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三百六十四章 選擇離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選擇離別

第三百六十四章 選擇離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豪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豪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公元二一五年十一月,章武元年,先祖登基為帝,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荀彧為御史大夫,田豐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袷祭高皇帝以下。

二月,立皇后甘氏,子杰為皇太子。

——《漢書昭烈帝傳

章武元年,先祖即帝位,曰:“惜黃巾之亂起,數十年來,天災不斷,人禍連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國勢岌岌可危,今天下一統,百姓安樂,關內侯麟居功至偉。”策麟為江東王。

麟為之惶恐,誓死不從,改策為兵馬大元帥領盧江侯。麟還想推托,但時先祖已怒,不得已而任之。

同年次年十月先祖五十五壽誕之時,避開世俗,留于羅,甄兩家數以億金之財,用于修建蜀道,治黃河,修筑長城,開國渠。

先祖傷感莫明追封麟為逍遙王。

——《漢書逍遙王傳

建平四年(公元二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羅靈風凱旋回長安,一路上百姓夾道歡迎,熱鬧無比。這次的迎接非同一般,以往只是慶祝勝利的一種儀式,然而,此刻卻是歡慶大漢一統,天下恢復平靜。

雖然是歡迎,但意義卻大大的不同。

所有將士都昂首挺胸,一副自信滿滿的模樣,仿佛在說:“我們勝利了,我們保佑了自己的家園,拯救了大漢,我們是大功臣!”

確實,他們可以這么說,假如不是他們的浴血奮戰,哪有羅靈風他們的輝煌。

長安議事廳。

羅靈風交還了帥印,請罪道:“臣下無能,未能從曹操手中救出陛下,讓他死于亂軍之中,罪該萬死,請主公責罪!”

劉備道:“軍師已經盡力,奈何天命如此,怎能怪罪于軍師?”他初時聽了這個消息心中有喜有哀,此刻離劉恕之死已經有一個多月,他哪還能怪罪羅靈風。

人都有貪念,都有欲望,劉備起兵時,確實是心系天下,打算造福萬民,光復漢武雄風,此刻,雖然他還是心系天下,打算造福萬民,光復漢武雄風,不過心境卻大大的不一樣。隨著權力的越來越大,領土的越來越多,野心也就漸漸的滋生了起來。對于劉恕他有著別樣的猶豫。兩人同是漢景帝的庶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說到血緣關系還是有那么一丁點的。可是,他不甘心就這樣的將自己的權力交出去,但也不愿將天下從劉家人的手中奪過來,直到劉恕已死的消息傳到了長安后,他才算是松了口氣。

接著,劉備下令舉國哀傷,一個月內靜止嫁娶,酒宴等等一切的喜慶活動,并為劉恕辦了一場極其隆重盛大的葬禮。

過了一個來月。

這天,在長安大殿會議廳里。

羅靈風站出來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五帝精生,河雉著名;七宿精見,五緯合同。明受天任而令為之,其不得已耳,非天下所任。不可妄蔗幾也。如今漢帝已喪,且無子孫留下,漢室子孫只有秦侯可繼承皇位,請主公順應天命繼任大統。”

諸葛亮也站出,雙手捧著半人高,手掌寬的一卷布卷,道:“稟秦侯,此乃萬民之言,大漢各地的百姓都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希望秦侯能夠榮登九五。”

殿中文武大臣也一并請求。

張飛道:“這天下是大哥和我們一起打下來的,大哥想要讓給別人,老張第一個不答應,”他心直口快,想什么就說什么,見劉備許久未說話,立刻就粗聲嚷嚷了起來。

劉備本就沒有不同意,只不過是依照古有慣例推遲一下而已,見張飛如此說來,也就點頭同意了。

登基大典,是十一月一日舉行的。

那一天,長安上下人如潮涌,車如洪,大漢各洲郡的代表,南蠻山越的首領等等都來長安朝見。

拜天叩祖,宣讀祭文等等一系列煩瑣的儀式完成后,劉備回到了皇宮下令大赦天下,除重型死囚外,其余囚犯一律釋放。并傳旨立甘氏為皇后,長子劉杰為太子。

次日,早朝。

劉備頒布了新的人事任命。

關羽隨帝起兵,智勇雙全,戰功卓越,受封安邑王,劍覆上殿,入朝不趨。張飛隨帝起兵,勇烈肝膽,功勛卓越,受封范陽王,劍覆上殿,入朝不趨。羅麟智計無雙,戰功非凡,受封江東王。

