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福星大事記34、給我些“面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福星大事記 >>戰國福星大事記最新章節列表 >> 34、給我些“面粉”

34、給我些“面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冬天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冬天里的熊 | 戰國福星大事記 
“勝久在月山富田城的防守戰時面部為流矢所中,因而此次無法前來拜見,還請大納言殿下見諒!”尼子義久又叩了一個頭。

“射中面部了嗎?是否會有危險?”我攥緊了手中的折扇,顯得十分關切地問到。

“已經渡過了危險期,但只怕還要靜養一段日子!”尼子義久感激地說到。

“這就好……這就好……只是可惜要破相了!”我喃喃地嘀咕了幾句,但馬上又恢復了燦爛的笑容。“其實這也不要緊,傷痕是武士最好的榮耀。為了表彰勝久殿下的忠義武勇,我現在就將隱岐國守護權授予他!”

“大納言殿下的深恩厚德,尼子家永世不忘!”此刻尼子義久的感激已經無以復加。

雖然這是個莊嚴肅穆的地方,但是也免不了在后排不為人注意的地方發生了幾起小小的討論。尼子家在這次的動作中雖然立場鮮明,但是說到作用就見仁見智了。好在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阿雪這么個人的存在,不然還不知道會演繹出些什么典故來。

我不理眾人的反應,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現在這個時候我總不能把所有的地方一下子分給我的家臣,那么就只能先委任些信得過的人。再說隱岐島上還有一只“猴子”等在那里,我倒是真的希望尼子勝久快些好起來。

在之后我又獎賞了細川藤孝父子,把他們遷到了伊勢的安濃津城,領地也增加到了20萬石。之前這里是瀧川一益的勢力范圍,但是幾番削減下來也剩不下什么了。據說這段時間瀧川一直在病重,眼瞅著就快不行了,既然柴田已死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來,我也樂得放一放手讓他守著那一萬幾千的口糧田渡過最后的時光。

“大村殿下,鍋島殿下!”結束了對山陰的安排,我把注意力又移向了北九州,這次正是這兩個人的“反間”才使很多人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兩位殿下在關鍵時刻義無反顧,這才抵定了西國的局勢,我諸星清氏在這里謝謝了!”

“不敢!實在是不敢哪!”他們兩個連連地叩頭還禮。

“龍造寺政家和有馬晴信兩位殿下真是可惜了,其實他們也只是一時糊涂!當時如果……”我故意沒有把話說完,而只是無奈且悲傷的搖了搖頭。

“龍造寺和有馬犯上謀逆,會有今天這個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大村純忠馬上義正詞嚴的接了上來,那個勁頭真是比正人君子還“正人君子”。“龍造寺和有馬愚昧無知受人蒙蔽,居然犯下這等滔天大罪,而且不聽在下等勸告一意孤行,這才有了如今這個下場。我等受大納言殿下教誨,在這等關鍵時刻絕不敢因私情而廢大義。臨國家危難存亡之際,我等亦是萬不得已才忍痛行此非常手段。每念及此臣等也是痛心不已,要是當時大納言殿下能在就好了,一定還可以給他們一條自新生路!”說完他還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淚。

人的思想是最復雜的東西,在場的兩百多人不可能完全統一,但還是有相當一大部分在那里嘆息著點了點頭。我的目光也依次地在幾個直屬重臣臉上掃過,意思是:你們看看人家這話說的,怎么可能沒前途呢!

大村純忠這話可以說是面面俱到,既“有情有義”而又“大義滅親”,任誰也無法再從理論上往“賣友求容”上聯系。殺了有馬晴信和龍造寺政家是迫不得已,而又主動替他們辯解是無知而受人蒙蔽。至于不提蠱惑者的名字也很有分寸,反正關于毛利的處罰我已經作出了決定,他一筆帶過正是恰到好處。最后他還拍了我的馬屁,說明他們只是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在意識層次上和我有著不可超越的差距。

“人才,真是人才!”我在心里這樣對自己說著,臉上則綻滿了理解的笑容。“兩位殿下大義滅親明辨是非,正是朝廷需要倚重的棟梁之材。今我奉圣諭:大村純忠殿下遷中津城領14石,守護豐前一國;鍋島直茂殿下遷佐嘉城,領養父、佐嘉、三根、基肆四郡12萬石!”

