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三百五十五章 惑敵出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惑敵出擊

第三百五十五章 惑敵出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豪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豪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建平四年(公元二一五年)三月中。

準備了二個月的時間,劉備以羅靈風為帥統兵五十萬,由長安誓師北伐曹操。

洛陽以西的大都平原,五十萬大軍連營近百里,駐扎在這美麗的原野上。

羅靈風此刻戴上白銀帥盔,雙稚高飄,穿上亮麗帥甲,外罩戰袍,足登虎頭戰靴。一切整頓齊備,傳令帳上起鼓。

頃刻間,文武在大帳上排列得整整齊齊。

羅靈風注目對下面一看,朗聲道:“鱗自仕主公以來,常思一統大漢,建立無上功勛,奈何外敵驍勇,使在下夙愿不遂,所幸數十年來,眾將官齊心,為主公出謀劃策,征戰沙場。使得我軍漸漸強大,今曹操領地龐大,卻空虛異常,兵微將寡,正是出兵之良機。諸位正當率兵渡江,奪取被曹操占據的北地,一統大漢江山,報效秦侯,以安歷代先帝九泉之下的圣魂。”

眾人聽了這一番話,又仔細對他打量了一下,見他紅光滿面,自信非常。軍中將士誰不想早日一統大漢江山,來了卻十多年來的愿望,一聽之下,戰意便加倍昂揚了起來,都想為奪取北地立下一番功勞。

所有將士人人都露出了愉悅的笑容,身上散發著滔天的戰意。司馬一族占領扶桑,在扶桑稱皇的消息羅靈風等人只是告訴了劉備、法正、魯肅等少數人而已,并沒有大范圍的傳開,因此,將士都認為平定北地就是一統天下的最后一戰,都決定好好的利用這最后一戰,來鞏固自己的功勛。

羅靈風把手一招,取令在手:“三將軍、諸葛亮聽令!”

張飛、諸葛亮從旁閃出:“末將(臣下)在!”

“你們領十萬大軍。戰將十五名,屯軍郟港,攻打并州!”

“遵命!”二人接令退出。

“關羽、徐庶,你們領本部軍馬十五萬。駐入東郡,以白馬一線為攻擊點攻打冀州。”

“是!”二人接令。

“其余將領隨在下開往官渡,迎接曹操的主力部隊!”

“是!”

一切分撥停當,各去準備。

片刻,帳中只有諸葛亮和羅靈風兩人。

羅靈風道:“并州是攻破曹軍壁壘的關鍵。只要士元的計劃一成功。就立刻出兵奇襲夏陽一苯攻占并州。”

諸葛亮淡笑道:“知道了,只要你能拖住曹操主力。我自有辦法攻取并州。”他說得很輕松語氣里充滿了自信。

第二天。羅靈風就領主力大軍開往了官渡。

“報,曹操親率主力八萬大軍在延津待命。只是對方封住了所有要道,具體消息不詳。”一抵達官渡,敬業的探馬就將曹操的消息告訴給了羅靈風。

曹操經過了一年的恢復,人口眾多的北方,在他的勵精圖治下,已經重新組建了數支精兵,共計十八萬士兵。其中曹彰領三萬駐扎于河東安邑抵御諸葛亮的軍隊,夏侯淵領軍四萬扎于白馬。其余三萬被曹操調往北方平公孫淵去了。

這一切的資料。羅靈風是再清楚不過了,兩軍交戰,糧草先,情報上這個簡單的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他抬來了鄧芝,問道:“今曹操死守延津,延津附近又有千臺‘霹靂車’日夜俯視著登陸地點若強攻,損失慘重不說,還不一定拿下延津。不知伯苗是否有良策,助我軍擺脫困境。”

鄧芝道:“千臺‘霹靂車’威力勢不可擋,強攻是下下之法。如今遼東公孫淵不服曹操管轄,我們大可以利用此事和公孫淵結盟,讓公孫淵下定決心和曹操做殊死一戰。”

羅靈風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但不知該譴誰為使?”

