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武家官位制度同時開始正式施行的,是一系列統稱為《武家諸法度》的條目。
其中最為重要的三點,分別是“大普請”,“筑城廢城令”和“參勤制”。
“大普請”的主要目的是基于五畿七道的舊體制,對扶桑全境內的道路通行情況進行改良和重建。
以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區為起點,延伸出來三條核心的“一等國道”,分別是沿北陸道通往出羽,沿東海道通往陸奧,沿山陽道通往九州,要求寬度在八間(14.5米)以上,可供大部隊無障礙通行。
然后舊有的中山道、南海道、山**,以及關東、九州兩地各設立了一條新街道,共有五條級別是“二等國道”,要求寬度在六間(10.9米)以上。
在此基礎上,規劃十四條支線作為“三等國道”,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絡,要求寬度在四間(7.3米)以上。
三種等級統稱為“二十二街道”,屬于幕府將軍和“年寄眾”親自過問,并且督促各地大名出錢出人聯合參與的大工程。由于造福的是全天下的人而非僅限于平手家,要求諸侯貢獻力量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余的地點諸侯如果有意愿也可以自行修路,或者幾家聯合起來修路,屬于私下行為,就不做出任何規格上的要求了。
幕府也會在直屬領地內額外修一些小型道路,不過那就不需要將軍和“年寄眾”親自過問,也不用發動天下諸侯,而是交給“作事奉行”的部門處理了。
不論哪種級別的國道,一律需要路面鋪上石子和砂土進行固化,防止雨水影響,兩側要種上連續的指定種類樹木,相鄰間距不得大于三間(5.5米)。
以四十町(約4.3公里)為一里,路上每隔一里埋一塊石碑,標明所處位置。平均每隔七到八里,也就是三十公里,設定一個小型驛站。每隔三十五里,也就是約一百五十公里,設定一個大型驛站。
驛站主要是供公務人員出差時投宿用,不接待一般百姓,也兼顧了兵站、倉庫、物流、郵遞的任務,分別有不同部門負責,還暗藏了監督各地的情報人員。同時每個驛站鄰近的土地,交給商人開鋪子,靠租稅填補道路網絡維持的費用。各地車馬行的特許經營權也是一筆不菲收入。
“大普請”活動,以及日后的維修,是發動諸侯完成的。不過日常運營的收支全部是幕府負責。
與修路相配合的,還有橋梁的新筑,以及水利的整備,不過那都是次要的了。結合先前的“海賊禁止令”,扶桑的主要陸路和航道,都被劃到平手家的直轄之下,形成統治天下的觸角。
這年代集權不可能深入鄉村,只要如愿控制住港口、街町和驛站,就已經比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厲害了。交通網絡的經營,暗地規定了,中樞部門、地方部門、大型御商、地方小商販都占有一定的參與度,相互間可以適當競爭。
《武家諸法度》申明了“喧嘩兩成敗”的原則,就是說你被人打了也不能輕易還擊,必須先將幕府報備。除非是在自己的城里受到攻擊,才擁有無限的自衛權,可以先斬后奏。
諸侯都不是傻子,顯然可以想象出來,日后萬一發生爭端,城越多的大名就越占便宜,沒有城的會特別慘,只能挨打。
因此,“筑城廢城令”就顯得很重要了。
原則上,平手汎秀認為十萬石以下的家族只應該保留一座城,十萬石到三十萬石之間的兩座,三十萬石到六十萬石之間三座,六十萬石到百萬石之間四座,百萬石以上五座。
除了規定數量,也要規定尺寸和高度。
不能多,不能少,不能大,不能小,不能高,不能矮。
私自新建和增筑城池是涉嫌謀反的天大罪過,任何人不論親疏遠近,如有觸犯,重則改易切腹,輕則減封幽閉。
管理不善導致城防廢弛也是玩忽職守的不當行為,會被處以罰款并勒令改正,持續不改則對家督予以撤換。
倒也不是完全死硬不講人情的規定,比較窮困無力維持太多防備的大名可以向幕府請求一定減免,自覺富裕周邊形勢又亂的大名也可以向幕府請求增加限額。一般只要有道理都會同意或者部分同意的。
總體來說的核心主旨就是,先開口,再辦事,怎么都好說。先私下把事辦了,再來開口求饒,那別怪不留情面。
就是要刻意扭轉“土皇帝”們自行其是的現象,把“程序正義”的意識灌輸進去。
為了強化偏遠地區諸侯與幕府的關系,“參勤制”是必不可少的。
這是“原本歷史”江戶幕府干過的事。不過平手汎秀并不打算像德川家光那么強硬不講道理。
要求各地大名在京都建立屋敷,這一點不可避免。但不作嚴格的時間規定,不想來的人允許隨時請假,只需要在五年的尺度上計算,家主參勤總時間達到十八個月即可。如果繼承人已經元服也是一樣的數字要求。
沒有規定各家正室夫人必須來——說不定這會讓某些大名特意把老婆晾在家里,主動在京都多呆些時日,然后生不出來嫡子,引發騷亂,絕嗣而終,領地沒收……計劃通!
那么,到幕府來的外藩大名及嗣子有啥事情可以干呢?
