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鑒定師第十七章 盧家傳世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盧家傳世古

第十七章 盧家傳世古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法寶專家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法寶專家 | 超級鑒定師 
超級鑒定師正文

超級鑒定師正文。

(求票票,求一切)

這幅畫作雖然畫風傳神,又被名家收藏過,但是并非乾隆帝所做,從整體價值上而言并不算稀罕,所以只能賣到20來萬的價格。()

第二幅卷軸一打開,卻是兩張紙,攤開后一看,乃是一幅行書七言對聯。一聯寫著“德行人間金管記”,一聯寫著“姓名天上碧紗龍”的字樣。

盧兆輝瞥了一眼,便忍不住眉頭皺得老高,鄙夷道:“這都是寫的什么啊,簡直就象刷的漆一樣,字歪歪斜斜的,還不如剛才那副花鳥圖呢。”

杜金枝也在一邊扁著嘴道:“就是,你們家那祖宗真不知道是怎么當官的,埋了這么多隨葬品,好歹也弄幾件稀世珍寶嘛,這字畫也不值前。”

盧兆鋒聽得不悅道:“弟妹,在祖宗的東西前說這種話怕是不合適吧,無論值多少錢,這都是祖先的遺物。”

趙卓卻是在這時說道;“若這漆書是真跡,應該比那畫還值錢呢。”

“漆書?”盧兆鋒一臉迷惑的問道。

趙卓并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目光落到那對聯的空白處,只見那里寫著一行小字“杭人金農書於江都”,旁邊還印有幾方鈐印。

趙卓瞇起眼仔細分辨了一陣,童冬陽將對聯遞了過來,笑道:“趙兄,那你就來看看這不是真跡。”

趙卓接了過來,摸摸紙張,微微思忖一下,很快就說道:“這的確是金農的真跡,至于價格,應該在60萬左右。”

童冬陽一聽這里,不由得多看了趙卓一眼,他連續讓其鑒定兩幅畫,一直未說結論,為的便是試試他的功底。沒想到這青年果然有些實力,兩幅畫沒有耗費多少時間便判斷出來,而且在價格上拿捏得十分準確,更重要的是,他舉手投足間所展現出的那種自信,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不發言而有所動搖。

童費宇也微微蹙起眉頭來,從童冬陽的表情上,他已經知道了趙卓的判斷是正確的,這讓他心頭也不由得暗暗驚訝,只因為他都還沒有判斷出這幅對聯是真品。

那晚的比賽,童費宇依然記憶猶新,至少在今天見到趙卓之前,他仍然認為,他的勝利是有運氣的成分在內,好得讓人難以想象的運氣。然而,事實似乎在一點點的改變著這個想法,這個叫趙卓的青年有著遠在自己想象之上的實力。

童費宇臉色保持著鎮定,但是拳頭卻握得緊緊的,他怎么能夠容忍一個比自己還天才的人出現?

盧兆輝聽得一怔,然后捧腹大笑起來道:“剛才那一幅畫,密密麻麻的快畫滿了才值個20來萬。這就十幾個字,就能值上60萬?”

趙卓沒因為他的粗魯作態而動氣,只是淡淡解釋道:“金農乃是清朝畫壇上揚州八怪之一,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譽為八怪之首,只是由于他天性散淡,相對于其他七怪而言,書法作品傳世數量非常少,價格自然要昂貴一些。這一幅對聯用的乃是由他首創的‘漆書’,這種漆書乃是一種特殊用筆用墨的方法,其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這一幅對聯也算是難得的佳品了。”

“這小子說的是真的,這幾個字真值60萬?”盧兆輝對這些知識聽得是一頭霧水,但是見他不象說假話,連忙朝著童冬陽問道。

童冬陽微微頷首道:“正如趙兄所說的,60萬應該還是保守數字,如果拿到拍賣行去拍的話,七十來萬應該也沒問題。”

盧兆輝不由大笑起來,將第三幅畫遞過去,催促道:“快快,這第三幅畫一定更值錢。”

杜金枝也歡喜道:“第一幅二十幾萬,第二幅七十幾萬,那第三幅豈不就是百來萬了嗎?”