鄧芝很知趣的說道:“若軍師不棄,在下愿往!”

羅靈風當即允諾,他叫鄧芝來就有讓鄧芝前去做說客的打算,但是這次任務要經過才曹操的腹地有一定的危險,如果命令他去的話可能造成對方的不滿,但是這樣讓他自己提出,效果會好了很多。

“對了,根據消息,公孫淵已經出兵了!”

“啊!”羅靈風的這一句讓鄧芝呆了半響,既然對方已經出兵,為何還要自己冒生命危險而多此一舉。

羅靈風見鄧芝的表情,繼續道:“公孫淵能力不足,決非夏侯惇、荀攸的對手。然而此戰的關鍵就在于曹操的后方。因此,必須遣一人去安公孫淵的心。”

這個理由勉勉強強說得過去,但鄧芝知道這次結盟的背后一定還有著更厲害的一步棋,這關鍵的一步都是只有在最后才能明白分曉,只有隱蔽、突然才是克敵的關鍵。于是,他嚴肅的說道:“放心吧,軍師!臣下保證完成任務。”

羅靈風一笑,道:“談結盟的時候,對方一定會談條件。你就告訴他們一句話‘誰打下來的領地就歸誰’,在沒說這句話以前,你都不能算是完成任務。”

鄧芝明白的點了點頭,將這句話默念了兩遍。

鄧芝出了營帳,就獨自飛馬到了濟陰港,根據指示和暗號他找到了一個小商團的團長。他叫宋欽,是幽州信都人,四十出頭年紀,在大江南北奔波行商多年,精明能干,為人豪爽闊氣,非常有人源。

他的真實身份確是甄家的暗商之一,同時也是羅靈風在北地的眼線。

由于戰事將起曹操對境內的人抓得特嚴,不但有進無出,還需要證明身份的路引。當然這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曹操的路引分為白、紅、黑、綠、黃五種顏色,其中白的是尋常百姓,紅色的是住在北地的老輩人物。比如,宋欽就是紅色路引,他在信都生話了三十年。身平無惡,自然就領到了紅色路引。黑色的就是探馬暗哨,綠色的為達官貴人,黃色的就是軍中將領。如此一來就非常便于管理。尤其是手握白色路引地人在這關鍵的時候,會倍受注意。

鄧芝的路引就是白色的,不過有宋欽這個手持紅色路引的人做他的擔保人,自然過得特別地輕松。

一路無阻的來到了遼西郡,鄧芝亮出了使者的身份。

也許是因為劉備軍的勢力太大,沒有人不賣他的面子。身份一亮,就立刻被請進了議事廳。

議事廳有些亂,那是因為遼西郡剛剛被攻下來不久的原因。

原遼西郡守是個文人,處理政務方面不不錯。打起戰來就熊了,厲害的將軍都被曹操調到了信都訓練士卒備戰去了。

面對公孫淵突然兵臨城下的大軍,孫開只是出了一個小小的反奇襲計策。就持遼西郡里頭的主力騙出了城外,奪取了遼西郡的主城。

對于鄧芝的到來公孫淵感到幾分驚訝,但更多的還是興奮。他雖然不聰明,但還沒有到弱智的程度。劉備軍的來使,除了結盟游說以外,還能有什么呢?

孫開欣喜道:“此乃天助將軍也曹操一統北方多年實力雄厚,我軍實難和他們相比。可是現在不同,只要和劉備聯盟,我軍就有了堅實的靠山。只要對方出兵曹操的主力部隊一定會被他們給吸引。到時候,曹操的主力不在那么他的腹地不就任我們馳騁了嗎?哈哈!”

