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州除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州除患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州除患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豪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豪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曹操得知關羽已經駐入安樂城,又驚又喜,環頓眾人,放聲大笑:“關羽雖智勇雙全,但戰略目光卻是短淺,他死期已到,真是上蒼佑我!”

諸位將領不明所以,紛紛露出疑惑的目光。

審配知道曹操的意思,笑道:“安樂城與南陽一地相隔了一條育水,我方軍只要順勢南下不過兩日就可抵達安樂城。而敵軍卻是要渡過育水才能支援安樂,最快也要兩日才可。只要我方領大軍包圍安樂城,再譴弓箭手守在育水口岸,以弓箭手拒之,安樂城矮墻薄,我軍四門齊攻,關羽縱然有萬人之勇,也無回天之力,四十萬大軍若是還不能奪取關羽的性命的話,那我們還是回家種地去吧?”

眼下形勢大好,就連向來穩重的劉曄也開起了玩笑。

眾人皆為大笑。

曹彰急忙上前應聲道:“父親大人,請讓孩兒領兵,前去攻打安樂。”

夏侯淵、夏侯惇也齊聲向曹操討命,道:“還請丞相將此重任交于在下,在下一定不負使命,將關羽的人頭奉上。”

其余將士見三人搶先也不甘示弱的齊聲請命。

曹操見了眾人,頓時感到有些頭暈,實在不知應當譴誰去才好,莫非人才多也是一種錯。

他笑了一笑,將求助的目光望向自己最信賴的謀士之一郭嘉,豈料郭嘉好似并沒有將他們的話聽在耳中,一直在低頭思索著某些事情。

曹操好奇問道:“眼下形勢大好,奉孝為何愁眉不展?”

郭嘉思索了一會兒,忽然抬頭反問道:“丞相可知三足鼎立所謂何意?”

曹操雖然不解,不過此話出自郭嘉之口,卻不得不深思熟慮一下,他知道郭嘉雖然行為不怎么端正,但也不會信口開河,郭嘉這么問,自然有他的道理。

眾謀士也低頭沉思起來。

荀攸想了片刻,回答道:“當今世上曹孫劉三家呈三足鼎立之勢。我軍實力最強,劉備次之,孫家較落后點,但三家各有特色,倘若真正對拼起來,勝負難料矣。”

程昱也說出的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敢肯定,說的并不大聲,只聽他道:“三足鼎立乃三家相互牽制,誰強則必定會引起兩家合攻,若一兩家拼得你死我活,定會有一家乘虛而入,造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程昱話一說完,曹操雙眼一亮,忙對郭嘉拜道:“幸得奉孝提點,不然操即將犯下迷天大錯也!”

郭嘉忙道:“丞相無須如此,出謀劃策乃臣下的本份。”

曹軍眾謀士也逐一明白過來,心中對郭嘉的才智都贊嘆不已。

曹軍的眾將士卻沒有什么戰略遠見,對郭嘉、荀攸、程昱等人的話,并不是很了解,見眾人不再說話,又爭了起來。

曹操笑道:“關羽殺不得,剛剛的計策取消。”

“為何?”眾將士齊聲道。

劉曄微笑的說:“劉備為人我等并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劉、關、張三人的義氣,若是關羽被我軍所殺,那劉備必然會傾全土之兵,為弟報仇,與我軍一決生死,劉備軍的實力很難估計,兩軍撕殺起來無論誰勝誰敗,都會讓孫家有機可乘,不管是孫權還是孫策,他們都是胸懷大志之人,必然會乘機而入在瞬間就可以成為第一諸侯。”

眾人了悟,夏侯淵道:“那我們可以象在魯山一樣生擒關羽就可以了啊!”

程昱搖了搖頭道:“魯山只有一條平坦的路可通向四方,其余皆為山路、水路,遍于埋伏,只要用計就可將關羽生擒。但安樂卻是四通八達,四周皆為一望無際的平原,計謀根本無法使用,關羽的騎兵在平原上非常便利,只要他將近兩萬兵力集合在一起,沖我軍最薄弱之地,以其武勇,在不殺他的情況下,他突圍的可能性很大,再則我軍的目標是南陽和荊州,不宜拖延時間。”

議事廳一時間無語。

郭嘉突然道:“我有一計,或許可破南陽。”

“何計?”曹操問道。

郭嘉來到地圖旁,指圖道:“可讓一員大將依照原來計劃,領兵二十萬,南下攻打新野。不過我們令其打著丞相的大旗,以虛張聲勢之計將二十萬大軍擺成四十萬大軍,還做出一副全力攻打安樂的樣子,陳宮雖有謀略,但出計遲緩,守城可以,其余略差。只要陳宮聞四十萬大軍打算圍安樂,必分兵救之,屆時宛郡必然空虛,丞相親率大軍二十萬,乘虛攻之,宛郡可破。縱然宛郡城高,我軍也可先破郟下和安眾,屆時上可對宛郡實施包圍之勢,下可連接攻荊大軍,以便相互支助。”