諸葛亮為丞相,兼太子太傅,荀彧為御史大夫兼太子太傅,田豐為司徒。

張遼為大將軍,馬邑侯,加萬戶。趙云封驃騎大將軍,常山侯。馬超封征西大將軍,涼洲侯。太史慈封征東大將軍東萊侯,高順封征北大將軍白登侯。陸遜為水軍大都督兼徐州刺史,領汝陰侯。徐庶荊洲刺史,領穎川侯。等等。軍中大小將官都有封賞。

這些賞賜是劉備昨天花了一夜的時間,根據以往的戰績合理安排的,全軍將士對此封賞也非常的滿意。唯一有意見的就只有羅靈風了。

關羽的安邑王和張飛的范陽王,這些都是郡王,所瞎之地不過一郡而已。可是他的江東王卻是整個江東。富庶的江南幾乎都是他的領土,所轄之地高達六郡八十一洲。雖然,他所立的功勛確實夠擔任這江東王一職,可是,他卻不敢領任。

自古以來封王者,不計其數,但真正有好下場的卻是寥寥可數。即便劉備放心他,信任他,但難保劉杰會向劉備一樣,對他信任無比?就算劉杰信任,但后世的劉家子孫呢?他們真的允許一個隨時可以威脅他們的勢力存在嗎?

開國時,封王。治國時,消蕃。隨后再以叛亂罪名誅蕃王九族。這是再正常不過了。羅靈風在時,也許會忌憚于他,但是人終有一死,假若羅靈風一死,誰能保證日后的君王不對他的后代下手?他也不希望羅家就因此而絕了后。

羅靈風道:“稟皇上,高祖曾經有言‘外姓者,不能為忘’,安邑王與范陽王皆為皇上的兄弟。雖是異姓,卻實比骨肉,不在此行列之中。而在下不過是商賈出身,實在不能接此重任。請主公收回成命。”

劉備不已為然道:“靈風此言就不對了,你在朕最危難之際,加入朕的麾下,二十多年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所立大小功勛,足夠擔當此重任。你我相識多年,相處得一直非常的融洽,朕早已將你看成自己的弟弟一般,何必又計較那么多。”他說得誠懇,這也是他的本意。他對羅靈風的忠心是百分之百的相信的,因此,他想讓羅靈風一輩子都效忠于自己,一輩子保劉家的大漢江山,所以,他就用了這個方法來困住羅靈風,他本以為羅靈風在接任江東王一職后,會讓這個奇才更加的感激自己,為自己效命,卻不曾想過對方會拒絕,驚諤之下不免有些意外。

羅靈風道:“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才能享得太平。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票,吾得而食諸?天下只會再度陷入混亂之中。”他說的是齊景公和孔子的對話。

當年孔子周游齊國,齊景公向孔子問政事,孔子恭敬的回答說:“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景公說:“說得好啊!如果確實君不是君,臣不是臣,父不是父,子不是子,即使有了糧食,我能吃得著它嗎?”

而羅靈風正是用了典故來回絕劉備。

劉備還想勸說。

荀彧站出來道:“稟皇上,軍師顧忌的是!高祖乃我大漢之魂,身為高祖子孫,若帶頭違背高祖之言的話,恐怕是有不妥。”他一心向漢,絕不允許大漢再度陷入戰亂之中,他目光較劉備要長遠上許多,他認為即使羅靈風不反,難保他的子孫不反,憑借羅靈風的威望以及關系,若出了一個真正有本事的野心家,難保不會動搖大漢的根基。他入劉營雖短,但已經處處為大漢的將來做考慮。本來,他聽劉備封羅靈風為王,就焦慮不已,卻又不好強出頭辯解,現羅靈風第一個反對,他也順理成章的隨聲附和。

第二個說話的是諸葛亮,他道:“皇上,軍師雖有過人的功勛,但大漢王朝百年來都未有人破此先例,莫非皇上真的想第一個破此先例!”他和羅靈風共事多年,知道羅靈風心中的顧及,在公在私,他都必須幫上他一把。

龐統也道:“皇上,強扭的瓜不甜,軍師生性懶散,不喜一些繁雜之事,還不如隨他的性,策封一個他喜歡的官職給他!”他仿佛已經猜中了劉備的心中所想,暗示劉備要想留住他,就必須隨他的喜好,讓他任一個想走卻走不了的職位。

羅靈風再次懇求道:“皇上,收回成命吧!麟就算死也不愿接此重任。”

劉備見麾下重臣各個都反對,一時間也失了主意,想了許久,道:“好吧!可是……”這個時候,他又有些為難了,諸葛亮為丞相,荀彧為御史大夫,田豐為司徒。這些命令都已經都頒布下去了,總不可能將他們的官位撤除吧?

賈詡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提議道:“天下剛剛平息,許多地方都存在軍力過多,士兵煩亂的現象,若長久不治,必然是一處隱患。軍師之才,可比漢初之張良,韓信。軍師之功大多在于軍功,不如就任他來處理此事?”