聽了孫開的笑聲,公孫淵的雙眼閃過陣陣光芒,眼中露出了無比貪婪的神態,和劉備結盟他不是沒有想過,只是沒有孫開想的那么深入,那么徹底。

“快請使者進來!”一有大利可圖,公孫淵的話也變得恭敬了起來。

鄧芝在下人的帶領下走到了議事廳,看了在臺上的兩人,熟練的行了拜見禮。

說了一些老套又沒有營養的廢話后,鄧芝就開始進入正體,說道:“曹操漢賊,挾天子之逆臣。我主玄德公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一心想要光復漢室,誅滅曹賊。如今正是滅曹賤的大好時機,希望大人可以出兵討伐曹賊。”

公孫淵裝做大義凜然的模樣,道:“這是自然,我早就看不慣曹賊的獨斷專行,請你回去告訴秦侯,說我立刻出兵討伐曹賊。”

鄧芝開懷笑道:“公孫大人對朝廷的忠心實在令人感動啊!”說著,他就想著如何開口,說那句重要的話。

這時,公孫淵身旁的孫開突然開口說道:“既然是結盟自然要有些好處,你們總不能將好處全部占去,讓我們連湯都喝不上吧?”

公孫淵這才醒悟過來,原先他只顧著高興,竟然忘記談條件了,急忙道:“對、對、對,軍師說的不錯。”

鄧芝嘴角掛起了一絲狐線,得來全不費功夫,他道:“我主自然不會虧待你們,軍師在在下來的時候讓我告訴你們,誰打下來的領地就歸誰。”

公孫淵雙眼一亮,道:“那么說只要我軍攻下了幽州和冀州兩地,那么幽州和冀州兩就歸我所有了?”

“那是當然,我主仁義為先,決不欺瞞盟友。”鄧芝斬釘截鐵的說道。

“好既然秦侯這么爽快,在下也不含糊就這么說定了。”公孫淵高興的說道。

鄧芝見公孫淵已經同意,也就告辭離去。

鄧芝走后,公孫淵就大笑起來,“就連老天也站在我這邊,曹操你平時不是很威風嗎,現在就讓你見識見識我公孫淵的厲害。”

孫開在一旁嘀咕道:“對方這么大方,會不會有詐?”

公孫淵笑道:“不會,劉備行事以信義為本,仁義為先,不會干出如此下流的勾當。”

“這倒也是。”孫開一副被說服的模樣,引誘著嘆聲道:“哎!劉備軍有百萬,若是百萬齊出,他們可以輕易的攻取大片土地,可是我軍缺兵少將,絕對搶不過他們。要是我們有百萬大軍,一定可以將幽州和冀州這兩州寶地納入大人麾下。”

公孫淵想了一想,猛的一拍大腿,道:“我怎么就這么笨。如此簡單的事情都沒有想到。我們在遼東、帶方、樂浪、玄菟這四郡中還有二萬五千士卒,只要我們將他們也調過來,不就又多了二萬多士兵,不就又可以多占些城池了嗎?”

“可是那些是守城的士兵呀!”孫開面上看去有些焦急。

公孫淵斷然道:“別神疑鬼地,那些無用的異族不敢來騷擾我們,就這么定了!”欲望讓公孫淵失去了理智。讓他迷失在了美好的夢境中。他沒有注意到原本一臉焦急的孫開正在一旁冷笑。

訾水大家也許不熟悉。當它還有一個名字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鴨綠江。鴨綠江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光而獨具特色。與朝鮮碧潼、清水、義州、新義州隔江相望,江水婉蜒舒援,兩岸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蔥蔥,形成了絢麗多彩地自然景觀。

而在漢代,它則是遼東郡內一條非常平凡的河流,兩岸雖有美景卻因瀕臨大海的關系,沒有人愿意冒死前來觀光。

不過,由于一個人的出現讓訾水的平凡變為了不平凡。

這個就是龐統。

龐統用計以詭詐為先。從來就不講究什么道義。在決定攻打曹操的時候,他就出了這么一個計策。

先派人打入公孫淵的身旁,再勸反公孫淵,然后以同盟栓住公孫淵的心,再加以利誘,讓公孫淵覺得上天在幫助他,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輕易得到,令他陷入了美好前途的夢境中,接著再引誘公孫淵撤出領地所有士兵,最后在兵臨城下給公孫淵一次致命的打擊,將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上,讓曹操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這個計劃最關鍵的路線就是從青州的威海到訾水口岸這條路線。而這條路線必然會因為史書的記載而名傳千史。

