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迢迢第530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官路迢迢 >>官路迢迢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0章

第530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Robin謝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Robin謝 | 官路迢迢 

不少演講者第一次面對這么多人和攝像機闡述自己的想法。他們表現得很膽怯,不少人為了自己的前途是麻著膽子上臺的,在講臺上前言不搭后語地訴說著別人不知所云的話,有人甚至還沒上臺就自己宣布退出。

對于他們,聽眾都發出了善意的笑聲,也給他們掌聲鼓勵。對于演講好的,他們都用心傾聽。

最終順利完成演講的也就二十來人。

薛華鼎事后也知道了有不少人沒有演講好的情況,心里很明白這種演講方式可能埋沒了不少優秀人才。特別是一些技術人員,天生就不喜歡、不善于或者說不敢再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腦海里就是有最多的知識也說不出來。這種選拔方式最容易得利的就是那些夸夸其談、說謊面不改色的人。

當眾演講這種選拔方式顯然對純搞技術的人非常不利。

不過,薛華鼎也沒有辦法面面俱到。世界上也沒有一種什么科學的方法或儀器來準確評價或測量一個人心里到底有多少才能。再說,這是競選各車間、處室的主要負責人,如果只有技術才能沒有管理才能,不敢或沒有能力在眾人面前顯示他的觀點,那他也當不好這個主要負責人。他也只能在別人的領導下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想到這里,薛華鼎心里也釋然了,不再操心這個方式是否公平。

演講、公開選拔使整個工廠比過節還熱鬧。

很多人都奔走相告,沒有資格進大禮堂,其他職工就端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包括職工的家屬、退休工人。廠宣傳部打破以前只在晚上七點之后播放電視節目的慣例,白天也直播演講實況。

禮堂里的人、電視機前的人都在小聲議論著演講者的水平、得失,討論著評委出分的公平與否。

一些好事者和有心人還不斷打聽著每個人的成績,預測誰將被選上,誰會被派到哪個單位。

演講和咨詢進行了整整一天才告結束。

表現好的洋洋得意,開始考慮自己上任后怎么做。表現不佳、成績不好者也在考慮怎么彌補剛才的不足。思考是不是走后門。

但是,還沒有等這些人定下來采取什么補救措施,廠辦公樓前面就張榜公布了每個人地演講成績,電視里播出了相關新聞。不但有總分、有排名,而且還分別列出相關項目的分數。

因為所有工作都是公開進行。這些得分低的管理干部雖然有不少人有怨言,但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在公布成績之前,莊孟軍把選撥經過和結果向薛華鼎做了詳細匯報,薛華鼎對他拿出的結論表示了贊同,大筆一揮,就同意了相關人選。

那些被選上的人連夜被召集起來召開會議。薛華鼎在會上先是祝賀他們當選,接著就是安排他們一個任務。讓他們組織好各車間、處室地民主推薦。

莊孟軍按照薛華鼎的指示,給了他們一些具體的做法指導,同時提醒他們注意哪些事項,宣布了相關紀律和要求。

這些人興高采烈地走了,他們現在對薛華鼎等廠領導計聽言從。那些本來就是車間處室一把手的人也像升了官一樣地興奮。

第二天,這些人回到被分配的車間或處室之后,馬上按照廠里的要求進行民主推舉。選拔另一個主要負責人。

采取的辦法基本差不多,先是主動報名,然后讓這些報名者面對全車間、全處室地人員進行演講,之后就是全車間、全處室的職工集體進行無記名投票,得票多者當選。

轟轟烈烈的機構改編很順利地完成了,讓廠外的不少人大跌眼鏡。特別是讓一些關心工廠的各級領導們大大地舒了一口氣。

因為擔心廠里出亂子,他們都為薛華鼎捏了一把汗。

薛華鼎這次之所以成功。主要利用了人們普遍常有的觀望心理,人們都認為新官上任都會燒三把火,所有的職工都默認薛華鼎一來就有大動作,動作最大也有了一些心理準備。

第二,薛華鼎利用了廠里中層領導和廠級領導懼怕心理。這些中層領導和廠領導看到原來地幾個廠級領導被抓走。屁股底下有問題的他們心里很是惶恐。只要不抓他們、不整他們,他們自然順著薛華鼎的思路來。因此當薛華鼎采取這些措施的時候,幾乎沒有廠級干部反對。

第三就是薛華鼎采取打擊一批、拉攏一批的辦法。打擊的就是那些吃閑飯的脫產干部。這些人中是有不少真才實學地人,但更多的是憑各種關系、鉆營爬到目前位置的人,這些人唯一的作用就是讓廠里的效益低下、造成職工心里不平衡。他拉攏地則是普通的一線工人,一些有能力的下崗工人。

還有就是薛華鼎采取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完成了整個人事改造計劃。不少人很多招還沒有來得及使出來。

在此期間也有不少人上訪、告狀、罵娘。但薛華鼎一笑置之。上級領導也表明了堅決支持的態度。那些下崗的脫產職工最后灰溜溜地加入了廣大下崗隊伍中。無法掀起滔天巨浪。

通過這件事,薛華鼎在廠里樹立了威信。大家不再用懷疑這個年輕人的能力和魄力。

薛華鼎地第二板斧就是砍掉工廠地第三產業。將后勤、學校、食堂、醫院等等全部推向社會。有的撤銷、有地承包、有的干脆取消。比如食堂,采取的就是對社會進行拍賣,讓他們對外營業。至于那些工廠的單身漢,則采取每月補貼伙食費的方法,讓他們自己選擇吃飯的地方或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對于學校,干脆取消,將子弟學校納入當地教育部門。教師由當地教育部門管理發放工資,教室、操場等建筑、設施也無償撥付給教育局。醫院也改變其職能,采取與社會合營的方式,讓人承包。

