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大軍閥第二十八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大軍閥 >>漢末大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

第二十八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月神NE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月神NE | 漢末大軍閥 

漢末大軍閥

漢末大軍閥。

“該死。()”顏良現在心情很糟,奇襲之策又失敗了。退后三里安營扎寨的顏良想到之前從關上突然飛出的箭矢就感到一陣后怕。“城頭居然有如此多的兵卒,該怎么辦?”

擺在顏良面前的路只有兩條:其一,全力攻取平樂關,在短時間內攻入并州;其二,撤兵回陽曲,繼續與龐德僵持,以待破敵。至于此時再領兵攻打壺關,顏良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了,不單是因為時間上的不足,也有并州情報不足的過失。

暫且不提正在平樂關外暗自氣惱的顏良,遠在幽州的劉氓此時已經拿下了大半遼西郡,大軍威逼臨秦皇島邊上的山海關,公孫瓚此刻正帶著僅剩的殘余兵卒做著無力的抵抗。

“如今公孫伯圭已經落得如此境地,卻仍不肯輕易放棄遼西大營。要趕著他往遼東跑,主公還需再施加點壓力。”山海關外五里,劉氓大軍營寨中軍帳內,郭嘉笑著說道。

“山海關不愧是歷史名關,孤數萬大軍居然被幾千兵卒攔下。”劉氓搖頭失笑:“即使有孤不愿力敵的原因,但以此戰績,公孫瓚死后也能含笑九泉了。傳令下去,由張繡、張遼二人負責日夜攻城事宜,給我狠狠的打!”

“諾!”郭嘉點頭,轉身離開帳篷向武將所居的帳篷堆走去。

得到劉氓將令之后,張遼與張繡很快的分配好任務,由張文遠打白天,而張繡負責夜晚。關隘上的兵卒都只是帶著木槍作戰的農民,他們在一周前或許還在田里忙碌即將到來的收成,可公孫瓚接連兵敗,兵卒耗損使得他們這些僅剩的莊稼漢也必須放下手中鋤耙,拿起木槍(就是一根木頭,尖端裝個鐵槍頭,并不是完全由木頭構造。。。)守衛公孫瓚的地盤。

“刀盾兵沖擊。”一聲令下,連弓弩都再浪費了,直接排出奪關步卒發起沖鋒。而被張遼邀來當任先鋒的大將也就是他妹夫甘寧。

甘寧這幾日征戰是很不爽快,畏手畏腳放不開,總怕用力過度把公孫瓚打死打殘,但是耐與劉氓軍令以及出面相求的是自家大哥,不得不帶著兵卒又一次站上了山海關關口。

“公孫伯圭,你還有膽量與某過招?”看著從不遠處沖殺過來的公孫瓚,甘寧嘲笑說道:“若不是大爺我手下留情,你能活到現在?”

“甘興霸,想要某家性命,盡管來取就是,何必降了身份與兵卒相爭。”公孫瓚此刻的模樣十分狼狽,多日來的戰事與逃亡使得他沒有時間哪怕是幾分鐘洗個頭都不行。此刻他的頭盔已經不知所蹤,披頭散發的樣子無法讓人相信他就是數月前囂張一時的遼西公孫瓚。

“不知所謂。”甘寧撇嘴說著,心中暗自想到若非主公有言在先,必須繞你一條狗命,自己早就能將其斬殺。也不至于弄出這么多的麻煩。既然不能斬殺公孫,甘寧也失了斗將的興致,不理會追趕而來的公孫瓚,帶著兵卒開始屠戮關頭守兵。

若是換做平時,公孫瓚一定會明智的放棄追擊,與甘寧比拼殺敵人數。可今日的他對即將走上的末路已經有所明悟,才準備死追這甘寧,要在倒下之前做出最后一搏。

甘寧腳步飛快,右拿著自己的長刀,左手把持一把剛剛搶來的木槍,雙管齊下上下挑飛圍攻上來的兵卒,攻擊之后也不管不問,徑直向前逼去。而被他砍傷刺傷的兵卒還來不及喊疼就被隨之跟上的長安兵卒削去腦袋。

相比甘寧的輕松,公孫瓚就倒霉多了。本身體力就因為連日的逃跑、守城而揮霍一空,又求急趕上甘寧與之決戰一場。許多該注意的地方都沒能好好查探。當公孫瓚步入長安兵卒包圍圈之后才醒悟過來,借著月色,公孫瓚能看清周圍長安兵卒露出的那一絲笑意,這其中代表著榮華、升職。

“父親。”好在此時,公孫續趕來相救,沖入陣中將身子已經出現輕晃的公孫瓚搭在肩頭,吃力的揮舞著手中利刃,緩緩向自己所帶兵卒沖去。

“算他走運。”甘寧雖然不在一旁,可眼睛的余光總會瞄著這兩地,看著已經有生命危險的公孫瓚被兒子就走,輕嘆一聲,開始向后退下,這家伙戰場上都敢偷懶。

“鳴金,收兵。”城頭上的動靜張遼不能說了如指掌,但也是把握著大局。當公孫瓚被其子扶過艱難走向石梯的時候,張遼就知道今天的任務完成了,索性下令停止進攻。

“少主公,主公怕是不行了。”隨軍的郎中仔細的減產一番,看著昏迷不醒的受害者,搖頭說道:“老夫醫術有限,無能為力。”

“少主,我們還是撤兵吧。”公孫瓚現在手下的文士武將不是被抓就是被殺,此刻跟在公孫續身后的不過是一員破格提拔為將領的都尉。

“撤兵,往哪撤啊!”公孫續搖頭嘆道:“更何況父親昏迷不醒,若是父親醒來發覺我等違背了他的軍令,擅自離棄山海關,那該如何?”

