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鑒定師第四十六章 無價之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無價之寶

第四十六章 無價之寶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法寶專家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法寶專家 | 超級鑒定師 

按照書信上所記錄的,將博陵第青花大盤藏在這里的乃是清朝時期的一個商人,這個商人本來是在南方各省做生意,從某個友人那里得知了博陵第瓷器的傳說。

原來博陵第瓷器出自元朝的浮梁,制此瓷器的制陶師傅們大多在此地為生,經歷相同,有師兄弟也有師徒,人數并不多,所以在燒成了博陵第瓷器之后,在瓷牌上形成了統一的文字格式,用以記載生平,留于后人。

由于博陵第瓷器的造詣相當高深,可以說達到了元代青花瓷器的頂尖水平,所以早在元代時期便已經十分名貴,價比美玉,受到了當時許多商賈富人的喜愛和珍藏。

因為元代后期戰亂連連,社會動蕩,相當大一部分傳世的元青花都遭到了毀滅,所以不少人便將其作為傳家之寶窖藏了起來,非到萬不得已之時不得動用。

由于博陵第瓷器被當成寶藏般珍藏起來,宛如寶藏一樣,為了防止子孫亂用,所以當時的主人們都為后人留下了一種藏寶示意圖,即是和窖藏瓷器相配套的一些物件留于后人,要經過破解后才能夠找到窖藏之地。

然而,因為元代后期年年戰亂,要么是配套的物件失落要么就是后人死亡失傳,導致了藏寶之地無人知曉,這便可以解釋為什么現代人才將其挖掘出土的原因。

而且,元朝滅亡之后,明朝政府還效仿秦始皇焚書坑儒,要消毀元朝政府的痕跡所為。由于當年朱元璋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視元朝為異族統治,滅元后,將有記載大元國等元代字樣的一切器物、文字都摧毀一空,以至元青花瓷器和中華民族由文字記載的歷史到了元代幾乎成了斷層,沒有了史實資料可考。所以,在國內有紀年的元青花幾乎沒有,只有被窖、埋藏在地底下才得以保存下來。

該商人得知了博陵第瓷器的傳說之后,發現在自家祖上流傳下來的古物中有著一封書信,上面記載著一些奇怪的文字,其中便有著博陵第三個字。

商人便覺得那很可能是祖上所留下來的關于博陵第瓷器的窖藏之地,由于祖輩世代遷徙,而且并不知道是哪一個祖輩留下來的東西,商人耗費了十幾年的工夫,終于在一處大宅中找到了窖藏的地點。

不幸的是,在戰亂中整個大宅曾被火燒,后來重建挖掘地基之時,雖然沒有發現到窖藏之處,但是地樁恰好就在窖藏地點的上面,瓷器雖然有囊套裝著,但是都被震碎掉了。幸運的是,仍有一件瓷器幸免于難,這便是如今這件青花大盤。

商人帶著青花大盤回家后不久,清朝也發生了戰亂,商人帶著大盤到處游蕩,還有幾次險些被山賊搶去,最后流落到臨水鄉一帶的時候,為了讓青花大盤永久的保存下來,所以便將其藏在了這土地廟的墻壁間。

趙卓一邊讀著,一邊將上面所寫的講給韓朵兒二人聽,二人聽得唏噓不已,誰也沒想到這青花大盤還有這樣的故事。

趙卓卻更明白一點,這封信的分量是何其的重,有了它便可以讓博陵第瓷器從私生子變成真正的真品,也就是說,有了它,博陵第瓷器幾乎可以在一夜之間從幾百上千元全部搖身一變,變成成百上千萬的天價之物,這封信的價值簡直是難以估量,同樣,手上這件青花大盤也會因此價格陡增,高出于一般的博陵第瓷器之上,這樣一來,這件瓷器便能夠真正的參加斗瓷節了。

此時,外面的雨也停了下來,趙卓將信和青花大盤放回到囊套之中,然后返回到了挖掘現場,將崔世煙拉到一旁后,小聲的講這件事情講了出來。

崔世煙聽得眼睛睜得大大的,迫不及待的就想要打開來看看,不過因為事情涉及到趙卓參加斗瓷節的事情,所以他才壓著性子,來到村長家打開了這盒子,待到將書信看完,崔世煙長長的噓了口氣,激動的說道:“師弟,我真不知道該怎么感激你才好,你這可是為我們博物館找了一件真正的鎮館之寶啊這可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國寶級的寶物啊,這分量實在太重太重了。”

趙卓微微一笑道:“我只是碰了個巧而已,等到李村長他們修繕廟子的時候,還是照樣會發現的。”

