琺瑯彩的歷史。

琺瑯彩起始于康熙后期,由景泰藍演變而來。景泰藍是銅胎上琺瑯釉而成,而在康熙年間,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的匠師們將銅胎畫的技法成功移植到了瓷胎上而創制出的新瓷器品種。

頂盛時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琺瑯彩水平最高,工藝最美。乾隆時期慢慢轉向粉彩,故琺瑯彩終止于乾隆后期,同時還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琺瑯釉和粉彩共存。

琺瑯彩的制作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提供。彩繪和烘燒,則大多是在北京宮廷造辦處的琺瑯作坊內完成,受皇室親自監控及嚴謹審查,而一般粉彩瓷器從制胎、彩繪,到烘燒都是在景德鎮御窯廠完成的,兩者之間的差別也顯示出琺瑯彩瓷器的珍罕之處。

其畫工技藝特高,乃是采用獨特的進口彩料和特制的油上彩方式燒成,色彩豐富并且有立體感,畫面美艷絕倫,加工水平嚴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處理。由于琺瑯彩器是專供宮延皇室玩賞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數量特少,被稱為官窯中的“官窯”,號稱清代第一名品。

由于其稀少,所以收藏者很少人可見到此類珍稀品,故一般很難鑒別琺瑯的與粉彩的區別,能夠一眼看出琺瑯彩的人,自然也是眼力非凡。

同時,琺瑯彩還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即是古月軒,其來歷有多種說法,一則是說古月軒乃是乾隆御用琺瑯彩瓷器上多署有古月軒之名,二則則是說古月軒乃是胡姓匠人制作,將胡字拆分開而成。

但是無論哪一種,琺瑯彩器的價值都是相當名貴的,當年在倫敦拍賣會上最為搶眼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之外,創造最高價的便要屬乾隆制琺瑯彩“古月軒”錦雞圖雙耳瓶,1.15億港元的成交價不僅創造了清代瓷器拍賣世界紀錄,也成使得琺瑯彩開始進入國內瓷器投資者的視野。

琺瑯彩瓷器的名貴不僅因為其乃是御用品,乃是官窯中的官窯,還和其存世量有關,原清宮收藏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器大約在400件左右,其他零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私人手中的琺瑯彩瓷器應是晚清流散出宮或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走的,文物市場上流通的實屬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所以說,琺瑯彩瓷器的出現頓時引得場中眾人驚呼出聲,不過,很快的,眾人又從漏點中一下子冷卻了下來。

因為這可是晚清民國瓷器的比賽,而琺瑯彩瓷器極度費工,乾隆以后就已經銷聲匿跡了,也就是說,古月軒琺瑯彩存在的年代僅僅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已。

這年輕人既然是古玩圈子里的人,沒道理連這么淺顯的知識都不知道,所以眾人頓時醒悟過來,這件瓷器乃是晚清民國時期仿造的琺瑯彩瓷器

一想到這點,童冬陽都不下意識的松了口氣,其他人也都覺得是虛驚了一場,這倒不是眾人眼里不佳,而是這件仿品實在是做得極為逼真,別說很多人沒有見過琺瑯彩,容易將其和粉彩搞混,就是在博物館見過的人,也容易看走眼,畢竟第一個喊出琺瑯彩三個字的乃是大名鼎鼎的老收藏家陳才遠呢。

而趙卓能夠將這件瓷器拿到這一場來比賽,便足見他是已經分辨出了這件瓷器乃是仿造品,光是這一點便足以讓在場的人信服。

這件瓷器乃是模仿乾隆時期景德鎮瓷器的布局之法,周身繪制菊花瓣,加以填色,筆觸之細膩比起真正的琺瑯彩來似乎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其瓶身開框,繪有仕女和花卉,一切都是巧奪天工。除此之外,在空白處還以礬紅書寫有“乾隆御制”四字楷書款。

