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鑒定師第三十九章 秘色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秘色瓷

第三十九章 秘色瓷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法寶專家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法寶專家 |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


“才10萬?”老者聽得大覺意外道,“豐經理,你不是在開玩笑吧?上次那一件可是當了30萬啊。”

不說以前那件還好,一說起來,豐經理額頭上便不由得揪起了個“川”字,可是礙于趙卓在又不好發怒,只是說道:“這一件只值這么多錢,10萬已經夠多的了,你要是拿到別家去,頂多給你7、8萬。”

老者苦惱的道:“早知道,我就將另外兩件拿來了,說不定能夠湊到一百萬。”

“一百萬?”眾人都吃了一驚,趙卓說道:“老人家,要想當到一百萬可不太現實,你要是時間上不急,可以拿到拍賣行去試試。”

“哎,我就是急這個時間,我老伴要動手術,上次當了三十多萬,也只夠前期費用,現在急需要這筆錢做后期的治療。”老者急道。

豐經理臉色一軟,嘆道:“老人家,不是我不幫你,但是這典當行有典當行的規矩,我實在是愛莫能助啊。”

趙卓想了想道:“要不這樣吧,我去幫你鑒定鑒定,若是真品的話,我幫你聯絡拍賣行,讓人先場外購買,這樣錢就可以先交到你手上。”

“好,年輕人,那你快跟我走。”老者立刻歡喜起來,拉著趙卓就朝外走去,李誠亮等人連忙跟了上去,雖然不知道老者所說的兩件古玩是否能值到一百萬,但是遇到這種事情怎么能夠袖手旁觀呢?

沒過多久,趙卓一行人便來到了老人的住所,這里是一間老宅,看起來破破舊舊的,顯然經歷了很多風雨,在門前還掛著一副大紅黑字的對聯。

走進屋子里之后,只見屋子里空蕩蕩的一片,連坐的地方也沒有,眾人看得不由一陣心酸,這位劉老本來家庭就不富裕,膝下無子,為了給老伴治病,無論是積蓄還是家中的家具電器之類的都賣光了,每天早出晚歸的到街上賣些小東西,為的就是能夠湊齊手術費。

趙卓看得暗嘆一聲,心想著,就算老人家手里的都是贗品,那也要花大價錢買下來,反正一百萬自己隨時都能夠賺回來,而老人的生命和這樣給人的感動卻是無價的。

劉老很快的就從里屋走了出來,抱著一件東西走了過來,上面裹著一層紅布,他將東西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將紅布揭開來,只見里面是一個木制囊套,質地是很普通的軟木,年代久遠,紋路自然,上面還有這一些磨損的痕跡。

劉老伸手撫摩著囊套道:“這幾件東西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一直是我們劉家的傳家之寶,沒想到會有當掉的這一天,不過,這些和我老伴的命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趙先生你幫忙看看,看能值多少錢?”

趙卓便將這囊套打開來,然后便看到鋪著的黃緞子上放著一件三足碟。

此碟上為圓盤,黃、綠、褐三色施釉,勾畫著鳥蓮紋。施色圓潤,做工豐美,整體端莊大方,那種古韻的美感油然而生。

趙卓將小碟取出來,用手摩拭著,又掂量了一下,不由得點了點頭道:“是真品,若是拿去拍賣的話,應該能夠拍到四十萬左右。”

唐代,是從陶器真正跨越到瓷器的年代,陶與瓷的分野,在乎質白堅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關鍵在於火燒溫度。漢代雖有瓷器,但溫度不高,質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發展到唐代,不但釉藥發展成熟,火燒溫度能達到攝氏一千度以上。

這三彩小碟雖然算不上是名窯冶出的精品,但是從其釉色和形制上來看,頗有欣賞價值,而且在近年來的瓷器中,類似的三色瓷器也有不少,所以價格上倒是很容易把握。

聽到這個小碟就能賣到四十萬,劉老頓時大喜,讓眾人稍等,立刻又走到里面去拿另外一件瓷器。

李誠亮忍不住問道:“木頭,這個小碟真能值四十萬?”

趙卓笑了笑道:“我估得稍微高了點,不過三十來萬應該是能拍到的。”

大頭不由在一邊突而說道:“那豐經理說第一次收的瓷器是贗品,但是劉老的這兩件都是真品,該不會他看錯了吧?”