劉備大喜道:“好,就任命軍師為兵馬大元帥領盧江侯,封萬戶,賜節埕,特命劍覆上殿,入朝不趨。”

羅靈風還想拒絕,但見劉備已經有些不滿,再拒絕也說不過去,只好領命道:“謝皇上賞賜。”

兵馬大元帥確實是一個閑職,如今天下戰亂已平,幾乎根本就不需要動兵。賈詡說的那個問題,羅靈風一個裁軍練精的命令就搞定了。另外,再加上新漢剛立,擴土開田所用的人力是供不應求,根本就不用擔心這些裁軍的人會無所事事,游手好閑。

唯一值得他關注的就是水軍的訓練。司馬懿所在的扶桑一直是軍中的一個隱患。但是他知道現在他們還是無力遠征,畢竟路程相差太遠,許多困難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

不過,他有陸遜,呂蒙,甘寧,周泰等水中好手輔佐,家中更有一個水軍之王的周瑜指點,水軍的戰斗力也是日漸加強。

無所事事的他就以教導徒弟為樂,鄧艾掛了官職和姜維一起跟著他。聽他講學,緒論帶兵之道,領兵之法。由于羅靈風處于后世,知道興趣教學比老套的教學要強上許多,于是,他經常變著法子,教這兩個小鬼,讓他們樂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姜維和鄧艾突然發現羅靈風疲憊了許多。時常打著“哈哈”給他們講課。

這天,姜維忍不住道:“師傅,今天您好好休息,我跟鄧哥哥自己看《孫子兵法,不懂的我們讓陸大哥教我們。”

鄧艾也一個勁的點頭。

他們兩個并不知道羅靈風的職位是一個閑職,以為是他的工作太忙,還要抽時間來教他們兵法,感動之余,兩人就合商著一起放師傅幾天的假,由于姜維年紀最小,平時也最得羅靈風的寵愛,也就由他來開這個頭。

小孩畢竟是小孩,怎么可能騙得過已經成人精的羅靈風。他們自認為裝得很像,卻不知道他們眼中的那股擔憂早已將他們出賣了。

微笑的摸了摸姜維的頭,愛憐的道:“師傅不累,只要你們用心學,以你們的資質很快就可以領悟的。”

姜維堅定的點頭道:“為了師傅,維兒一定會好好學的。”

鄧艾也附和道:“我也一樣!”

一堂課講完,羅靈風講的是《孫子兵法中的第009卷《行軍,也許兩人都是少有的領軍奇才,也許是因為他特別的努力,這一篇《行軍他們很快就掌握了,雖說現在只是紙上談兵,但也是個好的開端,只要能談就會有用的可能,若談都不會談,怎能在戰場上純熟運用。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明天繼續。師傅還有些事情,不懂的可以到內屋找你們的周叔叔,或者來書房找我。”羅靈風收起了竹簡,微笑的對著他們說。

鄧艾道:“師傅放心,我們會好好學習的,您要早點休息啊!”

羅靈風應了一聲,他們并不知道,他們的師傅又打算在書房中干個通宵。

當夜凌晨。

“咯吱”一聲,書房門被打開了一條縫,一個小巧的身影閃了進來,見在書桌上奮筆急書的男子,眼中閃過一絲心痛,發出了一正輕輕的嘆息。

“哎!”她道:“夫君,何必那么急呢?”

羅靈風聞聲一看,正是愛妻秀兒,見她手中端了碗湯,感動的笑道:“秀兒怎么還不睡,時間不多,我得盡快趕出來才行。”

秀兒道:“要走也不急于一時,何必如此著急,看你都瘦了一圈了!”

羅靈風笑道:“戰爭已經過去了,我的使命也結束了。五胡之亂也不再發生,國家也不會元氣大傷。這些年我就向為命運而活一樣,為了改變歷史而征來討去,是時候過一些屬于自己的生活了,不過我知道皇上的性格,他是不會讓我走的,而我們人多勢眾,也只有趁皇上五十五大壽誕長安人多混雜的時候離開。”

羅靈風嘆了口氣道:“這一走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只有那幾個徒弟了,陸遜已經成家,沉穩多智,世上能勝他的寥寥可數,對他還是可以放心的。艾兒和維兒尚且年幼,雖有才智卻缺乏經驗,心性也不成熟,很容易走上岔路,不能回頭。現在,我將自己一身中所經歷過的大小陣戰全部寫下,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讓他們提高些經驗,以便日后的不時之需。”

秀兒走了上來,知道勸說不了他,就道:“先把這碗人參湯喝了吧!適當的休息,比長時間的工作更有效率,這可是你說的呀!可別自己打自己嘴巴!”