陳才遠也不由得揉了揉眼睛,驚嘆此瓷器仿造得如此完美,也不由得有幾分欣賞的多看了趙卓幾眼,若是他將這瓷器拿到元明清那場比賽去,估摸著也能蒙混過關呢。

而大多數人而言,因為沒有見過真正的琺瑯彩,所以雖然在小聲的議論著,卻不知道如何來鑒定真假,唯有資深的老收藏家、有過十幾二十年鑒定經驗的鑒定師還有評委們則是一個個表情肅然,甚至還有一個評委直接離了席,走到桌前,近距離的觀察起這件瓷器來。

這瓷器若是假的,那仿造得可謂是以假亂真,但若是真的,那可就是真正的天價之物,所以誰也不敢怠慢,場內的氣氛也因此緊張到了極點,誰都想知道最后的結果究竟是怎么樣,畢竟在大家看來,趙卓也只是個年輕人,若是他看走了眼,也有可能把真品看成了贗品,若真是那樣,那又讓眾人開了眼界。

在觀眾席的前排,紀淵也不由得拂須直笑道:“小卓還真是眼力毒辣啊,這樣的仿品也能夠看得出來,就算是我,沒有花一陣工夫也難以辨別出來呢。”

紀元在一邊希奇道:“爸,那這件瓷器是什么時代的?”

紀淵摸著下巴思忖了一下道:“看樣子應該是出自民國施德之之手。”

紀元狐疑道:“施德之,聽起來怎么象是外國人的名字?”

紀淵便解釋道:“琺瑯彩的燒制雖然在乾隆年間便已經停止了,不過待到了晚清民國時期又開始的燒制,其原因多種多樣,尤其是大量西方人涌入到國內,工作、置業、發展事業,很多人也開始收藏古瓷器,所以古瓷器的需求量增大,然而精美高檔的古瓷越來越少,所以便使形成了仿古瓷的高峰期,這其中也有西方人參與的仿制,施德之便是其中一人。”

紀元希奇道:“竟還有外國人來進行仿造,這也算是奇聞了。我也在市博物館里看到過真的琺瑯彩,別的不敢說,但是在畫面上看起來,感覺起來似乎比真的更有種流暢感呢。”

紀淵便含笑說道:“這施德之本是拉脫維亞人,行伍出身,在日俄戰爭時期隨軍駐防東北,后退役來滬,開設古玩行。他從德國進口琺瑯彩料,重金禮聘原清宮造辦處工匠胡氏,讓他去搜羅琺瑯料,有數十種顏色,由于所用琺瑯料精少、名貴,后來便讓親自前往景德鎮調制料色,其作業每一色料一次調成決無色差。”

紀元聽得吃驚道:“這外國人倒也肯下本錢啊。”

紀淵說道:“不止如此,他還以五百兩白銀一件高價招攬了原御窯廠名匠潘甸宇為其做畫。”

紀元說道:“潘甸宇這人我倒是知道,此人乃是一個杰出的畫家,珠山八友之中,汪野亭、劉雨岑、陳意亭都是他的得意弟子。”

紀淵微微頷首道:“不錯,不過他不僅僅是一個畫家,而且還是近代景德鎮粉彩瓷的開山鼻祖,除了他之外,施德之又聘請了數十人,經歷約前后三年,制作花費兩百多萬兩白銀,方制成約兩百余件仿造的琺瑯瓷。之所以你說這一款瓷器上的畫更顯得自然流暢,乃是因為他仿造時也采取了不同的工藝,那就是由藝術家或文人參與,直接作畫在瓷器上,而不是作畫稿由工匠描繪,所以畫面顯得清新自然,線條流暢,比官窯古月軒瓷少了些許刻板,拘謹。”

紀元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那這件瓷器的價格呢?”

紀淵含笑道:“這就要看那些評委的意見了,若是他們鑒定成是真品的話,那可就有好戲瞧了。”

紀元不由啞然失笑道:“那可不止是鬧笑話那么簡單了。”


上一章  |  超級鑒定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