趙卓說道:“我沒見過就沒辦法下定論,不過無論是贗品還是真品,相信都瞞不過他們老板的眼睛,能夠把典當行開幾十年,那肯定有一雙金精火眼的了。”

正說著,劉老又抱著一件東西走了出來,待到將紅布一揭開,露出的又是一個木制囊套,不過一看到這囊套,趙卓便覺得眼前一亮。

這囊套足有半米長,乃是上好的紫檀木,而且和大頭買的那件玉葫蘆掛件的囊套不一樣,這是一塊整料雕刻而成,花紋交錯,結構致密,通體呈紫紅褐色。

墨靈看得也是睜大眼道:“大哥哥,這么上好的紫檀木可不多見呢,說不定是幾件瓷貴的一樣。”

趙卓也點點頭,慢慢的將囊套打開來,隨即,便見到一個青碧色的小罐。

這小罐不過十幾厘米高,器身刻著蓮瓣紋,器形扁圓,束脛,外敞足,圓紐蓋,其釉色青碧,晶瑩潤澤,似寧靜湖水般清澈。

趙卓見過的瓷器也算不少,但是卻從未見到過這樣的瓷器,看其形制乃是唐朝年間之物。

唐朝最著名的窯為越窯和邢窯,越窯主要制造青瓷,其瓷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邢瓷主要產白瓷,其土質細潤,器壁堅而薄,器型穩厚。

這小罐看起來形制尊貴,劃紋流暢,釉面勻凈光滑,頗有幾分官窯之色,然而,又和越窯所產的普通青瓷的色澤有些不一樣。

趙卓微微皺了皺眉頭,將這小罐拿了起來,用手摸了摸,只覺得胎體很薄,瓷胎細膩致密,又不象是贗品。

李誠亮等人見到趙卓鑒定,都在一邊默不作聲,只是脖子伸得長長的,似乎也想看出個究竟來。

劉老則是一臉的期盼,一個小碟都能值四十萬,那這么大個罐子豈不值得更多?

就在趙卓琢磨個半天,有些拿不準是真品還是贗品的時候,一直沒說話的墨靈突而嘣出三個字道:“秘色瓷”

“什么,秘色瓷?”趙卓聽得忍不住倒抽了口涼氣,關于秘色瓷的信息象泉水一樣的在腦海中涌現了出來。

所謂秘色瓷,最開始之說乃是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吳越國錢氏朝廷控制了越窯場,為了維持其統治,求得政治上的庇護,命令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制作工藝保密,這些所燒出的瓷器,便稱為“秘色瓷”,并且將其向實力強大的大唐國進貢。

越窯的瓷器最開始名為糖黃色,有點象紅糖的黃色,后來漸漸向綠色過度,到了秘色瓷時便到達了青碧的色彩,比起一般的青瓷更綠。

然而,這秘色瓷的綠究竟有多綠,卻始終沒有人知曉,一切秘底的揭開卻是在幾十年前陜西法門寺塔的唐代地宮中。

法門寺位于陜西扶風法門鎮,系唐高祖李淵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寶,由七個函套裝著,一個套一個,最里面的函裝著舍利。

因為法門寺的塔突然塌陷,國家在搶救性挖掘時,發現塔下有個地宮。這個地宮從埋好到發現,中間沒有任何人騷擾過,埋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所有的物品都是當時埋下,文字寫得清清楚楚,一共出土了2499件文物。

而在這些物品入庫單上,明確的寫上了“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

直到這個時候,秘色瓷才真正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在法門寺發現秘色瓷之前,中華古瓷之冠為汝窯瓷,趙卓在狀元村偶得的那件宋仁宗款的花澆便是汝窯瓷。

汝窯瓷作為北宋五大名窯之首,其和瑪瑙為釉,宮內禁燒,存世量極為稀少,據有記載的數量全世界約一百多枚,然而,秘色瓷的數量卻不超過三十枚

汝窯瓷除了皇室外,朝中大臣及民間富有者亦可使用。而秘色瓷則不然,由于她極其高難的外表雕飾工藝以及嚴格的釉面退火技術,使得秘色瓷成品率既低、加工時間又長,雖成為世上最為稀少珍貴的宮廷專門御用品。并嚴格規定:臣子和庶民皆不可用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而言,秘色瓷的出現,瓷器便開始有了宮廷特征,雖然官窯的概念是從宋代形成的,但是惟獨唐朝的秘色瓷,卻開始有了官窯的雛形,汝窯瓷在北宋末年徽宗時期宮廷用瓷,距今約900余年,然而秘色瓷作為皇宮用瓷,卻距今1100多年。

無論是歷史、地位,還是色彩造型上,秘色瓷都一點不遜色于汝窯瓷,而且在數量上更加的稀少,這一切也都讓每一件秘色瓷成為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上一章  |  超級鑒定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