羅靈風笑道:“好,好,好!我合還不行了嗎?”

十月十六日。

天氣格外晴朗。

羅靈風將陸遜,鄧艾,姜維招來,將自己趕了幾個月編寫成的書和張良晚年寫的兵法,交給了他們三人,道:“這兩本書一本是漢初張良寫的兵法,這本則是為師一生領兵打戰的心得,雖然它比不上孫武的《孫子兵法以及張良的兵書。但這里頭都是《孫子兵法中沒有的經驗典故,熟讀它對你們百利而無一害。現在我將它們傳給你們,你們日后能成為大漢的棟梁之才,為師不能給那么[鋪路了,往后你們好好努力吧!”

“師傅,你要走?”陸遜第一個反應過來,顫聲問道。

其余兩人各個都驚慌的望著羅靈風,希望陸遜的猜測有假。

可是,他們失望了。羅靈風沒有答話。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表明了自己的意向。

鄧艾,姜維紛紛跪下齊聲道:“師傅,帶徒兒走吧!讓徒兒伺候您!”

“胡鬧!”羅靈風的眼圈紅了,佯怒道:“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你們一個想當大將軍,一個想當大元帥,莫非你們就這樣放棄你們的夢想了嗎?”

“可是,徒兒舍不得您啊!”姜維嗚嗚哽咽道。

羅靈風嘆道:“師傅只是去遠離世俗,享福去了,你們應該高興,還有記著你們是我羅麟的徒弟,我羅麟可不要一個無能的廢物當他的徒弟,艾兒,你的夢想是當上一名縱橫沙場所向無敵的大將軍,維兒,你的夢想是當一名為國爭光的大元帥,從今天起,你們就必須向這個目標進軍,什么時候達成愿望,師傅就什么時候來看你們。還有,誰再說喪氣話,我立刻就將他逐出門墻。至于師傅要走,你們也不必勸了,我主意已定,不容更改,你們也希望師傅能過上平靜安詳的日子是嗎?”

鄧艾,姜維紅著眼睛點了點頭。

羅靈風望著陸遜道:“伯言,對你我就不說什么了,你所做的一切都令為師放心。你是水軍大都督,日后你若要東征扶桑的時候,就去盧江城南找一個叫孫開的人,讓他通知我,另外,艾兒,維兒就由你來照顧了。”

陸遜強忍著眼淚,道:“師傅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兩位小師弟的。”

羅靈風欣慰的點了點頭,道:“你們走吧!皇上的壽誕就要開始了,你們好好保重。別讓人看出破綻。”

“師傅走好,請恕徒兒不能相送了!”陸遜說到這里時淚水終于忍不住的掉了下來。

壽誕如期開始了,皇宮上下一片歡笑。

穿著龍袍的劉備在殿上愉快的和臣子聊著天,不過他的眼光時不時的看著殿外,外人一看就知道他有些心不在焉。

這時,一個太監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

劉備搶先問道:“軍師呢?”雖然羅靈風此刻已經是兵馬大元帥了,但劉備還是喜歡親切的稱他為軍師。

那太監道:“軍師不見了!”

劉備慌張的道:“什么叫不見了?一個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不見了?”一股不好的預感涌上了他的心頭。

太監道:“不知道,我一到羅府就被一個人給挾持了,過了半個時辰他才放了我,并給了我一封信,那時候羅府上下除了毫不知情的丫鬟外,就沒有一個主事的人了!他們不知道元帥的去向。”

劉備搶過信,見信上道:“吾皇萬歲,請恕臣下不辭而別之罪。臣本就一世俗之人,不貪榮華,不戀富貴。所謂山珍海味樂逍遙,蘿卜青菜苦中甜。無論是什么都有他存在的定義。只要懂得去享受。一切都是美好的。我羅麟上自認為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中間也對得起自己的國家。惟獨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兒,征戰數十年來,不知道有多少餐因為我而食不知味,多少個夜因為我而睡不安寢。

現在天下太平,國家安康,是我離開的時候了。在這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我希望可以盡我的可能來疼愛妻兒,照顧雙親,望主公成全,切勿來找。

另外羅家,甄家的所有錢財,所有的地契都在羅府的地下室內,望主公用這些錢財建蜀道,治黃河,筑長城,開國渠,造福千萬后代。”

劉備看完后,大喝:“快,快,快備馬!”他心中狂念:“靈風等等……靈風等等……”

劉備飛快的沖出皇宮,跨上一匹寶馬如瘋了一般向南方奔去。

一口氣連續奔行了五十余里,依舊不見任何蹤影。

劉備哀聲嘆道:“靈風,你我交心數十載,難道就連一個道別,送行的機會都不給我了嗎?”


上一章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