李樂德卻是老臉一紅,擺擺手道:“這都是趙先生的功勞,其實不瞞大家,這修繕所撥的款其實并不多,所以可能也不會拆墻,只是對表面進行一些修補。”

崔世煙呵呵笑道:“李村長,這下你不用擔心了,有這件瓷器在,市里會直接給你們撥一大筆款項的,除了能夠把這土地廟修好,我看你們村的這些房子全都能夠修一遍了。”

“能有這么多錢?”李樂德吃了一驚道。

崔世煙正色道:“這是當然,你們村可是發掘出了國寶,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過一陣子,可能連媒體記者都要來訪問你呢。”

“這……我可真有點不習慣了,那……我該說些什么?”李樂德一時有點手足無措,一想起那種電視里的場面,便不由得慌張起來。

崔世煙哈哈笑道:“照實說就好了,不過,我還請你幫個忙,暫時不要將發現這件瓷器的事情說出去,畢竟這東西價值太大,我怕引起有心人的窺探。”

“這是當然,崔館長你放心,我這個人向來是守口如瓶的,絕對不會漏出半句”李樂德連連保證道。

“我相信李村長。”崔世煙笑了笑,又朝著趙卓道,“師弟,這件東西你應該能派得上用場吧?”

“當然,有了它,我可是信心十足了”趙卓愛不釋手的撫摩著木匣道。

崔世煙便說道:“那就好了,等我做好記錄和測量之后,就借給你,不過一定要小心保管啊,這東西可真是價值連城的。”

趙卓點點頭道:“師哥放心,我保證原封不動的再送回來。”

崔世煙點點頭,又感慨道:“幸虧帶著師弟來了,否則我可是會眼睜睜看著個寶貝從手里溜走呢,現在既然你心里有底了,也在這里多呆幾天吧,幫我在村里多轉轉,多收點東西。”

趙卓直點著頭道:“沒問題,反正我還有三個朝代的瓷器要收集,若是能夠再收到好的那當然最好不過了,而且這里又發現墓群,又發現著博陵第瓷器,可見是個寶地啊。”

崔世煙呵呵笑道:“是啊,墓群的發掘可是瞞不了人的,估計明天便有新聞記者跑過來,那這發現瓷器的事情……”

趙卓微微搖頭道:“我不太喜歡出風頭,就當成是師哥你和村長發現的好了。”

“這怎么好意思?”崔世煙連連擺手道,“我可不能把師弟你的功勞望自己頭上戴呢。”

趙卓卻笑道:“師哥別客氣,瓷器雖然是我發現的,不過所有權是國家的。師哥能夠這么慷慨的將這樣的無價之寶借給我,這其中所擔當的風險是何等的巨大,我心里感激得很,所以你就不要推辭了。”

這話自然不假,雖然崔世煙說借的事情輕描淡寫的,但是,作為館長的職責,這件瓷器和信已經記錄在案,如果真出現了破損或者丟失的情況,那么崔世煙也會承擔責任,而且要借出這樣的重寶是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手續,所以說如果在手續辦好前就借出去,也算是違規了。不過,鑒于趙卓是發現這件瓷器的人,所以這方面倒也有點回旋的余地,縱然如此,他還是承擔著萬一出現風險的情況。

崔世煙便呵呵笑了起來,拍拍他的肩頭道:“多謝。”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趙卓就在村子里幫忙收古玩,幾乎是將村子走了個遍,兩三百多戶人家一戶也沒有落下。

當然,趙卓并不是看到古玩就一定要收走,每次都要認真詢問,每次給的錢也都比崔世煙所提的五成要稍高一些,當然崔世煙也不會在錢上面這么計較,畢竟現在發現了一件國寶級的東西,可以說日后博物館的經費都要漲好多,而且他也很明白,這些文物收集過來也不吃虧。

畢竟很多時候,就算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去搜集也會遇到贗品的情況,這也是為什么要把價格壓低的原因,然而趙卓卻不一樣,任何一件贗品都難逃他的法眼,所以幾天工夫下來,所收集的古玩數量不少,而且每一件經過大家的二次、三次鑒定后,都確定為是真品。

同時,古墓群的消息也震動了淮海市和廣省各地,記者和媒體都爭向報道,因為和李樂德有過溝通,所以只表示發現了一件國寶級的文物,但是并未透露這是什么,崔世煙自然更不會說,而且他也很清楚,越是把懸念做足,對于淮海市博物館的名氣就越能夠提升。

而在臨水鄉越來越熱鬧的時候,趙卓則和韓朵兒帶著博陵第的青花大盤返回了淮海市區。


上一章  |  超級鑒定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