訾水直通遼東以及遼東六里外的丹東鎮。就在丹東鎮上,曹操在這里筑下了十八座烽火臺,用來窺探來自三韓的威脅。曹操早有吩咐,一旦發現敵情,日則燃煙,夜則舉火,以便向遠在遼東郡的大軍示意告急。高達八丈的烽火臺,就像一尊尊矗立在江畔的巨人,看守著遼東的門戶。

本來,這里重兵把守,日夜防范,連空中飛過的燕雀也逃不過軍士的眼晴。可是自從公孫淵反叛,調走了遼東的守軍以后,就只留下了十幾位老兵在看守。

無形中給這里守軍留下了一個輕敵的思想,好像三韓是自己的盟軍一樣,不會前來攻擊。從此巡邏怠慢,了望偷懶,僅剩下的士兵雖然也是日夜兩班輪番巡哨,但是已經失去了往日井然有序的嚴密軍紀,常常是早退晚近。或者是來也不來,只是日以繼夜戲耍。即便是上了烽火臺,不是打磕睡,就是飲酒作樂,過著悠閑的日子。

本來,遼東副將張顯是一個嚴謹、公證的將軍,可是公孫淵的反叛,讓這位忠于曹操的將軍離開了這個地方。以往張顯常來抽查,將士們不敢放肆,如今張顯一走,沒了管束,他們就像一匹脫了僵的野馬,劣牲頓時發了起來,放縱自任。原本只是一、兩個害群之馬,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帶壞兩個,兩個帶壞四個,最后所有將士都墮落了。正映照了一句話學壞一天,學好二十年。

公孫淵不是沒有派人來管理此地,他手上沒有什么人才,就隨便挑了一個叫韋貉的將領去。不料,這個韋貉是一個哮酒如命之輩,在丹東鎮唯他自尊,每日里大吃大喝,不醉不休,把軍情大事撇到了九霄云外。

這個當老大的一糊涂,手下的弟兄自然是上行下效,更加隨便了。

這天,北風呼嘯不止,這天晚上,訾水江面上風急浪高,水流湍急,一隊士兵在訾水口岸停泊人數不多只有五十人。

為首的是甘寧,甘興霸。

甘寧躬著身子,口中刁著一口短劍,快速的向都方跑去。以前,他就沒少干殺人越貨的好事,這時,重新操起老本行來,還別有一番感慨。

漸漸靠近了最近的一處烽火臺。

這是烽火臺群的第一點,非常的重要,不過現在也只有二十名士兵了。

本來這些士兵都很警覺,自從一撤兵以后,一個個也開始渙散了起來,一到夜晚就躲在烽火臺中不肯出去,偶爾出去,也不過是敷衍了事,亂走一通。

像個天這天氣能夠認真巡夜的更是沒有三五一伙在烽火臺里談天說地來打發著風大寒冷的夜晚,大多數人都不把巡夜當成一回事,當然也有個別認真的。

甘寧讓五十人將烽火臺圍起來,四處巡視了一番發現北、西、南三門外各有兩名士兵在守夜,而東面卻沒有。

甘寧讓三十人靠近了東門外,他一人悄悄的上了烽火臺的二層,見里頭的士兵不是賭博就是喝酒睡覺,冷冷一笑,雙手伸入口中,吹出了一聲海鳥的叫聲。

聲音一落,就聽六聲慘叫。原來,弩手們早就將弩箭對準了守衛,等的就是甘寧這一聲鳥叫。

甘寧發出進攻信號后,猛得沖到了烽火臺里大勢的砍殺起來,只是短短的一盞茶時間,所有的守軍全部被消滅,大部分人就連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上一章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