“少主這么做也是為了保護好自己,”新任將領開口道:“今日若非城外響起撤兵金鳴,少主已有受俘之險,山海關已非可守之地,還望速撤。”

“那我該往哪撤?”公孫續皺眉說道想,顯然是被手下說動心了。

“少將軍可前往昌黎縣,昌黎縣乃是昌黎郡郡治,城內還有幾千兵卒與不少錢糧。”偏將答道:“而且還能在縣內尋訪醫師。求治主公惡疾。”

“好吧,留下八百兵卒集結關頭拒敵,剩余人馬隨我奔赴昌黎。”公孫續點頭,沉聲說道。也幸得公孫續命令下的快,若是慢上一個時辰,張繡就該領兵叩關了。

當張繡領著一萬步卒來到城下時,城頭的八百兵卒可沒戰斗到最后一刻的思想覺悟,急急忙忙的打開關門,迎張繡入關。

對于臨戰投敵的八百兵卒,劉氓既沒有將其大殺也沒有將他們收編,而是將他們遣散回鄉。望著這些農民脫下卒衣換上粗布衣的欣喜樣,劉氓覺得自己的責任更重了,或許一統分裂的大漢才是第一步吧,之后還有許多侍寢要自己去做。

前半夜休息,后半夜丑時劉氓下令埋鍋造飯,并下令繼續追擊。他就這么在公孫續身后不遠不近的地方吊著,就像放羊的牧民一樣,將自己的羊群趕至自己心中的理想目的地。

公孫瓚依舊沒醒來,公孫越膽戰心驚的帶著三千余兵卒奔逃半月,總算來到昌黎城。由縣丞迎進縣衙后,公孫續才能大口的喘息。身后的劉氓大軍這幾日雖然沒有與他交兵,但精神上的壓力也讓公孫續的大腦瀕臨崩潰。

“主公,今日需要圍城嗎?”半日后,張遼大軍趕至昌黎城下。兩日后,長安大軍徐徐到來。張遼來到劉氓跟前抱拳說道:“主公,遼聽從主公之命,只圍不攻。城內的騷動已是日益壯大。”

“不用了,將所有兵卒撤回營寨吧。”劉氓笑道:“今日某家有事吩咐。”

“諾。”張遼點頭回道。

入夜之后,劉氓帳內卻是燈火通明,劉氓與心腹眾將士圍著一張幽州地圖,仔細琢磨著。

“張繡,”突然間劉氓開口說道:“明領五千兵卒出發,五日內將昌黎以北的柳城、上粟等地拿下,可有疑問?”

“諾!”張繡抱拳答道。

“張遼,你領五千兵卒兵發錦州,五日內拿下附近三縣,可有把握?”劉氓繼續問道。

“主公放心,不消五日,三日內即可回軍。”張遼自信說道。

“甘寧,戲志才。”劉氓點了點人名,頓了頓之后說道:“某家此次定是要全取幽州,遼東也要一并鏟除。你二人領兵三萬向東南方向進兵。”

“此處有一山,名曰監山,此山距遼東僅僅十數里路,山中可埋下重兵。”劉氓繼續說道:“你二人引軍此處,可為孤暗中伏兵。沒有孤的吩咐不許出山,平日多放哨探打探來往消息,此次能否順利拿下遼東,你們兩尤為重要。”

“諾!”二人齊齊點頭,抱拳答道。

“其余眾將,就隨某在此與公孫小子比比耐性,看誰先沉不住氣了。”劉氓笑道:“其他沒什么了,你們下去歇息。”

“諾,臣等告辭。”眾人躬身答道,緩緩退出劉氓大帳。

當劉氓在為謀略遼東做準備時,并州的戰事也開始步入。顏良最終還是選擇強攻平樂關,因為在他看來,就算平樂關有長城助力,也不及龐德駐扎的陽曲關危險。

若說還有什么小原因的話,就是沮授數次出謀,都被對方料敵于先,顏良心底已經開始不怎么相信他了。攻城數日,顏良卻是越來越高興,因為打了這么久他終于看到了一絲勝仗的希望。

守關的馬岱也知道這點,每日身先士卒的阻擋顏良兵卒進攻就是希望能分擔一部分守城壓力。可兵力上的差距并不是一名武將能抵消的,連續耗戰數日,關頭的兵卒已不足萬余人。


上一章  |  漢末大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