童冬陽將第三幅畫打開,眉頭微微一皺,趙卓走過去一看,發現這幅畫并非是名家之作,乃是一個女子的畫像,梳著清朝時代的發式,穿著清朝閨秀的衣裝,顯出幾分清秀來。

和那畫卷在一起的還有著一張紙箋,上面寫著一行楷書,讀了上面的文字才知道,這幅畫竟就是盧家祖先親筆所畫的妻子畫像。

照字里的意思,因為妻子早亡,思念之余便有了此畫作,將其掛于房中日思夜想,心漸憔悴,只是后來朝廷動亂,不得已離開故土,也來不及開棺收取妻子的遺骨,最后只得命后人將這幅畫作在自己死后隨葬。

盧兆鋒看得長嘆一聲,眼圈都有點紅紅的,顯然是為祖先的真摯感情所動,然而盧兆輝夫妻二人則在一邊喋喋不休著,原本以為第三幅畫能上百萬,結果卻是不值錢的東西。

趙卓看得不由得一皺眉頭,若非他是為盧兆輝而來,真想就此離開,這二人一副鉆進錢眼里的樣子,讓人大嘆不值。

接下來,便是三件陶壺,將陶壺洗干凈之后,發現居然是三件紫砂壺。

紫砂壺,又名宜興紫砂壺,其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之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近年來在拍賣市場的行情日漸看漲,尤其是名家大師之作更是一壺難求。

據說紫砂壺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真正興起則在明朝,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便以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

這三件紫砂壺在造型上可謂各有千秋,第一件其鈕、蓋、柄均以松枝隨形制成,壺身分別裝飾龍首、龍身,給人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感覺。拿在手上,其壺面包漿渾厚,整體古穆質樸。

第二件,壺蓋以瑞獸為鈕,壺身堆塑松枝、壁虎,梅枝屈曲為圈把。整體古穆端莊,包漿瑩潤。

最后一件其器表泥繪吹笙人物,泥色和胎體古雅質樸,無論從造型、刀功、形態上來看都是頗有水準,而且古韻悠長。

趙卓和童冬陽各拿起一壺辨別著,然后同時翻到底部,只見上面豁然刻著“供春”的款識。

“竟然是供春壺”童費宇忍不住輕噓一聲,這供春據說乃是紫砂壺的創始人,其作品可謂是價值連城。

不過趙卓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供春之壺,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這三件雖然各方面都不錯,但是色澤稍有差異,刀功也達不到方正之器的水準,應該是仿款。”

童費宇不由得一怔,他剛才雖然是情急之下出口,不過已有成認定這是真品,只是沒想到趙卓對紫砂壺也這么有研究,短短十幾個字便將供春壺的特點說明了出來,再一看這三件,先前那一兩件確實在器形刀功上欠缺方正,不過,他眉頭一揚,拿起最后一件泥繪紫砂壺問道:“其他兩件或許如你所說,但是這一件,色澤呈栗色,器型也可謂方正周全,怎么可能是仿品呢?”

趙卓微微一笑,指著壺說道:“童少,請細看這壺的底部,是不是夾著一些梨皮似小點的紫砂,因為細小,可能要細看才能看到。”

童費宇認真一看,還真象趙卓說的一樣,有著細小的小點,童冬陽一聽這話,再一看童費宇手上的壺,看著他一臉發愣的樣子,微微搖了搖頭,顯然知道趙卓說話的意思。

只聽趙卓侃侃而談的道:“紫砂壺的斷代從泥色上便可看得出來,明代的泥色多紫色、紅色,而清朝因為掌握泥料澄煉工藝,出現了紫砂細泥,所以在這兩色之外,還出現了更多的顏色。童少手上這壺,底部便是這種紫砂細泥,其被稱為‘梨花點’或‘桂花砂’,前者較后者粗,也有人將它們統稱為‘梨皮’。‘梨花點’清代早期多見,而‘桂花砂’則在雍正、乾隆時期多見。”

這話一說,童費宇臉色不由微微一變,這也就是說,有著桂花砂的紫砂壺不可能出現在明朝,更不可能是供春的作品了,而極可能是雍正乾隆時期的作品。

他一向自認為學識在同齡中是他人遙不可及的,不僅有著四種資格證書,而且對其他古玩種類也多有涉獵,更是在鬼市里練過眼力。

然而,這趙卓卻每每讓自己吃癟,這簡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這家伙就象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一樣,把自己這天才的光環給壓制住了。

“仿品?那不就是假的了,真是晦氣。”盧兆輝一臉失望的道。

趙卓卻淡淡說道:“雖是仿品,但是整體感覺很不錯,而且是清朝之物,三件加起來,大概也能值到一百五十多萬。”

盧兆輝頓時大喜,得到童冬陽的點頭肯定之后,便哈哈大笑起來:“有意思,這幾個壺比畫還值錢,看來老祖宗還真留了點東西,接著看接著看。”

接下來便是兩件玉器,一件青玉雕貔貅,一件浮雕龍紋鎮紙,都不算值錢的東西,應該是墓主平生所用的東西,死后就跟著隨葬了。

至于那一罐銅錢,乃是清朝時的普通用錢,也并不算昂貴。

最后,才是那兩個杯子,將兩個杯子洗干凈之后,卻是一對,而一見到這器物,趙卓的胸口猛地跳了一下,墨靈的眼睛也睜得大大的,二人下意識的互相望了一眼。


上一章  |  超級鑒定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