“臣等一定繼續盡心竭力,報效朝廷!”他們兩個人叩拜感謝。

在九州大動的就是這兩個人,其他還有就是前田慶次原地增加,和幾個在渡海征討毛利時立下功勞的武士。不過那幾個人雖然是新進算是成為了小大名,但是最多一兩千石的事情不值得在這里說。

“利家殿下、長近殿下,北陸的事情辛苦你們了!”近畿的事情值得安排的不多,我終于說到了北陸道的問題。

“這只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他們兩個人也像問到的其他人一樣回答。

在前幾天時候的一次規模略小的會議上,過去織田家所有直轄家臣形成的大名們正式向我稱臣,作為領銜者的就是前田利家。丹羽長秀已經死了,瀧川一益也廢了,應該說由他來擔任比較合適,池田恒興雖然現在聲威顯赫,但是年紀畢竟輕了些,說到威望未免略有不足。

在那次談話后前田利家就開始以私人的身份,不著痕跡地做著一些工作,這也是能有這么好效果的原因。雖然現在我已經掌握了京都和近畿,但是人心的反正往往不是可以“一刀切”的,連瀧川一益都在抱病中趕來向我行禮,其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不過世間的事沒有完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并沒有在那次出現。

前田利家今天顯得有些緊張,偷眼看了一下不遠處一個矮小單薄的身影,不過馬上就像抽筋兒一樣把臉轉了回來,額頭上冒出了細細的汗珠。

好在我沒有用過多無聊的話使他長時間難受,直接宣布道:“前田殿下自信長公蒙難后一直穩守北陸,使近畿大亂得以迅速安定,現遵旨授予越中、加賀兩國守護!金森長近殿下戡亂京都衛護朝廷,遵旨遷居近江佐和山城領10萬石!”

“謝朝廷恩典!”他們兩個謝恩退了下去。

“清信殿下、稻葉殿下、蜂須賀殿下!”我緩緩叫出三個名字,今天這場戲開始步入高潮了。

所謂“清信殿下”的全名是織田清信,也就是那個織田家的正統繼承人三法師殿下,同時也是剛才給前田利家以莫大壓力的那個身影。

歷史由織田到諸星的轉折過渡已經完成了,所有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面對了這個現實,既然如此織田本家也就沒有再設輔政的必要,而且幾個比較近的親戚也沒人愿意擔任這個職務。既然如此我就安排了三法師殿下提前元服,并且為了向天下展示諸星與織田的新關系,我給他起名叫作織田清信。

“清信殿下累逢劇變,想必心里也不太好受吧!”說到這里我的眼圈真的有些發紅,一個小孩子遇到這些事實在只能隨波逐流聽天由命。“雖然信長公和信忠殿下都不在了,但是織田家的理念你還是要秉持下去。今后你就安心地在岐埠城住下去,并且守護著美濃的安寧!”

“在下年少識淺實在是難當此大任,唯恐有負朝廷和大納言殿下的信賴!”織田清信回復到,但只怕并不完全知道這話的意思。今天的儀式在這方面只是個過場,程序是早就安排好了的。

“清信殿下如此謙虛守禮,信忠殿下是后繼有人了!”我連連點頭表示著滿意。“美濃一國是織田家興起的根本,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我會請兩位德高望重的老將作為你的臂助!”說著我就轉向了稻葉一鐵和蜂須賀正勝兩個人。“鑒于此次兩位所建立之殊勛,朝廷特旨稻葉一鐵殿下遷巖村城,領20萬石;蜂須賀正勝殿下遷大垣城,領15萬石。望爾等同心協力守護美濃,恭忠體國勿負圣恩!”

“定不負皇恩浩蕩!”三個人謝恩過后,這個程序又算完了。

“高山殿下、中川殿下,請快到前面來!”我突然以極其熱情的聲調招呼起了雖然坐在第一排,但處在末尾位置上的高山重友和中川清秀,引起了眾人一陣側目。“兩位殿下在此次逆亂中所立之功勛,實在是不下于任何人。如果不是你們明察秋毫慧眼如炬,首先察覺了賊黨的逆謀,說不定就讓叛軍進入了京都。天皇陛下曾經頒有口諭,對二位如何獎賞都是不為過的!”

“不但當如此浩蕩圣恩!”他面兩個人淚流滿面,用不住的叩頭表達著心中的激動。

“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兩位還愿意不顧生死奮起義師嗎?”我誠懇地問著面前的兩個人,但余光卻向邊上的眾人掃去。

“赴湯蹈火,萬死不辭!”他們兩個人想也不想地大聲回答到。

“這樣我想陛下也就放心了!”我于微笑中緩緩收回了目光,用最溫和的語氣說道:“按照陛下的旨意和朝廷安定東國的要求,我今宣布高山重友殿下遷三河國岡崎城,領15萬石;中川清秀殿下遷遠江國浜松城,亦領15萬石!”

靜,極度的安靜!連兩個當事者都忘了謝恩,就更不必說其他人了。這句話的效果無異于石破天驚,北條幻庵的一只手已經輕輕按上了左胸口。

“大久保大人,請您回去后務必向德川殿下轉達!”我帶著幾分“歉意”地對著臉色已經鐵青的大久保忠佐說道:“此次德川殿下雖然只是小有過失,但畢竟是擾亂了尾張地方。朝廷的意思是至少德川家要有一個懺悔的態度,讓出三河、遠江兩國并不能算過份吧?”


上一章  |  戰國福星大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