經過一番大規模的運作。南山機床廠只剩下了廠區本身,再加職工地住房。按薛華鼎的本意,職工的住宿區也要推向社會,讓職工自行購買這些福利房,由職工自行成立房管所進行物業管理。但因為問題很復雜。又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所以這個包袱還是由廠里背著。

接下來,薛華鼎把心思全面轉到了工廠的生產上,特別是產品開發這方面。所有人都知道,一個工作如果沒有利潤高地產品、沒有新產品,即使是沒有任何包袱,它也無法產生盈利。

為了找到一個好的產品。薛華鼎思考了很久,也和工廠的技術人員、銷售人員討論過多次,而且在廠里還懸賞大家搞合理化建議,特別是對提出新產品生產思路的人進行重獎。

但是效果不佳,各種途徑收到的有關新產品建議確實是不少,但有實際意義的建議卻不多,而且這些建議也不是很符合工廠的實際:有地建議生產數控機床。加入國際市場;有的建議生產單一配件,如變速箱,為大型工廠配套;有的建議開發新的家庭用具,如液化氣火鍋;有的建議購買技術專利,生產競爭性強的產品……

這讓薛華鼎很是郁悶。

一天,薛華鼎在辦公室閱讀上季度業務報表。看著收入和利潤欄的數據,他無奈地搖了搖頭。他放下文件。起身倒開水。

這時,主管生產和產品開發地副廠長王文杰帶著新上任的設計所所長梁仁鵬走了進來。

薛華鼎看著二人,笑問道:“二位大將出馬,有什么好事?請坐。”

王文杰坐下后,對走過來的薛華鼎說道:“薛廠長。我們剛得到一個消息,上海昆侖進出口公司將集中采購一批精密機床以輸送到非洲,我想,這對我們可能是一個機會。”

薛華鼎眼睛一亮,連忙說道:“數量多少,我們工廠能不能生產出來?”

王文杰連忙回答道:“聽說每年需要二百多臺,如果我們投入資金進行技改的話。應該是可以生產出合格產品的。”

薛華鼎問道:“你們怎么獲得消息的?”

梁仁鵬小聲回答道:“我有一個同學就在上海昆侖進出口公司。他是負責采購的。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確定,不過這事十有八九是真地。”

薛華鼎問道:“我們的優勢呢?”

王文杰、梁仁鵬都一愣。不解地問道:“什么優勢?”

薛華鼎說道:“能生產這類機床的廠家肯定不少吧?除了梁所長的人際關系優勢,我們工廠還有其他優勢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呢?”

梁仁鵬想了一下,說道:“其他優勢倒沒有。只有我們早點制造出樣品,然后找我同學幫忙,通過他幫我們活動,我想我們應該能占到一些份額。其他競爭對手?估計跟我們廠差不多,目前很多廠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王文杰也接著補充道:“我看了梁所長他同學傳來地技術參數和相關要求,國內的廠家都要根據他們的要求進行一些改進,暫時還沒有完全符合他們要求的。只要我們能動作快,我們就處于有利地位。我們工廠要生產這類機床的困難不是很大,只要提高變速箱的加工精度、提供電動機的質量,我們還是有把握制造出符合要求地精密機器地。”

梁仁鵬也說道:“我們現在制造的機床主要是跳動和同軸度地技術指標低,其他地方問題不大。特別是我們的油密封技術在國內還是領先的。只要進行部分技術改造,我們就有一定的優勢。”

薛華鼎稍微想了一下,問道:“如果我們這次競爭失敗,我們這次技改對我們今后占領國內市場有幫助嗎?”

王文杰連忙說道:“有!如果這次引進了高級數控機床、高級加工中心,我們的產品至少能提升一個檔次。加上我們這次競爭,肯定能為我們增加技術儲備,提高我們的經驗。我想……我敢肯定我們廠的技術水平會上一個臺階。”

薛華鼎笑道:“真有這么立竿見影?梁所長,你是我們廠的技術權威。你說,我們能制造出符合他們要求的機床嗎?時間需要多久?你們設計所能不能在別人拿出設計圖紙之前拿出設計圖紙來,使我們廠搶在別人前面把樣品制造出來?”

梁仁鵬說道:“這個……如果按王廠長的意見來,我們廠肯定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產品。時間大約四五個月。至于設計圖紙,我們肯定能走在別人前面。”

薛華鼎再問道:“他們什么時候向外發標書?什么時候正式采購?”

“我同學說大約一周之后就會公開向外發放技術標書,正式采購的時間就不清楚了。按慣例,至少是五個月之后吧,畢竟按我們國內的設計生產進度,沒有五個月的時間肯定不行。技術標書出來后,所有廠家都要進行可行性論證、要進行效益評估,還要和上海昆侖進出口公司相互協調并進行技術談判,然后才開始生產樣機。等樣機出來,他們再進行樣機驗收。合格之后,他們才進行招標采購。我們設計所保證不耽誤整個生產進度。”梁仁鵬最后說道。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官路迢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