曹操大喜,立刻命軍中第一大將夏侯惇領兵二十萬依照郭嘉的計策行事。

郭嘉千算萬算,獨獨算漏了一個人,那人就是徐庶,徐元直。徐庶之才不在諸葛亮等人之下,只是徐庶一直都在劉備身旁助他處理政務,便掩蓋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華。

此時此刻,徐庶早已經在龐德、馬岱及百名護衛的保護下,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宛郡。

宛郡議事廳。

陳宮慌慌張張的從議事廳外跑入,見徐庶正在研究地圖,慌忙道:“元直,不好了,曹操已經在前日攻下了魯山縣,現在更是領大軍四十萬向安樂縣趕去,我們快去領兵接應吧!不然關將軍危矣。”

徐庶冷靜的讓陳宮將事情的經過說一遍。

陳宮急忙將事情說了一遍。

徐庶聽完后低頭思索良久,笑道:“公臺勿憂,此乃曹操之計也。如果庶沒有猜錯,曹操真正的意圖是在宛郡,他定是打算乘我軍救援關將軍時,對宛郡發起猛烈的進攻,就算拿不下宛郡也要將安眾與郟下兩縣拿下,關將軍神勇無雙,統軍有道,我們只要修書一封,用飛鴿前往安樂,讓關將軍燒毀一切帶不上的軍糧,火速趕往雀尾坡,再收集船只由安眾駛往雀尾坡接回關將軍,并讓魏將軍和陳將軍各領萬名士兵鎮守安眾與郟下兩縣,與宛郡結為犄角,就可保宛郡無憂,現下孟起將軍的大軍已經離宛郡還有三日的路程,只要我們在這三日不犯錯誤,就無需懼怕曹操的大軍了。”

徐庶的猜測基本和事實相差不遠,并已將郭嘉的計策破解,當然這并不是說徐庶就比郭嘉高明許多,只因徐庶剛到宛郡不久,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看待問題,自然看得更清楚一些,而且郭嘉也不知道在宛城又多了這么個奇才,以有心對無心,勝負自然不同。

陳宮擦了下頭上的冷汗,對徐庶躬身一禮道:“元直公果然高明,在下差點就中了曹操之計,不過在下有一事不明,安樂城與南陽一地相隔了一條育水,若曹軍順勢南下,不過兩日則可抵達安樂,而我軍卻是要渡過育水才能對安樂做有效支援,若曹操大軍包圍安樂,遣弓箭手伏于育水口岸,則我救安樂困難極大,而安樂城矮墻薄,若曹操全力進攻,恐即使關將軍有英布之勇,亦難以抵敵。如此好的形勢,曹操又為何不先取安樂呢?”

徐庶又笑了笑,道:“公臺且想,此刻正處于鼎足之時,而鼎足用靈風當年的話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今日的朋友,也許會是明日的敵人,今日的敵人,很可能就是明日的朋友,當然這促使成為朋友或敵人的關鍵就是——利益。曹操是個聰明人,絕對不可能在這鼎足之勢時,做得太絕,不然百害而無一利,不過要是到了兩家對決的時候,那才是真正惡戰的開始。”

陳宮點了點頭,也明白了徐庶的話中所指的正是——孫家。

陳宮在這時突然想起了羅靈風,不由好奇問道:“靈風去哪了?現在正是戰斗最緊要的關頭,襄樊一地,對我軍關系重大,為何不見他的身影。”

徐庶搖了搖頭,苦笑道:“這個問題你別問我,在前些日子,我、孔明、士元三人一起討論過靈風的去處,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葫蘆里賣著什么藥,腦中在想些什么。不過,我們都肯定了一點,那就是靈風攤牌之日,便是整個戰局最大的變化之時,你、我的任務就是拖住曹操大軍,使我軍順利拿下襄陽為上。”

陳宮點了點頭,立刻去辦正事了。

天下又有誰知道羅靈風現在的想法是什么呢?有誰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真的是象他說的那樣留在荊州是為了游玩嗎?還是另有所圖?每個人心里都有許多疑團,都想問個清楚,猜上一絲皮毛,但誰也不知道自己該去問誰,該如何去猜。

天下不僅僅只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在猜羅靈風的蹤跡。

荀彧、郭嘉、荀攸、周瑜……這些人何嘗也不是在為了羅靈風的去處而苦苦煩憂。因為羅靈風失蹤這件事實在太神秘,他們也動了好奇之心,不過真正的原因就是他們都知道潛伏在暗處的智者比明處的危險百倍。


上一章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目錄  |  下一章