也不可能真的讓他們參與執政的。
引導性的措施是,每年的四月、五月、六月,幕府會在近畿舉辦慣例型的活動。
首先是大規模的茶會、連歌、能劇觀賞等傳統項目。諸侯輪流上臺,都有擔任茶頭、吟詩作對,以及親自出演劇目的機會,當然也可以指定家臣來替代。
然后是弓箭、馬術、劍術、鐵炮、相撲的競技比賽。幕府和各藩都派代表選手參加,優勝者能在隆重的頒獎典禮大出風頭。未來有空可以增設更多項目并且弄個獎牌榜出來。
還有一個是“競拍會”,提供茶器、繪畫、雕塑、武具、古董、舶來物等各式各樣的奢侈品,同時向參加者兜售高價的酒水、食物、服裝、飾品。
目前暫定的三種活動,無一不是刺激諸侯自尊心,引誘不理性消費的手段。以后的太平盛世不能隨意打仗,誰想出風頭,那就只能聘請高明藝術家,培養厲害的運動員,或者一擲千金彰顯財力了。
目前的外樣大名,像德川家康、毛利輝元他們,肯定懂得“悶聲發大財”的道理,不會沉迷其中的。但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反正參勤體制是要很長時間來完善的。
平手汎秀想辦法挖了很多的坑,但是,第一年并無條件充分實施。
原因是各地產生的連續小型動蕩。
奧羽一揆的余波延綿不絕,針對新領主德川家康的反抗非常劇烈,但這家伙每每都在事情鬧大之前擒住了首腦,迅速平定亂象。他的一百一十四萬石領地雖然被伊達、最上、葛西隔成好幾塊飛地,卻是護得周全,沒出任何問題。
近畿地區則是源于伊賀國的百地丹波襲擊了參加“大普請”修路運動的民夫,這招致幕府名正言順的討伐,可是加藤光泰、拜鄉家嘉、山內一豐連番出擊一直未得取得進展,兩個月內只消滅不到五百人反而傷亡了接近一千。
同時九州的肥后、肥前地區也爆發了抵制檢地的暴動。同樣是新領主武田勝賴可就不如德川家康遠矣,他面對烏合之眾的亂民是每戰以寡破眾輕松取勝,但越打敵人兵力越多,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不得不向幕府求助。
適逢幕府的初代御臺所忽然重疾,迅速離世,壽數不足四十。將軍亦受沖擊,意志精神頗為消沉。
平手義光為母服喪之后,接過眾人,先是集結了二萬旗本軍,征召二萬農兵,再調動三萬外藩聯軍,兵分五路圍了水泄不通,作勢踏平伊賀。
藤林正保等少數人早早降伏,多數國人豪族堅決抵抗。
小小伊賀一國,繞著邊境走一圈只需要一天時間而已,討伐軍卻是花了三個月水磨功夫消耗,才拿下來。
當地的百姓和僧人,不知道是忍者冒充,還是膽子夠大,居然屢次對大軍發動夜間偷襲作戰,甚至老幼婦孺都上陣。
幕府二代目某位愛妾之父,伊勢國百姓中野氏,新收了個義子叫做“風太郎”的,也被特別賦予備大將身份。結果在駐扎時對“無辜百姓”缺乏戒心,遭到一群婦人和孩童的攻擊,不幸被鋤頭砍中脖子身亡。
聞此義光大發雷霆,宣布在百地丹波的勢力范圍內實行“焦土”策略。
三個月間,有至少兩萬人受誅殺,伊賀國西半部分變成人間地獄,白骨露于野,生民百余一。
這群重視自由勝過生命的山民們,終于不再能反抗了。
約十萬石的土地,五成納入了直轄,三成封賞給有功譜代,剩下的作為對外藩出戰的獎勵下發。
接著平手義光來到九州,發現肥前、肥后恐怕有上十萬人參與了一揆,也想不出什么辦法。
在伊賀偏鄙山林做過的事,顯然不方便在九州再來一遍。
這并不完全是武田勝賴措施不當造成的,甲斐宗運的忽然死亡也有很大影響。肥后失去了這根支柱,好像有點控制不住。
幸好這時候,當地人鍋島直茂上門求見,獻上良策,并且冒著風險親自前往實施,利用調略手段,挑動了一揆眾當中的切支丹信徒和傳統神佛信徒自相殘殺,精神層面瓦解了敵人。
此后終于局勢扭轉,義光領兵一萬坐鎮筑前,又讓武田勝賴、島津義弘、長宗我部元親、平手季胤都率軍進擊,取得勝利。年底,帶頭鬧事的三十家國人豪族不是死在戰場上,就是被抓起來砍頭處斬,九州遂安。
事后武田家因為處置不當,削去二十六萬石知行,這些土地一小半分出來作為飛地獎勵給參與作戰的九州諸侯,其余授予首功者鍋島直茂。
但鍋島直茂只領受了一半,請求幕府把另一半授予給故主龍造寺家。如此贏得忠義之名,坊間以為可與山中幸盛比肩。
最后平手義光才來到奧羽,發現德川家康把問題解決得不錯,沒啥需要善后的。而且東北諸侯們對其的看法似也有所改觀,沒那么敵視了。
葛西晴信、小野寺景道、南部信直等人,甚至明里暗里建議直接給德川家康一個“奧羽管領代”的頭銜,免得出了什么急事幕府來不及處理。
年輕的二代目這才隱約明白,為啥父親只想給老狐貍八十萬石呢!
可是現在多給了三十四萬石也不能收回去。
反而不得不予以嘉獎才是。
這個問題值得深深考慮。
平手義光回到京都,錄前后功績,進位為“正三位大納言,兼領鎮守府將軍”,時年二十三歲,表明已經做好接任幕府的準備。
此時《武家諸法度》終于可以正式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